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催淚係導演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我們既未成功又未成仁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我們既未成功又未成仁(1 / 1)

推荐阅读:

《八佰》想要拍出來,當然不是那麼簡單。

李易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首先是四行倉庫,這個倒是還好說,直接1:1搭建一個就可以了。

但是還有很多東西,卻是需要考究的,那個年代,“八佰”們用的是什麼武器?

當時的作戰部署是如何的?

戰鬥的過程是如何的?

雖然說電影肯定不會按照真實的曆史戰鬥過程那樣去重現,畢竟,時至今日,當年的戰鬥細節,也不可考究了。

可是一些基本的東西卻必須要有所了解。

再一個,就是電影的劇本問題了,李易目前的想法,就是至少做到有始有終。

電影不管怎麼樣,既然以八佰作為命題,那麼,肯定要交代清楚這“八佰壯士”最後的結局如何,原版裡麵,出於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最終並沒有著重交代這些信息,哪怕是字幕也並沒有交代這些人的真實的曆史事實。

對於李易來說,他肯定不能這麼拍,畢竟,他自己看了那部原版的電影,看到結局部分也是覺得虎頭蛇尾。

李易這邊,劇本都沒弄好呢,結果,不得不說,有些事兒,在娛樂圈真的就沒有秘密可言。

這不,電影八字還沒一撇呢,李易準備籌備新片的事兒就傳開了。

當然,大家這個時候肯定是不知道李易要拍什麼電影。

不過,卻不妨礙他們提前做工作,打聽消息。

畢竟,機會難得啊,上了,那就是一步登天的節奏啊。

看那田蓉蓉,不就憑借《情書》直接一飛衝天嗎?

一個最美短發,直接就掛在了頭上,關鍵是,《情書》雖然解讀的很多,但是沒有人質疑她演的不好。

可說白了,娛樂圈,演技比田蓉蓉好的那可多了去了,可為啥就她田蓉蓉一個成了最美短發了呢?

這玩意都是帶著濾鏡的,田蓉蓉未必就真的頂天了漂亮,可架不住有鏡頭,有角色加成啊。

以前李易不怎麼經常搞試鏡,可這不《情書》他就搞了個試鏡,選了個新人嘛?

當然,暫時肯定沒有人能直接夠的上李易,李易也忒忙。

今天他約好了人,打算上門拜訪來著。

對方是當年“四行倉庫保衛戰”“八佰壯士”當中的楊營長的後人。

楊營長的後人對李易的來訪的目的自然一清二楚,之前李易就和他在電話裡麵溝通過。

坐下來之後,李易拿出錄音筆打開來,然後對方開始說了起來。

“當年在淞滬戰場上戰敗,即將戰略性撤退,老常計劃留下一個師的兵力,說要讓全世界聽到尚海的槍聲,造成尚海仍在抵抗的印象,以幫助華國在國際談判桌上取得籌碼。接命的88師孫師長卻認為,留下的人必然將為國殉死,與其如此,何必多費人命?

於是大筆一揮,一個師改為一個營,嗬嗬。”

老楊忍不住露出一個嘲諷的微笑。

李易問道:“有說當年的孤軍都是精銳,也有說其實都是新兵蛋子,我這邊查了一些資料,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您對此了解多少?”

“其實也對也不對,要說精銳把,當年的孤軍共有3個步兵連和1個機槍連,的確原本是果軍精銳部隊。他們早在淞滬戰爭初期就活躍在戰場,作戰勇敢,死傷慘重,因此先後5次增員補充兵力,到四行保衛戰時,原班人馬隻剩十幾人,所以這些人肯定稱得上是精銳,都是百戰餘生的老兵,可是要說是新兵蛋子,因為剩下的都是新鮮血液,其中半數來自胡北的通城縣安保團,也有些來自胡南和江浙。他們雖然不是新兵,可是文化程度的確不高,而且保安團在那個時代,懂的都懂。”老楊說道。

他並不是那一戰的親曆者,甚至於,那個時候他都還沒出生,但是作為直係後代,自然而然地對這方麵的事情了解的更多。

事實也是如此,李易看到了大量的關於那些他爺爺參加過的戰役的資料,當然不止有四行倉庫保衛戰。

所以,這也是李易特意找上門來拜訪的原因。

他並不是說會按照對方說的那樣去拍,也不認為對方說的就都是真正的曆史,但是至少,可以為他提供更多的參考。

關於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細節,他並沒有說太多。

“老爺子不喜歡提起那場戰役,就像當初記者采訪他的時候,他說的那樣,很遺憾,消滅的敵人不多。我們既未成功,又未成仁。”

然後又提到了過橋之後的事情。

“1937年10月30日晚,經曆4天4夜激戰的孤軍完成所謂的戰略任務,成功撤退進入租界。

其時,租界的最高行政管理機構名為“工部局”,內設由列強代表組成的董事會,統轄租界事務。工部局下轄“萬國商團”,是租界當局的一支準軍事化武裝,負責維護租界統治。萬國商團由列強分彆派兵組成,其中又以“白俄丁團”最為特殊。

白俄丁團又稱白俄雇傭兵,是十月革命後潰逃到我國的沙皇的部隊。作為失去了自己國家的流亡者,他們一度被收編,後又被打散,最淒慘時,曾在街頭行乞。因此,格外賣力,對於統管孤軍事務的商團司令的命令,執行得最為徹底和凶狠。”

“租界為孤軍準備的牢房,在膠州路與新加坡路交叉口西北角,占地15畝,原是萬國商團意大利隊的兵營,後來被遺棄,改為刑場,最後成為堆垃圾、扔死嬰的一片荒地。荒地上雜草叢生,高可及腰,中間一個臭水池,聚滿垃圾中淌出的黑水。

我這裡還收集到了當初的照片。”

他說著在一疊照片當中找出了幾張,的確如同他說的那樣,那簡直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這些是李易此前不曾了解到的,或者說沒有特意去想過的。

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也不會去關注到這些東西。

“淞滬大戰後,租界難民激增,這裡曾是一些無家可歸者的聚集地。後難民被趕走,四周拉上鐵絲網,再配上兩座哨樓,成了圈禁孤軍的營地。

初到孤軍營時,由於缺衣少食,駐地潮濕,許多軍人麵黃肌瘦,患上了腳氣病。全靠各界募捐,操辦飲食、捐贈冬衣,才勉強捱過困局。

可哪怕是這樣,在1939年至1940年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依然有11名士兵病故。其中最大的24歲,最小的17歲,平均年齡僅有20歲。他們中,3人死於癆病,2人死於傷寒,1人精神失常,從醫院4樓活活摔死,1人被庸醫誤用猛藥致死,另外數人,連死因都說不明白。”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