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了麼?”
“差不多了。”
“蜀王府那個蠢貨,昨日設宴的時候,當著成都文武的麵開始封官許願,自以為能把整個成都的人心都攥在手裡,那副誌得意滿的樣子你真該去看看,可他不知道的是,那些人隻是聽我的話,而不是他的。”
“你現在的樣子比起他也好不到哪兒去。”
“準備了幾年,才終於走到這一步,除了你又沒有旁人,我為什麼不能放縱一把呢?”李修筠笑道,“不是都十拿九穩了麼?”
“沒那麼高。”
“八成把握總是有的。”
“也夠嗆。”
李修筠沉默片刻:“七成?你總不會來一句五五吧?”
青衫文士看著他,眼裡神采變換:“你是不是太小看他了?”
“我知道你又想把他做過的那些事拿出來說一遍,可這是蜀地,他雖然有了兵力,但無糧草,旁邊還有個能拖死他的都掌蠻,”李修筠說道,“雖然因為他去南廣調兵的原因我不得不給他找點事情做讓他去平叛,但他又不是神仙,哪兒能管我們在成都做什麼?”
“我這一生見過太多人,販夫走卒,帝王將相,觀相一說太過虛無縹緲,但其中有些細節還是值得揣摩的,”青衫文士負手說道,“我們很容易能從一個人的行事軌跡以及性格特征看出來她在麵臨一些事情的時候會做什麼樣的選擇,而這些選擇會決定他的一生。”
“那些可憐人把這叫做命運,可他們哪裡知道,所有人的命運都握在自己手裡?身份地位家世這些東西可能與生俱來,但把所有的事情都歸咎到天命就是件很愚蠢的事情。”
李修筠品了品這話,突然笑了起來:“你這樣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對什麼都沒有敬畏的人,自然也就什麼都敢做。”
“可他和我是一類人,”青衫文士平靜開口,“你有多麼怕我,就該有多麼怕他。”
李修筠撫摸著桌上的茶盞,好像這種下意識的動作才能帶給自己一些安全感。
“你是說,如果我做得太過分,步子邁得太大,他會直接不管都掌蠻,帶兵回成都?”
“不,他絕對不會,”青衫文士輕輕笑了起來,“你該慶幸他雖然對很多東西都無所敬畏,但縱觀他做的事便能看出來他心中有著底線,放任蠻族劫掠百姓遭殃的事他不會乾,這也是把他和那些膽大包天的人區分開的東西,你隻是一個想要割據益州自立的跳梁小醜,而他是可以真正改變這個天下的人。”
“所以他不會管你在成都做了些什麼,而是會選擇把他該做的事做完,再來找你算賬,如果我是你,就該求一下老天爺那些蠻子能把他拖在邊地,不然你現在笑得有多開心,到時候哭得就有多慘。”
這些話聽起來未免太過危言聳聽,甚至有些像是很冷的笑話,但李修筠卻一點都笑不出來。
從在京城他認識這個青衫文士開始,就知道他最強的不是謀劃,不是兵略,而是觀人以識人心。
他既然說了那個人會這麼選,那麼那個人就一定會這麼選。
“那麼,該加快一點進度了,”李修筠說,“哄了那個蠢貨這麼久,也該用蜀王府最後的名聲和他的一條命來把路鋪好,我雖然沒有膽子也沒有能力能帶兵出成都去捅顧懷的後腰,那些成都的文武也不可能同意這麼做,但我起碼可以讓邊地徹底變成一座沒有援軍沒有補給的孤島。”
青衫文士喝儘殘茶,站起身子走了出去,而他轉身的動作,也剛好讓李修筠沒有看到他眼底的那一絲鄙夷。
戰火硝煙在雅州各縣同時燃起,斷糧的消息眼下還沒有在朝廷的三路大軍中傳開,顧懷的行轅居於後方縣衙指揮,隨著三路大軍的前行,那些曾經被都掌蠻攻占如今已經再不見一個魏人百姓的失地紛紛被收了回來。
