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還有一個被討論的最多的主題,那就是關於如何定義“人”!
影評人周清泉在個人的專欄上這樣寫道:“《月球》可算是近年來比較另類的一部成功科幻片,這部電影的成本並不高,但是一上映,在科幻電影節上,幾乎是場場爆滿,而且口碑非常之好。
可以說今年的科幻電影節,將這部電影作為開幕影片,絕對是無比正確的選擇。
因為《月球》完全可以算是給小成本科幻影片指出了一條明路,起碼證明了,科幻片也不需要完全靠錢來砸特效,故事好創意成功一樣能博得大家的歡心。
如何節約成本?首先是少用演員,基本屬於獨角戲的本片真是怪傑,要有交流衝突怎麼也得有個對手戲吧,他就用一個人就完成了,還毫不讓人覺得冷清。密閉空間又節約了環境成本,我看他搭的布景數量也就是情景喜劇級彆。當然也有捉襟見肘的地方,不得不出現的外景一看就是小模型,讓人代入感降低了一些。不過瑕不掩瑜,故事比什麼都重要,一個優秀的創意,隻要能風格統一的善始善終,其他部分說得過去就和大片一樣能出彩。
其實故事並不複雜,如果把克隆人換成機器人,恐怕立意就要大減。我們似乎還是更看重自己的,一個人,被欺騙,被隔離,享受著永遠無法突破的孤獨,多麼悲傷啊。而同樣是處於如此境地的AI八戒就沒什麼人去同情他,雖然他也是受害者。究其原因首先是情節設計成人是被騙的,而機器是知情的,但關鍵還是我們同情同類。可仔細想起來,倒黴的吳剛第N號能算是人嗎?
科技日新月異,克隆人這個話題,也可以說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陌生,關於克隆人的電影也有不少。
可是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會覺得,一些拍克隆人的科幻電影,其實很科幻,並不真實。
而《月球》雖然成本低,也沒有什麼特彆亮眼的特效,當然主打的也不是什麼特效場麵,可是這部電影,卻讓人有種距離我們很近的感覺。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因為我們的確可以登月了,的確也被證明了月球上有著豐富的礦物資源,也的確成功地從月球帶回來了月球土壤。
這被證明,《月球》裡麵的劇情,並不算是憑空杜撰的,而是拋開克隆人的元素,在不遠的將來是非常有可能實現的。
同時,克隆人的使用,也有著非常完善的邏輯自洽,其實電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未嘗不是在諷刺當下的一些社會現實,比如資本為了降低節約成本,有沒有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答案是肯定的!
這也是為什麼,這部電影會讓人覺得“真實”的原因所在。
《月球》有彆於其他克隆人的地方在於,我們有關“克隆人”的影視作品中,常有這樣的橋段,某人因意外迷失在外,等到回家時卻發現自己已經“克隆體”替換,而克隆體正與自己的妻子、兒女生活在一起,且無人覺察。如果導演腦洞再大一點,就會在結局揭示——主角自己才是“克隆人”。細思恐極……
然而《月球》從頭到尾都是在講述克隆人的故事,聚焦的點也僅僅在於克隆人身上,或者說聚焦於,克隆人到底算不算“人”!
由於目前技術的限製,對於人身份的識彆仍然限於體征,也就是什麼指紋,眼紋等等。不過從根本上來講,這些東西其實隻是工具,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可能都是可替換,可製造的。
原則上來說,人應該隻是我們的記憶和思想。也就是說,甚至我們的大腦也不是人的本質,那隻是個生物硬盤。存貯在其中的操作係統,即我們的思維方式,人生觀世界觀才是人的一個特征。看到一件事,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反應,會有不同的看法,但看到的場景是客觀一致的。由此一致的場景產生不同反應的原因,才是一個人的本質,另一個可識彆的人的本質就是記憶,我們對於自己經曆的腦中存貯,這兩點結合起來,才是一個人。
回到《月球》,回到主角吳剛,我們會發現這兩點對於他,其實都是人造的。
他的記憶不必提了,假的。他的思維方式和人生觀也是仿製品,但這就說明這個人造人不是人類?
