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蘭機場。
有著醒目東方標識的大型運輸機緩緩落下,輪胎與跑道接觸的瞬間發出刺耳的尖銳摩擦聲,仿佛是利刃劃過金屬,吸引了整座機場所有人的注意力。
機場當地的守衛人員以及提前到德黑蘭部署的東方特戰隊立刻整裝待發。
飛機的速度逐漸減緩,在距離特戰隊和守衛人員100多米的地方停了下來。
特戰隊員立刻指揮機場當地的工作人員靠近運輸機,同時所有人都提高了警惕,鷹隼般的眼睛注意著周圍的一切動向。
被攔在警戒線外的眾多新聞記者立刻變得亢奮起來,他們手中的長槍短炮紛紛對準了機艙口,準備記錄下這標誌性的曆史時刻。
各種準備工作持續了10餘分鐘,10多分鐘之後機艙門才不急不徐的打開。
身著中校軍服的楞娃站在機艙口向整個機場眺望,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艙門剛剛打開的時候,他的身影搖晃了幾下。
打開艙門的瞬間,一股熱浪如海潮般洶湧地撲打在楞娃的身上,熱浪的溫度至少在35度以上。
突然接觸到這樣的溫度,楞娃感覺自己的眉毛似乎都被烤得卷曲了起來。
麵對如此眾多的中外人員,楞娃儘可能地維持著淡然神色,他與機場門口的特戰隊長孫華堂對視了一眼,雙方輕輕點頭示意,表示一切工作都已經準備完畢,可以確保萬無一失。
楞娃又朝外麵看了幾眼,這才返回機艙,準備請總司令等人下飛機。
機艙內。
隨著艙門被打開,機艙內的溫度也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立刻給人一種燥熱難當的感覺。
崔興林忍不住解開了風紀扣,語氣略帶埋怨地說道:
“也不知道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主意,將會議的地點定在德黑蘭。
他忘了現在是一年中最為燥熱的7月嗎?
這裡完全就是一個大烤箱!”
總司令的秘書蘇珊用文件輕輕扇著臉頰,微笑著說道:
“他們說這裡屬於東西方交流的中心,又遠離了納粹的控製,方便各國的與會人員在此彙聚。
不管是交通還是安全方麵,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當然,我敢肯定,他們當時也忘了7月德黑蘭高溫的天氣。”
當楞娃走進來的時候,莫凡收回了注視舷窗外的目光,起身略微整理了一下儀容,帶領眾人走向機艙口。
飛機外的溫度比想象中要高不少,莫凡看到特戰隊員、機場工作人員臉頰上浸出的汗水。
當他的身影出現在機艙口的時候,警戒線外的新聞記者立刻歡呼起來。
莫凡微抬右手,與所有人打了個招呼,然後緩步走下飛機。
機場的空地上熱浪如海潮般洶湧,卻沒有絲毫影響到莫凡的神情和氣度。
特戰隊員小心地在他的身邊戒備著。
根據之前的安排,莫凡首先在機場接受眾多新聞記者簡短的采訪。
不管走到哪裡,莫凡的年紀和從容的氣度都為新聞界所津津樂道。
在采訪的時候,他的語氣嚴肅鄭重,但偶爾又會出現詼諧幽默之詞句,展現出強大的人格魅力。
就在采訪結束,莫凡即將乘車離開機場的時候,又一架飛機出現在了機場的上空,並且馬上上就要降落了。
隨著飛機下降高度,記者的人群中有人忍不住喊了一聲。
“是大統領的飛機啊!”
莫凡輕輕眯眼,停下了走向汽車的腳步,對蘇珊和崔興林說道:
“既然撞上了,那就等會兒吧。”
運輸機很快在機場上降落,華府的人員馬上圍了上去。
或許是得知了莫凡在機場上等待的消息,機艙門很快就打開了。
不多時,大統領出現在莫凡的視野裡,雙方隔著人群遠遠對視。
當日下午,雙方在機場上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
莫凡微微彎腰,視線與輪椅上的大統領平齊,顯示出來的姿態是既謙遜又自信。
兩人雙手交握,微笑著看向鏡頭。
雙方的車隊一起離開機場,駛向了北部最高山上的薩德阿巴德宮。
這座宮殿是國王夏天辦公和居住的地方,在近200公頃的森林中間有一個龐大的宮殿群,花園草坪相間分布。
空氣清新,環境優美。
這座宮殿將是接下來的居住點和會議召開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