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出陽神 > 第1126章 神像九尾

第1126章 神像九尾(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鎮路上人太多了,我們的車行駛不進去,就隻能停在路邊,眾人下車,一起跟上韓襟。

我們這烏泱泱一群人,就顯得很紮眼,吳金鑾等人是唐裝,我,韓襟,向苛以及那小道士,四個道袍。

再加上茅有三領著幾個下九流,也算是有些奇裝異服。

引得路人無一不注目相視,交頭接耳。

對這一切,韓襟沒有任何反應,他就這麼一直往前走,直至走到一顆極為粗壯的皂角樹下,才駐足。

這裡算是鎮中央了,有個小廣場,還有許許多多的健身器械。

“我兒當年所說的地標,這裡便算一個。”韓襟指著皂角樹。

風吹拂下,黑褐色的皂角隨之晃動,並散發著一股異味。

“此地像是物是人非,這也正常,當年那些歪門邪道,被我們殺怕了,若非引我們進了那個地方,他們最後一點兒火種都留不下來,怕是不敢繼續盤踞此地,這幾日那鐵皮車,讓我身體不適,好好休息一夜,養精蓄銳,明日上山,直搗那洞觀!”韓襟字句鏗鏘。

茅有三則四下打量著,不知道在思索著什麼。

吳金鑾沉聲道:“那我們這就去找個住處。”

他正示意兩個先生去找鎮上酒店,可路另一頭,卻匆匆忙忙走來了兩人。

那兩人身上的道袍有些怪異,色彩和我認知的不同外,還有紋飾,雲彩,鳥禽,以及馬首,馬尾。

這時,向苛微微點頭,說:“看來,此地有個觀,就是不知道,是雲錦山,句曲山,或者古羌城下轄管理。”

我卻不這麼看。

道袍的形式,就說明了他們不是我們認知中的道觀。

且韓襟說了不少信息,此前這裡的道士,就是在豢養一些東西的同時,修行道術。

某種層麵上,他們可能是常歆那類出馬仙,又有雜學道術傳承!

是因為當初四規山铩羽而歸,漲了那些殘存道士的威風,他們居然不走,又原地組建道觀?繼續休養生息?

韓襟沒吭聲說話,他隻是靜靜看著那兩人走近,麵色愈發沉悶。

很快,那兩道士到了我們身前。

第(1/3)頁

第(2/3)頁

無一例外,兩人都很削瘦,眼瞼細長,不過身材高大。

他們先友善的抱拳一禮,才說:“幾位是從哪方來的道長,先生?還請到我元仙道觀落腳休息。”

道觀若盤踞一地,必然有諸多外門弟子,我們這麼多人,都引起普通鎮民注意,道觀沒有反應,那就奇了怪了。

“仙洞山,雷平道觀,登仙道場來人。”吳金鑾自來熟,他同樣回了一禮,說道。

他一樣是個人精兒,不管當年的事情如何,今天的事情如何,先隱匿了四規山的身份再說後話。

那兩個道士臉上頓露出一絲敬畏,以及原來如此的表情。

“前段時間,仙洞山天壽覆滅的消息,傳遞到了盛京,黑水,江林一地,又聞仙洞山天壽舊址,新建雷平道觀,再起一道場,名為登仙,齊聚各方先生,可見南方興盛。”

“諸位更要到我元仙道觀休息了,讓我等儘地主之誼。”兩道士再度相邀。

他們的視線已經掃過我們所有人,尤為在韓襟身上停留的更久,卻並沒有表現出來什麼異樣。

我們這裡一群先生,他們瞞得過吳金鑾等人,都瞞不過茅有三!

“請吧。”韓襟開了口,他語調顯得十分平靜。

那兩道士臉色一喜,這才往前帶路。

“他們不認識韓副觀主。”吳金鑾湊近我身旁,小聲說著。

“那麼多年的事件了,四規山都傳了兩三代人,這裡也未必是當年那群殘兵敗將再建的道觀,當然,也要小心警惕。”吳金鑾很認真。

前麵的人走得快一些,再加上風從上往下吹,我們這裡是下風口,聲音是傳不到前邊兒的。

且吳金鑾和我說完後,又怕韓襟沒聽到,過去解釋了兩句。

至於茅有三,他實力本身更高,吳金鑾就沒上前了。

這鎮很大,少說怕是有數千戶人,北邊兒和我們南邊兒有著極大的差彆。

大約十幾分鐘後,我們到了一處觀外。

說是觀,這觀的構造也和我所見的其餘觀不同,前門是個牌樓,寫著元仙道觀,通過牌樓往裡走,先是一條石板路,兩側修建著一些屋舍,裡邊兒卻沒有彆的東西,隻有豎著的石板。

再經過兩個小拱橋,左右兩方是垂直往下的方形水潭,有錦鯉遊動,以及邊緣石板上,趴著幾隻老龜,夕陽斜照,它們龜甲都發著暗綠。

第(2/3)頁

第(3/3)頁

再一塊空地後,才走至一道大殿,殿上牌匾有字,九鼎。

殿內立著一尊雕像,隻是雕像上蓋著一道紅布,讓人瞧不見內裡。

且雕像下站著一老道士,他年紀不算太大,至多六十出頭。

老道士衣著和那兩人相仿,鮮豔的綠色,有著許多紋飾。

放在正常道觀裡,這綠,代表基本上最低級的道士了。

那兩帶路道士上前,一言一句,和那老道說明了我們的來曆。

老道微微點頭,顯得十分喜悅。

“仙洞山來人,小觀蓬蓽生輝,胡江,胡鯉,去安排屋舍,再安排廚房多做些飯菜。”他囑托那兩道士。

很快,那兩道士離開,九鼎殿內就隻剩下老道和我們了。

就在這時,韓襟手忽地一揮,那遮住道像的紅布瞬間揚起,飄落在地。

曝露在外的道像,讓我瞳孔猛地一縮,吳金鑾等人更倒吸一口涼氣。

這哪兒是什麼正常道像?

粗眼一看,道像是張人臉,既俏麗,又英俊,看起來既像是一個曼妙女子,又像是一俊朗男人。

這並非泥塑,而是精心雕琢的石像,上了漆料。

其實,這也就罷了,無非是小道觀供奉的祖師不同,問題就在於這不男不女的雕像背後,豎著一把尾巴,宛若蒲扇一般散開!

人是人相,鬼有鬼相,這絕非是道像,而是精怪!

那老道士臉色微微有所變化,韓襟忽然說:“忘了說,貧道來自四規山。你,可認得我?”

他言辭冰冷,透著一抹肅殺!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