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 第693章 燕王喜心裡苦啊!請先生誅秦王政!

第693章 燕王喜心裡苦啊!請先生誅秦王政!(1 / 1)

推荐阅读:

燕王喜說的大義凜然。

天下人都找不出燕王喜此話的毛病。

因為嬴成蟜不同於尋常將領,他的研造之能對於天下和大秦而言意義更加重大。

戰爭,可以交由彆人掛帥。

可研究,卻唯有嬴成蟜能夠牽頭推進!

但姚賈依舊嘴角微微抽搐。

你確定此舉是對天下萬民負責,而不是對燕國的安全負責?

姚賈遺憾搖頭:“長安君亦不喜外出征戰,隻是戰爭總是會逼的長安君不得不掛帥出征。”

“若長安君聽聞燕王所言,定然歡喜。”

“隻是此事事涉我大秦國策,必當慎之又慎。”

“待到此戰結束,外臣當向我王上稟此事,由我王決斷。”

姚賈沒有一句假話。

嬴成蟜確實不喜歡戰爭,更不喜歡掛帥出征。

但姚賈卻也沒有給出任何有效的承諾。

當大秦需要嬴成蟜掛帥,嬴成蟜也從來都不會後退半步!

燕王喜遺憾的頷首道:“那寡人便靜候佳音了。”

燕王喜自然也能聽得出姚賈話語中的搪塞。

燕王喜很無奈,可燕王喜又能怎麼辦?

心中輕歎,燕王喜肅聲道:“秦燕之好深矣,前番我大燕因國力疲敝、丁口稀薄難以參戰。”

“而今我大燕已略略蓄養些許丁口,又有長安君掛帥,寡人無憂也。”

“此戰,我大燕必當發兵助秦!”

“我燕軍兵馬並秦國東北方麵兵馬所需糧草,也皆由我大燕擔負。”

“以全秦燕之好,以謝秦願贈金汁治糞之情!”

姚賈目露錯愕。

入燕遊說多日,姚賈隻爭取到了請燕國借道齊國,贈秦國糧草十萬石的條件。

十萬石糧草並不多,卻足以讓燕國表明態度。

這對於首鼠兩端的燕國而言,已是殊為不易。

就算是方才,燕王喜也隻是說提供糧草而已。

結果,燕王喜怎麼就突然改口說要發兵參戰了?!

燕國朝臣們更是震驚的齊齊抬頭看向燕王喜,劇廣趕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

贈糧和發兵,意義可是截然不同啊!

難道大王就不怕秦趙之戰後,趙國以此為由進攻燕國嗎!

然而不等劇廣勸說的話語說出口,燕王喜便大袖一擺,果決的說:“此事,就這麼定了!”

“諸位愛卿無須再勸!”

嬴成蟜生平第一次踏足沙場,就是進攻趙國。

結果呢?

韓國沒了!

韓王安老老實實的什麼都沒做,正在自家王宮裡吃瓜看戲呢,結果就被俘了!

此次嬴成蟜再次擺明旗幟要進攻趙國。

天知道嬴成蟜是真的要進攻趙國,還是會溜達到齊國或燕國的疆域內。

燕王喜可不希望重蹈韓王安覆轍!

所以燕王喜難得大方的借出了兵馬。

此舉根本就不是為全秦燕之好,而隻是為了能讓燕國將領在嬴成蟜轉變進攻路線之際勸勸嬴成蟜,引導嬴成蟜先去攻打齊國。

至少也可以提前傳回消息,讓燕國有個準備。

群臣不解燕王喜此舉,隻有燕王喜自己知道自己心裡苦啊!

姚賈大喜拱手:“外臣,拜謝燕王!”

燕王喜露出和煦的笑容:“秦燕雖為兩國,卻是一家。”

“寡人的愛女更是身在秦國,常常傳信寡人言說秦國的好,炫耀長安君的英姿。”

“如今趙國攻秦、長安君掛帥,寡人怎能袖手旁觀!”

燕丹焦聲而呼:“父王,三思啊!”

燕王喜卻根本沒有理會燕丹的勸說,隻是不容置疑的下令:

“諸位愛卿,且議一議我大燕該當如何攻趙!”

燕王喜充分發揮了自己在關鍵時刻不聽勸的優良傳統。

即便諸多朝臣勸諫,燕王喜依舊一意孤行的決定發兵助秦!

直至月明星稀,朝議方才告一段落。

姚賈被燕王喜留在宮中盛情款待,大部分燕國朝臣卻沒有招待姚賈的心思,憤而出宮。

燕太子殿中。

被世人讚為‘節俠’的燕國勇士田光笑而舉爵:“大王選定太子為此軍主將。”

“可證大王對太子的信重,更可助太子大展宏圖。”

“田某,為太子賀!”

被發配去秦國做使臣的鞠武無暇保護燕丹,便將自己的好友田光推薦給了燕丹。

近幾年間田光始終跟隨在燕丹身旁,為燕丹擋下了諸多明槍暗箭。

而今見燕丹終於得到了燕王喜的信任,甚至得到了領兵出征的機會,田光心中歡喜難耐。

燕丹卻是一言不發的一飲而儘。

“嘭!”

