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紅樓之扶搖河山 > 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闕迎殿試

第六百二十六章 天闕迎殿試(1 / 1)

推荐阅读:

嘉昭十五年,五月初十,伯爵府,賈琮院。

天還未亮起,值夜的英蓮便已醒來,看到窗欞子外漆黑一片。

正房的棗木地板,在黑沉靜謐之中,反射著潤澤的微光。

英蓮起身揉了揉眼睛,見賈琮床榻依舊床帳緊閉,還能聽到輕微的酣聲。

她輕手輕腳起身,用腳試探了一下,黑暗中沒找到安寢軟鞋,卻不知昨夜踢到哪裡,便赤腳下了床。

白皙秀美的雙足,纖巧無暇,踩在烏黑棗木地板上,輕盈靈動,悄無聲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美好。

她走到紫檀如意垂雲衣架前,上麵掛著賈琮和她的衣物。

取了自己的洋紅印花對襟褙子,一條淡粉色長裙,又借屋外遊廊的微光,找到自己的軟鞋。

輕手輕腳的穿好衣裙,從外間妝台拿了發簪,又摸了一把梳子,便悄聲出了房間。

她走到遊廊入口,借著簷下燈籠的光亮,對著太平缸的水麵,梳理秀發,紮辮盤髻。

微涼的晨風吹過,輕輕拂過水麵,將俏美標致的倒影,揉成一汪碎波漣漪……

她將發髻整理妥當,又跑到流水槽旁邊,用手帕沾了清水,淨麵醒神,因昨晚有些沒睡塌實。

等到收拾過儀容,嘴裡哼著小曲便進了堂屋。

雖然天還沒亮,但堂屋裡早燭光融亮,人影晃動。

芷芍和五兒比英蓮起得還早,兩人正在整理賈琮的考箱,清點裡麵的筆墨、硯台、鎮紙等文房之物。

芷芍看到英蓮進來,微笑問道:“天還沒亮呢,你怎麼就起來,三爺也起身了?”

英蓮微打了哈欠,說道:“少爺還睡著呢,今天少爺要做大事,我哪裡能睡得好。

夜裡還不敢亂翻身,怕吵到少爺睡覺,如今腰背還酸著呢。”

五兒笑道:“今日是三爺的大事,他都沒在意,照樣睡大覺,你倒是比三爺還要緊張。”

英蓮笑道:“我可給少爺做了好幾年書童,如今他要入宮殿試,多年苦讀,朝拜靈山就剩最後一叩首。

我就巴望著少爺早些金榜題名,我這小書童才好功德圓滿。”

芷芍笑道:“放心便是,這次你這書童定要功德圓滿的。”

幾人一邊整理考箱,一邊說說笑笑,五兒還往考箱放兩份溫熱的乾糧。

等到院子裡微微發亮,東方顯露晨曦的光影,給飛翹簷角投下陰影,晴雯也進了堂屋。

英蓮看著外頭天光,清楚賈琮日常作息,連忙回了正房,剛進屋子正看到賈琮掀了床帳。

此時,院門口響起腳步聲,齡官帶了兩個小丫鬟,提了幾個食盒的早點,開始在堂屋擺盤。

正房之中,賈琮起床梳洗整理,房間裡傳來走動的步聲,還有英蓮和晴雯脆生生笑語。

隨著晨光微明,整個院子在靜謐之中蘇醒,洋溢著溫和安逸的煙火氣息。

院門口再響起腳步聲,迎春、黛玉、探春、寶釵等姊妹一早過來,給賈琮殿試送行。

史湘雲清脆颯爽的嗓音,遠遠聽著特彆悅耳。

此時,賈琮已梳洗穿戴完畢,剛進堂屋,看到迎春等姊妹都已在場。

迎春笑道:“今日是琮弟的大日子,我們必要過來一送,今日入宮之後,琮弟就要蟾宮折桂,多年苦讀也就得了正果。”

賈琮知道閨閣千金起身,可不像他那樣便利,妝容穿戴要花不少時間,隻怕姊妹們天沒亮都已起身,心中憑生暖意。

笑道:“二姐姐多年來看顧愛護,還有姊妹們相伴眷待,不然我真不知是什麼情形……”

