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此前種種跡象都表明曼施坦因最終的目的地是第聶伯河。
你們所有人都說曼施坦因要在第聶伯河建立防線。”
“可現在為什麼曼施坦因的主力裝甲部隊會出現在北線?”
沃羅涅日方麵軍司令部。
尼基塔看著地圖上標注出來的黨衛軍第一和第二裝甲師的位置,向正在思考中的沃羅涅日方麵軍司令員戈利科夫問道。
沃羅涅日方麵軍司令員戈利科夫的臉色也非常難看,他用餘光小心地觀察了一下朱可夫元帥的表情,這才有些無奈地說道:
“曼施坦因實在是太過於狡猾。”
“此前參謀部所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他根本就沒有打算離開哈爾科夫。”
司令部裡的眾人臉色異常凝重,眼睛盯著沙盤,心中想著該如何應對黨衛軍的攻擊。
可是曼施坦因選擇的位置實在是太過於刁鑽,在北線隻有一個第40集團軍,第40集團軍的反坦克力量非常薄弱,根本無法擋住瘋狂進攻的黨衛軍裝甲師。
黨衛軍裝甲師此前在戰場上就曾經給予蘇聯軍隊重創,如今隻是聽到這支部隊的番號就讓人感到畏懼。
這絕對不是一個能夠輕易對付的對手。
第40集團軍有大概率是擋不住黨衛軍的攻擊。
沃羅涅日方麵軍參謀長伊裡奇·卡紮科夫站出來說道:
“目前最關鍵的是阻止黨衛軍的裝甲師攻占比爾格羅德。”
“如果彆爾哥羅德被黨衛軍攻占,那不隻是第40集團軍,哈爾科夫地區的第三坦克集團軍以及第69集團軍都麵臨後路被切斷的危險。”
司令員戈利科夫連連點頭。
“預備隊已經派出去了。”
“雖然黨衛軍裝甲師的戰鬥力不俗,但是他們畢竟隻有2~3個師的兵力,隻要第40集團軍和預備隊配合得當,應該是能夠擋住黨衛軍的衝擊。”
說完,他轉頭看向朱可夫元帥。
沉默良久後,朱可夫元帥終於開口了:
“部隊的補給線太長,此前就曾經發現這個問題,隻是大家都認為曼施坦因要逃往第聶伯河,各部隊爭先恐後地追趕,生怕搶不到戰功。”
“現在曼施坦因不僅沒有朝向第聶伯河,反而發起了反擊,補給線太長的問題就必須考慮。”
“曼施坦因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實在是非常迅速。
第三坦克集團軍、第40集團軍等部隊現在正與前線的納粹部隊糾纏。”
“現在是應該考慮是不是要將所有部隊撤回來。”
“如果不立即撤出,極有可能導致各個主力部隊被德軍包圍。”
聽到“撤退”兩個字的時候,戈利科夫、伊裡奇·卡紮科夫和尼基塔等人的臉色都非常嚴肅和糾結。
所有人都知道曼施坦因的兵力嚴重不足,沃羅涅日方麵軍和西南方麵軍加起來的兵力至少是曼施坦因的5倍。
在掌握如此巨大優勢的前提下,主動選擇撤退,他們實在是不甘心也不願意。
朱可夫知道眾人心裡所想,他頓了頓,又接著說道:
“黨衛軍帝國師、骷髏師和維京師幾個師的戰鬥力毋庸置疑。
此前總參謀部就多次下令,在麵對這幾支部隊的時候,我軍至少要有5倍於敵的兵力,方可與之交戰。”
“現在在北線的戰場上,我們的兵力是對方的5倍嗎?”
第(1/3)頁
第(2/3)頁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戈利科夫微微低頭。
朱可夫又說道:
“並且這幾個黨衛軍的裝甲師選擇攻擊的是大軍的側翼,在這個方向上我們隻有步兵集團軍,根本就沒有大規模的坦克部隊。”
“根據前線部隊的報告,黨衛軍裝甲師裝備了大量的虎式坦克。”
“步兵手上的反坦克武器所能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也就意味著第40集團軍在麵對黨衛軍裝甲師的時候基本上沒有一戰之力。”
朱可夫感覺有些鬱悶,他並不是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真正的最高指揮官,否則的話不需要解釋那麼多,直接命令部隊撤退即可。
他承認自己之前也低估了曼施坦因,雖然心中有懷疑,但想法和大多數人一樣,都認為曼施坦因應該正在向著第聶伯河跑路。
所有人都被曼施坦因欺騙了。
朱可夫自己也不知道現在挽救戰局是否還來得及。
不過是儘人事聽天命而已。
戈利科夫和伊裡奇·卡紮科夫交換了幾個眼神。
前者舔了舔嘴唇,鼓起勇氣對朱可夫說道:
“需要馬上向喀山方麵報告,是撤退還是繼續保持攻勢,等待喀山的命令吧?”