與此同時一隊隊士卒也從邊地各處彙聚過來,在帥帳的軍令下各自開拔,離開後方奔赴戰場,得到了兵力補充的三路大軍頓時氣勢更盛,三位在顧懷帳下聽命的參將從戎縣、芒口、李子關繼續進攻,無數支偏師散落在這片崎嶇不平的大地上,從各個方向與同樣分散的都掌蠻人血戰。
沒辦法,地形決定了這個地方不可能出現河北那樣幾萬規模的大軍列陣廝殺,將略遜都掌蠻人一籌的朝廷兵力分散出去,經由帥帳的居中策應調度化整為零才是正確的作戰方式,顧懷雖然對此地不熟悉,但他帳下有數位邊地將領與官吏組成的參謀團,隻要不剛愎自用,就不太會犯什麼大錯乃至於在正麵一敗塗地。
所以這仗顧懷越大越覺得是在菜雞互啄,跟河北那種集國運於一身的大戰簡直沒法比,朝廷兵力不足糧草已斷,不熟悉山地作戰也沒法把火炮拖進來,可都掌蠻也沒找到哪兒去,老弱病殘混雜組成的大軍,幾個部族合兵令出多門,大多數都掌蠻人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戰略目標隻知道搶,刀斧加身了還惦記著這次搶到的東西沒能送回去
要不是這片地域山林實在太多,可供偷襲運兵轉移的羊腸小道遍布各處,顧懷覺得哪怕不算狼兵兩萬打六萬他都能一月平叛,根本不可能輸。
而且得益於有人獻計,將這次坐鎮前線的顧懷身份往都掌蠻人中一傳播,尤其是將顧懷以往的那些戰績一提再提,都掌蠻人聽說如今主持平叛的乃是大魏靖北侯爺,當初在北境和那麼多遼人血戰都沒輸過,還逼得數萬遼人跳黃河,不由心下打鼓,連那幾個造反部族的頭人都驚疑不定。
自古戰事,攻心為上,當聽說來平叛的不是什麼寂寂無名的邊地將領,也不是什麼趕鴨子上架的文官,而是從當初平江南開始就從無敗績,手上血債累累的軍功侯爺後,其實某些部族就生了些退意,有一些之前都掌蠻人聯係好共同舉兵的蠻族此刻更是當了縮頭烏龜,袖著手在旁邊看戲全當白字黑字的盟約不是自己簽的。
這樣一來,魏軍的攻勢便更加順利,而且最讓人驚訝的是,這批魏軍好像並不急著平叛,在正麵的廝殺中占了優勢後並沒有如同見了兔子的山鷹般窮追猛打,緊跟不舍,在過去那些年魏軍平叛多有阻力,其實多半是因為魏軍不如都掌蠻人熟悉山中條條秘徑,儘管兵力比這次還多,但隻要稍微冒進便會被不知道哪兒竄出來的都掌蠻人偷襲,首尾無法相顧。
但這次魏軍很顯然做了充足的準備,很難被他們引到岔路、死路上去,他們會尋找當地的魏國百姓帶路,也根本不急著爭功,就這麼一點一點地合攏包圍圈,逼得都掌蠻人隻能步步後退。
但很明顯這樣的打法會讓整個平叛的過程被拖得很長,彆說在斷糧前平叛了,就算再打上兩三個月,也不一定能把都掌蠻人全部逼回山林。
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不挾著大勝之機逼都掌蠻人決戰,帥帳中的武將官吏們也多有異議,隻是礙於顧懷威勢不敢當麵提出來,但在他們心裡,已經明白朝廷錯過了打都掌蠻人一個措手不及的大好機會,這次平叛,怕是要拖垮邊地了。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居於帥帳的顧懷,其實很少將目光投向那些小股軍隊不斷翻山越嶺彼此轉移偷襲的戰場,而是一直在看著一個不算太遠,但如今大軍怎麼也夠不到的地方。
都掌蠻的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