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1979:未婚妻是天仙媽 > 第174章 文藝報的評論

第174章 文藝報的評論(1 / 1)

推荐阅读:

翌日,六月十二。

朝陽內大街144號,《人民文學》編輯部。

雖說八點上班,但早上七點不到,就有社員端著早餐進辦公室了。

“小雅同誌,你去水房打點水來,熱水壺裡沒水了。”

崔道怡正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手裡拿著個用報紙包著的兩根油條吃著。

一時間有些膩得慌,便咽下嘴裡的油條,對前麵來新來的實習女編輯吩咐道。

“知道了,崔主編。”

小雅編輯癟了癟嘴,戀戀不舍放下手中新一期的兒童文學,起身去書櫃上拿熱水壺。

走到書櫃前,她提著熱水壺晃了晃,果然裡邊兒空空蕩蕩,也不知道是哪個殺千刀的昨兒下午下班的時候,把壺裡剩下的熱水全給倒走了。

正要出門去倒水,後麵崔道怡又吩咐說:“小雅同誌,麻煩你把今天新到的幾張報紙幫我拿來,動作快點。”

催催催!

就知道催,跟個催命鬼一樣。

難怪姓崔呢,,我是小丫鬟呢?

這個吩咐完了,那個吩咐!

小雅編輯頓時來了脾氣,胸口起伏不定。

心中狠狠腹誹幾句,但還是乖乖的一手提兩壺,一手拿報紙送過去。

崔道怡抬頭看了眼,卻見她氣呼呼的走了,“嘿!這孩子!”

無奈的搖搖頭,收斂心思,低頭看著今天的報紙。

每天早上讀書看報,基本上是文化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許多單位在早上能看到一群手拿報紙看報的人。

和吃飯喝水一樣,已經融入生活之中。

一般而言,崔道怡首先看《人民日報》,關心國家大事。

隨後看《北京晚報》,關心身邊的事,比如某某道路改造,政府下達了什麼新的政令,最近發生了哪些命案……

隨後就是文藝報,《文藝報》創刊於新中國成立前夕創辦,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主辦。

在全國擁有成百上千萬的讀者,在文藝界分量極重,曆任主編都是文藝界響當當的大人物,例如茅盾、丁玲、馮雪峰、張光年、馮牧等。

文藝報是文藝工作者的文化陣地,不可不看。

崔道怡一一看過來,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身邊也多了杯熱氣騰騰的熱茶。

不多久,他就看到了幾個北京城知名的文學評論家在晚報上發表的對《牧羊少年》的點評,其中不乏批評之語。

“之前老王在晚報上發表評論,不少人都對這本兒童文學作品感興趣了呢,連帶著這幾天出現了這麼多評論。”

不過今天的這幾篇批評的評論,並未從兒童文學的鑒賞角度來評論,隻是單純批判不符合現實主義。

沒什麼營養價值,不看。

崔道怡有些嫌棄的嗤了一聲,他想了想,覺得這也側麵體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國內對兒童文學領域的批評,鑒賞等理論研究還有很大的空白。

“任重道遠。”

他搖搖頭合上報紙扔到一邊,卻見水杯中已然倒好了水,氤氳的熱氣在陽光下顯露出其中細小的水珠。

抓起杯子,小心吹著水麵的熱氣,抿了一小口,依舊是燙得不行。

不過他最愛喝這種燙茶,倒也習慣了。

崔道怡口中含著茶水,是濕潤口腔,他隨即拿起右手邊的文藝報看了起來。

“噗!”

看到標題,直接讓崔道怡一口熱茶吐了出來,隻因映入眼簾的印刷體大字實在令人震驚。

報紙上白紙黑字上寫著一個標題:

《兒童文學扛鼎之作,即將誕生的兒童文學大師!》

撰稿人葉聖陶,謝婉瑩。

崔道怡瞪大眼睛,驚呼道:“我艸!兒童文學大師?葉老和謝女士給程開顏這麼高的評價?”

