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父慈子孝,賣父求榮 > 第388章 新的鬥爭開始了

第388章 新的鬥爭開始了(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被罵了死太監的楊金水,走的時候依舊是麵帶笑容。

不過臨出治安司的時候,楊金水還是去了一趟治安司架閣庫。

給架閣庫的人說明了來意,並交代了自己要查閱昌平人丁黃冊的事情後,楊金水這才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治安司衙門。

對於楊金水在治安司裡做的事情。

也隨著他的離去,被肖俊鵬這個剛剛拿到正八品官身的狗腿子,送了過來。

“楊金水走的時候沒說什麼?”

今天當著楊金水的麵拍了桌子的徐渭,側目問了一句。

肖俊鵬沒有因為自己今日得了八品官身而有什麼變化。

依舊是恭敬有加。

“回司丞,那個楊金水什麼都沒說,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徐渭眯著雙眼:“哦?”

肖俊鵬目光轉動了一下,而後上前道:“隻不過他在架閣庫的時候,除了說要借閱咱們昌平人丁黃冊,還說了句要是能看一看咱們昌平的賬就好了。”

說完後,肖俊鵬眼神有些緊張的看向徐渭。

頓時。

徐渭臉色一沉。

肖俊鵬趕忙低下頭。

雖然不知道這中間發生了什麼,但他這麼多年迎來送往的公門胥吏經驗告訴他,這些大人物之間恐怕是有些衝突了的。

徐渭則是已經扭頭看向了嚴紹庭:“看來這個楊金水胃口不小啊。”

嚴紹庭始終都保持著平靜的臉色。

在徐渭說話之際,還喝了一口茶。

放下茶杯。

嚴紹庭看向肖俊鵬,交代道:“既然人家現在是龍虎軍監軍,那也算是要在咱們昌平地界上過活的人,交代下麵的人往後都客氣著些。”

肖俊鵬心中琢磨著,麵上應了下來,而後小聲詢問道:“司正,我看這個楊金水不像個好人啊。”

嚴紹庭瞪了一眼:“做好自己的事情!這兩日理一份公文交到兵部,問一問龍虎軍營地搭建的事情要怎麼弄,若是朝廷要另選地址建造,就讓戶部撥付錢糧,工部抓緊時間派人建造。若是要咱們治安司解決,那就出錢,剩下的我們苦一點也能幫著辦了。”

肖俊鵬這時候終於是心中大驚。

“要分這麼清了?”

徐渭在一旁冷哼了聲:“讓你做就去做,哪來那麼多廢話!”

肖俊鵬趕忙閉上嘴,眼神卻不由的多看了徐渭兩眼。

往日裡,整個昌平治安司裡,就數這位徐先生脾氣最好。今天能發這麼大火,可還是頭一次。

嚴紹庭瞥了徐渭一眼,又對肖俊鵬說道:“再往民壯隊那邊推一個人上來,往後民壯隊不能因為小雀兒不在,就不乾下去了。”

肖俊鵬依舊是應了下來。

為免自己耽誤了事,他還掏出了隨身的冊簿,將今天幾樁事情都記錄了下來。

看著肖俊鵬老老實實的做事。

嚴紹庭又說:“這一次迎戰蒙古人,咱們的人傷亡也有不少,雖然朝廷給了賞賜和撫恤,但咱們自家也不能吝嗇,比照著朝廷的數目,給傷亡的再添上一份,至於其他人允十日假。”

當下昌平這邊還有顧寰留下來的一千京營官兵,算是繼續防備居庸關方向。

有這些人在。

嚴紹庭也能趁機給民壯隊的人鬆一口氣,各自回家休養些日子。

至於傷亡的人,朝廷的賞賜和撫恤是一回事,昌平如今錢袋子同樣寬裕,自然也不能失了人心。

等肖俊鵬將這些事情都記下後,見嚴紹庭沒有再吩咐什麼,便默默的往後退下。

等他走到屋門處。

徐渭卻是叫住了他。

肖俊鵬立馬躬身頷首:“司丞。”

徐渭想了好幾番,終於還是開口:“挑幾個機靈懂規矩的,彆暴露了,這些日子盯著楊金水都在做什麼。”

肖俊鵬連忙拍著胸膛做保證。

雖然不知道司丞要派人盯著那個太監做什麼。

但自己吃的是誰給的飯,端的是誰的碗,卻還是分的清清楚楚的。

一個太監而已。

自己這個新鮮出爐的八品官還能怕了?

就算是內閣大臣。

咱昌平也不是沒有內閣大臣拿出手去。

如果是皇帝的話……

肖俊鵬心裡樂嗬嗬的幻想了起來。

最後還是默默的啐了一口。

皇帝又咋了。

自家書院還有一尊大佛呢!

