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魏假和魏咎在為魏國的存亡而拚儘全力。
唐雎等一眾魏臣也在竭儘所能的匡扶故國。
次日。
年過九旬的唐雎拎著下裳,不顧一雙雙驚異目光的注視,在武陽台的圓環回廊上發足狂奔。
待登上武陽殿,這位老者已經累得氣喘籲籲,汗流浹背。
迅速調整了一下呼吸,整理了一下衣冠,唐雎拱手而呼:“外臣唐雎,拜見燕王!”
大殿內,響起燕王喜的聲音。
“傳!”
殿門被宦官推開,唐雎邁步入殿。
沒有閒話敘說,唐雎開門見山道:“方才外臣得到消息,大梁城即將告破。”
燕王喜瞳孔猛的一縮:“距秦軍進入魏國才過了多久?”
“大梁城就守不住了?”
“寡人記得,秦軍而今是在同戰趙魏兩國啊!”
單一個趙國就能吊打燕國了。
秦國是怎麼能在對陣趙國的同時吊打魏國的?
燕王喜想不通啊!
唐雎沒有遮掩這個事實,坦誠的說:“燕王所言不虛。”
“秦滅韓後,國力愈勝。”
“而今之秦即便是獨戰兩國,我大魏依舊難以支撐。”
燕王喜慨然而歎:“秦軍何其凶也!”
唐雎沉聲道:“正是因為秦軍凶殘,諸國方才更應該合縱抗秦!”
“在滅韓之前,秦國固然強盛卻也不是縱約國的敵手。”
“在吞並韓土之後,秦國國力大增,若我大魏也被秦所奪,天下諸國豈能再有寧日?”
“外臣再請燕王,發兵援魏!”
燕相將渠也拱手道:“王上,臣以為,我大燕合該增兵援助魏國。”
“此戰非是為魏,實是為燕!”
不少燕國臣子也隨之拱手:“臣等附議!”
燕王喜沉默許久後,方才輕歎:“但那可是強秦。”
“且秦軍主帥還是滅韓破魏的長安君!”
“那可是長安君啊!”
“先不論我大燕會否因此戰得罪了秦國,單單此戰,我大燕也難言得勝!”
環視一眾臣子,燕王喜沉聲道:“魏國不與我大燕接壤。”
“寡人之意,不救!”
燕丹突然開口:“父王,兒臣以為我大燕完全可以與秦國合盟。”
“而今秦國仍有半數兵力正在攻打趙國,隻要我大燕與秦合盟,便可從三個方向同時進攻趙國。”
“此戰,秦燕必勝!”
“我大燕也可以趁此機會奪回失地!”
不少燕國臣子突然茅塞頓開:
“是啊!我大燕不止可以合縱魏國,同樣可以連橫秦國!”
“秦國如此強悍,我大燕若是與秦國合盟,必然可以大敗趙國,奪回失地!”
“趙魏與我大燕皆有血海深仇,我大燕何必救援趙魏?不若趁此機會發展我大燕國力!”
為什麼一定要去和秦國開戰呢?
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不香嗎?
燕王喜的語氣有些猶豫:“但趙國亦強也!”
燕丹恨其不爭的說:“父王,趙國固強,但若因畏懼於趙國的強便放任機會溜走,趙國隻會越來越強!”
“唯有抓住每一個機會削弱趙國、壯我大燕,方才能調轉敵我實力對比。”
“父王,您不能如此怯懦啊!”
燕王喜怒斥:“你放肆!”
燕丹梗著脖子道:“大好機會明明就在眼前,父王卻因懼怕趙國兵鋒而放棄。”
“這不是怯懦是什麼!”
第(1/3)頁
第(2/3)頁
迎著燕丹失望的目光,燕王喜麵色發紅,攏在袖中的雙手攥緊成拳。
他怯懦嗎?
近些年的燕王喜確實非常怯懦。
但曾經的燕王喜比燕丹更好戰,甚至可以說是聞戰則喜!
燕王喜做夢都想奪回失地,更曾主動發起三次對外戰爭。
但看看近些年的燕國都遭遇了什麼吧!
