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出一個造型奢華的小盒子輕輕打開,裡麵是一粒紅丸,外表光滑溫潤,靜靜地待在綢布上,他心裡清楚這所謂的成仙丹丸不過是一些對身體無害的東西,外加研磨成粉的老參雪蓮混雜成的,吃下去能不能延年益壽不好說,但起碼能保證不會吃壞身子。
這世間有些事情就是這麼簡單,他當年被逼無奈混進了道觀成了個道士,本以為一生都會這樣了,結果有一天聽說了那位陛下的事跡,便猛然發現自己還是有成為人上人機會的--而他也確實抓住了這個機會,江湖騙子的手段有時候在這些大人物麵前也會奏效,誰能想到僅僅是一些藥丸和話語就能讓他當上國師呢?
然而現在一切都變了。
天雲上人拿起那顆紅丸,他在猶豫,猶豫到底要怎麼做,昨晚他想了一夜也還沒決定,但很顯然已經沒有時間再給他去糾結了。
一個宦官走了進來,大概是催他去麵見陛下,天雲上人微皺眉頭,想要蓋起盒子,下一刻宦官的動作卻讓他連汗毛都聳立了起來。
那個年輕的宦官拿出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盒子--想必裡麵也有一顆一模一樣的紅丸。
天雲上人呆呆地看著宦官年輕的臉,之前的所有遲疑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這就像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他下意識地接過了那個盒子。
這天下到底有多少人想要那位陛下死?
......
沐浴更衣,焚香用膳,在棲安殿的鐘鳴過三遍後,從猶豫不決變得心如止水的天雲上人隨著宦官一路前行,再度到了禦花園。
在那裡,他見到了大魏的天子,他為陛下號脈,為陛下講道,神態一如往常地出塵。
最後,他拿出了仙丹,或者說應該叫紅丸。
他恭恭敬敬地退下,如同往常一般態度平和淡然,然後在走出那道拱門前,他最後回頭看了一眼。
那個被時間和求仙問道折磨得越來越蒼老的陛下臉上依稀還能看出些年輕時候的英武模樣,在他的身邊,一個宦官打開了盒子,陛下以水送服,像以往一樣,服下仙丹。
此時,是元熙八年九月十九日的上午,大魏天子服下了那顆紅丸,他的感覺很好。
按照後來大魏宮廷起居注的說法,這原本是極為平常的一天,在服下紅丸後,陛下如往常一樣感覺渾身舒暢,且漸開食欲,思進飲膳--甚至還有心情過問一些政事,比如讓司禮監那邊催一下內閣,儘快將南遷的旨意發下去,最好明後兩天就能起行。
陛下還問起了北境的一些軍情,當聽到遼人已經開始清掃相州外圍,顯然是不準備越過相州直奔京城後,他的心情明顯更好了一些--因為這代表著有充足的時間可以遷至東南,後續能帶走的東西也更多,這樣偏安東南後求仙問道的路顯然會更順利些。
而除了宮廷內部一切如常,宮廷之外也沒有什麼新鮮事,朝廷那邊,雖然人心漸亂,但大家都知道陛下必然會選擇南遷,所以沒了留下死守京城直麵遼人的陰影後,大多數人還是能保持鎮定;而掌控著朝政的內閣,如今說話算數的楊溥依然沒有升任首輔,新設國師進入內閣的事情也因為遼人南侵的事情耽擱下來,想必這樣的格局還會維持一段時間,起碼也要等到到了東南之後才會有變動。
次輔楊溥以及入閣湊數的其餘兩位閣老這些日子都住在了內閣,北境軍情太多,不管是死守京城還是遷都東南需要處理的事情也太多,如今的朝政幾乎都是被楊溥總攬,六部居於內閣之下,隱隱又恢複了些張懷仁在時的景象。
當然,既然已經到了國戰的時刻,軍事上的事情顯然更讓人關注一些,這些天總攬京城防務的定遠將軍顧懷在不遺餘力地加強京城的防禦,除了調兵運糧之外,他還讓前些日子調到京城的神機營入駐了一些城門的防務。
除了這些,他還經常親自出沒於造作監那個都快落了灰塵的衙門,從國子監帶了好多士子學生在大張旗鼓地搞著什麼--聯想到這位之前折騰出的天雷火炮,不難想到顧懷是想窮儘心力為保衛京城加幾分保障。
這些事情落在許多人眼裡,不知不覺便多了幾分同情與悲哀,因為誰都知道陛下不會留在京城,顧懷做的這一切無論聲勢再大無論再儘心竭力,最後都是些無用功--但這好歹讓人們看見了一些力挽狂瀾的勇氣與膽色,讓內閣舍棄了那麼多名將高官最後選擇一位五品將軍總攬防務的決定變得合理了一些。
這就是元熙八年九月的京城,有的人忙忙碌碌,有的人心思不定,官員們從早吵到晚,百姓們人心惶惶,市集間糧價飛漲,壞消息接二連三地從北境傳來,恍惚間一片大禍臨頭之相。
一切的轉折點都發生在下午。
在服下紅丸的六個時辰之後,在內閣一片文書中奮筆疾書的楊溥突然看到了幾個火燒屁股一樣跑過來的宦官,著急忙慌地說著什麼,他聽了半晌,才聽明白他們傳達的諭令:即刻入後宮覲見。
所有的人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楊溥和另外兩位閣老對視了一眼,紛紛掀起官服下擺就往後宮跑,陛下這些年不管事,所以自然沒賞他們宮中騎馬坐轎的特權,可憐三個加起來快兩百歲的老爺子沿著宮道一路狂奔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但還是沒趕上。
就在他們尚未趕到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第二個消息--陛下駕崩了。
元熙八年九月十九,大魏天子趙寅在宮中逝世,享年四十九,享位二十二年。
死了,終於還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