小人物有著小人物的心思,上位者大多數時候是不會在意的。

眼看著肖俊鵬下去辦事。

嚴紹庭這才瞄著眼看向麵色陰沉不定的徐渭。

徐渭滿臉冰冷,他卻是笑了起來。

“文長先生何不和一個死太監較勁,他做他的監軍,與咱們昌平也不搭嘎。”

徐渭卻是眉頭皺緊:“我看這是有備而來!要什麼人丁黃冊不過是借口,恐怕是為了摸清咱們昌平的底才是真!”

嚴紹庭樂嗬嗬的笑著:“總是要在昌平過活的,人家難免要多了解些情況。”

徐渭卻是脾氣上來了。

自己雖然是個讀書人,但當真又豈是軟柿子。

想當年……

算了。

徐渭搖了搖頭,將當年壓下,哼哼道:“我看這件事,就是看著昌平長出肉了,想要來狠狠的吃一口。”

聽到這話。

嚴紹庭卻是眯著眼,沉吟道:“吃肉倒也無妨,怕就怕不光是想吃肉。”

“那這件事就和皇上脫不了乾係了!”

徐渭這會兒罕見的沒了顧忌,也不管是否僭越,直接將話說出了口。

說完後還不忘憤憤不平的啐了一口。

嚴紹庭卻是立馬沉默了下來。

他現在隻有一股,終日打雁終被雁啄的念頭。

往日裡自己雖然討好老道長不假,但算計他也是真。

如今。

終於自己也被老道長實實在在的算計了一把。

而且,還半點好處不給,算計的狠狠的。

這一次可是老道長狠狠吃肉,自己半點湯都沒喝到。

不光是湯沒喝到,還搭進去了不少。

接著這一次的事情。

老道長帶兵出宮的事,沒人往壞了規矩上去說,那他有了這第一次便能做第二次。他不做,後來者也能有借口繼續去做。

同樣是借著這個機會。

楊金水帶人從皇陵衝出來,名為支援,實則不過是為了分一個功勞。於是楊金水就成了龍虎軍的監軍。

嚴鵠純善,楊金水這個監軍今天來治安司一趟,本質上就是為了要當著嚴紹庭的麵,將龍虎軍和昌平劃清界限。

昌平是昌平。

龍虎軍是龍虎軍。

隻要有楊金水這個監軍在,那麼嚴家和昌平就不可能在龍虎軍這件事情上拿到半點好處。

關鍵還不光如此。

最重要是龍虎軍駐紮昌平,那就等同於是將一把刀放在了昌平。

名義上龍虎軍可以在城外協防京師防禦,駐紮昌平也能從旁護衛裕王朱載坖。但昌平要是真想做點什麼暗戳戳的事,恐怕就要被龍虎軍針對了。

楊金水提出要看昌平的人丁黃冊,不就是為了弄清楚昌平目前上上下下的關係。

掌握了昌平的人丁情況,他就能如他所說的,在搭建龍虎軍這個台子的時候,拿著他看中的木料去搭台子。

至於肖俊鵬嘴裡,楊金水在架閣庫說的什麼想了解昌平賬目的事情,則可以理解為是個警告。

昌平要是劃分不清和龍虎軍的關係,那麼他楊金水就能查一查昌平的錢糧。

這背後恐怕也不無老道長的暗示。

他冒著被滿朝官員誹議的風險,也要帶兵出城禦駕親征,更是一手搗騰出了龍虎軍,又怎麼可能允許旁人插手其中。

嚴鵠這個龍虎大將軍,若是老道長看入眼那可能不假,甚至可能比之表現出來的喜愛更要喜愛,但龍虎軍絕無可能真的讓嚴鵠一言而決。

長歎一聲。

嚴紹庭眯著眼說:“帝王權術,不過如此。便是摻了沙子在昌平,咱們也隻能乾瞪著眼還不能有怨言。”

徐渭卻是搖頭道:“關鍵就是當下分不清楊金水的舉動,有多少是他自己的主意,又有多少是皇帝的授意或者暗示。人丁黃冊拿過去,往後咱們就不能從昌平將人弄出去在暗中替家裡做事了。”

徐渭憂心忡忡的說著。

而且,他也隻是說了這一件明麵上的顧慮。

嚴紹庭對此也隻能是笑笑。

如今在海外,徐渭已經安排了不少昌平這邊的人過去,改頭換麵替嚴家做事布局。

現在楊金水來了,那這件事便不能繼續下去了。

嚴紹庭搖頭道:“早已布局,算算時間也到了要調整的時候了。雖然非是我們主動所為,但也算是個時機。往後再要安排人手,從彆處想法子便是。昌平這邊往後就是照顧好百姓生機,各處工廠安心發展。”

徐渭卻是依舊在那皺著眉頭琢磨著。

倒是嚴紹庭不急,由著他去頭疼。

半響後。

徐渭抬起頭看向嚴紹庭:“思來想去,學生覺得若是有機會,郎君也該到了下去走走的時候了。”

聞聽此言,嚴紹庭當即眉頭一挑。

下去走走。

也就是讓自己離開京師,去地方上為官的事情。

嚴紹庭不免點點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不過地方上終究還是要去的,尤其是南邊!”

