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08:從山寨機開始崛起 > 第二百五十章 南天門六號重型火箭和空間站計劃

第二百五十章 南天門六號重型火箭和空間站計劃(1 / 1)

推荐阅读:

inf

南門航天公司的5號火箭第七次發射任務裡,一級火箭回收失敗的消息,在當天晚上就已經傳遍了全球的互聯網媒體。

眾多網站上都有相關的消息,一級火箭回收失敗的爆炸視頻鋪天蓋地。

一開始隻是普通媒體進行報道,網友們進行評論,很快就有一些所謂的專家們跑過來說什麼可回收火箭技術是不成熟的,不安全的。

徐申學搞可回收火箭就是個笑話!

並且一些人還拿出來了諸多所謂的證據。

比如他們拿到了一些南門航天公司的一些零部件招標文件,大量采用民用零部件代替以往的專業航天專用的零部件。

以往一個一萬美元的專用定製零部件,結果南門航天公司直接找一個普通企業訂購了民用品,隻花費了數百美元。

然後發出了靈魂提問儘管這樣能夠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是使用這樣的廉價零部件,安全性如何保障?

還有人挖出來了南門航天公司的朱雀發動機的情況,然後得出來了一個很驚人的情況,那就是一台朱雀發動機的成本隻有一百三十萬美元左右。

而這種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發動機本來就比那些一次性的發動機更貴,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的火箭發動機成本每台在兩百萬美元左右。

在成本相差如此大的情況下,很難讓人不懷疑這種火箭發動機的可靠性。

然後得出所謂的結論,南門航天的可回收失敗,就是因為發動機裡使用了大量的廉價材料,最終導致可靠性不佳,因此才會導致回收失敗。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也看到了相關的新聞,也看到了這個南門航天公司的朱雀發動機的成本。

看完新聞後,他就找到了研發團隊然後下了死命令下一代的發動機成本,必須降低到一百萬美元!

隔壁南門一百三十萬美元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發動機,他看了都得流口水……

但是真正的業內人士和外界的所謂專家們,看法是不一樣的。

在這一場一級火箭回收失敗之後的的第三天,南門航天公司發布公告,他們已經初步找到了導致回收失敗的問題所在,如今已經進行了改進。

原定於下個月的第八次火箭發射任務將會按照原計劃繼續執行。

南門航天公司將會一如既往的為海外內客戶提供優質的發射服務。

外界繼續紛紛擾擾的時候,不少有衛星發射需求的機構或企業看到南門航天公司的公告後,反而是放心了不少!

一級火箭回收是否失敗,和他們有沒啥太大關係……反正到目前為止,南門航天公司的5號火箭發射,每一次可都成功的把衛星送到了預定的軌道,成功率是百分百的。

同時南門航天公司的對外發射報價也相對要更低,比美國的太空探索公司還要更低一些,至於那些傳統的發射機構,在報價上就更不用說了。

美國人用航天飛機把大概二十多噸載荷送到近地軌道上,每公斤成本大概在四五萬美元左右,美國人為什麼把航天飛機退役啊,這就是為啥,太貴了。

常規的各國機構的一次性火箭發射成本,近地軌道成本普遍在每公斤一萬多美元。

而徐申學的南門航天公司的5號火箭a型,目前對外報價的一次性使用模式是九千萬美元,可以把十九噸的載荷送到近地軌道。

但是要注意,南門航天玩的可是重複火箭,所以要看他們的可回收模式發射的報價。

五號火箭a型的可回收模式是六千萬美元一次,可以把十二噸的載荷送到標準近地軌道。

折合下來每公斤成本隻有五千美元。

便宜到讓各國航天機構懷疑人生!

為什麼這麼便宜?

其實很簡單的,一枚商業火箭的發射成本裡,發動機成本就占據了大概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間。

智雲的五號火箭,其發動機成本的比例是百分之四十六!

其中大部分發動機都是部署在一級火箭裡。

同時火箭的結構成本也有七八個百分點,其中一級火箭的結構成本大概也有四五個百分點。

兩者結合起來後,整個一級火箭的成本占比就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而南門航天的五號火箭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一級火箭可回收啊!

每次發射把占據一半成本的一級火箭給回收了,這帶來的是幾十個百分點的成本下降啊!