燕王喜年幼時,白起借道魏國以攻燕。
燕王喜四年,燕王喜主動發兵,趙國以廉頗應戰。
燕王喜十二年,李牧攻燕。
若無嬴成蟜的插手,未來王翦還會揮師滅燕。
在燕王喜的有生之年,四大名將輪著把燕國打了一遍!
這還不算完。
他縱橫家也要來湊熱鬨!
龐煖的複出之戰同樣是攻燕!
燕王喜能怎麼辦?
燕王喜也很絕望啊!
曾經立誌要超越燕武成王的熱血青年,早就被打出心理陰影了!
但如今被燕丹一激,燕王喜又熱血上頭,怒聲厲喝:“你當寡人怯懦乎?”
“寡人隻言趙強,卻從未對趙國有過懼怕之心。”
“與秦合盟、同戰趙國、奪回失地的大好機會,寡人又怎會放過!”
眼見燕王喜似乎轉變了戰略態度,唐雎斷聲道:“燕王以為此刻是奪取趙土的良機?”
“大錯特錯!”
“秦國或許會在現在與燕合盟,但在滅趙之後,秦國的下一個目標必定是你燕國!”
“燕王以為燕國有能力獨抗奪取趙國疆域後的秦國乎?”
一番話,又把燕王喜的熱血壓了回去。
燕丹毫不猶豫的說:“秦國不會如此!”
“本太子曾與秦王政約盟,絕不互相攻伐。”
“秦王政乃守諾之人,他一定會遵守諾言,與我大燕長期修好!”
此時的燕丹尚未前往秦國做質子。
嬴政在燕丹心中的形象,依舊是那個在邯鄲時和他同為質子,需要被他照顧的小老弟。
彼時嬴政與燕丹之間關係頗為親密,更在暢想未來時約定,若有朝一日二人能成為各自國家的王,那麼秦燕便永為兄弟之國,絕不兵戈相向!
燕丹深深的信任著這個約定!
唐雎輕聲一笑:“盟約?”
“昔年燕王派遣相邦栗腹往趙國與趙王合盟。”
“合盟之後,燕王立刻發兵六十萬,趁趙國不備以攻趙!”
“這就是盟約!”
一番話落,滿殿寂靜。
因為那位前腳與人盟約,後腳就偷襲人家的燕王不是某位先王,赫然正是端坐在高台之上的燕王喜!
自那以後,除非燕王喜崩,否則任何國家在與燕國合盟時都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為燕王喜的人品實在太差,道德底線更是堪稱沒有!
在丟了人品和國家信譽之後,若燕國得勝那也還好說。
可那一戰燕國發兵六十萬,卻被廉頗以十三萬新兵擊潰!
唐雎此言,可謂啪啪打臉!
原本已經惱羞成怒的燕王喜現在已是怒發衝冠!
就在燕王喜要爆發怒火之際,唐雎拱手再禮:“秦王政親政前一年,秦王政做詐,定長安君諸多罪名以惑他國,長安君領兵,聲東擊西、偷襲滅韓。”
“秦王政親政當年,秦王政親發兵,長安君複領兵,再圍我大梁城,意欲滅魏。”
“秦王政與長安君實乃狡詐惡徒,更有昂揚戰意,他們兄弟二人比虎狼更虎狼!”
“若不能令秦受挫,秦國必然會繼續不斷發動戰爭。”
“燕國何以獨善其身?”
一番話落,燕國君臣的臉色好看了一些。
第(2/3)頁
第(3/3)頁
雖然燕王喜背信棄義,但秦國更是狡詐惡徒。
有嬴政墊底,燕王喜就顯得沒那麼不堪了……個屁啊!
嬴政狡詐後好歹滅了韓,燕王喜背盟後卻差點被廉頗給滅了國!
但至少,燕王喜有個台階可以下了。
唐雎正聲道:“今日收複失地,乃是假得地。”
“待秦燕滅趙,秦必攻燕!”
“然,我大魏願以陽晉、乘丘、亢父、方與四城,與趙國交換葛城、平舒城等四城,贈與燕國!”
