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在做開拍前的最後的準備。
就是觀看那些“犯罪現場”,不得不說好萊塢這邊,的確工種很是齊全。
甚至於就李易拿來和原版的進行對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仔細想想倒是也不見得原版的技術就比現在的差,主要是電影誕生的年代不同。
一切準備就緒。
很快地,《七宗罪》就在迪恩影業位於紐約的攝影棚開機。
這部電影的拍攝肯定不可能像其他的電影拍攝那樣的輕鬆,畢竟,整部電影的氛圍給人的感覺就是比較壓抑的。
特彆是那些犯罪現場,哪怕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那隻是布景,可是看了以後依然還是會產生那種不適感。
有個有意思的事情,《七宗罪》這邊,因為裡麵七天,都是雨天。
好萊塢會有這樣一條鐵律:“永遠彆碰動物和水”!
當然,這條鐵律還要加一條,那就是不要碰小孩。因為動物、小孩和水都是比較難控製的因素,拍攝難度大、成本高!
《七宗罪》其實還好,隻是涉及到了“水”!
其實雨戲真的不好拍,李易自己當然清楚,但是沒辦法《七宗罪》的七次下雨,本身就有著很深刻的寓意在其中。
好在,不需要降狂風暴雨,否則的話,會更麻煩。
水拍攝起來是極其麻煩的一件事,像國內很多時候寫劇本就得儘量避免寫下雨天,除非有必要。劇組拍攝下雨天時一般會跟兩個單位合作,一個是消防部門,另外一個是園藝公司。這兩類單位都可以提供灑水車。當然好萊塢這邊不需要這麼麻煩,迪恩影視旗下就有專門負責電影拍攝的“水”的專業的公司。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的話,不就簡單了?
但是其實,雨戲難在各部門的配合。
一方麵,攝影、燈光組得想辦法保護好攝影機、燈光設備,一旦出現問題,必然拖延進度;另一方麵,演員的衣服濕了、妝麵化了,更衣補狀都需要時間,也會拖延進度。拍一天的戲要燒一天的錢,所以製片人都希望戲拍得越快越好。但是雨戲因為容錯率低,所以拍攝得很慢,導致燒錢,製片成本也就上去了。
實際上,雨戲不算什麼,難的在於“狂風暴雨”和“大風大浪”。這兩個環境的製造相比雨戲來說要難得多。其中,最難的要屬“浪”。拍戲不能完全依靠自然條件,並不是真的去海邊拍大浪,因為保不準浪時有時無,更拖延進度。所以一般會使用造浪池,但一般的造浪池無法滿足劇組拍攝,所以要拍攝足夠的浪,就需要足夠的錢。
好在《七宗罪》倒是並不存在這些問題,因為隻是正常的雨天天氣而已。
當然,有些比較苛刻的導演,會選擇在真正的雨天來拍攝,不過,這樣的話,拍攝起來,就更耗費時間和物力。
李易並沒有這樣的打算。
因為《七宗罪》不是一場兩場雨戲,可以說電影有很多場雨戲,真要去碰天氣,會很麻煩。
要是一直不下雨,那就坑爹了。
七宗罪其實有很多很有趣的細節,“7”在電影裡麵不說隨處可見,但是卻的確有不少地方。
比如開場所有的樓房號碼都是7開頭的,**處那個快遞的時間是7點零7分等等,等等。
當然,和看電影的觀眾比起來,拍攝的時候,其實很多時候是很乏味的。
好在大家都是吃這碗飯的,都是專業的,所以倒是都習慣的很。
李易拍電影其實大多時候不喜歡加班,好萊塢這邊,有傳聞說什麼,到點一定下班,沒有加班,這其實都是扯淡,因為真的到了戲關鍵的時候,加班肯定還是會加班的,隻不過,不像國內是常態。
《七宗罪》有條不紊地拍攝著,除了主演,其實很多幕後人員,都是不知道電影的完整的劇情,這也是拍攝這類的懸疑片的一種趣味了。
他們在休息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電影的劇情到底是什麼走向。
電影的拍攝的進度很快。
《七宗罪》這部戲,畢竟無法在國內上映,所以,李易也沒有在國內做過什麼宣傳。
不過,這卻瞞不住圈內人。
畢竟,知道這個事情的人有不少,再加上隻是不宣傳,並不是保密。
所以,很快地就傳開了。
“為什麼要去好萊塢拍啊?國內不行嗎?”
