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方豔紅不解地說:“哦,還有這種事?”這時,老年的族長來了,青年人上前說:“我不信挖不出井來。老爺爺,我叫掘井,祖祖輩輩挖井為生。我幫你們上山找水脈挖井。”
族長高興地說:“太好了!我代表全村人感謝你,請吧,掘井師傅。”
掘井就在村裡住了下來。第二天,掘井帶著20多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上山找水脈。他們每天從太陽未出山忙到紅日沉西邊,尋了一天又一天。結果,沒找到水脈。小夥子一個個打退堂鼓走了,隻剩下掘井一個人。
幾個中年漢子跑過來,對掘井說:“你這個掘井是個騙子吧?怎麼尋了這麼多天,也沒挖出一口井來呢?今後,我們不能夠供你吃飯了,你滾吧!”
方豔紅氣急敗壞地說:“掘井師傅任勞任怨,就是為了村民們有水喝,你們怎麼能夠這樣對待掘井師傅呢?”
年邁的族長來了:“你們知不知道,村民很苦,你們就彆管閒事了吧。你這個年輕人,也彆折騰了,你回家去吧!”
看見掘井在落淚,王麗君安慰掘井說:“大家不了解你,彆難過。”掘井說:“我如果找不到水脈,挖不出井水來,就死在這塊山嶺上。”
方豔紅說:“我知道這個故事,掘井他風裡來,雨裡去,不管是炎熱的酷暑,還是刺骨的寒冬,從不間斷。在山上找了3年零3個月,依然沒找到一條水脈,依然沒有挖出一口井來。”
有一天中午,太陽像一輪火球,曬得掘井大汗淋漓,昏厥過去了。方豔紅對王麗君說:“我們將這掘井抬在棚子底下。”
誰知道,掘井醒過來後,又來到陽光下的山坡上要繼續乾。這時,來了一個拄拐杖的叫花子,說:“小夥子,彆找了,這座山底下沒水脈。”
掘井說:“我不信,我不找到水脈,不挖出井來,不使這片荒山禿嶺長出樹木,我就葬身在這裡。”
叫花子麵露微笑,點點頭說:“世上難得有你這麼有誌氣的好青年。好吧,我助你一臂之力。”
說完,用竹拐杖往地上一戳,瞬間,滿山遍野,溪水潺潺;又一戳,立刻,綠草茵茵,鮮花朵朵;再一戳,馬上,茂林修竹,拔地而起。掘井知道遇上了相助的神仙,倒地便拜:“謝謝您老人家。”
神仙扶起掘井說:“不用謝,不用謝。”掘井問:“老人家,你怎麼知道山底下沒水脈呢?”
神仙說:“很久以前,天宮有個雨神,見這裡風景優美,就下凡到這裡來遊玩觀光。誰知,這山林豺狼虎豹特彆多,雨神被虎狼咬得傷痕累累。他氣壞了,回天宮後,就給這片山下了幾十天的傾盆大雨,把整座山的猛獸都淹死了,並切斷山底下的水脈,不給這片山下半滴雨,叫這座山永遠光禿禿的,寸草不長。”
掘井說:“這雨神的胸懷也太狹窄了,這麼一報複,可害苦了這裡的百姓呀!”神仙說:“是呀,雨神當時一時氣憤所致。後來,有個年輕人為解除百姓疾苦,發憤要使這片荒山禿嶺長出樹木的精神感動了雨神,於是,趕來補救自己的過錯。”
掘井恍然大悟,說:“哦?你就是那位雨神呀!”
雨神說:“對!我就是那位雨神,為了讓這片山嶺永遠青翠欲滴,我要接通下麵的水脈。”說完,把竹拐杖插入地底,雨神隨著一陣清風不見了。從此,這片山嶺披上了鬱鬱蔥蔥的綠裝,這裡的老百姓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老百姓為了紀念掘井師傅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以“掘井”的“井”字打頭,把這片山嶺叫做“井岡山”。
劉傻子笑道:“不錯,這是一個反映名山井岡山來源的神話。名山是神話傳說最多的地方,從三皇五帝、君王大臣到民間的凡夫俗子,都留下了或喜、或悲、或怒、或怨的美麗傳說,名山也因此而充滿了靈性;而曆代名人留下的詩詞題賦,則更增加了這些名山的文化底蘊,留給我們的是無儘的遐想。”
張洪德說:“中國曆史上,有許多重大事件發生在一些山嶽上。於是,這些山上銘刻著動人的史跡,打上了文化史的烙印,令人景仰。如反映大禹疏導九江的廬山漢陽峰禹王崖;浙江紹興會稽山,因禹王的遺跡而馳名。”
沈明貴說:“杭州的吳山、胥山,因春秋吳國伍子胥以忠諫而死,浮屍江中,立祠山上而名滿天下。蘇州的虎丘山、教場山,分彆與吳王闔閭的一係列事跡和孫武子教場訓練女兵等事跡相關而得名。”
歐陽旭說:“遼寧的鳳凰山主峰箭眼峰、馬蹄窩等著名景物,都和唐太宗征遼的曆史事跡密切相關。”
王麗君不慌不忙地站起來,“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傳說很多,我現在講一個武當山的《吊鐘掉鐘》的故事吧。”
——從前,有個張員外,良田千頃,騾馬成群,一輩子吃不完,用不儘。張員外沒有兒子,隻有一個獨生女兒。這張小姐生在糖罐裡,住在福窩裡,是張員外的命根子。那年,張小姐得了個怪病:臉皮黃,身子瘦,白天吃不下飯,夜裡睡不著覺,嘴裡一個勁地胡說八道。張員外沒法子,在十字路口張出招帖:有人看好小姐的病,要黃金給黃金,要白銀給白銀,要珍珠給珍珠,萬貫家財任意挑。
有天,門前走來個化緣道人。他身背一把七星寶劍,肩挎一個黃色包袱,自稱是武當山來的,口口聲聲要見張小姐。張員外見這道人有些來曆,就迎到後堂,請道人給小姐看病。道人一不摸脈,二不用藥,隻是用指頭指著她的眉頭,說道:“回來,回來!”
