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171花生粕
凡是人,哪怕是傻子,他們都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為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或者公司給出一堆改進建議。
然而,建議好發表,但老板卻不會予以采用。
能做到老板的位置,他們傻嗎?他們不知道弊端嗎?
他們心裡都明白,甚至可以說非常明白痛點,然而老板和打工仔是兩個物種,兩者的利益訴求是不一致的。
打工仔想的是舒服一點、高興一點、工資高一點,老板想的是利潤高一點、高一點、再高一點!
有個姓王的老板說過,彆整天這捐點、那捐點,最大的慈善就是給打工人多發一點。
這個道理,當事人肯定懂,但發多一點能給自己什麼?位置?名聲?還是能給自己減稅?更關鍵是不缺工人啊,這個價都搶著進廠,有的是人乾!
唐植桐慶幸自己來到的是一個初始年代,慶幸自己沒有成為一個農民……
從星期二上班開始,唐植桐開始深入一線,與押運員訪談。
對此,唐植桐帶好本子、鋼筆,信心滿滿。信心來源在明年的工業長子某個鋼鐵企業,兩參一改三結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時風靡全國。
列車到站,唐植桐又是幫著卸貨、又是幫著拖車。
這一套忙活完,唐植桐又是遞煙,又是點煙,姿態可謂是非常之低,但說出訴求後,卻碰了壁。
“唐師傅,你把我們想成啥了?”這是語氣衝的。
“唐師傅,方科長給換了郵車,我們就知足了,沒有其他意見。”這是態度溫和的。
“唐師傅,我們有手有腳,有困難能自己克服,不給組織添麻煩,你說是吧?”這是綿裡藏針的。
“唐師傅,你是覺得我們覺悟低嗎?”這是擼袖子要動手的。
……
唐植桐聽後,沒有覺得挫敗,反而很欣慰。我們的宣傳陣地沒有丟,也正是有了這麼一群可愛的人,各行各業才有了長足的發展,為以後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欣慰歸欣慰,感慨歸感慨,工作歸工作,該做的還得做。
方法總比困難多。
接下來,唐植桐的目的不變,但轉變了策略,從語言表述上進行調整。
“人民群眾的通信需求在增長。對,您今天能克服,明天能克服,明年呢?後年呢?耽誤了誰算誰的?”
“方科跟上麵申請了郵車,既減輕了大家現在的負擔,也能鍛煉大家的能力,滿足了日益增長的群眾需求,這叫長遠!但同樣從長遠考慮,以後信件會越來越多,分揀不及時,耽誤了人民群眾的信件怎麼辦?現在做這些同樣也是為長遠考慮啊,怎麼能不配合呢?”
在唐植桐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哪怕當時不能給建議的,也答應回家認真考慮這件事,下次給唐植桐回複。
忙活了一天,唐植桐在下午臨近下班的時候去了食堂。
“唐師傅,您來了。”押運科食堂一天三頓有人值班,但高峰隻有中午,下午人很少,隻為那些押運歸來晚的押運員備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