此外南門航天的整個火箭設計以及運營,和傳統的航天機構是不一樣的。

傳統的航天機構玩的是定製化任務,各種東西都貴的很,成本控製幾乎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反正花的是納稅人的錢,不花白不花!

航天飛機每公斤五萬多美元的近地軌道載荷成本,就是這麼來的!

而這樣搞出來的火箭,哪怕承擔商業發射任務也死貴死貴的。

但是南門航天不一樣啊,人家玩的是商業航天,成本控製是關鍵因素,因此南門航天公司的五號火箭,其整體的設計研發以及製造成本相對傳統航天機構的成本,那是相當的低。

基本上就隻有幾分之一而已。

商業化操作的成本控製以及一級火箭的重複使用,這就是南門航天低發射成本的關鍵因素,其他航天機構看了都得傻眼的低價!

要不然你以為南門航天公司為什麼能夠在今年夏天這才收飛成功,然後就開始密集的商業發射啊……不為啥啊,就是南門航天的發射報價太便宜了!

隻有大概一半的價格呢!

再說了,就算火箭發射失敗導致衛星有所損失,衛星的損失也有保險賠嘛!

題外話,商業衛星發射任務裡,一般衛星都會投保,如果發射任務有所損失的話,保險公司是會進行賠償的。

南門航天公司因為是行業新兵,在尋找保險公司合作不太順利的情況下……好多保險公司覺得南門航天公司的火箭太廉價,三天兩頭爆炸不太靠譜,所以不太願意承保。

南門航天公司乾脆自己搞了個專門麵向自家客戶的衛星保險子公司,打出來了一次投保,全額賠償的口號!

如此情況下,自然有機構或企業找上門來讓南門航天發射衛星。

當然了,目前南門航天公司的主要客戶,還是兄弟企業智雲集團。

智雲集團正在構築新的全球衛星通訊係統,用來聯係全球各地的子公司,推動企業內部的全球信息高度自動化。

具體涉及到了企業的常規運營、供應鏈以及研發流程等等。

智雲集團這樣的超大型跨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每天都會產生龐大的信息交流需求,雖然通過常規互聯網能夠承載其中的大部分數據,但還是有相當多一部分的數據是直接通過衛星通訊的。

比如供應鏈裡的數據。

可是一整套全球供應鏈,實時變化的數據,根據全球市場銷量的實時變化預計市場部門作出的判斷和預測,再由供應鏈部門製定生產計劃,隨後根據自研的供應鏈係統裡進行流程拆分,安排各零部件,原材料到各工廠裡進行生產,製定非常詳細而嚴密的生產、運輸計劃。

精確到一個螺絲釘的生產安排,一批螺絲釘的運輸計劃。

智雲集團的供應鏈,是目前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也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供應鏈!

而普通的互聯網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因此智雲集團在供應鏈領域裡的通訊,是大量采用衛星通訊網絡的。

之前租用衛星網絡成本高,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可控因素……畢竟是彆人家的衛星,用起來多少有點麻煩,而且技術不咋地……沒錯,智雲科技看不上市麵上的這些衛星通訊企業提供的衛星通訊服務,技術不行,數據傳輸速度慢,數量小,還死貴死貴的。

因此在徐申學開始搞航天公司後,智雲科技乾脆自己找了幾家大學研發自己的通訊衛星。

在今年南門航天公司的五號火箭發射成功後,就開始讓南門航天公司的五號火箭進行發射。

如今已經發射上去了三顆衛星,而後續還會繼續發射,同時獨立出來的衛星研發以及運營部門也被獨立為智雲衛星通訊公司,並且拿到了相應的許可以及牌照。

初步目標是為國內外的其他企業客戶提供高級彆的優質衛星通訊服務。

有衛星通訊需求的企業,可不止智雲一家,隻是很少有企業能夠自己搞衛星網絡而已。

而中後期目標,自然是廣泛提供各種衛星服務,包括徐申學一直惦記著的低軌道消費級民用衛星互聯網。

當然,徐申學想要的衛星互聯網,其實和馬斯克那種單純為了給個人或企業客戶提供衛星寬帶不一樣。

按照徐申學的計劃,這個低軌道衛星通訊網絡,其核心功能是用來支持地麵上的大量無人移動終端的。

主要是無人車,消費級無人機等,給這些無人移動設備提供衛星定位,信息傳遞等核心功能的。

這是徐申學針對未來的智能無人交通網絡的一個探索。

無人交通網絡,光靠無人設備自身搭載的感應器,算力設備多少是有一些局限性的,而地麵的信號傳遞設備也受到建築,地麵等影響,在城市裡還行,但是一旦離開城市那麼就會比較麻煩了。

因此徐申學是準備用低軌道衛星網絡來填補這個缺口!

