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之乘風而起 > 第兩千六百七百一十一章 古怪的燭台

第兩千六百七百一十一章 古怪的燭台(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不過現在這個歡快的曲子裡的tan’t改成了can,jup和down給換成了各種動詞,男主角joise和女主角susan也經常互換。

觀眾們則跟著歌聲一起跳舞,每當周至唱到動詞時,男生或者女生都要相應做出歌詞裡邊的動作,因為周至可以控製音樂節奏的快慢,比如唱到男生單腿站後,後麵就變成“oh y susan oh y susan oh y susan oh y susan……”拖得老長,然後北美老爺們兒中不少胖子單腳就站不了太久東倒西歪,又因為主角的名字最後才會出來,有些人被周至的歌聲調動起情緒,提前把動作做了,結果最後發現周至把男的換成了女的,女的換成了男的,搞出了不少的笑料。

老克勞福坐在周至旁邊伴奏,把下麵的情形看得最清楚,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這個節目可以保留下來!”等到中場休息的時候,老克勞福拍著周至的肩膀:“喬治真是太會玩兒了!哈哈哈哈好久沒有這麼笑過了……”

這些其實都是周至在聯和鄉和孩子們玩過的遊戲,隻不過當時這歌被他改成了中文的,玩法都一樣,現在還原了而已。

老外的這些“大孩子”們,似乎也和聯和鄉的孩子們一樣,對這種遊戲玩得非常開心。

“就是有點控製不住。”周至清了清嗓子:“好在您設備齊全,要像在我老家那樣沒有麥克風,我這嗓子可就廢了。”

“你怕是不知道我還是數碼聯盟音樂論壇的自由創作者。”老克勞福得意揚揚:“找錄音棚太麻煩,我就自己攢了個錄音室。”

周至對他豎起了大拇指:“我就覺得你唱功演奏都不簡單,果然!”

不過心底裡卻感到很好笑,這算不算燈下黑了?

就在這時麥小苗過來了,身邊還跟著兩個孩子,小的那個是妹妹,差不多三四歲,大的是哥哥約莫六七歲,哥哥手裡一手拿著一個燭台一樣的瓷器:“肘子,弟弟妹妹想要用瓷器換兩個食盒,你覺得行不行?”

說完還對著周至擠眼睛,示意他答應下來。

兩個孩子都很漂亮,身上的衣服雖然有點舊了但是卻很乾淨,女孩的牛仔裙好像還是用大人的衣物改的,但是改得很漂亮,可見做裙子的人手藝不錯。

第(1/3)頁

第(2/3)頁

不過這天氣穿牛仔裙好像有點熱了。

周至被兩個洋娃娃一樣小老外吸引了眼光,都沒往男孩手上看,而是順手揉了揉小女孩的頭發,發現有點濕,便取來乾毛巾替她擦汗,說道:“我們送弟弟妹妹兩個餐盒不就是了?”

“我們不白吃,我們用東西換。”小男孩很認真:“我們和姐姐解釋過了。”

周至這才看到麥小苗無奈的神色,那意思是我之前暗示你是一點沒看見是吧,就聽麥小苗輕咳了一聲,也很認真地說道:“我們都不懂瓷器,你不是瓷器專家嗎?正好給看看。”

周至就樂了,估計剛剛兩個孩子拿著燭台到了攤位上換東西,麥小苗隨口就來了一句“我們不懂這個,我們直接送你們倆餐盒吧”然後遭到了孩子們拒絕。

為了讓孩子們吃上餐盒,麥小苗隻好把孩子們拉住,然後編個理由說自己是瓷器專家,可以讓周至來鑒定,這樣就有繼續交易的理由了。

周至便將兩個燭台從小男孩手裡接了過來,套話張嘴就來:“嗯,東西都是不錯的,最難得的是一對……咦?”

從男孩手上接過來的這對“燭台”,周至看過第一眼就變得神色凝重了起來,雖然那東西上還堆積著蠟跡,但是上麵細路的花紋卻讓周至一眼就看出了其工藝特征。

康熙晚期最頂級的彩瓷當然是琺琅彩,受其影響,瓷工們一邊在努力尋找能夠代替昂貴琺琅彩的釉料,一麵在繪工上添加各種彩繪,以豐富畫麵。

於是在雍正時期,在原國產釉料的五彩基礎上添加進口金紅料,形成一種色調和風格都趨近成熟的瓷器,被稱為“雍正軟彩”。

軟彩繼續發展到了乾隆時期,隨著瓷胎變得潔白精美,軟彩完全成熟,最終相互襯托,相映成趣,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雅致豔麗,粉潤柔和見長的用色和施彩工藝,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粉彩”。

粉彩集多種陶瓷工藝成就於一身,除以粉彩繪畫為主,還常加繪料彩、金彩或黑彩,或與青花五彩、鬥彩等,並施於一器,最後變成被大家嘲笑的“乾隆審美”。

其實這種所謂的“乾隆審美”從康熙朝就開始了,雍正同樣也玩過,而兩朝或淡雅或純正的“高端審美”,同樣被乾隆推到巔峰。

第(2/3)頁

第(3/3)頁

隻能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這兩個“燭台”器型規整,製作講究,色彩鮮豔,尤其繪畫精湛。台形口沿外側以胭脂紅為底,粉彩細描纏枝花卉,頸部主體以各色蓮瓣紋裝飾,腹部以胭脂紅為底,飾以由法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八種吉祥物組成蓮托八吉祥紋,即便是在乾隆粉彩器物中,都屬於當然的上品。

雖然色彩和紋路都是大開門的細路官窯瓷器,但是造型實在是過於的特殊,也無怪老外們都會將之誤以為是燭台,因為實在是太像了。

這對器物高度大約有26厘米,造型像一個葫蘆上下各加了一個托,除了八寶紋的主題外,底部為撇口足,外足牆為雙層蓮瓣紋。

頂部也是個小撇口,頸部一圈較細的纏枝紋,其上卻多了一個形如轉經輪的“頭部”,頂端開有一個小口,整個頭部與腹部的紋飾相同,都是以水粉色胭脂紅為底,纏枝花卉中間飾八寶紋。

兩者之間的頸部就很有特色了,繪了三組紅、黃、藍三色交替的蓮瓣紋,妥妥的“乾隆審美風”,看著有些像理發店外頭轉動的彩色燈飾,堪稱“不倫不類”。

本該是器口的地方現在堆滿了蠟,周至用指甲細心摳掉後,發現本來的瓶口處被人塞了一隻大小剛好的小玻璃酒杯,然後用蠟將酒杯和瓶口粘連到了一起。

於是這件本該是個古怪瓶子的東西,就變成了一件真正實用的燭台,看樣子還被這樣使用了很久。

周至小心翼翼地將瓶子翻轉了過來,懸著的心終於放鬆了下來,兩件器物的器內和底均施加了鬆石綠釉,底心紅彩留白,書寫著他再熟悉不過的“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款。

老天保佑,沒有像上次在老約翰收到的那兩件清代大瓶一般,底部被打孔,改造成台燈座子。兩件器物都完好無缺。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