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 第955章 魏繚:來啊!互相傷害啊!死道友不死貧道!

第955章 魏繚:來啊!互相傷害啊!死道友不死貧道!(1 / 1)

推荐阅读:

但即便群臣儘數拱手高呼,嬴政麵上冷色卻依舊沒有絲毫消退。

嬴政充滿壓迫感的目光從每一名朝臣身上掃過,試圖找出仍不死心的逆臣直接開刀、殺雞儆猴,以至於禦書房內的氣氛愈發冷冽。

但,誰能不死心?

且不說嬴成蟜能用陣前答話之咒精準咒殺他人,嬴成蟜更還是連滅韓、魏、楚、趙、齊,身負百餘萬亡魂,蕩滌多地亡國餘孽的滅國大將!

除此之外,嬴成蟜還是大秦剮人扛把子、醫學標本提供者、活體解剖急先鋒、抄家滅族小能手!

這也就罷了,嬴成蟜身後還站著個護犢子的嬴政!

誰敢不死心?

不死心的人,現在都已被細細的切成肉片,躺在大秦軍校地下標本室裡供學生們參觀了!

眼見群臣的腦袋越來越低、嬴政眼中冷色越來越濃,李斯不得不硬著頭皮出列,做出一臉震驚感歎的模樣道:“臣本以為長安君隻是得列代先王厚愛、得厚土看重、與地龍交好,能知地龍翻身之事。”

“未曾想,雨師竟也如此垂青於長安君。”

“長安君攻趙之際,便知天下將大旱,更據大旱製定戰略,奇襲邯鄲城。”

“今長安君又早知代地將大旱,僅此一訊便可助我大秦於與代國和談中占據上風!”

“我大秦何其有幸,大王何其洪福,天地方才能降下長安君這般人傑助大王竟不世之功?”

“大王能得長安君這般人傑的無上忠誠,又何愁大業不成?”

李斯感慨連連,麵向嬴政誠懇的拱手高呼:“臣,為大王賀!為大秦賀!”

李斯這話順利轉移了嬴政和朝中群臣的注意力。

是否要幫代國消除天災以及嬴成蟜有沒有能力幫代國消除天災根本不是重點。

重點在於嬴成蟜再一次早早預告了天災,而這次天災能為大秦帶來極大的利益!

如遭大赦的隗狀當即與其他朝臣一同拱手,齊聲高呼:

“臣,為大王賀!為大秦賀!”

嬴政的臉色終於由陰轉晴。

給了李斯一個滿意的目光後,嬴政略略頷首:“能得長安君,實乃寡人之福、大秦之福。”

“長安君於前線為我大秦屢破強敵、威懾各國,又傳回如此訊息,殊為不易。”

“諸位愛卿當好生思慮,此次和談如何才能最利大秦!”

群臣趕忙拱手再禮:“唯!”

有心找補的隗狀第一個上前拱手道:“啟稟大王!”

“臣以為,當今大秦已得八分之天下,與其先修內政、培養官吏,不如一鼓作氣先統一天下,而後再攜大義之名慢慢梳理內政,甚至於直接以一統平諸地之異!”

“隻可惜,代地明歲將遭逢大旱,故而臣以為可暫緩對代國的攻勢,留代地於代國,以免代人以為我大秦遭天地厭棄。”

“待到明歲,以讖言之說將代地將旱的消息直接傳入代地民間。”

“如此,待到大旱降臨,代人對於代王的信任和忠誠必遭重創、士氣不振。”

“屆時,我大秦便可大舉興兵,一戰滅代。”

“再轉運糧草賑濟災民,則代地民心必將向秦也!”

雖然天人感應之說尚未被董仲舒進行係統性的整理歸納,但墨家的天罰說、公羊家的災異說等思想卻早已將天災和人事進行了緊密的關聯。

所以無須隗狀仔細解釋,嬴政已經明白了隗狀方才、現在這兩條諫言的目的。

若是在旱災發生之前先取代地,則代人會以為是秦無道,所以天地懲罰代地,秦國賑災隻是在進行彌補挽回。

但若是在旱災發生之後再取代地,則代人會以為是代無道,秦國滅代賑災實乃是助代民脫離苦海。

後者需要的資源更少,卻反倒是更能得代地民心。

然而嬴政心頭卻依舊有些震驚,看向隗狀的目光也變了顏色:“愛卿此諫,是否有些過於激進?”

隗狀肅聲道:“臣知我大秦當下之國力、官吏皆不足以助我大秦治天下!”

“然,若我大秦果真能統一天下,大王更能承天子之大統,則必有更多賢才會紛紛出山以助我大秦!”

“屆時,諸多現在困我大秦之難或皆可解也!”

先發展,再治理。

這是即便到了兩千多年後還會被經常使用的思想。

雖然野蠻發展的時期內必然會造成諸多違法亂紀、社會動蕩的隱患,更會有很多人成為發展的代價,被壓死在曆史的車輪下。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思想確實能讓一個國家在最短的時間內攀升至更高的高度!

眼見嬴政的目光越來越亮,呂不韋當即出列沉聲道:“諸多現在困我大秦之難,或可於我大秦一統天下後解之,亦或將於我大秦一統天下之後依舊無解。”

“但我大秦若是一統天下,則我大秦必將麵臨更多新的問題!”