按照徐申學對未來的設想,整個無人移動設備網絡,應該是有一個超大型的算力中心對整個網絡進行規劃,調整,通過地麵通訊網絡以及衛星通訊網絡和眾多無人移動設備進行信息互聯;引導,指揮數量龐大的無人移動設備有序自主的運行。

當然,這種設想隻是徐申學針對未來的設想,徐申學自己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完成,技術達到相應的層次,反正目前的衛星通訊技術達不到……智雲科技還得專門開發相應的衛星通訊技術才行。

未來是未來,那麼中短期內,自然是給一些有需要的企業或個人提供衛星通訊服務了,不求賺錢,但求不虧的那麼多。

智雲衛星的發射訂單,是南門航天公司的商業發射啟動訂單,而有了智雲衛星帶頭後,也有其他有需要的公司或機構陸續找上門來發射衛星。

目前,南門航天公司已經簽下了二十多次發射合同,其中智雲衛星有占據一半,其他的一些衛星服務企業客戶占據了小半,此外還有一些機構的發射任務訂單。

這麼多訂單想要完成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南門航天公司的發射任務還是非常繁重的。

再加上每一次發射都成功的把衛星送到了預定軌道,失敗的隻是一級火箭的回收,因此南門航天公司是不會輕易的放棄預定的發射計劃的。

所以,在一片的質疑聲中,南門航天公司宣布下個月的發射計劃將會按照計劃計劃繼續進行。

徐申學對南門航天公司的情況也保持了關注,並且近期還跑去了一趟進行視察。

剛好遇到了媒體采訪,麵對一群圍過來的記者,徐申學也覺得有必要做出一些回應。

因此他讓安保人員放了幾個記者過來,首先過來的是一個美國的女記者,徐申學簡單瞄了眼,車燈有點大,也有點晃眼。

這女記者挺著一對亮眼的大車燈,然後開口用彆蹩腳的中文問道“徐董,請問你對近期五號火箭的發射失敗有什麼看法,很多人都認為你們的火箭存在嚴重的技術安全隱患,人們都非常關注航天安全問題,你的五號火箭其次發射就有兩次失敗,這種情況下如何確保安全?”

徐申學一聽心中就嗬嗬一笑,這女記者看著挺好的,沒想到心思這麼壞,問題都帶著大坑。

而且故意扭曲了事實,回頭就得給公關部門下禁令,不準她再來參加什麼發布會之類的。

不過心裡的想法自然是不會現在說出來,甚至徐申學表情都帶著微笑呢。

“首先,我要聲明一點的是,我們的五號火箭的七次發射裡,全都成功的把衛星送到了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失敗的是一級火箭的回收任務,這個回收任務哪怕失敗也不影響我們客戶的衛星發射安全,畢竟衛星都已經安全送到了預定軌道。”

“我得到的反饋是,我們的客戶對我們的發射效率以及報價以及成功率都非常滿意!”

“一級火箭回收的偶爾失敗,這是技術進步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我們正在持續的進行技術改進,增加一級火箭回收的成功率!”

徐申學簡單回答之後,就直接閃身走人,這些記者太沒有禮貌,說的話都是瞎扯,徐申學懶得和他們打交道了。

進入了南門航天後,徐申學先是在南門航天的e孟文倫的帶領下參觀了公司的一些研發項目,並來到了隔壁的巨大生產車間。

孟文倫以前是在智雲科技任職,擔任的是機器人團隊的負責人,智雲生態鏈裡的跳舞機器人就是他的手筆,後來被徐申學調到了南門航天擔任e。

這人雖然是技術出身,不過哪怕是在機器人團隊的時候,就是主要負責帶團隊,做管理為主,這到了南門航天後,雖然具體業務不一樣了,但是實際上乾的事也沒太大本質區彆。

孟文倫先是帶著徐申學到了火箭發動機的生產工廠,這個巨大的工廠裡正在以工業流水線的方式朱雀一號火箭發動機,看起來規模是相當誇張。

孟文倫指著前方的幾台發動機道“徐董,我們的朱雀一號發動機,實際上已經經過了多個改型,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在小型試驗火箭上使用的是原始型號,一號、二號以及三號還有四號試驗火箭,使用的發動機雖然都是朱雀一號,但是技術細節是不一樣的!”