……

卯時剛至,賈琮便動身出府,平兒也從西府過來相送,同來的竟還有賈母的大丫鬟鴛鴦。

往日賈琮科舉下場,賈母都沒怎麼在意,或許是賈琮得中會元,兩府賀客榮盛的情形,讓老太太再也無法忽視。

因知道賈琮今日入宮殿試,竟有些破天荒讓鴛鴦代她送行。

等到賈琮出了內院垂花門,便讓迎春等姊妹留步。

等出了內院,便看到賈政也早早過來,又對他說了些勉勵的話語,叔侄兩人一路走到東角門。

管家早準備了車馬小廝,賈琮帶了江流,坐上馬車直奔神京宮城。

東方的天空愈發明朗,金紅燦爛的霞光,輝映著巨大都城。

在神京的各個方向,三百餘名會試貢士,都和賈琮一樣,或者徒步,或乘坐車馬,向著恢弘的大周宮城彙聚。

在都城的各處,還有上千落榜舉子依舊滯留神京,今天對他們來說,同樣是不太平靜的一日。

但凡科舉得中舉人,都是家資小富之人。

他們中許多人準備遊學數年,增長見聞,夯實學問,或準備在神京寓居讀書,等待三年後會試大比。

還有不少人想等著殿試結束,親眼得見那些人物金榜題名,以為自家勉勵,激發壯誌,來年卷土重來。

當然,也有不少人遭遇落榜,心誌低迷,但因其他原因,依舊沒有離京返鄉。

……

神京城西,秀春坊。

這裡是城西最富庶的坊區,隨處可見精美雅致的院落樓閣,朝堂上許多高官的彆苑,都坐落在這個坊區。

在坊中一座彆苑的客房中,昨夜周嚴難以入眠,即便有俏麗的鳳鳴陪寢,風雨癲狂之後,依舊入眠難安。

今日大早起來,便讓人出門買了酒菜,一個人借酒消愁,鳳鳴隻能小心翼翼在旁伺候。

因為,今日是上榜貢士入宮殿試的日子,周嚴想到當初入貢院應試一幕,發現主考官突然變動,那如晴空霹靂的情形。

就因為他考前失算,讀書應考走偏了方向,才導致本次會試一敗塗地。

如果他不是沉迷黃宏滄的擬題,考前占用大量心力揣摩,而是按部就班溫習經書應考,或許就有上榜機遇。

看到一同入京,曾同店入宿的林兆和、吳梁都會榜高中,唯獨他一人名落孫山,當真是顏麵掃地。

林兆和是杭州府解元,即便放眼天下,大概都是可數的舉業驕子,周嚴有自知之明,自然是不敢和他相比。

但是,自從入京之後,他與這兩人相交日久,卻知道吳梁雖也有才華,但與他相比當在同列,並沒什麼優異高下之分。

而且,吳梁和他一樣,考前便得知黃宏滄中選主考官,他們都極重視黃宏滄點撥之擬題,同樣沉迷黃氏擬題的揣摩和習作。

但是,兩人進入會試考場,吳梁麵對主考官驟變,怎麼就可以從容應對,發揮完全沒有失措,反而高中會試次榜。

對於這件事情,一向自視不低的周嚴,當然不會承認自己才華不如吳梁,所以才沒有劇變之下的應變之功。

他隻會覺得自己時運不濟,與人無尤,吳梁不過是鴻運當頭,僥幸之下才能高中次榜。

自從會試看榜返回之後,他便如中魔咒,不平之念,怨懟之心,與日俱增,明知這等雜念於事無補,但就是無法克製。

這十幾日以來,他的心思都處在糾葛的深淵,走火入魔,難以自拔。

即便有鳳鳴這樣的美婢,一味奉迎風流,床笫廝混,似乎依然讓他不得舒緩,整日失魂落魄,吃睡不安,人都瘦了一圈。

正當周嚴舉杯狂飲,酒氣上湧,便想拉著鳳鳴鬢鬨,突然門口傳來腳步聲,周嚴連忙把手從鳳鳴的衣襟中抽出……

一個衣裳華麗的年輕公子,步態悠閒斯文的走入房間,似乎根本沒看到那風流一幕。

他臉色神情淡然,嘴角帶著一絲笑意,說道:“兄長倒是好興致,大早起來便小酌怡情,倒也是逍遙。”

周嚴看清來人,也坐直了身子,拉了拉衣領,苦笑說道:“賢弟取笑了,愚兄一個落第之人,不過借酒澆愁罷了。”

那年輕公子看了鳳鳴一眼,話語略帶揶揄,微笑說道:“可是鳳鳴服侍不好,讓兄長還不得歡暢?”

