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 第1055章 代國無恥之名早已傳遍草原!寡人,才是大代的王!

第1055章 代國無恥之名早已傳遍草原!寡人,才是大代的王!(1 / 1)

推荐阅读:

各項政令奔出鹹陽城,撲向大秦的四麵八方。

大秦的所有匠人被儘數集中於官坊,進入最為嚴格的保密嚴管狀態。

大秦的所有適齡男丁儘數離開家鄉,帶上兵刃甲胄推著糧食奔赴遠方。

大秦的所有女子在灑淚揮彆家中男兒後接管了家中一應事務,同時肩負起了後續的糧草轉運工作,撐起了大秦的半邊天。

戰爭的陰雲陡然飄向八分之天下,讓大秦上下全部進入戰時狀態!

如此規模的調動根本無法隱藏,大秦也從未想過隱藏,也讓如海嘯一般的信件湧向代、趙、燕三國。

秦王政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薊城南。

聯軍大帳內的氣氛格外凝重。

毛遂聲音嚴肅的上稟:“啟稟大王!”

“綜合各斥候、權貴、遺民所傳信件可知,此戰秦國至少亦會興兵百萬,甚至有可能達到一百二十萬至一百三十萬之巨!”

“秦國各地大倉儘數大開,向督亢地、恒山(鴻上塞)、太原郡等北方各境轉運糧草。”

“秦國所有工坊不再休息,許進不許出,其中候者再無法傳出任何情報。”

頓了頓,毛遂聲音愈發嚴肅:“臣以為,秦國當是欲傾力一戰!”

毛遂的話音成了大帳內僅存的聲音。

趙磬、涿蹋、司馬敢等一眾代國重臣儘皆滿眼擔憂、麵露憂慮。

上一戰,秦國隻是在不令其國力陷入負循環的情況下發兵出戰,已致使代、燕、齊三國大敗,代國不得不背棄盟約,從齊國竊青壯,從燕國竊疆域。

而此戰,秦國卻擺明了要拚儘全力的掀起一場大戰!

代國,真的能勝嗎?

“嗬~”

頭曼單於滿飲爵中酒,眼含鄙夷的俯視代國群臣道:“諸位何故如此作態?”

“秦國於此戰會拚儘全力發兵,這難道不是早就應該料想到的事嗎?”

“我大胡雖是初立,大胡諸部落卻與秦國久戰,便是吾攣鞮部落亦多曾與秦交鋒,早知秦國之善戰、好鬥、馭民之利。”

“此戰我大胡與代國合盟,乃是群狼嘯聚,秦國焉能不傾力一戰?”

“本單於以為,無須為這早已料到的局勢而作難。”

“現下本單於最關心的,乃是武安君究竟是否已經還朝!”

毛遂不由得看向代王嘉,見代王嘉點頭過後方才拱手道:“據前番宦官傳回的軍報所言,武安君現下地處陰山東麓附近。”

聽得毛遂這話,頭曼單於雙眼陡然瞪大:“陰山東麓?”

“汝言說武安君現下地處陰山東麓?!”

如果有的選,毛遂其實想撒一個善意的小謊。

但李牧不是去陰山觀光的,而是去陰山搶糧食的,即便毛遂不告訴頭曼單於李牧的位置,那些被劫掠的部落同樣會告訴頭曼單於李牧的位置。

毛遂就算是撒個小謊,也會被匈奴傳令兵迅速拆穿。

毛遂隻能無奈的拱手道:“確實如此。”

“嘭!”

頭曼單於將酒爵摔在地上,怒目瞪視代王嘉:“旬日前本單於入代之際,便問代王武安君何在。”

“代王言說,武安君地處梁渠山周邊。”

“而今日,武安君非但不曾趕赴薊城,反倒是西進陰山?”

“再過旬日之後,武安君會否便已至陽山。”

“又旬日之後,武安君會否已深入我大胡腹地?!”

“代王究竟是欲與我大胡盟而攻秦,還是欲與秦盟而攻我大胡?!”

陰山之西北就是陽山,陽山之北就是匈奴王庭——頭曼城!

本單於受邀率領單於庭主力精銳南下,開開心心的和你代國合盟,準備和代國一起掀起對秦大戰。

結果,你代國的最高軍事主官不好好在國都待著籌備大戰,反倒是率領一支兵馬打進了本單於的國內,一路打一路搶甚至還在向我王庭方向行進。

這誰受的了?!

代王嘉連聲解釋:“單於切莫誤會!”

“你我在長生天和皇天的見證下飲血酒、定金盟、換刀劍以定盟約。”

“大代與大胡乃是上天見證的同盟,當同進同退。”

“我大代怎麼可能……”

頭曼單於粗暴的打斷了代王嘉道:“莫要與本單於言說盟約。”

“本單於已聽聞,去歲汝代國與齊、燕二國合盟。”

“而後汝代國卻背叛盟約,不止竊取了齊國的青壯丁口,還轉攻燕國奪燕疆域,若非秦國調停,甚至是險些一戰滅燕!”

“今武安君於本單於與代國合盟之際興兵北上,本單於必當懷疑代國亦有心以盟約為借口攻我大胡!”

頭曼單於指著代王嘉的鼻子唾罵:“莫要以盟約為證。”

“我大胡勇士皆是守信的兒郎,汝代國卻難言盟約守信之說!”

