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師傅和華師傅的瓜開始,譚維安就像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把瓜從肚子裡往外掏。
就像他從百寶袋裡掏方子一樣,貨是有的,隻不過平時沒有機會往外掏,一旦有人開了這個頭,不用彆人提他也會在自己的百寶袋裡瘋狂翻找。
各種各樣的八卦應有儘有。
什麼a師傅看b師傅一直很不順眼,是因為有一次聚餐的時候b師傅酒後點評a師傅點心做得有問題。事後b師傅由於喝太多斷片了,根本不記得這件事情,但是a師傅一直耿耿於懷,又覺得拿這種事情跟b師傅吵架會顯得自己很小心眼,所以就默默在心裡生氣一直看他不爽到今天。
事後所有人的點評都是a師傅確實很小心眼,當然,a師傅是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因為大家怕a師傅會因為這些點評也記恨他們。
還有c師傅看b師傅不順眼,是因為當初兩人同時看上了一個學徒都想收為徒弟, c師傅覺得自己實力更強簡直是穩操勝券,結果該學徒卻拜b師傅為師。
為此c師傅一直非常不爽,覺得一定是b師傅在背後偷偷使陰招搶走了他看上的徒弟,各種瘋狂針對b師傅,差點鬨得不可開交,最後還是蘇老板從中調和雙方才勉強化乾戈為玉帛。
至於為什麼該學徒最後會拜b師傅為師知味居沒有人知道,除了譚維安。因為有一次譚維安和這個學徒吃飯的時候,學徒無意中透露,他知道c師傅廚藝更好更適合自己,但是他本人更喜歡b師傅做的蘭花糕,他就是因為愛吃蘭花糕才毅然決然拜b師傅為師的。
還有類似於d師傅有潔癖,所以對徒弟最大的要求是一定要愛乾淨。e師傅顏控,不管是男徒弟還是女徒弟都喜歡長得好看的。但是e師傅的老婆長相平平,讓大家一直疑惑他是不是真的顏控。
至於什麼a親傳弟子網戀被騙20萬, b親傳弟子網戀兩年後發現對方和自己是同性彆,c親傳弟子腳踏兩條船,被人家姑娘鬨到工作單位來,差點被開除逐出師門之類的微不足道的八卦更是不勝枚舉。
看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說abcd不直接說姓氏,名字取不出來就算了,姓也編不出來嗎?
主要是秦淮聽到的就是這個版本,譚維安在講的時候就是用abcd來指代的。
用譚維安的話來說,他知道的確實是有點太多了。很多蘇乾知道的他知道,蘇乾不知道的他也知道,這可能跟他在知味居的地位有關。
譚維安在知味居算是比較特殊的存在,他既是大師傅的親傳弟子,又是大師傅的親孫子,同時還是知味居的股東。可偏偏他爺爺又在幾年前去世,他的幾個師兄都離開知味居去外麵闖蕩隻剩下他和古力,這就導致譚維安在知味居很有地位,但是沒有實力,且和各個派係之間沒有任何利益衝突。
他有點像修仙裡的吉祥物小師叔,大家都願意給他幾分薄麵,他本身看似很有後台實則一般,但是又沒有硬實力,沒有人願意得罪,也沒有人真正怕他。大家都覺得有這樣一個人在宗門裡挺好,所以導致這個小師叔的人際關係特彆好。
這就是譚維安打聽八卦的能力遠不如董仕,但是卻知道很多保真勁爆的真瓜的原因。
而且譚維安吃瓜也很有職業道德,可以說的瓜他說,可說可不說的瓜他挑可說的地方說,絕對不能說的瓜他守口如瓶。
且他說出口的瓜一定是實錘的真瓜,絕對沒有假瓜、注水瓜、二手瓜。
品質有保障。
而譚維安用abcd來指代,也是因為譚維安覺得說瓜歸說瓜,這些東西並不能影響秦淮對知味居眾人的判斷。
秦淮是一個新人以一個全新的身份來到知味居的,加上譚維安很清楚秦淮是個聰明人,且他對每個人都有他的一套判斷和邏輯。如果他先入為主,跟秦淮講了很多事情,秦淮可能會先天對很多人產生偏見。
譚維安說瓜是為了讓秦淮更好更快的融入知味居,不是想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他用abcd來指代,等到秦淮通過後期相處慢慢判斷這些人是誰,比他直接講要更有用一點。
唯一的問題就是秦淮聽起來有些麻煩,abcd一繞給秦淮都聽暈了,恨不得掏出紙筆梳理一下人物關係,畫一個樹狀分析圖。
一直到下車的時候秦淮都還在回味。
由於這次秦淮是和知味居眾人一起來杭城,蘇老板也沒有多此一舉安排接送,直接讓蘇乾領著秦淮去住處。
打車的時候由於4個人行李箱太大所以是兩兩打車,譚維安和古力一輛車,秦淮和蘇乾一輛車,地址都差不多。
古力現在和譚維安住在一起,也住在知味居對麵。
“秦師傅,到時候我先領您去住的安頓好,麻煩您在家裡等我幾分鐘我也要回去放行李。今天我和譚維安還有古力肯定是要回知味居上班的,現在連中午12點都沒到,回去正好能趕上下午的班。”
“您是來交流的,無論是去知味居看一眼還是在西湖邊上逛逛都可以。我推薦您還是和我先去知味居看一眼,我給您大概介紹一下知味居的環境。我們知味居後廚麵積相對來說會比黃記大很多,而且我們是純白案酒樓,後廚的格局也會有所不同,有的地方是有空調的,有的地方沒有。”
秦淮大驚:“有的地方還有空調?”
