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夏洛克“我們為貴國的皇帝準備了見麵禮。數量有些多,能一起帶到京城嗎?”
鴻臚寺官員可不知道夏洛克他們帶來的是什麼,以為夏洛克是誇張的說法,數量多有幾多?
官員“可以,一起帶進京吧。”
等看到從船上卸來來的一個個大籮筐,官員嘴巴都合不攏了。
筐子裡麵是什麼東西啊?
怎麼這麼多?
一百輛馬車都裝不下吧?
不過這麼多的東西,足見外國友人對自家陛下的心意,還是要全部帶上的。
鴻臚寺官員不得不向天津衛借了上百匹馬拉車,又借了一隊兵士,護送著他們前往京城。
京城,一個年輕的郎中聽到有外國人來大明的消息,不是很驚訝。
她,是的,是她。
雖然這一位做男裝打扮,讓身邊的人都以為她是男子,但其實這是一個女扮男裝的姑娘。
這位叫做厲叢文的郎中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能夠憑借自己的醫術在京城打出名聲,最好被於謙大佬或者是朱祁鈺給注意到,讓她進宮給朱祁鈺治病。
到時候她就可以給兩位大佬提個醒,讓他們不要被石亨和徐有貞這些小人給算計到了,不要給朱祁鎮複位的機會。
朱祁鎮這個“叫門天子”還有臉奪回皇位?
如此沒有骨氣的人,真給他的祖宗們丟臉。
“剛明”,“義武奮揚,跳梁者,雖遠必戮。”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是大明的風骨,即便是末帝崇禎也沒有丟棄這份風骨,選擇梅山上吊,也不選擇投降。
隻有朱祁鎮這個家夥,完全丟老朱家的臉,不但自己投降異族,還給異族做帶路黨,當漢奸,幫著敵軍勒索自己的國家,幫著敵軍讓守關的將領開門投降。
這樣的人,早該自絕於自己祖宗靈位前了,結果還有臉跑去搶皇位。
朱祁鈺可是比他這個哥哥能乾又負責多了,可是於危難中挽救了大明!
曆史上,朱祁鈺可是得了一個明君的評價。
厲叢文其實對於朱祁鈺並沒有太多的好感,但至少,比對朱祁鎮的好感多一些。
她想救朱祁鈺,一切也不過是為了於謙。
當初小學學《詠石灰》這首詩的時候,厲叢文就因為這首詩中的風骨喜歡上了於謙這個人。
後來知曉了於謙的履曆後,便更加崇拜這一位了。
來到這個大明,她最想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見到於謙於大佬。
但可惜,她隻是一個沒權沒勢的孤女,根本見不到大佬。
所幸她的醫術還不錯,這些日子再京城也打出了一些名聲,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傳到大佬的耳朵裡了。
皇宮中,沂王的宮中,一個十五六歲的宮女笑盈盈地陪著一個十歲出頭的小男孩玩耍。
與男孩兒說話之餘,她斜眼看了一眼旁邊二十多歲的女子,心中冷哼一聲。
年紀都這麼大了,就不要肖想未來的皇帝了。
未來的皇帝是她的,她會取代萬貞兒,成為皇帝最重要的女人。
柳柊和夏洛克一行人來到京城。
他們你不可能一來到就見到大明的皇帝,而是住進鴻臚寺招待外賓的房子,等待景泰帝召見。
一行人住的是一個三進的院子,裡麵的布置在柳柊看來,隻能算是普通,也就一般富貴人家的布置罷了。
但在“土包子”眼中,那可不得了啊。
夏洛克抱著一個精美的青花瓷瓶,對柳柊道“這個花瓶帶回歐洲去,能夠換三百個金幣。”
其他人也都對著屋子裡麵的擺設器件流口水,好想這些東西搬走。
柳柊抽了抽嘴角,沒有理會這些人。
這些人都有分寸,自然不可能將主人家的東西搬走。
眾人來華夏古國的時候,可是帶了大量的金幣過來,會在離開古國的時候購買這裡的特色商品,運到歐洲去高價出售。
柳柊走出院子,去逛大明的都城。
守院子的官員沒有阻止柳柊離開。
但其實柳柊知道,暗中可是有人跟著他,監視他。
畢竟是外來者,大明這邊警惕是必然。
跟著他的是錦衣衛的人還是東廠的人呢?
柳柊十分好奇。
這時候應該還沒有西廠吧?
想當初,一部《龍門客棧》,可是讓柳柊被西廠廠督驚豔住了。
京城比天津口可熱鬨繁華多了,美食就更多了。
柳柊一路走,一路買,嘴裡就沒有停過。
每種美食,他都吃一口,其餘的用油紙包好,回去與夏洛克等人分享。
其實是因為他想吃更多口味的美食罷了,並不是因為他孝順。
前麵圍了一群人,似乎發生了什麼事情。
柳柊歪歪腦袋,加快腳步,跟著其他人一起往那邊走去。
看熱鬨,那是人之天性。
柳柊走到人群外麵,伸手拍了拍前麵的人的肩膀,趁著那人回頭,他擠到那人的前麵。
幾次操作下來,柳柊擠到了最裡麵。
隻見一個漢子拉著一個年輕俊俏的年輕人不放心,叫嚷著要年輕人賠償年輕人看光他媳婦的費用。
不明真相的人紛紛指責年輕人“看起來年輕有為,怎麼是個好色之徒,偷看人家媳婦的身子?”
有知曉內情的人趕緊幫年輕人說話“這位厲郎中才不是好色之徒。是那男人的媳婦兒難產,差點兒一屍兩命。厲郎中出手,救下了這漢子的妻子和女兒。結果這漢子卻說厲郎中看了他妻子的身子,想要從厲郎中這裡訛錢。”、“這簡直……”
圍觀眾人從鄙視年輕人改為鄙視漢子。
人家救了他的妻女,他竟然反過來訛詐人家的銀錢。
忘恩負義,人品低劣。
圍觀眾人紛紛指責那漢子,但卻沒有人上前幫助年輕人,都怕被那漢子也訛上。
柳柊“自言自語”“沒有想到東方上國竟然有這樣人品不堪的人嗎?歐洲都沒有這樣的人。”
這話其實是說給人群中的某些人聽的。
果然,沒有一會兒,來了幾個衙役,將那漢子給抓走了。
眾人紛紛鼓掌叫好。
年輕人長長鬆了口氣,嘴裡嘟囔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