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題目(1 / 1)

推荐阅读:

慶曆七年,一月。

這歲除才剛剛過去了一天,趙昕便已經是又把自己給投入到教育小妾,準確地說,是教育自己的兒子行動當中去。

不過與其名曰教育小妾,不如說,是想要他的小妾,將他的智慧,都給傳承下去。

而要讓人獲得智慧,首先,就得讓她們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一個運行的邏輯。

比如說,國家是怎麼來的?

趙昕先是對她們一個個提問,然後,再自己站起來,四十五度仰頭,給她們說說自己的看法。

唔……

一些話語,可能會有些離經叛道。

不過基本上來說,還是比較地符合事實的。

小妾們自然也傻眼了。

一個個都神色古怪地看著趙昕。

不知道趙昕到底是乾什麼的。

當趙昕表示,今後若是他不在了,她們要把這些知識,都教給她們的兒子的時候。

四人又頓時通紅了臉。

不過也是有一說一。

小郎君真的是見多識廣。

連國家是什麼,怎麼來的都知道,該說不說,不愧是官二代。

趙昕也是讓她們自己知道就行了。

彆胡亂地告訴彆人。

又或者是與人爭辯。

這就好比你有一條賺錢的路子,現在就你一個人知道,你肯定不會把這條路子傻傻地再告訴彆人。

要是告訴給彆人知道了,那彆人豈不是就會分走你的錢了。

而且還告訴四人。

這個世界,要麼有權,要麼有錢。

否則……

都無法談得上是什麼人上人。

而他們的目標,自然是既要有權,也要有錢。

而且最好是能成為人上人。

這就好比,現如今的大宋,往往一個家族當中,總會讓一個最聰明、最懂人情世故的人,去當官。

然後,再讓一個人去經商。

讓經商的,給錢去支持當官的,讓他無須為了錢去貪。

而當官的這邊,但凡朝廷有什麼風吹草動,經商的也能第一時間知道。

如此相互地配合著,這樣分工明確的家族,何愁不能壯大。

首先要知道這個世界的運行邏輯。

然後要讓她們樹立起自己的目標跟定位。

比如說……

就是想要成為人上人。

接下來……

就是怎麼去做的問題了。

趙昕問她們,知不知道接下來怎麼去做?

四人一臉的茫然。

她們隻不過是小妾,她們自然不懂這些。

趙昕也覺得,這個實在是太難了,不過最基本的,讓兒子好好讀書,以後當官,好好學習經商,以後當個大商人,這麼簡單的回答,還是可以答出來的吧?

他前麵都有參考答案了。

隻不過相比起怎麼具體去做,其實能夠給兒子立下一個彆人沒有的大誌,便已經算是成功了。

慢慢來吧!

百姓家的孩子,一輩子的夢想,大概就是老人家對他們說的,要買房,要買牛,這樣以後就好種地,好討媳婦了。

而官宦人家的孩子,一生下來,他的夢想自然就是如何成為宰相,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一月份、二月份。

趙昕把不少時間,都放在了教育小妾這一塊。

二月底,三月初。

緊接著……

趙昕便開始有正事要做了。

要負責科舉之事。

當然!

這考試的流程什麼的,基本上都不用變,就按照以前的來就好。

主要是這最後的評分的階段,趙昕怕是得辛苦一點。

要一份份地看過去。

三月初。

科舉改革後的第一場考試開始。

從考場外麵看過去,趙昕仿佛看到了一種高考的感覺。

就連這家人、朋友的送考,都似乎一模一樣。

隻不過跟後世的學子比起來,這年齡大小不一,而且基本上大多數的人的年紀,都至少在二十五歲以上。

甚至……

有的都已經快三四十了,還在那裡考。

“我進去了!”

“留步!”

一個個在跟親朋好友道彆後,便紛紛走進了考場。

趙昕也就是隨便看看。

緊接著……

便回宮去了。

負責監考的,都是往年的主考官。

然後等考完了試以後。

他們主要負責前麵百分之六十的內容,而趙昕,則負責百分之四十。

今年策論的考題是,你如果是武則天時期營州的一名將領,現在營州剛剛打了敗仗,士氣十分地低落,你應該做些什麼,來鼓舞士氣,並且讓大唐將士重新威加四海。

很多人一看這第一道題目,就直撓頭。

話說……

他們能不能寫,陛下還是儘早把皇位歸還給李家吧,若是能做到這樣,大唐必士氣大振,彆說營州了,就算是打到北邊的靺鞨去都行。

但很顯然!

如果你這麼寫,肯定不及格。

你這不是為難人嗎!

讓範仲淹、韓琦來寫說不定可以。

畢竟……

他們兩個實在是太有經驗了!

不過這兩人,韓琦估計還行,範仲淹估計得堵著武後門,拍門叫武後還政。

想著想著,考生自己都樂了。

可樂也沒用啊!

現如今不是樂的時候,得想想怎麼答題。

這對於至少七成的考生來說,都是無法下筆的題目。

就連曾鞏,也不得不撓撓頭。

畢竟像是這樣的事,他也沒經驗啊!

不過……

凡事不是非要做過了才能知道,隻要伱還能懂一點人性,知道士兵為何士氣低落,那這問題也就好解決了。

武則天時期,為何打仗不行啊!

因為武則天讓她的男寵來帶兵,全都是一些無能之將,所以,你首先要勸武則天,彆用你的那些男寵了。

你的那些男寵一出來,士兵們就知道肯定打不過。

曾鞏也隻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這樣去寫了。

先是打草稿,然後再一點點成文。

如果說第一道題,還可以稍稍地按照常理去編一編。

那第二道題,真的就是必須要十分擅長治史的人才能回答得好了。

試論述漢或唐的興衰,以及關鍵的轉折點,分析其興衰的根源。

靠!

有的人書都沒讀完,直接可以放棄治療。

……

由於算是額外增加的一次科舉考試。

所以這一次錄取的人數,並不會太多。

趙昕估計,約莫也就錄取十個左右吧。

本來大宋的冗官就多,還搞那麼多的錄取,也沒啥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