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回到過去做財閥 > 第1602章 扼殺美國航空工業(第三更,求訂閱)

第1602章 扼殺美國航空工業(第三更,求訂閱)(1 / 1)

推荐阅读:

在新年伊始,

婆羅洲航空公司將要在中東地區修建航空自由港的消息傳開之後。

立即引起了資本界的關注,雖然不少人並不看好這樣的大規模投資,但是還是紛紛參與其中。

畢竟婆羅州航空公司背後是有爹的。

不過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在李毅安報紙上看到了航空公司的這個投資決定之後,立即稱讚道。

“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投資。”

聞言張澤遠說道:

“閣下,這麼說你很看好這個投資了?”

“或許早期爆率不太顯著,但是從長遠來看,在那個地方設立這種航空樞紐,還是非常恰當的。”

儘管對於航空運輸業並不了解,但是李毅安對另一個世界大名鼎鼎的迪拜卻是早有耳聞。

迪拜那座網紅城市靠的是什麼?

就是利用地理優勢地位成為航空樞紐,然後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個網紅城市嗎?

在很長的時間裡,迪拜給人們帶來的印象是什麼?

是土豪。

是財富,是奢侈!

以至於很多富人都忘在迪拜擁有產業視為一種時尚。對於什麼所謂的網紅們,也把去迪拜遊玩視為時尚。

當一個地方和財富與奢侈,時尚與流行聯係在一起的時候,那麼那個地方必定會成為流行的最前沿。

“畢竟,歐亞大陸之間是需要一個這樣的中轉站,這樣的中轉站與其是在其他的國家,不如設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

李毅安想了一下,然後說到:

“而且,這也將有助於我們未來進一步發展哪裡!畢竟那裡到處都是沙漠,隻有擁有了恰當的產業才能夠進一步的獲得發展。”

當然了,隻要人口上去了,等到99年的租期到期,當地還可以通過所謂的“公決”的方式,來決定未來歸屬。

對於這些好不容易才吃下來的肥肉,李毅安從來沒有想過還要再吐出去。

最近這幾年之所以沒有在那邊花費多少的精力,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

這種人口並不是說直接遷移過去幾萬人。遷移那些人到沙漠裡乾什麼吃沙子不成?

想要讓人們心甘情願的住在那裡,就必須要有合適的產業。

把當地打造成為另一個迪拜。

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現在還為時尚早,因為想要打造成為新迪拜,需要的並不僅僅隻是航空樞紐,還需要全球性的互聯網,衛星通訊等等各方麵的基礎設施。

這也是後來世界成為地球村的根本原因,就是富人們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隨時隨地辦公。

在這一切成型之前,富人們通常不會輕易離開他們的大本營。

“您這麼一說,這個項目似乎還非常有前景。”

想了一下張澤遠說道:

“這樣的話我倒是可以放心的購買他們發行的公司債券了。”

“隻管放心的投資吧。”

李毅安笑著說道。

“這個投資肯定不是一個短期的,他的回報過程是個長期的,嗯,也許是要等到20年之後,那裡才會真正成熟起來,當然了,債券的投資20年隻是起步嘛。”

隨後李毅安和他簡單的聊了一會兒那座城市未來規劃的方向,聽著閣下的描述,張澤遠說道。

“下,如果真的像您說的城市朝著那個方向發展的話,當他成為歐亞大陸之間的購物中心時,會不會對本土的商業造成衝擊呢?”

張澤遠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而言。現在的長安和古晉都已經成為亞洲的購物中心,年吸引著數以千百萬計的人們來到那裡消費。

“不會,他們所針對的服務對象不同。”

李毅安搖了搖頭說道。

“未來那裡所吸引的顧客主要來自中東以及歐洲,對於歐洲的遊客來說,東南亞實在有些太過遙遠了,相比於寒冷的巴黎,倫敦,

充滿異域風情的城市更容易吸引他們,他們會在當地渡冬,消費,他們之中隻有少部分人會專程來到亞洲來消費。”

想了一下,李毅安又補充道:

“畢竟十幾個小時的航程在那裡,除非有一天超音速客機能夠全麵普及,否則,對於歐洲的客人來說,我們這裡但實在是有些太過遙遠了。”

聽閣下提到了超音速音速飛機張澤遠便試著說道。

“閣下,航空工業公司的林康偉一直希望夠向您當麵彙報公司正在進行的一些項目,你看是不是要見一見?”