似乎又不能這麼說,他和AI八戒還是有本質區彆的,那是什麼呢?那就是他有可塑性,也就是說他的過去雖然是被製造的,但他的未來是可以變化的。這也是為什麼嬰兒雖然沒有記憶,沒有性格,可他仍然是人,就因為他可能會有這兩樣東西。而一個AI,比如八戒,直到他報廢,他和其他的八戒也不會有什麼不同。所以吳剛-N怎麼說,也算是個人,起碼算是個加工過的嬰兒。
這一點從不同的克隆人“吳剛”的不同的性格,就可以看的出來,5號克隆人吳剛,和6號克隆人吳剛,有著明顯的性格上的差異。
而且哪怕是6號也同樣地在那裡度過3年,結果也絕對會和5號不同,這就是和機器人最大的差異所在。
不同的經曆,不同的情感,會導致不同的性格的形成,而同樣的也會讓他們的記憶開始出現不同。
所以,克隆人,雖然有著初始的記憶,但是卻有著不同的經曆和性格。那麼無疑,他們也和人類在除了壽命方麵的差異,其他方麵似乎真的沒有什麼區彆。那麼克隆人從這方麵來說,是不是也是“人”?
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同意這個結論,那毫無疑問吳剛是個大悲劇。
他是人,但沒有絲毫的人權,也就是說,他沒有為自己爭取幸福的權利。他存在的意義,就是像機器一樣無私無畏的為彆人創造價值,甚至他不需要被支付酬勞,可以說是一頭被人無私榨取勞動價值的人形奶牛。
這雖然是個科幻片,但他提出的問題還是有些意義的,如果生命真的不再是神的特權,那麼我們製造的同類,該不該享有像我們一樣的權利呢?這個問題一直被討論著,可是一直都沒有答案,但技術不會因為倫理而停滯,該來的還是要來,如果能通過更換軀殼的方式讓我的精神永存,那我何樂而不為呢?
說得有些遠了,一部科幻片,能引起這些思考,那他就夠有意義的了,何況他花的錢還不算多。時代不會因為人的意誌而停歇,如人工智能是否有可能真的反過來背叛人類,這也是我們人類製造出來的東西,甚至可能比克隆人會更快麵臨,那麼我們還會用嗎?
答案是肯定的,當技術到來的時候,絕不可能會不用,那麼怎麼用,能不能儘量平等的用,這就是個大問題了。不患不足患不均本就是社會的痼疾,等到技術的加速度徹底分化了人群的時候,一個新時代可能也就要到來了。”
相比起周清泉更加的理性地解讀,感性的解讀的影評更多。
非常規影評人劉飛的影評就比較感性,或者說,他更多的是站在觀眾的立場上來看待。
“對《月球》期待已久,早前一直宣傳的是這是一部月球版本的《楚門的世界》,可如看完之後,卻似是而非!
類似的是,同樣的被安排好了一切,不同的是,《楚門的世界》裡麵的楚門,他至少還存有自己突破這個世界的控製的權力,可是《月球》裡麵的吳剛,沒有!
他更加的悲哀,因為《楚門的世界》裡的楚門,他的感情都是假的,但是至少,其中有一部分是真的,而吳剛卻從頭到尾都是假的,隻有和機器人一起的那些記憶是真的。
甚至於,根本沒有人在意他。
因為他對於公司而言,隻是工具,而對於所謂的“家人”而言,他是不存在的!
言歸正傳,《月球》讓我連續反複地看了好幾遍,而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遍看的時候,我最鐘情的場景,是吳剛5號在信號乾擾外給地球上自己的“家人”打電話的時候,以及6號吳剛毫無心理準備地觀看5號與“家人”通話的錄像的時候。
可以說兩個吳剛的反應是有細微的差彆的。
當5號聽到小女孩說妻子已經死了,他的最初反應是思考了一下,然後不可的置信的問:“你確定麼?”然後5號發現小女孩就是他日思夜想的女兒,他脫口而出:“親愛的”,然後又覺得唐突,改口問了句:“你媽媽是怎麼死的?”