雖然大明當下的國策還是北邊為重。

但那是軍事上的事情。

要想改變朝廷格局,卻要從南邊入手。

畢竟。

南京城可是名正言順的大明陪都,還有一整套的六部班子。

而且這麼些年下來。

自己處處落筆,重頭戲也都是放在了南邊。

隨後兩人又商議起了旁的事情。

畢竟昌平這邊不管如何,楊金水成為龍虎軍監軍的事情不可能更改,皇帝有自己的一些算計和心思,旁人也不可能按著他的腦袋停下來。

但日子卻要繼續過。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裡。

嚴紹庭也確確實實就安分守己的待在了昌平,安撫百姓,看望民壯隊那些受傷的人,慰問陣亡之人的家屬,總結昌平半年發展事項。

不過京師裡的事情,卻也沒有落下。

小舅子陸繹時不時的就讓人將消息送過來。

依著種種消息來看。

朝廷裡,終於還是如嚴紹庭、徐渭兩人所預測的,開始了新的鬥爭。

事情是在昌平之戰後的第三天。

一開始是兵部兵科給事中上疏,針對這一次蒙古人潛入京師,彈劾宣府鎮總兵官馬芳,禦邊無能。

兵科給事中的理由很充分。

蒙古人是從宣府那邊溜進來的,那麼這件事的責任就是宣府的。要是宣府能看住了自己的地盤,哪裡能讓那三千蒙古人溜進來。

順帶著,居庸關沿線不少將領也被囊括在了彈劾之中。

反正不管那三千蒙古人是白蓮教還是黑蓮教帶進來的,居庸關沿線戍守無能也是不爭的事實。

兵科給事中的彈劾瞬間就在朝廷裡引發了軒然大波。

緊接著就是戶部給事中上疏彈劾宣府鎮,言稱宣府在朝廷定額之外,今年還額外從戶部拿走了三十萬兩錢糧軍需,但卻鬨出三千蒙古人衝擊京師的事情,言詞中多少是奔著宣府貪墨舞弊去了的。

眼看著朝廷因為這件事情要亂起來。

最先下場的就是兵部尚書楊博了。

對於兵科給事中的背叛,楊博自然是在兵部衙門裡大發雷霆,但卻也無可奈何,也沒辦法讓對方收回彈劾。

不過楊博還是親自下場,以兵家之事皆無常為由,聲稱宣府鎮十萬兵馬頑強抵抗三路大軍,這是有功勞的。至於伏兵攻破邊牆,潛入京師之地,那也是千裡邊牆不可能全然固若金湯。

到底是多年的兵部尚書。

其實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楊博就已經想好了說法,所以上的奏疏也是句句在理。

可事情豈能到此結束。

科道言官們一看。

哦呦!

你這個兵部尚書老小子親自下場了,那咱們兄弟也不能厚此薄彼。

於是乎。

在繼續彈劾宣府鎮之餘,科道言官們也開始了對楊博這個兵部尚書彈劾了起來。

理由同樣如楊博準備的一樣充分。

或者說,這幫科道言官是開始耍無賴了。

理由就一條,蒙古人都打到北京城外了,楊博這個兵部尚書那就是乾的不稱職,就是瀆職。

就不適合再乾兵部尚書了!

甚至還有愣頭青,也不知道是真的愣頭青,還是故意給楊博上眼藥,更是上疏之言有著兵部尚書銜的胡宗憲就乾的不錯,雖然胡宗憲隻是以兵部尚書銜管著東南五省平倭的差事,但人家老胡尚書乾的也確確實實不錯啊。

既然楊博這個真兵部尚書乾的不行。

那就讓胡宗憲接過兵部尚書的差事。

這一下算是真的給楊博激怒了。

而胡宗憲在聽到這事後,也是傻了眼。

沒成想,自己原本是抱著吃瓜的態度,卻突然就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可不論如何。

隨著要換一個兵部尚書的話從科道言官們嘴裡說出來後。

京師朝堂上的鬥爭,終於是進入到了**。

…………

月票月票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