小姐的病立刻就完全好了。張員外感激道人,端出一盤銀子,道人不要;端出一盤黃金,道人不收;又要獻出幾頃良田,百匹好馬,道人也都不接受。
張員外急了,問:“老神仙,這不要,那不收,你究竟想要什麼呢?”田幻想說:“他想要寶貝鐘。”果然,道人說:“我隻要你那兩口大鐘。”
張員外舍不得了。原來這兩口鐘,一口叫金鐘,一口叫玉鐘,響聲清脆,震蕩雲霄,千裡以外,尚有餘音,鐘上鑄有二龍戲珠、丹鳳朝陽、八仙過海,無不栩栩如生,是張員外的傳家珍寶。張員外說:“老神仙,你就要彆的吧,這兩口鐘我不能給你。”
龍小宏說:“張員外,你不是說過,萬貫家財任意挑嗎,怎麼能夠變卦呢。”張員外說:“這是我的傳家寶,我不給就是不給。”
這道士就是真武祖師。當時,武當山的九宮、九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剛修好,各種寶貝應有儘有,就是缺少兩口大鐘。他見張員外食言不肯給,很生氣,向鐘上吐口唾沫,忿忿地走了。
真武祖師的一口唾沫,使兩口鐘成了神鐘。夜裡,玉鐘對金鐘說:“張員外忘恩負義,哥哥,在他家沒有好處,我們走吧!”金鐘說:“好啊!武當山是仙山,正好落腳。”
金鐘和玉鐘趁著更深夜靜,神不知鬼不覺地飛呀,飛呀,飛過一重山,飛過一道河。漸漸的,玉鐘覺得累了,飛得慢起來,落在哥哥後麵。
金鐘不時扭身招呼妹妹:“你飛不動了,我來攙扶著你吧!”玉鐘怕誤了哥哥的行程,謝絕了他的幫助:“哥哥,你快飛吧,我會跟上來的。”
眼看天快亮了。天亮以前飛不到武當山,就會落到半路。金鐘好不焦急,隻好拚命趕路,終於,在天亮之前,落在天柱峰太和宮旁的山埡上。玉鐘因為年輕力單,越掉越遠,飛到武當山下的官山河口,便聽到了晨雞報曉。雞子一叫,它再也飛不動了,一頭紮下河底,形成一個無底深潭,人們就叫它“掉鐘潭”。
劉傻子說:“這個神話圍繞武當山,很有意義。我國各地名山,幾乎都因有美麗的傳說而形成美麗的山嶽文化。幾千年來,中國的儒家、佛教、道教受“政教合一”的支配,湧向大小山嶽,紛紛選擇洞天福地,處處開辟祭壇道場,廣建宮、觀、寺、廟、庵、堂、殿、閣、樓、塔、亭、台,開岩鑿洞,摩崖造像;中國眾多的山嶽,紛紛創建成官民信仰和崇拜的聖地。與此同時,還有許多名勝史跡和古代文人名士的遊山經曆和詩文推崇密不可分。”
張洪德說:“嶗山自古以來被稱為‘神仙之宅,靈異之府’,更具有道教山嶽的代表性。早在秦皇漢武時代,嶗山就是覓仙求神和尋找長生不死藥的所在。宋元以來,這裡成了道教名山。這裡不僅建有太清宮,而且還有眾多道家在此修道。”
沈明貴說:“著名道士劉若拙、邱處機、劉誌堅、李誌明、孫紫陽、張三豐等,在這裡留下了他們許多修道講道的遺跡。像‘邱祖墳’、‘混元石’、‘白龍洞’、‘仙人橋’、‘玉女盆’、‘金液泉’、‘聚仙台’、‘仙人髻’、‘飛來石’、‘明霞洞’、‘聖小泉’等遺跡都有奇異的道教色彩。密集的道教風物群構成了嶗山大約300裡方圓的道教文化分布圈。”
穿戴時尚的許小玲來了,她說:“天上的仙女喜歡峨眉山,我講峨眉山流傳的神話傳說《天門枯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