“這部是狗導演的常規操作嗎?肯定是國內拍了也不能上,所以,才去好萊塢的。”
“反正到時就算不能上院線,至少在網絡平台看是沒問題的。期待狗導演成為真正的懸疑之王!”
“這太難了,畢竟,現在的懸疑片套路都被用爛了,哪有那麼容易?”
國內的影迷們紛紛討論著。
與此同時,《七宗罪》劇組拍攝現場。
正在拍攝電影的最後幾場戲。
就是米爾斯和老探員沙摩塞帶凶手去他的藏屍現場的劇情。
這是電影的最**的部分,自然而然地,這一場戲,也是整部影片可以說對演員演技要求最高的部分,這是需要他們演技大爆發的戲。
遠鏡頭拍攝車輛行駛的鏡頭過後。
就準備拍停車之後的戲。
“《七宗罪》第一百二十一場,第一鏡,第一次,A!”隨著場記打板落下。
這個鏡頭正式開拍。
米爾斯正讓凶手下車,這個時候2號鏡頭循著老探員的視線,給到了路邊一隻死狗的身上。
到時候配音的時候,會配上蒼蠅飛舞的聲音。
“是什麼?”米爾斯問道。
“一條死狗!”老探員回答道。
這個時候鏡頭給到了“凶手”的身上,他的臉上異常的平靜,淡淡地道:“不是我殺的!”
這一場戲還有直升機通過望遠鏡監控的畫麵。
當然,這個要求並不高,另外一組鏡頭會負責,倒是不需要李易操心。
“幾點了?”
“乾嘛?”老探員看著凶手表情顯得有些嚴肅和警惕。
李易不由地點了點頭,不愧是好萊塢金牌綠葉,丹尼爾·摩爾的演技遊刃有餘。
“我想知道!”凶手依然一臉平靜。
“七點零一分!”
“快了!”
“帶我們去看吧!”
“在這邊!”
“OK,哢!這條過了!”
李易喊道。
這一條隻是前奏,隻是鋪墊,隻是積蓄,還沒有到爆發的時候,所以,要求並不複雜。
當然,雖然這一條過了,但是很快地,還有直升機的鏡頭要拍他們,所以,三個演員還要拍一條走路的戲。
因為是遠景,所以要求並不高。
“準備一下,拍下一條!”
李易喊道。
“《七宗罪》第一百二十一場,第二鏡,第一次,A!”
他們三個在前麵走著,攝影機從後麵跟著拍攝。
過了一小會李易又拿起對講機對副導演那邊說道:“開始!!”
這個時候,1號鏡頭給到了丹尼爾·摩爾飾演的老探員,他停下了腳步。
二號鏡頭拍攝一輛從遠處開過來的車。
“米爾斯!”老探員提醒道。
“跪下.”米爾斯舉起槍,讓凶手跪下。
之後是老探員奔跑。
這一場戲,看似難,其實反而還是比較簡單地。
很快地,這一條也過了。
“休息十分鐘!”李易想了想還是讓大家休息。
因為接著要拍最後一場,也是整部影片的結局的一場戲。
這場戲,當然很重要!
最後,這一場戲,哪怕是丹尼爾·摩爾,以及米爾斯也是被李易連續NG了十幾條。
“CUT!米爾斯,憤怒,憤怒,你還不夠憤怒!再來一遍!”
“CUT!不止是憤怒,還有難以置信,崩潰!”
“CUT!重來!崩潰,明白嗎?我需要看到你在崩潰的邊緣!”
“CUT,你是凶手,你此時此刻在享受這一切,你在求死,但是又不止是在求死”
“.”