蘇乾笑笑:“那是當然,有的點心在製作過程中對溫度的要求很高,要求低溫,要求恒溫。我們知味居後廚雖然不像傳統酒樓那樣,因為灶台多導致溫度很高,但是無論是烤箱還是蒸箱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會提升溫度,為了讓點心更好的製作,有些區域必須得安裝空調。”
“包括一些大型機器,像是揉麵機、攪拌機知味居裡都有很多。我們雖然是傳統白案酒樓,但是也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傳統,無論是我叔叔還是周師傅,他們都覺得現代科技會給點心製作帶來革新。就算是在傳統模式下工作多年學習的老師傅,也應該改一改自己的思想,試圖去接受一些新東西。”
“其實最開始有這個想法的是我叔叔,周師傅是非常不讚同的,包括周師傅覺得鄭師傅放著好好的點心師傅不做,開工廠搞那些低端點心是不務正業,是沒有追求,是浪費天賦。”
“雖然時至今日周師傅看鄭師傅仍然不爽,但是有的時候我都覺得周師傅其實很關注鄭師傅,因為鄭師傅的工廠每次出了新品周師傅都會購買。而且隨著這幾年鄭師傅革新了點心配方,不再主營那些低成本、簡單、非常適合流水化生產的低端點心,開始嘗試做一些濫竽充數的點心鋪子都做不出來的中低端點心甚至是中檔點心,周師傅就已經大大改觀了。”
“引進那些機器,研究學習該如何用這些機器代替傳統手藝,但質量並不降低,提高產量,也是周師傅和蘇老板主動提的。”
這是蘇乾第1次這麼詳細的向秦淮講述周師傅的情況,讓秦淮聽得甚至有一些震驚。
說句實話,秦淮之前對周師傅的印象一直是一位技術高超,但是相對來說比較古板、傳統、保守的舊派點心師傅。
無論是周師傅對收徒的要求,還是喜歡陰陽人,以及他對鄭達的針對,都能凸顯他的性格特點。
德高望重,但是較為嚴苛,老式古板,同時又外冷內熱的老師傅。
很符合大眾對名廚錄排名第一的白案廚師的想象,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弱勢沒落的行業的領軍人似乎就該如此。
結果蘇乾告訴秦淮,不是這樣的,周師傅非但不是守舊派還是改革派,甚至可能有點激進派。
秦淮覺得和周師傅比他都算守舊派,可能是早些年當早餐店師傅養成的習慣。秦家早餐店的規模不需要任何大型機器,靠純人力就行,所以秦淮本人是非常不擅長使用機器的。
秦淮有點慌了:“蘇乾…你能不能把你們知味居的…機器清單發給我看一下,我也好提前…了解了解。”
順便上網搜一下都是些什麼東西,怎麼用,用來乾什麼的。
秦淮知道有很多機器是需要專門學習如何使用的,就拿小歐手打檸檬茶店的製冰機、咖啡機等一係列機器舉例,有一些秦淮根本就不會用。
至於為什麼秦淮這麼篤定他不會用,是因為歐陽最初開店的時候,他自己都有的機器不會用。
歐陽雖然是小歐手打檸檬茶店的老板兼銷冠,但他的本職工作一直都是兌奶茶,搖奶茶都輪不上他。
一想到歐陽,想到小歐手打檸檬茶店,秦淮不由自主的砸吧了一下嘴。
好久沒見自己的好兄弟,也好久沒有喝自己好兄弟兌出來的奶茶和手打出來的手打檸檬茶了。
秦淮又順嘴問了句:“知味居附近有賣手打檸檬茶店嗎?”