“哦……原來是未來的兒童文學大師。”

崔道怡思量幾分這句“即將誕生”的意思,隨後道:“不過這也很離譜了好吧。”

他深吸一口氣,低頭繼續看著這篇由文壇大家、兒童文學大師葉聖陶,知名女性作家冰心女士二人聯合署名的評論文章。

文章從兒童文學的黃金時代說起,洋洋灑灑一萬字,好不快意。

“自五十年代兒童文學的黃金時代開始,中國兒童文學迎來了第一個高峰期。

那幾年群星璀璨,湧現了許多傑出的兒童文學作家,許多文壇大家都參與到了兒童文學的創作中,如葉聖陶、張天翼、豐子愷、鄭振鐸、淩叔華、黎錦暉、老舍、冰心等。

那幾年佳作應接不暇,《小溪流的歌》、《小兵張嘎》、《小兵的故事》、《羅文應的故事》《海濱的孩子》、《金色的海螺》、《神筆馬良》、《寶葫蘆的秘密》、《“下次開船”港》、《小橘燈》……

那幾年,張天翼提出了兒童文學要對兒童“有益”和“有味”的兩個標準,陳伯吹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說”……這些理論奠定了黃金時期兒童文學的主體觀念與審美走向。

隨之而來是嗡嗡嗡……兒童文學失落的十餘年。

……

最後我想說的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奇幻冒險的,它更像是一本關於人生哲學的書。

它教會我們如何麵對夢想與現實的衝突,如何堅持自己的天命,如何在愛與犧牲中成長,以及如何從智慧中汲取力量。

這本書讓我們相信,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次奇幻之旅,隻要我們勇敢地追隨自己的心,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本作堪稱五十年代兒童文學黃金年代失落後,一部久違的兒童文學複興之作,扛鼎之作。

如今在這個春風和煦,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之始,這位年輕人的到來,帶來兩部作品,一項文學大獎。

再次標誌著兒童文學的複蘇與興盛……

時代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名家,一個又一個名作。

大師之路就在腳下,黃金時代就在不遠處。

有生之年,我與冰心女士能看到一位未來的兒童文學大師成長至此,倍感欣慰。

葉聖陶,謝婉瑩於一九八零年六月一日初夏,寫於bj。

……

看完整篇文章,崔道怡訥訥無言,隻能在心中反複回味文字中透露出來的意思。

“何等盛讚!何等盛讚!”

過了好半晌,崔道怡心中的震驚才消弭幾分,他很清楚葉老與冰心女士二人這篇文章恐怕要震驚整個文壇了。

兒童文學大師啊,即便是未來的大師,也不是什麼人能擔當得起的。

更何況還是當代公認的兒童文學兩位大家共同署名,宣告未來的兒童文學大師,宣告兒童文學黃金時代的複蘇。

這簡直就相當於葉謝二老給程開顏背書,給他貼上一個金字招牌。

就算有人會有意見,也絕不敢公然在報紙刊物上唱反調,最多在背地裡暗戳戳的陰陽兩句。

不然就是這種情況:“什麼?你也敢質疑兒童文學界大家?你這是自絕於文學界!”

亦或者是“你又不是兒童文學作家,有何資格膽敢質疑二老?”

崔道怡念及此處,饒是活了幾十年,他也從未見過這種情況。

“程開顏這小子實在太令人羨慕嫉妒恨了,葉聖陶老先生和謝女士這是何等的看重,何等的愛護!”

“呼……”

這時,眼前光線陡然暗了幾分,張光年與王蒙二人走了進來。

崔道怡抬頭一看,噌的一下起身來,大聲道:“主編,老王,今天的文藝報看了嗎?有大事發生!”

“還沒看,發生什麼事了?”

張光年與王蒙二人一聽這話,詫異道。

“你們看了就知道了!”

崔道怡趕忙將手中的報紙塞了過去,二人連忙看去,隻見報紙上赫然寫著……

“嘶……”

張光年與王蒙二人瞪大眼睛,都不可思議的倒吸一口涼氣,“大師?!”

二人迅速扯著報紙將其看完。

“張主編,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啊?”

崔道怡連忙問,一旁的王蒙也看著張光年滿臉好奇。

他們二人並非兒童文學作家,隻能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這部《牧羊少年》的確是一部非常難得作品,語言樸實,風格清新溫暖,字裡行間都流露著一股欣欣向榮的活力,能鼓舞人心。

但也不至於拉高到這麼高的地位吧?

不過張光年不同,他老人家閱曆豐富,對兒童文學也有些見解。

“你隻需往前看三十年間的國內所有兒童文學作品,依照我的閱曆與理解,從兒童文學作品的多個評判維度上來分析。

無論是趣味性,文學性,故事性,還是文筆,風格上綜合來看,這部《牧羊少年》都是足以排進前五的作品。

要找出一個可以相提並論的作品的話,也隻有國外的那部了……不過,說出來你們有可能不信。”

張光年沉思片刻,隨後解釋道。

最近這段時間,他也將這部反反複複看了許多遍,發現了其中很多初看之時容易忽略的細節

“什麼作品?”

