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 第1030章 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本君何曾厭棄過分封?

第1030章 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本君何曾厭棄過分封?(1 / 1)

推荐阅读:

這是在掄才,而不是在買菜。

嬴成蟜沒有玩以退為進那一套,離開殿門後的嬴成蟜拔腿就走,沒有半點猶豫和停頓。

至於孔鮒、伏勝等人的去向?

嬴成蟜是真心希望他們能一怒之下棄秦北上!

這一次的滅齊之戰嬴成蟜沒能大開殺戒,留下了諸多手尾,但在下一戰,嬴成蟜就不會給大秦留下如此之多的後顧之憂了!

在嬴成蟜看來,大秦與關東大部分儒生都在根本利益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大秦有功必賞,大秦也是有功方賞,大秦更是以功為尊。

就算嬴成蟜是王室公子,其出身在大秦已是數一數二的尊貴,依舊要憑借遊說回百裡疆域之功方才得以封君,若是沒有功勞傍身,嬴成蟜這輩子都隻是個庶民!

就算姚賈隻是城門吏之子更曾當過盜賊,因為他為大秦立下了汗馬功勞,嬴政便願重賞厚賜、以禮相待、擢其為大秦九卿!

這一觀念無異於在斬孔鮒等一眾大儒的利益根基!

孔鮒等儒生之所以能為大儒,才學廣博隻是一方麵,孔子後裔、孟子後裔亦或是某某子後裔、某某權貴後裔的身份更是重中之重。

若是隻論功而不論家世,他們還有資格被稱為大儒嗎?他們還能在整日裡讀書、誦詩、品酒、清談卻不事生產、不為民出力、不為國立功的情況下就被稱為大儒、為世人稱頌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孔鮒終身不仕於秦卻令大量弟子入秦為官,見陳勝起兵反秦,孔鮒毫不猶豫的投身陳勝旗下為太師,並召舊日弟子與陳勝裡應外合攻取大秦城池,直至被章邯一合挑翻也毫無半點降秦之意,可見孔鮒為權貴世襲利益鬥爭心之堅決!

若論應該如何安撫這些關東儒生,劉邦給出了絕招。

親自前往曲阜祭祀孔子,在孔鮒之弟孔騰毫無功勞的情況下,僅因其為孔子後裔的身份便封其為奉祀君,開華夏君王無功而冊封孔子後裔之先河,而後孔氏後裔便欣然為劉邦所用,紛紛投身大漢官場,為大漢搖旗呐喊、歌功頌德。

但,嬴成蟜卻不願退讓這一步!

大步流星的走出故齊王城,嬴成蟜看著城門外那數千名充滿朝氣的身影,不由得揚起淺淡卻真摯的笑容:“勞諸位久等。”

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卻不該是老朽腐爛的他們的!

數千考生齊齊拱手高呼:“長安君多禮!”

嬴成蟜朗聲開口:“秦以分科舉士之試掄才已久。”

“落者,莫餒,明年再試。”

“擢者,莫驕,勿忘秦律!”

“放榜!”

一聲令下,現場氣氛大燥。

漆雕禮、公羊拔帶著一眾考官抬出六塊巨木雕刻而成的木板。

木板首部,依次以金線鑲出‘甲’、‘乙’、‘丙’、‘丁’、‘戊’、‘己’六個金字。

六塊板子才剛被抬出城門,所有考生便已躁動不已,紛紛推搡著上前想要一睹為快,卻又被法吏們的劍鋒所懾不得不原地蹦躂。

而待漆雕禮等考官將六塊金榜逐一懸於王城牆壁之上,現場氣氛更是幾近沸騰!

“快看看!吾名是否位於榜上?”

“乙榜第十六!咦!!!吾中了!吾中了!!哈哈哈哈~~~~”

“嗨呀!如此這般何時方才能看到你我之名,來!周兄騎於吾肩上,登高而望!”

一眾考生們擁擠著、推搡著、疊高高的望著榜單,但一道中氣十足的斷喝卻如扔進滾油的水般再起一層波瀾。

“長安君!且先莫放榜,以免抱憾終身!”

不止有呼聲傳來,更有十數道身影衝向那六塊金榜。

“倉朗朗~”

整齊劃一的拔劍聲驟響,五十名法吏拔劍出鞘冷然相對,逼得這十數道身影不得不腳刹急停,再不敢衝擊金榜,隻能張開雙臂用身體遮擋考生們的視線。

一眾考生頓時就怒了!

是誰人膽敢在如此關鍵的時刻阻礙吾等!

哦?是伏生、子魚生等諸位大儒啊!那……想來他們是有要事的,且先等等吧。

考生們逐漸安靜了下來,伏勝則是一路急行至嬴成蟜麵前拱手一禮:“伏某心係萬民,不得已之下略有衝撞,萬望長安君勿怪!”

嬴成蟜不解的看向伏勝等人問道:“諸位為何還不歸家收拾盤纏以便北上?”

嬴成蟜拍了拍額頭,好似突然醒悟一般說:“諸位可是懼邊關將士盤問?”

“倒是本君考慮不周了,故齊地雖暫無須路引便能行走,但離境卻依舊需要路引為憑。”

“本君稍後便親自為諸位開具路引,保諸位順利離秦!”

