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於父親,李奕軒是了解的,南洋需要的並不是“騾馬”,南洋隻喜歡用外國人當“騾馬”,所以南洋人肯定是“羅馬人”。
“並不僅僅隻是羅馬人,羅馬人裡也有羅馬和騾馬!”
李毅安笑道:
“我們要做的是“羅馬公民”!”
“羅馬公民”隻是一個比喻,其實,說的還是羅馬和騾馬。
是做騾馬,還是做羅馬!
本質上,這並不是一個選擇題,因為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沒有選擇。
很多國家的人們,隻能做騾馬,這不是無奈不無奈的事情,而是因為現實就是如此。
畢竟,羅馬人的背後是無數的騾馬!
曾經做過騾馬的李毅安對於這種現實,有著極其深刻的感受,也正因如此,他才不願意看到南洋人淪為“騾馬”。他努力的是締造一個“羅馬帝國”,而不是“騾馬帝國”。
這裡的人應該像“羅馬公民”那樣活著——在騾馬的供養下!而騾馬來自於什麼地方的?
當然,就是海外了。
就像曆史上的羅馬帝國一樣,羅馬公民的享受著來自他們認知中的整個世界的福利——食物、奴隸以及其它種種資源。
而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羅馬軍團在開拓!
“我們的農場、礦山都需要大量的中高層主管,我們努力了這麼多年,為的就是不做“騾馬”,每一個南洋人都應該是“羅馬公民”。
但是這個“羅馬公民”必須要有所付出。
畢竟,世界是公平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隻有“騾馬”或者“羅馬”兩個選項,沒有付出的話,又怎麼能夠成為“羅馬公民”呢?
羅馬是公平的,隻有“羅馬公民”才能夠成為“像羅馬人一樣活著”,這種付出,既包括兵役,同樣也包括海外的工作。”
轉而麵對兒子,李毅安說道:
“在南洋每一個男人都需要服兵役,這是身為國民的義務,同樣,他們還需要到海外去工作,這同樣也是他們的義務。”
早在十年前,南洋就通過了兵役法,年滿十八歲的男性青年都必須服兵役,通過十年的努力,南洋已經基本建成了一套現代化的兵役體係。這是國防建設的一部分,也是國民義務的一部分。
而對於南洋這樣的國家來說,國防重要,經濟更加重要,是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比前者更加重要,因為前者建立在後者的基礎上。
李毅安之所以會強調海外工作,完全是吸取另一個世界日本的教訓,日本是“貿易立國”的典型,日本不僅出口貿易在其gdp中占比很大,甚至就連同他們在海外投資收益甚至占到其gdp近一成。尤此可見日本的對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
第(1/3)頁
第(2/3)頁
但是這個典型更為典型的是——沒有人願意去海外工作。與不少國家跨國公司職員願意到海外任職,甚至將其視為晉升捷徑不同,日本的企業之中,對前往海外工作是排斥的,甚至有“隻有沒本事的人才派遣海外”的說法。
而且這種說法還是事實,在日企之中,絕大多數被派往海外公司的都是學曆低、能力差的職員,甚至很多日企還把海外公司變成“流放地”。
最好的職員都是本部或者本土公司,而這也導致日本海外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能力有限,不能夠很好的開拓業務。也正因如此,日企到了新世紀在海外市場開拓等方麵,遠遠落後於其它國家。
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總歸對南洋來說都是極其有利的,都可以汲取。
“南洋的今天是第一代南洋人開拓的,新一代的年青人不能躺在父輩的功勞薄上,我們需要他們到海外去,去管理我們的農場、礦山,去開拓更大的市場,而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到海外。”
其實,海外開拓本身就是需要人的——無論是殖民時代,還是戰後的商業時代,總是需要人到海外去維護開拓者們開辟的事業。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二戰結束之後,有大量的美國人在海外工作,僅僅隻是在伊朗,就有超過兩萬美國技術人員、工人,如果包括他們的家屬,甚至可能超過五六萬人,高峰時在伊朗的美國人甚至是接近7萬人。即便是在越戰期間,也有數千名美國企業的雇員在西貢工作。
按照美國官方的統計,在冷戰期間,大約有超過100萬美國人生活在世界各地,他們在世界各地工作,他們的家人在那裡陪伴著他們。
那些人中既有美國政府的雇員,也有美國企業的雇員,甚至還有聯合國的雇員,當然少不了的形形色色的所謂民間機構的雇員。
他們在海外看似從事著各自的工作,可實際上他們的工作都是美國冷戰戰略的一部分。
正是他們在世界各地維護著美國的利益,在第一線和蘇聯人競爭。這些人雖然沒有穿上軍裝,但他們同樣也是“冷戰尖兵”。
隻不過他們的戰場是另一片戰場罷了。有時候甚至就連他們自己身處其中,也不知道自己已經置身於冷戰的戰場上。
後世,有一些人諷刺歐美掠奪著世界的資源,是的,這正是發達國家的本質——他們所享受的生活,本質上都來源從世界各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獲得的資源。
可問題在於,他們確實在開拓,在努力,在付出,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是張張嘴就來的。想要得到就需要先付出努力!