“是故,彼時我大秦麵對的問題必將比之現在更多更重!”

“且我大秦所缺之官吏不是一二人,亦非一兩千人,而是數以十萬計!”

“即便有賢才因我大秦一統天下之聲威而投秦,又能緩解幾分?”

呂不韋誠懇的看著嬴政勸諫:“統一天下乃是極重之事,萬萬不可操之過急!”

“否則,非但無功於社稷,反將為害也!”

“臣諫大王無須急於得代之疆域,可明告天下明歲代將大旱,以收天下民心、得仁善之名,為統一之後的治民早做鋪墊。”

“而後暫且擱置外戰,專注於深耕我大秦內政。”

“無須數十載,代、燕兩國反手可滅,我大秦當能輕而易舉的統一天下啊!”

步子邁太大,容易扯著蛋!

雖然不是一定會扯著蛋,但無論嬴政還是嬴成蟜都隻是二十多歲的壯年小夥子。

大秦沒有必要急於一時,完全可以慢慢走,儘可能降低被扯蛋的風險!

畢竟依當今大秦的國情來看,隻要被扯了一次蛋,大秦便將斷子絕孫、社稷不存啊!

沉默許久的魏繚也出列拱手道:“啟稟大王!”

“臣附左相之諫。”

“臣再諫,拉攏燕國臣子,遊說燕王禮送趙王遷入代,助趙王遷於漁陽郡再興故趙,以此分化、削弱、牽製代燕趙三國。”

“於明歲大旱之際,令長安君掛帥東征。”

“滅代,甚至於統一天下!”

呂不韋不敢置信的看向魏繚,失聲驚呼:“國尉!”

呂不韋萬萬沒想到,魏繚竟然會支持隗狀的想法,甚至還提出了一個讓天下局勢更加混亂的策略。

你個濃眉大眼的竟然也背叛了保守陣營!

魏繚沉聲道:“即便本公製定了極其穩妥的統一戰略,也擋不住長安君的橫衝直撞。”

“與其嘔心瀝血重新製定穩妥的戰略,再因長安君的激進滅國而付諸一炬。”

“不若從一開始就製定極其激進的戰略,讓長安君追逐我大秦的戰略而戰!”

一卷又一卷的過往戰略被付諸一炬,魏繚怎能不深受打擊?

魏繚看似隻是衣帶漸寬發漸少,整體精氣神還算湊合,但魏繚的內心早已千瘡百孔,甚至是有些瘋狂。

魏繚想明白了,他想通了。

與其讓嬴成蟜屢屢破壞本公戰略,逼迫本公重新製定毫無用處的戰略。

不如由本公製定一套即便是以嬴成蟜之能也很難完成的戰略,去逼迫嬴成蟜!

呂不韋苦聲道:“高爐、金汁治糞等術已對我大秦內政造成了極其重大的衝擊!”

“即便近歲我大秦皆不外戰,僅隻是內政之亂亦需數年平複。”

“天下統一之後再無外戰,我大秦國策也必當隨之變化。”

“國尉可知,若是明歲我大秦便統一天下,我大秦便將沒有時間處理內政問題,為我大秦的未來埋下巨大隱患!”

“屆時,即便是朝中群臣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亦無能治國也!”

呂不韋是真的要瘋了!

高爐帶來的鐵產量暴漲、金汁治糞之術帶來的糧產量暴漲等等問題都在躍躍欲試,即將劍斬大秦的上層建築!

如果明年就完成統一,那麼大秦的軍功爵製也會再無用處,秦人的晉升通道、大秦的賞罰渠道將徹底報廢!

但下一種治國方略是什麼?

還沒想好呢!

國中這麼多問題都沒處理妥當,你們急什麼啊!

魏繚搖了搖頭,認真的說:“天下不是我大秦一國之天下,萬事萬物也不會如我大秦所定一般發展。”

“本公以為,代王不可能坐視我大秦愈強而無動於衷。”

“不出五年,代國必將主動攻我大秦以斷我大秦發展之勢,為代國爭取發展的時間。”

“與其等待代國先攻,不若由我大秦先攻!”

“而隻待長安君一出征,長安君究竟會滅幾國而回可就說不準了。”

“難道相邦要等到長安君在事實上助我大秦完成統一之後,再去思慮治國之策嗎!”

呂不韋毫不猶豫道:“此戰我大秦之所以令長安君掛帥出征,乃是因鄭安期等諸位仙人臂助敵國,我大秦不得不令長安君掛帥以對諸仙。”

“待到秦代再戰,若敵國無仙人臂助,我大秦大可另擇良將掛帥,而無須由長安君出征!”

魏繚果斷的一揮手:“今我大秦國力疲敝,內部疲弱,一場大敗對於我大秦而言將是致命的打擊!”

“我大秦既然坐擁長安君這等大將,何必再另擇將領?”

“本公以為,絕不能因噎廢食。”

“若再有戰,理應再令長安君出征!”

說話間,魏繚給了呂不韋一個歉意的目光。

本公的權責範圍隻是戰爭,本公的追求隻是統一。

迅速統一天下後的一攬子問題不是本公的問題。

而是你的問題!

死道友,不死貧道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