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伴隨著新視頻的出現,天幕開始變色,一個笑容純真正在對著黑板列著複雜算式的女孩兒出現在了諸天觀眾的麵前。
【數學,是最為神秘,也是最能夠看出一個人成色的學科。】
【通常情況下,一個數學天才,從他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因為人類的邏輯思維能力天賦不會因為年紀而衰退。】
【但是,今天的主人公薑萍卻一反常態,帶給了世人彆樣的震撼。】
【隻因,在十五歲之前平平無奇的少女,竟然獲得了全國奧數大賽的第十二名。】
【這種情況,就像是你作為一個縣裡麵的落第秀才,被特彆允許參加科舉之後,考中了進士一般,讓人側目。】
“天才,還是女子?”
大周女皇武則天來了興致,她一生都想要證實女子不用依附於男子,就可以取得重大的成就。
在政治方麵,她已經走到了極致,即便是男兒,也大多不如她。
可是,在其他方麵的人才就差強人意了。
女子在大唐的各個領域,都沒有彆樣的突出。
特彆是在她的大周宮廷內部,雖然她有心將一些太常寺和欽天監的工作發放給女子。
但是,卻找不到精通此道的女子。
現如今,屏幕之中的薑萍竟然在術算之道有這樣的成績,著實出乎她的意料。
愛屋及烏之下,她忍不住開口評價道:“若是此女生在我大周,朕定然將其招為女官,日夜服飾左右。”
一旁的上官婉兒也是點了點頭,捧哏道:“陛下所言甚是,若是奴婢有這個薑萍妹妹幾分功底,也不至於被那些數字晃得頭疼了。”
一時間,鸞台之上充斥著對於薑萍的誇獎。
我帶清,人類天文學上麵的璀璨明珠,也是我華夏少有的女性科學家王守貞忍不住望著天幕上笑容燦爛的薑萍,眼中滿是渴望。
“若是能夠生在未來,該有多好!”
我帶清的理學壓迫已經進化到了極致,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才是有德的表現。
像是王守貞這樣的,反而是被妖魔化的對象,她多麼羨慕薑萍可以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之中暢快做題。
不過,相比於女性觀眾一邊倒的羨慕和誇獎,作為術算專家的祖衝之卻搖了搖頭:
“絕無此種可能!”
第(1/3)頁
第(2/3)頁
大漢,祖衝之站在太學的地上,望著頭頂的天幕,大聲說道。
“怎麼沒可能!祖衝之,你莫不是在懷疑我們女子的才學?”
東漢太學之中是有女學生的,一般是東漢頂尖貴族的後代。
就比如反駁祖衝之的這一位,就是當朝太後的手帕交,赫赫有名的才女班昭,如今擔任女學的教習。
“哼!術算之道,講究日積月累,怎麼可能一蹴而就,這又不是學那些諸子百家之學,能夠一朝頓悟!”
祖衝之輕哼一聲,表示了自己的觀點。
“你怎知這術算之道就沒有一朝頓悟的天才?你難不成認為自己能代表天下的算學!?”
班昭發揮了女性特有技能“強詞奪理”,氣的祖衝之臉色漲紅,但是無能為力。
正巧,天幕之上傳來了新的畫外音。
【對於薑萍的事跡,互聯網報道之後,即刻在各大平台炸開了鍋。】
【農村出身,十七歲,中專生,成績原本不好卻突然闖進了全國性的奧數決賽,這樣的字眼明晃晃的就是流量密碼。】
【於是乎,原本就敏感的各大網站女性網友就開始鼓吹薑萍的水準。】
【將之比喻成“數學界百年不遇的絕世天才”,甚至假以時日能夠達到高斯(數學家)那種程度。】
【然而,伴隨著結果紕漏出來的還有薑萍的做題過程和思路。】
【許多數學界的人士看過之後,紛紛表示,這樣的解題方式漏洞百出,絕對不像是能夠論證的!一定有貓膩!】
【然而,這種說法卻被各大平台的女性網友狂噴,覺得他們不想要看到女性的力量,隻是想要抹黑薑萍。】
【理中客和鍵盤俠各執一詞,吵的不可開交。】
評論區:
“真離譜,多大點兒事,這都能吵起來。”
“要是她能夠解出全國性的奧數難題,還能夠上一個區區中專?”
“該說不說,這波應該去問主辦方!”
“一場數學競賽,愣是整成了答疑解惑欄目。”
……
第(2/3)頁
第(3/3)頁
看著天幕之上的評價,諸天觀眾也開始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
大宋,徽宗趙佶摸了摸打理整齊的胡須,輕咳一聲道:
“這術算之道,朕不懂,但是人性這方麵,朕看的透徹。不論這個薑萍究竟有沒有真才實學,這背後的主辦方,恐怕才是推動一切之人。”
“陛下英明,有了這個噱頭,恐怕這背後之人因為這個比賽,收的廣告費也盤滿缽滿了。”
蔡京了然,對著身旁的趙佶拍馬屁道。
大宋的市場經濟非常發達,這麼簡單的營銷策略都看不懂的話,就不用在汴京城混了,早早回家吧!
另一位東漢的數學家張衡則是有些遲疑,他覺得這其中肯定有什麼關節。
天幕對準了薑萍的解題步驟,雖然裡麵的一些阿拉伯數字張衡看不懂,但是一些通用的符號和語言古已有之。
憑借這一閃而過的片段,張衡過目不忘,已經在腦海之中開始推演。
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這女孩兒,有點兒水平,但不多,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普通人的水準,並不能達到天才的地步。
對於奧數的理解也僅僅停留在表麵,雖然能夠解出來,但是也隻能說是正確答案,體現不了思維。
身為一個真正的天才,張衡不相信能夠達到全國水準的人會是這樣的水平。
“恐怕這其中,有貓膩啊!”
張衡點了點頭,認可了天幕之上的評價,對於薑萍多了幾分審視。
“要咱說,也不用猜來猜去,就讓這個女孩兒重新做一套題,不就水落石出了嗎?”
大唐,程咬金的辦法向來“方便快捷”而且有效,引來台上李世民頻頻側目。
“嘿嘿,說一千道一萬,不就是個真假問題,至於這麼上綱上線,要是擱俺老程,早就已經水落石出了。”
該說不說,程咬金的辦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而當地的老師也是這麼做的。
很快,就要舉行學校例行的月考,這一次,無數人的目光投向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