“航空工業公司……”

想了一下,李毅安說道:

“你安排一下時間,最近兩天吧,正好我也有些事情想和他溝通一下。”

次日下午,在官邸的書房之中,李毅安翻看著一份報告,報告上是新一代噴氣式客機。

“目前航空領域的市場之廣闊遠遠超出所有有專家的想象。”

作為婆羅洲航空工業公司經理的林康偉,在閣下翻看報告時,彙報到:

“在戰爭結束20年之後,二戰後的生育潮所帶來的結果顯而易見:似乎歐洲到處都是年輕人。

以法國為例,20歲左右的年輕人一度占到全國人口的16。英國,德國的比例差不多也在14左右。

可以說現在的歐洲是年輕的,是充滿朝氣的。

而馬歇爾計劃後,歐洲經濟全麵複蘇,經濟高速增長,年輕人熱衷於飛向遙遠的遠方享受假期。

他們所搭乘的飛機,要麼是我們製造的。是美國製造的。歐洲各國的航空事業顯得支離破碎。

他們既沒有我們和美國人雄厚的航空工業基礎,有充足的資金,這導致歐洲的航空製造業是極其落後的。”

經過將近20年的發展,sea航空工業已經把整個歐洲遠遠的甩在了身後,哪怕是拋開軍用航空市場,就民航市場來說,航空工業公司所對標的競爭對手一直都是波音公司。

甚至就連道格拉斯公司,都不被航空工業公司視為競爭對手。

正因如此才會在語氣上對歐洲航空製造業略帶著一絲——輕蔑。

林康偉接著強調到:

“而這也決定了歐洲將是我們未來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但是現在我們在這個市場上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你是說波音447嗎?”

從報告上可以看得出來這個447,該就是另一個世界大名鼎鼎的波音747。

“是的閣下。”

林康偉說道。

“在大洋彼岸的波音公司推出了b447計劃後,對於我們而言就是危機到來的時刻:這是一架可以載著2倍於c707旅客人數的飛機,而且還可以執行洲際航行。

相比日漸增長的民航運輸需求,c707的運輸能力已顯露出不足;相比協和3+3布局的逼仄,它3+4+3的布局顯得非常開闊;龐大的運力使得它的運營成本會比c707低得多並且,它還能改裝成貨機實現“客貨兩開花”。

閣下,按照接下來的研究進度,波音公司可能會在年底到明年交付使用。

到那時我們將會麵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所以你們推出了727計劃,是嗎?”

將報告合上,李毅安說道:

“公司也要研製一款和類似的大型飛機,從而與之相競爭。”

“是的,閣下,就像707和407一樣,他們是兩款高度相似,互相競爭的飛機,我們想要占據市場必須要有與波音同類的飛機。

所以,我認為,我們有必要推進這個項目。”

接著,林康偉又特意強調到:

“而且我們和婆羅洲航空,泛亞航空以及太平洋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都進行過溝通。他們對大型客機都感興趣。

而且英國海外航空,也很有興趣。我相信他在未來的銷量不會少於400架。”

在林康偉描述著大型客機在未來的市場時,李毅安則保持著沉默。

相比於,他們所看到的那個龐大的市場。李毅安所想到的卻是a380的失敗。

a380是全世界最大的飛機,是空客心念念著要和波音的747一較高下的看家法寶。

當他飛上天空的時候,空客是激動的,他們相信a380就是未來。

以工程學的角度來看,a380絕對是工業傑作。在他誕生後一度是全世界航空公司的門麵。

但是,這款象征著空客公司實力的頂尖旗艦飛機在首飛15年後就匆匆落下了帷幕。

a380的問世和最終英年早逝,完全由於空客對市場以及航空運輸模式的錯誤判斷。

想到a380的失敗,李毅安想了一下說道:

“當然,從理論上來說,我們確實需要一款能夠和美國波音公司叫板的飛機。“你能,我也能,而且可以更好。”這是展現公司實力的一種方式。但是……”

一個但是讓林康偉的心揪成了一團兒。

這時他又聽到閣下繼續說道。

“我們也必須要看到世界民航市場對於這種事發大型飛機的需求同樣也是有限的。

我們製造出這麼一款飛機,一定會和波音公司在市場上展開激烈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利潤空間恐怕也會受到影響。”

其實受到到影響的並不僅僅隻是利潤,它勢必還會影響到與美國之間的關係。

事實上,自從波音公司推出了他們的噴氣式客機之後,兩家公司的競爭就日益激烈化。

雖然美國利用援助把波音的飛機賣到了全世界,但是,兩家公司之間的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

到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李毅安言語之中略帶著一些得意。

畢竟,婆羅州航空工業公司是他一手促成的,也是他選擇了噴氣式飛機作為彎道超車的突破口,

現在的事實證明,當初他的選擇是多麼的正確。

接著在噴氣式客機上的先發優勢,現在的婆羅州航空工業公司,成為全世界第二大民航製造商。

全世界每賣出十架噴氣式客機之中就有35架是c係列飛機,而波音的則是4架。

如此輝煌的成就,又怎麼可能不讓人自豪呢?

但是在自豪的同時,李毅安同樣也看到了一個隱患。

“美國!”

李毅安加重了語氣說道。

“我們必須要考慮到,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美國所發揮到的作用。就目前我們和波音之間的競爭,我們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波音的生存。

為了打擊我們,美國肯定會采取一些相應的行動的,畢竟,他們在不做人事兒的道路上從來都是一路絕塵的。

所以,我們必須要考慮到這個因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