被華夏諸國指著鼻子唾罵無信無義無恥背盟,代國君臣們還能厚著臉皮說一句成王敗寇。

但現在,他們竟然被一名胡狄指著鼻子罵無信無義無恥,偏偏他們還沒法反駁。

這就讓代國群臣遭不住了。

代國群臣儘皆滿臉通紅,既是氣的,也是羞的。

唯代王嘉臉色如常,麵向頭曼單於拱手一禮:“頭曼單於且息怒。”

“武安君此次北入大胡,實在是寡人料想之外之舉。”

“寡人從未令武安君攻打大胡,寡人甚至親自下達了十八道王令令武安君速速回返,隻是武……”

代王嘉說著實話,在甩脫自己責任的同時也暗暗激化著李牧和頭曼單於之間的矛盾。

但沒等代王嘉說完,頭曼單於直接雙手掀翻了案幾。

“嘩啦啦~”

餐具酒爵灑了一地,頭曼單於目光嗤嘲的看著代王嘉道:“本單於之所以願與汝說話,皆是因武安君歸於汝麾下聽用。”

“而今汝卻言說汝無法命令武安君?”

“那汝,又有什麼資格與本單於同在一座高台上吃飯?!”

頭曼單於與李牧之間確實存在矛盾,但在頭曼單於看來,代王嘉連與頭曼單於出現矛盾的資格都沒有!

右手按住彎刀,頭曼單於冷聲道:“兒郎們,走!”

代王嘉終於再也無法遏製怒火,麵色冷冽的威脅:“頭曼單於今日欲走,容易。”

“但頭曼單於卻當想清楚,秦侵吞之勢絕不會因滅我大代而止。”

“今代胡合盟,可同抗秦軍。”

“但若是頭曼單於今日率軍回返大胡,他日便僅有大胡一方可抗強秦!”

闡明利弊之際,代王嘉心頭怒火瘋漲!

在代王嘉原本的戰略規劃中,現在代胡聯軍都已經快抵達督亢地了。

但,李牧遲遲不願還朝,頭曼單於也對直接與嬴成蟜對壘推三阻四,直接導致代胡聯盟竟是沒有一名有資格、有膽量與嬴成蟜對壘的大將。

李牧不尊王令、肆意妄為的舉動不止導致代胡聯軍遲遲不能動作,更導致頭曼單於對代國的看法越來越差。

眼瞅著秦國已經開啟了戰爭動員,李牧還沒還朝,頭曼單於卻要跑了!

頭曼單於頭也不回的說:“此次合盟就此作罷,大胡的未來無須代王費心。”

“胡秦開戰之前,本單於當先擒武安君才是!”

說話間,頭曼單於的隨從便要去撩開帳簾。

但還沒等他的隨從動手,帳簾便已被人從外側撩開,一道聲音隨之傳入大帳。

“合盟乃是在長生天的見證之下訂立,怎能說作罷就作罷?”

看到帳外那道身高八尺四寸(194)、體態如棕熊、身披虎皮披風、頭戴純金鑲綠鬆石寶冠、左肩上坐著一隻蒼鷹的身影,頭曼單於趕忙右拳砸心,高聲見禮:“通古斯王!”

代王嘉也拱手一禮:“見過通古斯王!”

東胡王巴特爾略略頷首回禮後,俯視頭曼單於發問:“頭曼單於以為,本王說的對不對?”

頭曼單於趕忙再次以拳砸心:“通古斯王說的太對了!”

巴特爾又看向代王嘉道:“頭曼單於有些激動了,但頭曼單於的擔憂是沒錯的。”

“既然是盟友,就不應該刀兵相向。”

“武安君在代國和胡國已經合盟的情況下,不應該繼續在胡國境內殺人,否則必定會遭到長生天的厭棄!”

匈奴和高夷一樣,都是東胡的附屬國,隻不過不像高夷那樣高度依附於東胡,而隻是年年歲歲向東胡朝貢而已。

代王嘉目光看向巴特爾,又看向頭曼單於,便知道無論是頭曼單於的暴走還是巴特爾的調停,都隻是巴特爾的一場戲而已,其目的便是以勢壓代,以此取得聯軍的話語權!

代王嘉目光看向大帳之外,希望能看到燕王或趙王的身影,寄希望於能和燕、趙二國聯合在一起,共同對抗東胡和匈奴,爭取在聯盟內的話語權。

隻可惜,代王嘉沒能看到燕王喜或趙王遷,而隻是看到了燕國相邦栗恪而已。

心頭輕歎,代王嘉擠出笑容拱手道:“通古斯王所言甚是。”

“旬日之內,武安君必回返我大代境內。”

“半個月內,武安君必抵薊城!”

巴特爾暢快大笑道:“很好!”

“本王早就聽說過武安君的赫赫威名,當年本王的父王還曾與武安君對陣沙場,隻可惜因天氣不利而小敗一籌。”

“而今本王終能得見這位英豪了!”

“若是代國果真能令武安君出征,本王以為代國便有了與通古斯合作的資格!”

麵對巴特爾拋出的橄欖枝,代王嘉心頭卻是有些窩火。

是否與我大代合盟,還要看李牧是否願我我大代出征?

寡人,才是大代的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