朱可夫點了點頭。
畢竟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布爾什維克集結了近60萬大軍,攜斯大林格勒大勝之威而來。
如果就這麼草率地撤退,會對部隊軍心士氣造成嚴重的打擊,同時讓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反攻勢頭也會就此熄滅。
沃羅涅日方麵軍和西南方麵軍的司令員以及參謀長等人,無法承擔這個後果。
在等待喀山回複的時候,越來越多的軍情從前線傳到了沃羅涅日方麵軍的司令部。
黨衛軍裝甲師的推進速度非常迅速,目前已經有三個步兵師被對方擊潰,大量的部隊被打散。
對方以每日30~50公裡的速度向彆爾哥羅德推進,最多再有兩天的時間,他們就會抵達彆爾哥羅德。
儘管第40集團軍在司令員莫斯科連科的指揮之下瘋狂阻擊黨衛軍裝甲師,但是第40集團軍戰鬥力相對較弱,根本不是黨衛軍裝甲師的對手。
戰場的情況正在飛速惡化。
麵對這樣的情況,朱可夫隻能命令西南方麵軍司令員瓦圖京指揮第6集團軍和近衛第1集團軍從南線發起攻擊,一部分兵力牽製曼施坦因的步兵部隊,一部分兵力開始支援沃羅涅日方麵軍。
喀山的總參謀部在接到沃羅涅日方麵軍的軍情報告之後,華西列夫斯基立刻就找到了約瑟夫。
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向約瑟夫講述了兩個結局:
第一,部隊繼續保持攻勢,以哈爾科夫為中心,堅決不後退,不管敵人從哪個方向攻來,戰鬥到底。
這樣的結果是沃羅涅日方麵軍和西南方麵軍可能會傷亡過半,但是能夠保住哈爾科夫,能夠消耗曼施坦因的裝甲部隊。
第二,部隊馬上撤退,在麵對黨衛軍裝甲師洶湧攻擊的時候,撤退恐怕會演變成潰敗。
但是能夠確保沃羅涅日方麵軍的主力部隊順利撤出來。
如果再晚兩天時間,一旦黨衛軍裝甲師攻占了彆爾哥羅德,那麼沃羅涅日方麵軍就將被對方包圍。
那個時候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約瑟夫又詳細詢問了戰場的具體細節,華西列夫斯基認真地講解。
華西列夫斯基明確地告訴約瑟夫,第一個結果實現的概率也就50%左右,因為現在部隊的補給線太長,油料、彈藥以及糧食都極度匱乏。
第(2/3)頁
第(3/3)頁
就算他們願意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恐怕也難以和曼施坦因打個平手。
約瑟夫實在是不願意看到第一次大反攻就被敵人趕回來。
現在不管是戰場情況還是盟軍內部的勢力角逐,約瑟夫都非常渴望軍隊能夠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讓他能夠在談判桌上增加一絲絲底氣。
約瑟夫並沒有立刻下定決心到底選擇哪個方案。
與喀山和沃羅涅日的猶豫和遲疑不同,曼施坦因自從決定反擊之後,一係列命令都下得非常乾脆和果決,幾乎沒有絲毫的猶豫。
黨衛軍帝國師已經按照原定計劃向彆爾哥羅德推進,所有的一切都如曼施坦因預料中的一樣。
布爾什維克的第三坦克集團軍和第69集團軍被骷髏師和維京師牽製在哈爾科夫周圍,這兩個集團軍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撤退的可能了。
北線戰場最壞的情況也能夠重創第三坦克集團軍和第69集團軍,可以留下10~20個師的布爾什維克部隊。
曼施坦因的目光已經越過了哈爾科夫,越過了整個北線戰場,開始盯上了瓦圖京指揮的西南方麵軍。
目前他手上還有第三裝甲軍、第十一軍、第四十二軍、第四十裝甲軍、第五十七裝甲軍等機動部隊。
這些部隊有的是剛剛從北高加索地區退回來的,有的則是曼施坦因一直預留的預備隊。
也就是說,在針對沃羅涅日方麵軍的一係列軍事行動中,曼施坦因並沒有投入所有的力量。
當喀山和沃羅涅日仍然將目光聚焦在北線的時候,曼施坦因已經在預謀針對西南方麵軍的攻勢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一則消息讓曼施坦因元帥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舒爾茨參謀長拿著緊急軍情對曼施坦因元帥說道:
“東方的航母戰鬥群所搭配的海軍陸戰隊在今日上午已登陸克裡木半島。”
“他們沒有直接從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正麵登陸,而是選擇從東部平緩區域上岸,目前已經控製了幾條交通乾線。”
說話間,舒爾茨參謀長指揮參謀人員將克裡木半島的情況描繪在地圖上。
曼施坦因的心中難以遏製地升起憤怒的情緒,東方人真是陰魂不散。
自己好不容易讓裝甲部隊牽製了他們的重裝合成旅,海軍卻突然登陸。
克裡木半島上的地方雖然不小,但縱橫全島的交通乾線總的也就那麼幾條,一旦讓東方的海軍陸戰隊全部占領交通乾線,塞瓦斯托波爾要塞裡的帝國軍隊很快就會成為孤軍。
沒有援兵,沒有糧食和彈藥的補給,他們最終的命運隻能是投降。
曼施坦因看著克裡木半島的地圖,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克裡木半島的戰略地位實在非同尋常,尤其是塞瓦斯托波爾要塞。
如果帝國軍隊放棄要塞和半島,那麼東方的航母戰鬥群便能夠在黑海上得到一個可以隨時停靠和補給的港口,對於東線戰場上的影響會更加嚴重。
可是現在他也沒有多餘的兵力增援克裡木半島。
曼施坦因掐著自己的太陽穴,目光在地圖和沙盤上不停地移動,想要找到解決的辦法。
半個小時之後,曼施坦因命令舒爾茨給小胡子發電報,他需要至少10個師的援兵。
絕對不能丟失克裡木半島。
可是就在舒爾茨準備發電報的時候,忽然接到了蘭茨方麵的急電:
元首的飛機已經起飛,一個小時內將降落在第聶伯河指揮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