伏勝等一眾大儒的臉色頓時就黑了。

你這人,怎麼哪壺不開提哪壺呢?

伏勝聲音不由得多了幾分肅然:“吾等去留乃是小事,大秦萬民之安寧方才是大事。”

“吾聽聞,長安君於此次分科舉士之試中問考生,以為當今之秦當以分封治秦亦或是以郡縣治秦。”

“然否?”

嬴成蟜略略頷首:“不錯。”

伏勝的聲音不由得高亢了幾分:“周成王、周公既遷殷民於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設出宗子,以作周厚屏,乃先建衛叔(衛康叔封)封於康丘,以侯殷之餘民。”

“衛叔和集其民,民大悅!康丘無亂,殷之餘民心皆向周!”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今長安君卻棄分封而擇郡縣,更將一己之念加入掄才之問中,以此問定才之次序。”

“若長安君拒不納諫、堅決尚郡縣,吾以為武庚之亂必當重演!”

“若長安君拒不納諫,堅決以一己之念為朝掄才,吾以為朝堂之上必將皆僅有一家之言而無人可以力諫是非,秦之社稷危在旦夕!”

周王朝雖然在創立之初便在執行分封之製,但周武王時期分封的諸侯卻絕無八百之數,其目的也更多是為了對外攻取疆域、對內安撫殷商遺民等進取性目標,所以分封的主體是薑太公等有功之臣、周公旦等有功的姬姓親族以及紂王之子武庚等殷商遺民。

待周武王崩,武庚聯合原本用於監管他的邶、鄘、衛三國以及周武王的數個弟弟,又拉上了一眾心向殷商的餘民發動了武庚之亂,亦即三監之亂,險些導致周王朝二世而亡!

周公旦親征平亂後依舊後怕不已,這才真正開啟了大分封時代,分封的目的也從進攻轉化為攻守兼備,賦予了封國擔任周王室屏障的重任,周王朝的封國數量隨之暴漲、姬姓諸侯數量隨之暴增,逐漸形成了後世人所熟知的周朝分封之製。

嬴成蟜用看傻子的目光看向伏勝發問:“諸位大儒方才群起詰本君之侄。”

“今又阻礙公務、攔本君而諫,便是此事?”

“諸位以為本君不知武庚之亂,不知三監之過耶?”

伏勝心裡更不舒坦了,聲音加重且轉冷:“秦之存亡,伏某並不在意。”

“然,若因長安君之過而導致萬民受苦,則伏某心實不願也!”

考生們也不由得生出些許嘈雜。

在試卷中支持郡縣治大秦的考生恨不能當場綁走伏勝,以免伏勝說得嬴成蟜改換了心思。

而在試卷中支持分封治大秦的考生則是死死的攔住其他考生,眼巴巴的看著伏勝以作支持。

嬴成蟜無語的搖了搖頭,高聲開口:“取初試一甲頭名曹參之卷!”

考生叢中,響起一片嘩然:“曹參?這是何人?吾竟從未聽過此人之名!”

“隻聽其名便可知此人絕非出自大族,此子究竟是如何儘諂媚之能事、言說違心之言、力諫以郡縣治大秦之詞方才能竊得一甲頭名?!”

“隻因此子猜中了長安君心思,支持以郡縣治大秦便能得一甲頭名耶?如此不公之試,不參也罷!”

周昌攥著曹參的袖子用力搖晃,驚喜的連聲呼喚:“曹兄,汝中了!一甲頭名!一甲頭名乃是吾曹兄也!”

幾乎所有考生都向曹參投來了不善的目光,眼珠子上似是都寫上了一行小字:阿諛逢迎之鼠輩!

唯有曹參腦袋一嗡,目瞪口呆。

曹某都已經做好無功而返的心理準備了,怎麼可能得一甲頭名啊!

隨著家兵法吏的連聲喝令,考生們終於止住嘈雜,曹參的試卷也被送至嬴成蟜手中。

嬴成蟜將試卷轉交給伏勝,淡聲吩咐:“念!”

麵對嬴成蟜這般態度,伏勝的不喜直接掛在了臉上,很想摔卷而去!

但想到自己就是為此而來,伏勝終究還是拿起試卷,朗聲念誦:“夫秦者,久居於關中,夫故齊者,位居於東海之濱。”

“秦之治不適於故齊地,秦之民亦不知故齊地。”

“是故,學生以為當將故齊之地分為四國,分封與四位王室公子,再令王室公子效仿衛叔,遍尋故齊有德者詢問治政之道,以因地製宜之律治……”

念誦至此,伏勝如同一隻被掐住脖子的大鵝一般,聲音戛然而止、麵目一片漲紅!

他終於明白方才嬴成蟜為何會用那般目光看他了。

嬴成蟜欽點的初試一甲頭名,支持的竟是分封之製!

但!這怎麼可能!

群儒齊愕,考生茫然,所有人都齊刷刷的看向嬴成蟜。

孔鮒近乎於迫不及待的發問:“長安君並不厭棄以分封治秦乎?!”

嬴成蟜反問:“本君何曾言說過本君厭棄分封之製?”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