崔道怡與王蒙二人齊聲追問道。

“《小王子》,當然這隻是我的個人意見。”

張光年說到後麵,又打了個補丁,至少在他心裡是這樣認為的。

以他的閱曆來看,這部作品在兒童文學領域非常難得。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和《小王子》都探討了深刻的人生主題。

兩書都采用了寓言式的敘事手法,語言簡潔而富有深意。

《小王子》通過小王子的星際旅行,探討了愛、責任、友誼和人性。

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則通過主人公聖地亞哥的尋寶之旅,探討了夢想、個人成長和天命。

“什麼?!”

聽見這話,不隻是崔王二人,編輯部辦公室裡安靜偷聽的人都震驚了。

“小王子是什麼書?”

有年輕的實習編輯撓了撓頭,好奇的問道。

“《小王子》被翻譯成300多種語言,擁有4億多讀者,閱讀率僅次於《聖經》。

在全球範圍內產生了深遠的文化影響,成為孩子們童年必讀書目之一。

被譽為“每個人不可不讀的心靈之書”,登頂“人類有史以來經典讀物”書單。

作者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更是與伏爾泰、盧梭、雨果同入法國巴黎先賢祠,成為法國的民族英雄,甚至他的肖像也被印在五十法郎的紙幣上……”

一個編輯澀聲解釋道。

…………

遠不止《人民文學》編輯部震驚於這篇評論。

可以說天南地北的無數文藝工作者在看到這篇評論之時,心湖中像是投入一顆炸彈,心中掀起滔天駭浪。

文藝報此文一出,頓時一石激起千層浪,九州平地起驚雷!

兒童文學複興之作,扛鼎之作?

未來的兒童文學大師?

“葉老爺子和謝女士這樣的動作實在太過罕見了,該不會是培養程開顏做兒童文學界的接班人吧?”

“包是的。”

“兒童文學大師?我承認程開顏這部作品的確太過完美,不過……大師?你是說二十一歲的文壇大師級人物?”

“未來的,這位同誌請你注意審題,另外這可是兒童文學界公認的二位大家說的,另外程開顏同誌還是第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得主。”

“嗬嗬……”

“他也配得上大師?就算是未來的大師也沒這個資格,這個年輕人才發表多少作品?吹牛也不打草稿!

看我怎麼寫篇評論文章罵一罵,你們兒童文學界是沒人了嗎?”

有人認同,但更多的人表示質疑與嫉妒。

甚至有很多人更是躍躍欲試要在新聞報刊上痛批這部作品,痛批這個才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

“你先想清楚吧?你看看這篇文章的撰稿人是誰。”

旁人提醒道。

“葉……葉聖陶?謝婉瑩女士?嘶……”

此人瞳孔驟然一縮,葉聖陶他倒是不怕,但是這謝女士他著實是不敢招惹。

這人太小心眼了……據傳將其下放的那幾位,目前還在踩縫紉機呢。

……

整個文壇被這篇評論文章攪得天翻地覆,但又無人膽敢捋其虎須。

於是乎文學界就這樣驚異的保持著平靜與對這部《牧羊少年》的稱讚,一派興興向榮。

其實內裡暗流湧動,波瀾不止,大家礙於二位文壇前輩,隻能將心中不滿按捺在心中。

不少在文學界鬱鬱不得誌的作家見狀,更是將目光投向了兒童文學。

可以預見的是,有這樣一群作家湧入兒童文學陣地,一個未來的,屬於兒童文學的盛世即將到來。

……

次日清晨,空中下著清涼的小雨,淅淅瀝瀝。

程開顏起床洗漱過後,站在書桌前整理東西,窗外的小院裡籠罩著細密如霧般的雨水,樹葉在雨聲中嘩嘩的,顯得格外的安靜。

“可惜不是周末,不然又是個睡覺的好天氣。”

他搖搖頭提著包轉身走出房間。

“把傘帶上,還有曉莉昨天寄來的信,你最近怎麼回來的越來越晚了?”

堂屋裡母親徐玉秀拉住他,塞給他一把雨傘和一封信,關心的問道。

“最近在在忙呢,過段時間就好了。”

“好,彆累著自己。”

徐玉秀點點頭,放他走了。

胡同裡,行人來往依舊。

青石板磚的地麵上已經瑩起一麵雨做的水鏡,在雨幕下泛起層層漣漪,十分漂亮。

程開顏舉著雨傘,一邊揭開信封,看了起來。

信很簡短,劉曉莉說想要考北舞,並詢問他的意見。

另外還提到最近漲了工作,提了職稱,一個月六十五塊的工資。

“我現在的工資比你還高呢!”

即便隻是隔著紙張,程開顏依舊能隱約猜到這家夥,叉著腰得意的樣子。

“考北舞啊?還真是……美人恩重呢。”

程開顏笑了起來,快步朝著車站走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