周嚴神情有些尷尬,說道:“賢弟又說笑了,都很好,都很好……

本來落榜之後,想即刻啟程返鄉,繼續攻讀詩書,來年再下場一試,不過得了賢弟和七叔盛意挽留,又叨擾了許多日。

愚兄準備過幾日就啟程返鄉,明日還請賢弟帶我拜彆七叔,這些日子蒙七叔和賢弟關照,嚴感激不儘。”

那年輕公子並沒接周嚴的話頭,而是說道:“兄長可知今日是春闈殿試之日,今日之後,上榜之人,蟾宮折桂,直上青雲。

兄長也是滿腹才華之人,此番就此落第,難道真的甘心?”

周嚴聽了這番話,心中被挑動滿腔鬱氣,說道:“愚兄自然知道今日是殿試之期,想我多年苦讀,無一日敢懈怠,依然功敗垂成。

這是天不佑我,如之奈何,隻能怪自己技不如人,等到回鄉之後,再苦讀數載,總有如願以償的一天!”

那年輕公子微微一笑,神情中有隱含的不屑,說道:“科舉之路,曆來艱險,小弟也曾遭遇小人,也曾挫折頹敗。

科場之上不單以才情論高低,更不取決於時運勝敗,更要緊的還有各人手段高低。”

周嚴聽了這話,心中不由自主一跳,有些納悶的問道:“賢弟此話何意,科舉下場,隻憑才華,為何又說手段高低?”

年輕公子還是不接周嚴話頭,隻是自顧自說道:“我知道兄長心有不平,大丈夫胸有塊壘,兄長就不想一探究竟。

兄長如執意要回鄉,我和父親都不會阻攔,但你這一走,怕是要錯過一場大機緣……”

……

卯時二刻,賈琮和數百名貢士,陸續到達大周宮城承天門,禮部尚書郭佑昌帶著數名禮部官員,早已在承天門等候。

與郭佑昌同列之人,還有本次會試三大主考官,內閣大學士王士倫、吏部尚書陳默、戶部左侍郎徐亮雄。

站在他們之後有十多名官員,是本屆會試十八房同考官,他們都是本次殿試協理官員,一眾官員聲勢不小。

他們都看著數百名新科貢士,其中很多人都是他們本房遴選,與這些同考官都算結下淵源。

這些新科貢士經他們點選,才能最終會試上榜。

他們能在今日殿試走得更高、更遠。

對於在場的主考官和同考官來說,都是大有益處之事。

所以,這些官員看著意氣風發的新科貢士,他們各自的目光都有些複雜。

其中自得者有之,期許者有之,也有人胸有欣慰,或目光中流露猶疑忐忑,也不乏其人……

……

本年會試上榜貢士三百人,但今日參加殿試卻不止三百之數。

其中有幾十名貢士,並不是本年上榜,而是上屆會試上榜,因丁憂、疾病等原因,不得不放棄殿試,轉而參加本屆殿試。

所有到場貢士經禮部點名應答,核對正身,然後根據上榜名排隊,經承天門駐守金吾衛盤查搜身,確定無虞才能入宮。

賈琮作為今科會元,毫無疑問站在隊列首位,身後依次站立,居於其下的數百名貢士。

今日他穿件嶄新的士子青袍,風姿雋美,氣度灑脫,猶如玉樹芝蘭,光華灼灼,吸引了所有官員的注視。

吏部尚書陳默看著風姿卓絕的賈琮,見他即便成為全場焦點,受到眾人矚目,神情依舊淡然從容,毫無窘迫之態。

他手撫花白的胡須,一雙老眼目光閃爍,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一旁的王士倫注意到陳默的神情,問道:“陳大人見到眼前此景,作何感想?”

