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官職不高的壞處了,他若是鎮國大將,甚至都不需要這一場軍議,隻要他下了決定,就不需要向旁人解釋,哪怕深宮裡的陛下也要顧忌臨陣換將帶來的惡果。
但他畢竟隻是五品,又無軍中派係,雖然當朝陛下和內閣首輔都把京城防務全部交給了眼前的年輕將領,之前若不是他背後站著陛下首輔以及幾位勞苦功高的老將軍,連基本的軍令可能都要花許多時間才能傳下去,哪裡能在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裡把近二十萬人的軍隊完成整編?
所以除了聽完剛才顧懷一席話沉默下來的一些官員外,幾乎所有人都表達了對這種戰略的極度不認可,在他們看來顧懷就是打算拿京城,拿天子,拿所有人的命去賭。
但顧懷並不想解釋,或者說,他覺得就算自己解釋了,眼前這些人還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官職地位放在第一位,士氣人心不在他們考慮的範疇裡,人數夠了,糧食足了,就躲在王八殼裡,等著外麵的遼人自己退兵,或者有人解圍。
在朝堂混久了,難免會沒了血性。
如果現在的皇帝不是趙軒,或許顧懷還會被這些人折騰得焦頭爛額,雪片一樣的奏折送到宮裡,皇帝就算再信任守城的將軍,也得為了平息群情洶湧而作出回應。
但現在坐在那把龍椅上的是趙軒,對於京城戰事,全無顧忌地扔給了顧懷,甚至連這種軍議也隻是派個宦官來象征性地旁聽;而楊溥則是為了後勤民生忙得焦頭爛額,甚至連辦公的地方都換到了京兆尹衙門。
既然他們都沒說話,那顧懷為什麼還要聽眼前這些人說?
於是他隻是等待議論聲稍小,便接著下達了他的第二條軍令:
“錦衣衛巡查城內,凡查到有盔甲軍士不出城作戰者,格殺勿論!”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文臣們萬萬想不到,之前這些天裡看起來還有些溫文爾雅的顧懷竟然這般冷酷,軍令之嚴厲,大魏開國百餘年來聞所未聞,甚至連那些戰場殺慣了人的將領也有些心驚。
大魏國情在此,當兵的就那個德性,平日裡打仗要是下這種軍令,士卒們早就不乾了,不給他們退路,誰會出城玩命?
這是要讓十幾萬士卒在城門前與遼人血戰!
還沒等他們喘過氣來,顧懷的聲音繼續響起:
“京城九門,失其一門,遼人必然趁亂入城,現分派諸將守護,如有丟失者,立斬!”
顧懷拿出一份名單,這是他在這半個多月裡,用儘所有手段,找出的適合守城門的人選,不管他們願不願意,今天被點到了名,就彆想像當初兩浙平叛時那些地方將領一樣出工不出力了。
沒有退路!要麼死在城門前麵,要麼被錦衣衛送上刑場!
“安直門,劉安!”
“崇武門,李端!”
“宣成門...”
念完八道城門,八個將領,顧懷停了下來。
這不是一個尋常的停頓,因為屏息聽著的官員們都知道,還有一扇城門他沒有說,就是京城東麵,正對著城外遼人大營,一旦開戰必然廝殺最為激烈的東直門。
之前還沒被點名的將領們都有些慌亂,因為這裡實在不是什麼好去處,簡直誰守這裡誰倒黴。
然而並沒有讓他們等待太久,因為顧懷的聲音很快就再度響了起來:
“東直門,顧懷!”
他放下手裡的名單,視線掃過每一個人,這種眼光也告訴了眾人,他沒有開玩笑。
他不會在城牆上麵指揮,不會拿著一把劍在安全的位置當個招牌,他隻會像要求其餘將領一樣要求自己,甚至還把自己放在了最危險的位置。
文武大臣們麵麵相覷,這實在沒什麼好說的了,製定戰略的人都親自去冒風險了,甚至沒給自己留一絲退路,他們還能說什麼?
可讓他們更吃驚的還在後麵,因為顧懷要下達的是一道他們聞所未聞的軍令。
“凡守城將士,必英勇殺敵,戰端一開,即為死戰之時!”
“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立斬!”
“臨陣,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違抗軍令者,格殺勿論!”
殺氣騰騰的連坐軍令一念出來,在場眾人隻感覺在十月的晚秋天氣裡莫名升起了一股寒意,今天這場軍議,實在有太多出乎他們意料的事情,不管是全軍出城列陣與敵死戰,還是主將親自鎮守最危險的城門,甚至於最後這道斷絕所有人退路,要麼殺敵要麼去死的眼裡軍令,都和他們一開始的設想想去甚遠。
不是應該靠著城牆青壯,一點一點和遼人耗麼?不是應該遼人今日攻一下城,明日攻一下城,偶爾搞搞夜襲,雙方在不斷的試探與佯攻裡,尋找對方的破綻,然後再伺機求勝麼?
哪兒有這種一上來就玩兒命的?
可很顯然顧懷並不打算隻玩兒自己的命:
“遼人立足未穩,今夜應該不會攻城,明日開戰,眾將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九門,有敢擅自入城者,放人入城者,立斬!”
聽到這道軍令,連那些殺人不眨眼的武將也被震驚了,這就意味著但凡出城的將士,隻能死戰退敵,方有生路,如果不能取勝,必死無疑!
真的豁出去了。
“北境淪陷,京城被圍,敵軍兵臨城下,局勢至此,難道還有什麼顧慮麼?若京城被破,半壁江山必然傾覆,諸位有何麵目去見天下之人?”
顧懷看著他們,說出了這場軍議的最後一句話,也是對明日一戰的所有總結:
“拚死一戰,隻在此時!”
眾人怔怔無言。
雖然他們對顧懷的軍令還是感到震驚茫然,但最後這一句話,他們還是聽懂了的。
他們也看得出來,顧懷給所有人,和他自己,留下了唯一的選擇。
不勝,就死!
這個...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