“削秦兵、固燕土,謀求長久之未來,方才是真得地!”
在減輕了燕國君臣的不滿後,唐雎直接拋出了重利,徹底將燕國君臣的注意力從與秦合盟轉移到了增援魏國上。
將渠目露激動:“魏國果真願與趙國交涉,將平舒城等四城贈與我大燕?”
不怪將渠如此激動。
趙國每次被秦國暴揍後都會暴揍燕國,燕國必須尋求一個轉嫁損失的對象。
而齊國,就是個不錯的目標。
若平舒四城能落入燕國手中,燕國就有了對齊國發兵的通道,或許燕國就能通過進攻齊國彌補受到的損失。
唐雎拱手一禮:“絕無虛言!”
魏國都已經亡了!
若能用四座城池換取燕國參戰,聯合他國逼退秦國,那魏國絕對血賺。
至於趕走秦國之後如何幫助魏國複國?
那就是未來要考慮的事了。
將渠當即拱手:“王上,臣再諫發兵增援魏國。”
“待到平舒四城入大燕,則我大燕可輕取齊國,開疆擴土!”
燕丹趕忙道:“父王,秦齊之間乃是盟友。”
“若我大燕攻齊,秦國必定發兵援齊。”
“如此一來,我大燕豈不是依舊要與秦國交鋒?”
“彼時的大燕可無盟友臂助了,隻能獨戰強秦啊!”
燕王喜再次麵露猶豫。
將渠見狀怒斥:“前番臣苦勸王上莫要出兵伐趙,王上不從,更踹臣一腳、罷臣相位!”
“既然王上依舊不信臣,又為何親自請臣複出為相?”
“允臣告老還鄉,由王上繼續自行其是豈不是兩全其美?!”
麵對將渠的怒斥,燕王喜終於下定決心,沉聲道:“寡人豈能不信相邦之諫?”
“令!相邦為帥,發兵十萬以援魏!”
將渠喜極而泣,伏地高呼:“王上聖明!”
唐雎也振奮拱手:“拜謝燕王!”
唯有燕丹自責喃喃:“政弟,莫要怪兄!”
“而今兄仍未登基,實無法履諾!”
沒有人理會燕丹的情緒。
事實上,就連燕王喜都並不在意燕丹這個太子。
在將渠的動員之下,十萬大軍迅速聚集。
十日後,將渠所部當即發兵,借道趙國南下魏國!
另一邊,項燕所部也已整軍完畢,自項城出發北上魏國!
南北二路共四十五萬大軍已向嬴成蟜所部夾擊而來!
關於燕國太子丹的生平和死因。
綜合《戰國策》和《史記》,我們便會發現燕丹幾歲時就去趙國做質子陪伴嬴政,在燕趙戰爭期間,身為燕國質子卻莫名其妙的就回到了燕國,並立刻被燕國送去秦國做質子,促成燕秦合盟,數年後回返燕國,然後又被送去秦國當質子再次促成燕秦合盟,數年後逃出秦國,馬不停蹄的開始招攬門客準備刺殺嬴政。
秦王政21年,王翦攻燕,部將李信以數千兵馬大破燕丹於衍水,燕丹戰死!《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數月後,燕丹複活,參與薊城之戰,王翦攻破薊城,燕丹於薊城戰死!《史記·秦始皇本紀》
薊城破後,燕丹再次複活,跟著燕王喜逃往遼東,燕王喜斬燕丹之首獻給嬴政求和!《史記·燕召公世家》
自燕丹出生後,燕國對外重要外交活動中多有燕丹的身影,是蔡澤、荊軻、李信等人名場麵的重要配角,雖名為太子,但一生做質子近三十年,掌握大逃脫術、影分身術、大複活術,僅在《史記》中就有三種死法,再加上《戰國策》、《燕丹子》等典籍的記載,燕丹的死法有十餘種之多!對此,楊寬教授認為‘疑皆策士誇大之辭’,芝士深表認同。
所以芝士會根據需要挑選不衝突且符合邏輯的記載去組成燕丹的履曆,如燕丹入秦為質的時間,芝士便根據《風俗通義》設定為前230年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