陳默歎道:“老夫看到他們,便想到當年也曾意氣風發,滿懷報國之心,昂首步入承天門,恍如昨日啊。

隻是歲月已逝,時間已過三十多年,如今垂垂老矣。”

王士倫微微一笑,說道:“陳大人不可妄自菲薄,老驥伏櫪,誌在千裡,朝廷什麼時候,都需陳大人這樣的數朝老臣。”

陳默看著站在隊伍首位的賈琮,說道:“賈玉章的確名不虛傳,科場數度魁首,武略軍功封爵,後生可畏。

這等場合之下,他被所有人矚目,卻連眼皮都不眨一下,像個沒事人一樣,這等城府氣度,怎麼都不像舞象之年,也是古怪。”

王士倫笑道:“這有什麼古怪的,世間美質良材,靈根宿慧,少年早發,也是尋常之事。”

陳默笑道:“老夫這麼就忘了,王大人當年也是少年登第,青春得意,名動天下,也和賈玉章極為相似……”

……

兩人這邊低聲閒話,那邊三百多名貢士,經過金吾衛盤查,已經排隊通過承天門。

兩百名大漢將軍被臨時調集,護衛三百多名貢士入宮。

以賈琮為首的貢士隊伍,跟隨著禮部尚書郭佑昌的腳步,出承天門,過瑞門,一直到了午門之前。

午門共開五道門洞,此五道門戶進出皆有嚴格禮製。

正中門洞除了皇帝出入專用,或迎娶皇後時通行。

除此之外,隻有殿試狀元、榜眼、探花出宮,才有榮耀從正門出宮。

王公百官進宮走正中門洞兩側的門洞,左右掖門也隻在殿試以及大朝之時才會開啟。

五門規矩森嚴,一旦走錯,就會有殺身之禍。

數百貢士到了午門之前,便停下腳步。

在禮部官員的指揮之下,所有貢士根據上榜名次,單數走東側的左掖門,雙數走西側的右掖門。

殿試貢士隊伍,通過午門之後,一路經過會極門、文華殿、武英殿、東西華門。

一直走到奉天門,浩浩蕩蕩的貢士隊伍,再一次停腳步。

因為,奉天門便是內宮和外宮的門戶,比午門更加森嚴,大部分官員除了殿試,一生都沒再跨入奉天門。

數百新科貢士,望著奉天門高大巍峨的朱紅大門,門上密布碗口大銅釘,閃動著幽冷的金光。

這三百多名貢士,即便其中少數人已有官身,但都是官職低微,他們和其他貢士一樣,都是首次看到奉天門。

他們都是科場驕子,人人都有不俗見識,都清楚奉天門在宮城中的特殊意義。

人人站在這帝王門戶之前,油然而生強烈的壓迫感,數百人的隊伍鴉雀無聲,氣氛如同繃緊的弓弦。

貢士隊伍之中,隻有站在首位的賈琮,神情如常。

因他曾數次入乾陽殿麵聖,每次都要經過奉天門,皇家門戶雖然威嚴,但他還能坦然處之……

一直辰時鼓聲響起,伴隨旭日東升,金色朝陽,猶如浩然皇恩,披散在每一個貢士身上。

奉天門後傳來鼓樂之聲,奉天門隨之緩緩開啟,似乎有一陣無聲氣息,撲麵而來,強大而莊嚴,讓每一個貢士心生凜然。

……

殿試貢士隊伍進入奉天門,再次停住腳步。

皇極殿前廣場丹陛前,以內閣大學士王士倫為首的閱卷官,以及十八位會試同考官。

參與殿試的印卷官、掌卷官、彌封官、監視官等執事官,一共數十名官員。

他們列隊而立,人人神情嚴正,理衣正冠,接受三百多名殿試貢士的參拜。

等到辰時一刻,宏正悠揚的鐘罄鼓樂響起,皇極殿的宮門緩緩打開。

殿試執行官和殿試貢士,在禮部官員引導之下,依次進入皇極殿。

嘉昭帝身穿青底明黃團龍冕服,頭戴二十四旒通天冠,千呼萬喚中步入大殿。

所有殿試官員,以賈琮為首的三百多名貢士,跪拜在地,行五拜三叩禮。

嘉昭十五年殿試大禮,就此拉開序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