這一切,南洋同樣也需要麵對。
“海外工作不僅可能幫助南洋拓展海外事業,而且還會帶來大量的工作崗位,我們在海外的事業,需要數以百萬計的南洋人去保障,去延續。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海外工作,也是所有南洋人的義務,這是為了所有南洋人的利益。”
聽著父親的講述,李奕軒想了一下,說道:
“就像應龍一樣?在應龍的人們,就是通過他們的犧牲與付出,來維護我們在南極的利益,隻要他們在,我們就擁有領土主張權是嗎?”
早先“第一個南洋的南極人”的到來,自然引起了新聞輿論的關注,正式通過新聞,李奕軒才知道在南極駐守著一群南洋人。
他們在那片冰天雪地上默默的犧牲,默默的付出。
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守護與付出,讓南洋擁有了25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主張。
“差不多吧!”
第(2/3)頁
第(3/3)頁
李毅安點頭,然後他想到了幾年前曾經見過的應龍鎮總督,想到了那片冰天雪地,在那裡,有一群人在那裡犧牲著,奉獻著。
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和付出,南洋才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南極大陸。
“對了,奕軒,在你看來我們應該怎麼樣維持應龍,從目前來說,保障當地人的生活,我們每年在應龍的花費高達幾十萬元,這個開支雖然不大,但是我們卻不得不麵對一個問題,就是——南極人來到南洋之後,怎麼樣讓他們回到南極,或者說,讓更多的人願意到南極去生活。”
李奕軒疑惑道:
“讓更多的人去南極生活?好像聯合國是不允許的吧?”
看著為國際公法困擾著的兒子,李毅安倒是沒有去告訴他——國際公法就是廢紙一張,畢竟,有時候,在需要的時候,國際公法還是可以拿來用一用的,這事情要靈活,而是從另一方麵去說道。
“雖然現在《南極條約》凍結了各國在南極的領土伸張,但是,作為被聯合國承認的三個“南極定居點”之一,應龍是在條約之外的。我們可以自由的往那裡移民。
等到南極的人口有幾萬人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以民眾生活需要為由,要求對南極的資源進行開發。嗯,南極的礦產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
其實,一切都隻是一個套路而已,現在應龍的人口或許不多,但是當他的人口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所謂的聯合國公約也就成了廢紙一張。
到最後,大家總是會把南極給分割的,英國也好,澳大利亞也罷,先等他們當地有了屬於他們的定居點再說。
這也就是搶先開發的最大好處。
“既然有這個機會,我們就不能錯過他。是想要把這個機會變成現實,就必須要有足夠的人口。你有什麼想法嗎?”
看著兒子。李毅安給他布置了一個課題,就像過去一樣,自從兒子一點點長大大之後,在他看來,最重要的任務,就已經是教育兒子了,畢竟,未來的某一天,自己的兒子將會接過這一切,他所麵對的那個世界,對自己來說或許是陌生的,但同樣也是熟悉的,他所麵對的那個世界,看似是美好的,可是實際上卻充斥著各種魑魅魍魎,而最令人可笑的是,那些魑魅魍魎還打著“為了全人類”打著道德至高點的名義。
什麼白左,什麼慈愛,什麼環保,諸如此類的問題的,都是他要麵對的,在那個充斥著魑魅魍魎世界,他又該如何自處呢?
“嗯……”
沉思片刻,李奕軒說道:
“我先好好的想一下……”
讓更多的人去南極生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