“我們當初是一邊進行試驗一邊進行改進,進行了十多次的技術更迭,最後才完成了最終的朱雀一號發動機的設計,並定型為朱雀一號a型。”

“在a型的基礎上,我們這幾個月又進行了一次的技術更迭,加大了零部件的集成化,開始采用了3d打印機加工生產部分的複雜構型零配件。”

“最終我們推出來了朱雀一號b型!”

“我們在a型的基礎上,成功的減重了百分之十二,但是推力卻是增加了百分之八,同時成本再一次下降了七個百分點,如今我們生產一台朱雀一號b型發動機,隻需要一百二十萬美元左右。”

“而發動機的減重以及推力增加,這也給我們的五號火箭帶來了更大的載荷運力,並進一步降低發射成本!”

孟文倫指著前方的兩台發動機道“左邊的是我們已經停產,不過依舊在三枚之前成功回收的一級火箭上使用的a型發動機。”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南門航天已經執行了七次的五號火箭發射任務,但實際上隻生產了五枚一級火箭,其中有兩枚回收的時候炸掉了,現在還剩下三枚,這三枚回收的一級火箭會進行簡單的檢修,重新刷個油漆,確保沒有問題後就會拉出去繼續執行發射任務的。

為啥南門航天的發射成本這麼低,徐申學也總是說不怕炸啊……這就是為啥!

這種回收成功的一級火箭,用起來其實成本相當低。

而按照南門航天公司的設計指標,可回收的一級火箭在不經過翻修的情況下的使用壽命是十次,如果經過翻修的話甚至能夠提升到二十次乃至更多。

傳統航天機構裡兩三千萬美元成本的一次性一級火箭,用一次就沒了。

南門航天裡一兩千萬美元成本的可回收一級火箭,能用十幾二十次,折算下來單次成本不過一兩百萬美元。

如此情況下,傳統航天機構怎麼和南門航天拚成本?

拚不過的!

南門航天的發射報價隻有傳統航天機構的一半左右,但是依舊能大把賺錢—因為實際成本更低。

這個時候,孟文倫對著右邊的一台發動機道“右邊的是我們進行了技術改進後的b型,目前已經開始量產,裝載在我們的六號一級火箭以及後續火箭上,下個月我們的發射計劃就會采用六號一級火箭!”

“主要是現役的三枚一級火箭,還需要根據之前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和升級,發射計劃要推遲。”

“我們的發動機也好,箭體也好,回收技術,飛行控製係統等等,都是在走一邊用一邊改進,快速迭代的技術路線!”

孟文倫說著的時候,笑了笑“工程師們對此有些擔心,但是我覺得搞技術研發嗎,都差不多,以前我們做機器人,做手機都能這麼做,沒道理這火箭不能這麼搞!”

聽著孟文倫的話,後頭跟著的不少工程師們沉默不說話。

說實話,其實他們都不太支持孟文倫的這一套理論,畢竟火箭這東西太高大上了,結果你孟文倫把整個項目拆分,然後用普通商業科技的模式來搞研發,說實話他們覺得有點不靠譜。

但是孟文倫是e,有著絕對的權限,哪怕是鄧飛躍這個五號火箭的總設計師也改變不了他的決定。

同樣,這其實也是徐申學把孟文倫從智雲集團調到南門航天的核心原因。

他就是要讓孟文倫過來,然後扭轉南門航天裡一大票從傳統航天公司跳槽過來的工程師,管理人員的觀念。

很多人總是覺得火箭這東西是很高大上的東西,昂貴並且是高精尖技術。

但是徐申學就是要讓孟文倫告訴他們火箭這東西,也隻是個工業產品而已,而且還是可量產的工業產品,沒那麼高大上!

