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本在各地方開學堂,用孔子的方式教育小孩子。他們把若水們送到學堂。他倆把多年積蓄全拿出來,設立助學基金。他們老了,未來要看下一代人的作為。不能讓貧困的孩子受窘,基金補貼食堂,免費用餐。完成一件事,解決一個問題,就很快樂的。他們讓小海來管理食堂,又為他開了一個網站,為離散的家庭尋找親人。
其他人呢?
小梅跟小輝在手機上成了好友,她的“雞”總去吃小輝家的“食”,小輝不忍“揍”它,就“攆”它,說你下蛋也不下在我這兒。
小輝的爸爸去世後,小輝把媽媽接過去了。媽說“閨女是媽的小棉襖。”人老了,“眼窩子淺”,愛流淚,易感動。那是弱者向善,希望善的降臨。
小五,一開始的運氣很好,收入不少,接著娶了媳婦,有了孩子。可是他不學好,整日鬼混。他賭博欠了一堆債,房子也賭進去了;又從媽那騙出房本抵進去,借了高利貸。最後一個人跑了。一去沒有音信,不知死活。小五媳婦跟他“切割”了關係,沒有感情,隻有怨恨。
債主找到他爸媽。
任嬸找活做工掙錢,“我這輩子欠他的。”人是在兒女的事情一個個做完中逐漸老了,任嬸拖著病體,替不肖之子還債。一個人病歪歪活著,一定是某個係統支撐著……
紙條上說,人活著,對他人負有責任。
小六把積蓄拿出來,幫媽媽還債。老果婆子說過,彆看是一家人兒,總有好的有壞的,不能一樣。
後來,小六病倒了,鬢角白了。鞋架的不同季節的鞋換了又換,也沒有穿出去。他常常想人,想奶奶,恨小五;他為小光感歎,想起小寶,小海……他怕自己得了長期乾耗的病,他怕這樣,這樣不如得個暴病,痛快些,不拖累家人。他理解了“死去元知萬事空”……
人像一炷香,剛點著時感覺有很長的路要走,剩到末尾處,隻有惶恐,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