酒爵重重砸在案幾之上,燕丹憤而低呼:

“發兵三十萬,跨易水,向趙國沙丘方向挺進。”

“配合秦國兵馬形成五麵包夾之勢?!”

“我大燕曆經鏖戰,丁口本就算不得充盈,如今更是春耕之際,抽調三十萬青壯必然會耽擱今歲春耕。”

“父王竟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去助秦?”

“父王未曾見秦侵吞之勢乎?!”

燕丹心中沒有半點被選為主將的欣喜,唯有難掩的怒火!

他不明白,燕王喜往日裡大多苟如老六,向來不會發重兵去參與聯盟,隻會發重兵去偷襲大戰過後的敵國。

為何於此戰,燕王喜卻非但甘願與秦國同時進攻蓄養國力多年的趙國,甚至還願意拿出三十萬重兵!

燕丹更憤怒的是,如果燕王喜幫助的是趙國、楚國也就算了。

燕王喜幫助的偏偏是秦國!

田光見不得子斥父的場麵,微微皺眉道:“燕王做出如此決定,自然有燕王的思慮。”

“若此戰能勝,則燕國也能得利良多。”

“且燕王對太子之愛,深也!”

燕丹恨其不爭的怒道:“孤為此軍主將固然可喜,但我大燕本就不該參與此戰!”

“父王難道看不清天下格局乎?”

“今秦與燕並不接壤,其中更是有強趙阻隔。”

“是故,秦國方才與我大燕交好。”

“若是趙國亡,則秦燕之間必定開戰!”

“父王今日助秦,何異於資敵!”

田光聞言搖頭:“太子何以認為秦燕之間必定開戰?”

“天下廣袤難治。”

“據田某的師門同窗言說,秦國為了治理現在的疆域已經焦頭爛額,不得不以‘分科舉士’之策不吝出身的揀拔尋常才子充作官吏。”

“更揀拔大量我漆雕氏之儒為監禦史,為秦監察地方、勘平亂象。”

“秦王政縱是有侵吞之心,也已無侵吞之力。”

“再者說,這偌大天下豈能為一國所有!”

“秦王政難道有心成為天子乎?!”

這也是當今天下絕大多數人的想法。

不同於秦漢之後,華夏人對於統一的追求。

在當今天下,分裂才是常態,也是世人心中對天下格局下意識的判定。

因為當今天下就沒出現過真正實現大一統的王朝!

當今天下的道路、交通、運輸、製度、識字率等方方麵麵的薄弱也難以支撐一個統一的大國出現。

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就算嬴政再怎麼有心擴張,也理應影響不到燕、齊二國。

然而回想起那個邯鄲宮中瘦弱、無助又迷茫的小小少年,再想起鹹陽宮中那立足於高台之上俯視群臣的宏偉身影,燕丹卻是緩聲道:“未必不會。”

“孤深知秦王政之無情、冷漠、酷烈、堅決和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心性!”

“觀秦王政近年所為,秦王政未必沒有成為天子之所求!”

作為最了解嬴政成長過程、身份轉變的人,燕丹能感受到嬴政心中的那團火,更能察覺到嬴政那毫不倦怠、毫不滿足的進取之心。

曾經備受欺辱的質子之子曆經艱險終於成為秦王。

但成為秦王後的他卻沒有享受人生,而是依舊竭儘全力的進取。

他在為何而進取?

燕丹認為,一定是更偉大的目標!

比如,天子!

田光目露震驚:“秦王政竟果真有如此想法?!”

而後,田光肅聲開口:“若如此,則燕王此舉,殊為不妥!”

“但或許,燕王此舉是為了於秦盛至不可阻擋之際……”

不等田光話落,燕丹已經毫不猶豫道:“孤,必不會令燕國麵西而稱臣!”

燕丹知道田光想說什麼。

不過是想說燕王喜希望能給燕國在局勢已不可逆之際留下一個請為秦臣的機會而已。

燕國本就是周天子的附屬國。

倘若嬴政真的能成為秦天子,那燕國成為秦國的附屬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可是,燕丹不能接受那樣的未來!

昔年的小老弟早早成為秦王,而他卻隻是太子,這已讓燕丹煩悶不已。

但好在燕丹還有成為燕王、在名義上與嬴政並肩的機會。

倘若昔年的小老弟成長為天子,而他未來卻隻能成為小老弟麾下附屬國的王,那燕丹豈不是一輩子都在嬴政麵前抬不起頭來?!

田光沉吟片刻後,看向燕丹:“田某不喜朝政,更不曾對太子建言獻策。”

“以往太子也不會對田某言說此等朝中之事。”

“今太子對田某言說此等事,可是有田某能效力之處?”

田光依舊無法相信嬴政有成為天子的野望,更不認為燕丹的顧慮是對的。

但田光更清楚他自己隻是一名豪俠,他不理解燕丹的想法很正常,燕丹找他說這些事才不正常!

果不其然,燕丹長身而起,走到了田光麵前。

而後跪地稽首,誠聲開口:“丹,請田先生誅秦王政!”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