真要說起來技術含量,徐申學甚至都不認為這個五號火箭的技術含量,能超過自家的12手機。

五號火箭的一級火箭可回收技術並沒有什麼不可跨越的技術障礙,成本控製就更沒啥好說的了,換其他商業公司來一樣能夠很好的控製成本。

但是12,彆看它隻是個幾千塊的手機,但技術含量絕對是現代科技下的巔峰產物。

光是裡頭搭載的303芯片,就代表著當下人類文明最巔峰的技術水準!

芯片這東西,絕對是人類製造出來最科幻的工業產品,它不僅僅先進,並且還足夠便宜。

怎麼形容芯片呢?

大概就是把一個超級城市微雕在一枚一百平方毫米左右的芯片裡,然後幾十塊,幾百塊錢賣給普通人!

便宜一些的落後製程的芯片甚至隻需要幾塊錢!

光是聽上去就讓人難以置信,跟科幻片一樣。

事實就是如此。

而南門航天的5號火箭,基本上也是屬於純自主可控的,但是搞火箭,可不需要徐申學特地去搞什麼晶圓廠,搞半導體設備等等。

五號火箭整體的技術含量,是遠不如當下先進半導體的。

原時空裡自從太空探索公司獲得了成功後,一大票商業火箭公司陸續冒了出來,陸續也弄出來了可重複火箭。

但是芯片呢,技術難度最低的設計領域,先進的手機芯片設計也沒幾個公司能夠搞得定啊,全球也就那麼幾家巨頭企業,國內就隻有一家。

而芯片製造領域乃至更關鍵的半導體設備領域就更難了。

當然,就算是不如先進半導體,但是重複火箭的技術難度也不是什麼國家或企業就能搞的,想要和南門航天公司這樣直接弄個五百度噸級彆的可回收火箭,能夠難倒一大片國家和企業。

東西難不難,得和什麼進行對比!

而對於徐申學而言,他又不會去找什麼落後國家,普通企業進行對比,他對比的對象都是自家的一些企業,要麼是一些國際巨頭企業。

這平日裡玩的都是幾十億幾百億美金投資的半導體相關產業以及電子消費產業以及電動車,人工智能這些東西。

至於火箭,對於當下的徐申學而言,說白了就是個大玩具……

有錢人玩火箭嘛,也沒啥好稀奇的。

所以徐申學才會有這種感覺,但其他人嘛……那就難說了。

————

孟文倫帶著徐申學看過了這一排的火箭發動機後,又帶著徐申學去看了隔壁的火箭箭體的製造工廠,這個工廠就顯得非常高大了。

火箭都是幾十米高的東西,建造火箭的廠房自然也非常高大。

“這裡是我們的一級火箭的建造工廠,目前我們正在組裝生產七號一級火箭,六號一級火箭已經組裝完工了,目前我們正在進行完工後的各種檢查和測試,不出意外的話,六號火箭會將會在下個月進行發射。”

“此外一號、三號、五號一級火箭也在這一車間裡進行升級改造!”

隨著孟文倫的話,徐申學看到的是兩列兩側排開,一共四枚龐大的一級火箭,而對麵一片區域裡則是有一個正在建造當中的半成品火箭!

儘管隻有幾枚火箭,然而看上去卻是給人帶來了極大的視覺衝擊力。

甚至為了看到這些火箭的全貌,徐申學都不是在地麵上看,而是坐著電梯上了高處的指揮台上看。

這場麵,饒是見多識廣,看過不少大場麵的徐申學也是為之震撼啊。

徐申學道“回頭你們可以搞個宣傳片,把這場麵給拍下來,讓外頭那些傻子們看看我們的實力!”

看過一級火箭的建造後,徐申學又到了另外一個同樣高大無比的工廠車間裡看到了二級火箭的建造。

孟文倫道“這個二級火箭和一級火箭不一樣,我們的一級火箭是可以回收的,所以在設計以及建造上,我們更加注重安全性,複用性,因此實際建造成本的話是要超過傳統的一次性火箭成本。”

“但是我們的二級火箭的話,考慮到技術問題以及成本問題目前是沒有可回收的,是屬於一次性使用產品!”