李易對這一場戲,其實也有些模擬量可,雖然有原版的作為參照,但是,畢竟不同的演員,表演出來的感覺是不同的。
對於米爾斯來說,聽到了噩耗,而老探員第一時間沒有說出來,其實就已經遲了,後麵不管他說什麼,米爾斯都不會相信。
這就是凶手的陷阱。
而事實上,老探員到底看到沒有看到箱子裡的東西,在這裡本身就是一個迷。
可是他跑了過來,這就是凶手的陷阱,讓米爾斯無法冷靜,無法理性地思考問題的陷阱。
而同樣的也讓老探員百口莫辯。
事實上,因為在拍攝之前,包括劇本裡麵,李易都沒有交代,那個箱子裡到底放了什麼。
所以,當這一條拍攝完成之後,演員們都忍不住問了出來。
“所以,那個箱子裡到底是什麼?”
事實上,不止是男主角們,包括劇組的人此時此刻也都特彆想知道,那口箱子裡到底是什麼東西?
真的是米爾斯的妻子的頭顱嗎?
“這重要嗎?”李易笑了道。
而箱子裡到底是什麼?
其實這的確不重要了。
這也是這部電影的迷人之處之一,因為箱子裡麵,有無數可能。
第一種可能,的確有人頭,而且是翠西的人頭。
可是這樣的結果,同樣的讓老探員無法告訴米爾斯。
因為這個時候,米爾斯是憤怒的,是崩潰的,是歇斯底裡的。
老探員告訴他,其實什麼都沒有,他會相信嗎?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凶手已經告訴他了,那就是他妻子的頭。
就算不是,這個時候,凶手也不會允許他去驗證了,或者他根本沒有時間去驗證了。
第二種可能,第三種,第四種,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的確有著無數的可能性。
當然了,想要達到讓觀眾猜測紛紜,後麵還需要弄一個剪輯進去的鏡頭,一個讓不同的人看了會有不同的想法的鏡頭。
那就是翠西的照片!
電影殺青了。
至於答案,不重要了。
其實李易自己也沒有答案,因為什麼答案都可以!
反正鏡頭是不可能給出來翠西的頭顱的照片的。
一切都留給觀眾。
至於說為什麼老探員會被嚇一跳,假的人頭,做的栩栩如生,他為什麼不會嚇一跳?
而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一直以來,都在試圖給觀眾塑造一個,覺得約翰是個講究的殺人犯的感覺。
他的確很講究,甚至他還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但是實際上呢?
他依然是個凶手!
他是人,而且還是個已經極端到製造了七宗罪的案子的變態,所以,他做什麼都是有可能的。
到時候觀眾自然會自行腦補。
就好比,生要見人死要見屍,隻要沒有明確地給出答案,那麼這就會是電影的一個爭議的關鍵點。
這其實也是無數的懸疑片,驚悚片,最常用的套路了。
這會讓觀眾分裂,而觀眾都是會我不要你認為,我要我認為!
而這個問題永遠不會有答案!
這是個薛定諤的貓的概念。
是的,老探員打開了箱子,可是他看到了什麼?
其實隻要一個鏡頭就可以完全讓這個爭議不存在,但是那樣的話,同樣的也會讓電影少掉一個關鍵的討論點。
而事實上,到時候,其實觀眾也會變得和米爾斯一樣,哪怕是李易告訴他們,裡麵到底是什麼,他們到時候也不會相信了,因為,他們同樣的有為自己的理解自我證明。
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當時不拍出來?
同樣的道理,對於米爾斯也是如此。
到了這個時候,他其實已經被暗示了,裡麵就是翠西的頭顱。
而約翰要完成自己的完美七宗罪的作品,那麼他自己就必須死!
而人往往是經不起考驗的!
電影殺青了,但是這部電影距離完成卻還有一段時間,不同於其他的電影,這部電影,在剪輯,在後期製作上,還是很需要花費一些功夫的。
比如調色,比如配樂等等。
事實上,這些劇情都是精心設計出來的,包括最後的那句話:這個世界很美好,值得我們為它奮鬥!
這句話同樣的也是足夠引起觀眾分裂的話。
當然,前提是,電影熱度足夠高,那麼自然而然地會有無數的影迷,影評人們,自發地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