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豪格和多爾袞決裂,這對朱慈烺來說絕對算是個好消息。
尤其是在鄭芝龍、桂王反叛這個時間節點上。
滿清內訌,北麵的壓力就會小很多,明軍可以把更多精力用於平叛上。
待解決了桂王、鄭芝龍的麻煩騰出手來,豪格跟多爾袞也一定已經鬥的兩敗俱傷了。
這個時候明軍再揮師北上,一定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說這是朱慈烺近來聽到的最好消息了。
而隨後他又聽到了另一個好消息。
山東德州總兵秦拱明來報,一名漢軍旗的旗人主動來投,聲稱願意為明軍做事。
秦拱明不敢托大,立即命人將這名漢軍旗人押送至南京,交由天子親審。
如今此人已經在押往南京的路上。
雖然朱慈烺現在還不知道此人是什麼級彆,能給明軍帶來怎樣的情報,但這肯定是一個好消息。
八旗製度一直是滿清引以為傲的一項製度。而八旗軍更是清軍絕對的主力。
如今連八旗軍都出現了逃兵,足以說明滿清內部出現了極大的問題。
這已經不僅僅是多爾袞跟豪格之間的矛盾了。
朱慈烺聽說多爾袞已經頒布了嚴苛的逃人法,但這並沒有阻止大規模的包衣逃往南邊。
現在竟然連八旗兵本身都開始逃難,看來清軍在北方的統治已經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滿清實在是太狂了。
他們以為自己才是世間最強大的存在,是以待萬物如芻狗。
在遼東時他們奉行的就是這種政策。
努爾哈赤將遼東漢人殺的十不存一。能夠幸存下來的都是極為幸運的。
他們入關之後以為可以完全複製在遼東時的統治方式,卻發現關內的百姓反抗意識更為強烈,而且他們可以逃啊。
遼東的百姓想逃進山海關是很難的。可北直隸的百姓要想逃往山東就要相對容易一些。
更為重要的是,山東的明軍十分樂於接納他們。
這樣一來滿清高層有些懵了。
在他們眼中,奴才就是奴才,是用來使喚乾活的。
若是奴才都逃走了誰來乾活?總不能是他們這些高貴的滿洲人親自動手吧?
所以才有了逃人法的出現。
第(1/3)頁
第(2/3)頁
但嚴苛的法令並沒有讓逃亡現象有所延緩,相反北地的百姓不甘為奴自發成批的往南方逃去。
民心是很重要的東西,說得民心者得天下絲毫不為過。
如今滿清民心儘失,正是明軍大有作為的時刻。
朱慈烺已經決定,在平定叛亂後立即北伐,絕不能錯過如此好的機會。
......
......
當囚車經過南京城的城門洞時,陳順才笑了。
他長長吐出一口氣,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雖然從一名漢軍旗的旗兵變為了階下囚,可是他不後悔。
他再也忍受不了無休止的打仗了。
早年他孑然一人,打仗便也打了。
反正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可是後來他有了家產,有了妻子便害怕再上戰場了。
每當聽到海螺號的聲音他都會本能的感到一陣心悸。
萬一他回不來怎麼辦?萬一他死在戰場上怎麼辦?誰來照顧他的妻子?
一次次的死裡逃生,一次次的從鬼門關前走過,更令陳順才感到害怕。
他隻希望無意義的戰爭有一日可以早些結束。
那時他心中還有一個念想,那就是妻子給他生下一個孩子,全家人在一起幸福的生活。
直到妻子病死。
他心中的那團火便熄滅了。
他發現自己又回到了最初做包衣奴才時的日子。
混一天是一天,渾渾噩噩毫無希望。
主子賞賜一塊骨頭便欣喜的啃著,就像一條狗。
他隻覺得一切就像做夢一樣。
夢醒了他什麼都不曾擁有。
不過他好歹還是旗人,這算是僅剩的安慰了吧。
直到助餉令的頒布,陳順才僅剩的安慰也不存在了。
陳順才發現所謂的漢軍旗人不過是好聽一些的說法罷了,其本質上還是奴才,隻不過是高級奴才。
第(2/3)頁
第(3/3)頁
在滿洲貴族眼中漢人本身就是用來壓迫榨取的,即便是抬了旗的漢人也是如此。從那刻起陳順才便下定決心要逃走,因為他不想再給滿洲人做狗了。
一路從京師逃出,曆經千辛他終於來到了德州,來到了明軍控製範圍。
德州總兵秦拱明親自審問了陳順才。
這是陳順才第一次見到秦拱明,見到那個指揮德州保衛戰的明軍將領。
正是在此人手下覺羅巴哈納和石廷柱的聯軍收獲了一場慘敗。
而陳順才是這場慘敗的親身經曆者。
他發現秦拱明和他想象中的有很大不同,此人實在是太年輕了。
這麼年輕就能指揮那麼一場完美的戰役,恐怕真的是天賦的緣故。
秦拱明將陳順才看押了幾日後便命人將其押解往南京。
陳順才得知後並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
逃脫了滿洲人的高壓統治,他隻覺得此刻呼吸都是順暢的。
南京城和他想象中的很不一樣。
少了北地建築的巍峨肅殺,南京城中的景致顯得很平和。
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甚至是城中的男人和女人。
陳順才覺得這裡的風物透著一股自信,這是滿洲人所不具備的。
滿洲人越是執著於劫掠砍殺,越能暴露出他們在文化上的不自信。
他們習慣於用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正是因為他們無法用溫和的方式。
見識過明人尤其是南京城中明人的生活方式後,陳順才發現自己這大半輩子都白活了。
正如他對馬賊頭目所說的,這些年來他活的像一條狗,而現在他不想再這麼活了。
可惜的是陳順才並沒有太多時間欣賞南京城中的景致,因為他的身份還是一名囚犯。
許多景物都是驚鴻一瞥,隨即眼前便是黑暗。
陳順才被關押進了黑牢之中。
他不知道自己何時會被提審,隻希望這一日早些來到。
他掌握著一些清軍的信息,雖然未必有多重要,但肯定可以給明軍一些參考。
在他看來他多少是有用的,這應該能換得一條性命吧。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