“我們也展開了二級火箭可回收的一些實驗研究,但是目前來說距離實用性還比較遙遠,因此我們目前的二級火箭的主要技術路線,還是走一次性火箭路線。”

“因為是一次性使用的產品,為了降低成本我們也想了不少辦法,我們的這個二級火箭在整體的製造成本上,預估隻有其他航天機構同類產業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同時我們還在繼續進行技術探索,把成本進一步降下來!”

“因為都是一次性消耗用品,所以需求量也大,生產任務緊,因此我們的生產速度也比較快,目前的產量是每個月一點五枚,我們正在持續進行產能的擴充,爭取到明年做到每個月五枚的產能。”

“生產效率的提升,產量的增加,也能夠有效的降低我們二級火箭的成本,我們計算過,如果月產能能夠達到十台,並順利使用的話,那麼成本可以降低到現在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隻是這個時候,孟文倫又無奈道“我們的產能擴充雖然容易,但是訂單不太好接,現在我們一共也就前後接到了二十三枚火箭發射的訂單合同,要是按照我們規劃的產能來看,最多三個月就能發射完畢了。”

徐申學聽到這個問題,卻是道“現在的航天發射市場還是非常有前景的,國內市場也大,不管是組建各種衛星網絡也好,還是搞空間站也罷,這些都少不了火箭發射任務。”

“你們這邊的業務部門也要加把勁,這國內也好,國外也罷,各種商業訂單都可以去找一找,談一談嘛!”

“我們的火箭還是挺好的,運載力也足夠大,成本還低,市場競爭力還是很充分的!”

如今南門航天公司的商業火箭,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小型的南天門四號火箭,但是這種是一次性的小型火箭,之前是用來試驗用的,至今都沒有承接過商業發射訂單。

另外一種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天門五號火箭,這是一款起飛重量五百多噸,二級火箭設計的中大型火箭。

不過五號火箭現在也分a型和b型,其中的a型也就是之前生產使用的五枚火箭,已經炸了兩枚,還剩下三枚一級火箭,至於後續還能用幾次,這得看運氣。有可能還能再用好幾次,也有可能再用一兩次就不能用了。

新生產的b型則是六號火箭開始算起。

其中的a型火箭在執行發射任務的時候,其實除了回收模式外,也可以采用一次性火箭模式,也就是不預留返回燃料,以把更多的載荷送上太空,這種模式可以把十九噸的貨物送上近地軌道……隻不過南門航天沒這麼乾過而已,都是普通商業發射任務,沒必要搞一次性發射啊。

真要搞的話,客戶是要支付大量額外費用的。

大量客戶找上門來就是為了你的可回收火箭便宜,所以五號火箭的所有發射任務,清一色的都是采用陸地回收的方式。

而采用陸地回收模式的話,可以把十二噸的貨物送上近地軌道。

這個數據是什麼概念?

也沒多厲害,大概就是世界第一的樣子。

國外有類似起飛重量的大型火箭,一般近地軌道的運輸能力也就八噸,十噸左右,這還是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呢,然而還沒南天門五號火箭陸地回收模式下的運載能力多!

都不在一個層麵上。

此外,現在五號火箭已經有了b型的改進版版,使用了新型的朱雀一號b型發動機,這個根據設計指標,一次性使用的情況下,近地軌道的運輸能力已經達到了二十一噸,哪怕是陸地回收也能夠達到十三噸的水平。

這個性能,遠超一大票各種所謂的先進火箭。

一次性使用的情況下,基本上達到了國外先進火箭七八百噸起飛重量的水準。

但是你要知道,南天門五號火箭b型,隻有五百六十多噸的起飛重量呢。

這意味著,更小的個子,更低的成本!

為什麼數據會有如此明顯的差異,說起來其實也挺簡單,基本就是朱雀一號發動機更輕一些,推力更大一些,然後火箭結構材料用的是新型的鋁鋰合金,所以更要輕一些!

火箭的運載能力,其實就是這樣這裡扣一點,那裡扣一點,然後就會形成一係列連鎖反應,最後就多出來這麼好幾噸的運載能力了。

但是說起來容易,想要做起來可難了……

這甚至都不是什麼單純的技術難題,而是研發上的思維模式,運營模式上的巨大差距。

南門航天公司研發火箭可不遵循什麼傳統技術路線,而是采用了高科技企業的諸多研發經驗和思維模式,采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零配件,同時還使用了3d打印機技術等。

而說實話,除了商業航天公司會這麼乾,傳統的各國航天機構是不可能這麼乾的。

風險太大,責任太大,最重要的是沒那必要啊。

人家這是機構,可不是什麼商業公司!