但是6號,他聽到妻子的死訊時,身體搖晃了兩下,仿佛站不穩似的,因為對6號來說,他的記憶僅僅到他來月球一星期為止,他和妻子剛剛分彆了一周多,這個打擊對他來說太大了。所以這讓他無法接受。
6號沉浸在痛失愛妻的心情中,對眼前這個15歲的,應該是自己“女兒”的人感覺異常陌生,直到通話快結束的時候,他才把機器拿到眼前,看了看女兒,腦中的疑惑又被愛妻的死訊所帶來的痛苦瞬間淹沒。
這也是兩個克隆人的差異,同時也是最讓他們痛苦的地方!
他們都有著同樣的記憶的起始點,可是5號比6號多了3年的記憶,儘管那些記憶他們已經知道了是被植入的,是虛假的記憶,可是於他們而言,卻都不可能真的當做是不存在的。
這也是最殘酷的地方,因為他們的情感是真實的,至少於他們而言是真實的!
甚至於那是他們唯一的信念所在,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他們發現了真相,等同於在情感上給予了他們最大的暴擊!
讓唯一的信念崩塌!
當我第二次看的時候,最讓我動容的,是5號和6號在車裡一起回憶和妻子邂逅的場景。5號說一句,6號接一句,他們對當時的感覺是完全一樣的,內心的小擔憂,妻子欣然接受邀約後的歡喜和難以置信。
人活在世界上,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也不可能100%的分享內心,即使兩個人一起經曆的一生,他們對每一個瞬間的記憶和感覺也是不同的,隻有成為同一個人,站在同一個立場上,愛同一個人,擔心同一件事,才能擁有相同的記憶。
這本來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因為終於有一個人,完整的了解自己的內心和情緒。但放在電影裡,又是那麼悲哀,對5號和6號來說,與愛人初遇的美好,愛人的樣子,都如此真切,可都是假的,5號有這個記憶,6號有這個記憶,從1號到1000號,都有這個記憶,這麼美好的記憶,是假的,並不屬於他們。
而公司卻用這些記憶來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奉獻著自己,一直到死亡,或者說從出現到死亡,他們一直都處於被哄騙之中。
第三遍看,我看到5號在機器人八戒的幫助下,進入了電腦的機密係統,5號看到前幾個吳剛的錄像,他們開始掉頭發,流鼻血,因為他們壽命已經快走到了儘頭。
但是,那又怎麼樣呢,他們並不知道。他們還是傻笑著舉著妻子和孩子的照片,天真的對著電腦說,看到了麼?我就要回去見他們了!
他們平靜但內心歡愉地鑽進了他們心中的那個深度睡眠機,焚化過程隻有那麼幾秒,他們沒有一絲痛苦,在他們最後的記憶裡,是自己閉上眼睛,期待著與自己的愛人和孩子團聚,他們巴不得時間飛到三天之後,是他們已經回到地球的那一天。那個時候,他們可以看足球直播,和妻子過二人世界,抱著自己的女兒逛公園,或者去到處旅遊。
他們一點兒都不痛苦,因為他們什麼都不知道。
痛苦的是5號,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到頭了,他知道自己是個克隆人,他知道無論是妻子還是女兒,都不屬於他,從來也沒屬於過他,他知道公司不會把他送回地球,他知道那個深度睡眠機其實是個焚化爐,他知道和自己長得一樣的1-4號吳剛已經化成了灰,他知道地下室的幾百個甚至上千個自己還要重複自己這個可悲的命運,他知道自己腦中的愛戀都是假的,連痛苦都是假的,但是,卻那麼真切。
真的太絕望了,因為連痛苦都是假的!
或許對於5號而言,那個時候死亡才真正的是一種解脫!
所以不知道為什麼,看到5號閉上眼睛,我心裡的悲傷並不是因為他的死亡,而是因為他在最後的時光裡,信念崩塌!
或許他不願意回去,也是不想繼續承受著自己是“虛假”的存在,一切都是假的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