“有的,秦師傅你住的小區門口就有奶茶店。”說完,蘇乾像是早有準備一樣,給秦淮發了一份知味居後廚的機器清單,清單裡麵還標注了機器的使用說明和示意圖。
見秦淮向自己投來疑惑的眼神,蘇乾還貼心地解釋:“很多來知味居交流的廚師事先並沒有學習和使用過很多機器,所以這份清單是蘇老板提前準備好的。”
秦淮恍然,埋頭苦看,由於司機開車有一點點橫衝直撞且喜歡急刹急拐,多年不暈車的秦淮差點看清單看著看著暈車吐出來。
這直接導致秦淮下車第1件事就是去小區門口的奶茶店買一杯他最愛的手打檸檬茶猛喝兩大口,然後覺得這個手打檸檬茶不如歐陽做的。
歐陽在做手打檸檬茶這件事情上還是頗有天賦的,如果他自己不搞發明創造的話就更好了。
“秦師傅,外麵空氣好一點,要不您站在小區門口緩緩,我先幫您把行李放進家裡,您直接在這附近轉轉?”蘇乾見秦淮狀態不好,問道。
秦淮微微點頭,他這種好多年不暈車的人突然一下暈車,真是從頭到腳都不舒服。
蘇乾拖著秦淮的行李箱就往小區裡走,秦淮左手奶茶右手手機,漫無目地四處亂逛起來。秦淮原本是想找個室外環境還不錯的地方坐著,結果逛著逛著就逛到了知味居門口。
蘇老板安排的房子離知味居真的很近,走路5分鐘都不要,腳程快的話從小區門口出發兩三分鐘就能走到。
知味居是一棟兩層的仿古建築,非常標準的蘇式建築,很漂亮很精致,用雕梁畫棟來形容有一點誇張,但是2樓和1樓的木窗以及橫柱上確實能看出雕刻的痕跡。
最關鍵的是這棟酒樓看上去非常古色古香有曆史感,一看就知道不是景區式的樣板房。是存在了很多年,最初建成的時候就是這個模樣,隻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風格的建築被鋼筋水泥所替代,周圍的環境變了,隻有這棟酒樓留到了這裡。
知味居門口很熱鬨。
他的牌匾正下方是大門,大門是敞開的,從外麵能看到裡麵有很多堂食的小桌,也能看到售賣點心的檔口。而在大門的右側有一個外送窗口,窗口有三扇小窗,每個小窗裡都有售賣點心的工作人員。
大堂裡有一些客人在堂食,秦淮目測上座率有7~8成,以知味居的麵積和這些小桌的密度,這個上座率算是相當不錯了。
至於外送的小窗那邊,也有20來個客人正在排隊購買點心,購買點心的速度很快。秦淮喝著手打檸檬茶,在外麵圍觀了一會兒,發現小窗這邊隻是售賣一些比較簡單的點心,像是各種酥餅、糕點之類的方便打包,隨走隨吃的小點。
秦淮驚訝地發現知味居甚至賣蛋撻,四塊錢一個價格不貴,小窗堂食都可以購買,隻不過需要撞運氣——
得有師傅做了,現烤出來有才賣。
秦淮就撞上了。
他在沒有看到蛋撻的情況下就聞到了濃鬱的蛋撻香,即使他現在還處在暈車的狀態有點惡心想吐,可是聞的這麼香濃的,來自雞蛋、牛奶、糖、油烘烤過後散發出來的濃鬱的蛋撻香的時候,他還是有點想吃。
秦淮沒有任何猶豫,加入了排隊的行列,且運氣很好的買到了一個。
秦淮蹲在知味居門口附近的一個樹蔭下啃蛋撻,有點沒胃口,但是噴香,好吃,想吃。
秦淮小口小口地啃。
啃著啃著,麵前的樹蔭好像更深了。
秦淮抬頭,發現不是樹蔭,是他麵前站了個人。
一個看上去四五十歲,身材不知道是微胖還是壯實,穿著條紋襯衫,戴著一副金絲邊框眼鏡,看起來有點嚴肅但是表情又比較溫和的中年男人站在秦淮麵前,低頭看著他。
秦淮有點懵,以為是自己蹲在這裡吃蛋撻影響市容連忙站起來。
“你好秦師傅,久仰大名。”中年男人伸出手,“我是周光海。”
周光海?
這個名字在秦淮腦中飄過,他沒有什麼印象,但是好像又覺得他應該記得,反應了兩秒他才反應過來。
周師傅!
“您好周師傅,我…我是秦淮。”秦淮不好意思地抖了抖手上的蛋撻皮,想握手又不太敢伸手,因為他手上現在有點油。
“初…初次見麵,我…我才是久仰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