這些人的想法是五百噸的火箭乾不了這活,我就弄個七八百噸的火箭啊,反正花的又不是我的錢。

沒必要費儘心思,冒著技術風險去提高推重比,然後讓五百多噸的火箭去乾七八百噸火箭的活啊!

這種事,可是屬於典型的成功了,好處沒我份,失敗了我挨板子。

傻子才給你搞……而且彆把研發人員當傻子。

歐洲也好,美國也罷,乃至俄羅斯呢,他們的航天機構其實都差不多,花錢在行,但是降低成本嗎,搞性價比這些他們就不在行了。

甚至都沒動力去乾這種事!

他們和商業航天公司的思維模式,是有本質區彆的。

但是南門航天就有個需求,因為他們是要賺錢的,這五百噸的火箭和七八百噸,乃至一千噸的火箭,發射成本差彆可大了去。

因此南門航天更願意冒一些技術風險,采用新技術,使用五百多噸的火箭,去乾七百噸火箭的活。

最後,就有了這種技術差距。

南門航天公司,有了南天門五號火箭這種大推力,低成本的高性價比火箭,拉一些普通的商業訂單還是問題不大的。

更何況,南門航天公司裡還有一個六號火箭計劃!

這是一個起飛重量超過一千四百噸的重型火箭,要說這個重型火箭的設計結構,其實說起來很簡單的。

表麵看,似乎是一枚五號火箭捆綁了兩個助推器。

實際上,那兩個助推器也是五號火箭裡的一級火箭。

南門航天公司的工程師們,為了節約成本,根本沒有和傳統航天機構那樣還專門搞個助推器。

他們就簡單粗暴的把三枚南天門五號火箭裡的一級火箭給並聯了起來,直接來個力大飛轉,按照他們的設計,一次性使用的情況下,這款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輸能力要達到六十噸以上。

運載能力爆殺一大群所謂的重型火箭不說,而且還特彆便宜。

按照他們的預估,這種火箭的一次性發射成本,不會超過一點五億美元,如果重複使用的話,都能降低到一億美元以下。

不過,因為這種簡單粗暴的並聯方式,也讓這款火箭的技術複雜性非常大。

一枚火箭就得七台發動機,三枚火箭下來就達到了二十一台發動機。

如何讓二十一台發動機協同穩定的工作,這可是個巨大無比的技術難題。

至少外界覺得智雲的工程師們是異想天開!

倒是太平洋對岸的太空探索公司裡的不少工程師們,看到了南門航天公司的六號重型火箭的技術方案後非常有興趣。

不過現在他們連一級火箭的回收技術還沒能搞定呢,搞這種重型火箭還遠了點。

徐申學在南門航天公司裡待了一整天,看過了工廠後,然後又看到了六號重型火箭的ppt。

最後才算是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南門航天公司,拿著一堆南門航天公司的技術資料就去了京城。

他這是拉訂單去了,最近上頭想要搞個空間站玩一玩,而搞空間站就得有火箭吧,就國內其他那些小火箭的運載能力做起來就很勉強了,空間站的核心艙,實驗艙這些還是蠻重的,重量太小就無法控製。

而他手頭上剛好有個能發射二十一噸的五號火箭,而且發射費用還便宜,幫忙發射個實驗艙,核心艙之類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然後可回收模式下,十二噸的運載量剛好可以為空間站提供貨物補給乃至人員輪換。

一切都妥妥的!

放遠一點看,南門航天公司裡還有個正在研發中的六號重型火箭計劃。

其他人人對這重型火箭沒信心,但是徐申學卻是有極大的信心。

因為南門航天公司乃是徐申學的控股公司,公司裡的研發人員是能夠享受到科研係統名額的加持的,清一色的科研名額加持下,其研發速度是不能用常理來進行判斷的。

類似的情況已經在他旗下的很多企業裡發生過,而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甚至,至這一次過去,他也是想著能不能拿個審批,然後自己搞個小空間站玩一玩。

也不是說空間站這東西,隻能國家玩吧,企業就不行吧?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