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因為三架機器人飛艇的通話聲音可以共享,劉傻子與地質學家、物理學家的聲音可以共享,對科學一知半解的沈聰明,居然命令他乘坐的機器人飛艇的駕駛員打開機艙門,他看見草原上的動物、湖畔、藍天、白雲,覺得太美了,從飛艇的窗戶裡看海覺得不滿意,走出飛機拍照。
忽然,雷電大作,雷在沈明貴頭上炸開,當時,他就被炸得暈了過去,倒在一塊岩石旁。劉傻子發現了,趕緊出機艙,抱起沈明貴回到機艙,這個時候,雷電聲隆隆,剛才沈聰明躺倒的地方的石頭被劈得破碎了。當然,無論多大的雷電,飛艇艙的人們,卻是安全無恙,畢竟飛艇有防雷防磁裝置。
古人對昆侖山抱有敬畏,是因為昆侖山上流傳著關於神仙的傳說。現代人提起昆侖山,常提到的就不隻是西王母了。因為在現代,昆侖山也發生過一些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
飛艇返回途中,徐蘭問:我想提出幾個與昆侖山相關的問題,請大家回答。一是什麼是昆侖天柱。小燕子回答說,《龍魚河圖》曰:“昆侖山,天中柱也。”東方朔《神異經》曰:“昆侖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裡,員周如削,銅柱下有屋,壁方百丈。”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昆侖,上通璿璣(北鬥星)……是以太上名山,鼎於五方,鎮地理也。號天柱”。
劉傻子問,什麼是昆侖龍脈?小夢說,《河圖括地象》:“龍池之山,四方而高,中央有池,方七百裡,群龍之居。多五花樹(按五花草),群龍食之。去會稽四萬五千裡。”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昆侖,相去正等,麵方各五千裡,上層是群龍所聚”、“洲上多鳳麟。”昆侖丘為中華龍脈之祖,龍的原型地。聖王坪為龍頭是昆侖丘核心部分,中央有瑤池,軀乾是由嶠山當地稱大羅嶺的山脊組成。軒轅台位於龍尾,為當年黃帝祭天悟道處。
徐蘭問:“昆侖神貌是怎樣的?”小聰說,(戰國)屈原《楚辭·天問》曰:“昆侖懸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幾裡?四方之門,其誰從焉?西北辟啟,何氣通焉?”(戰國)列禦寇《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於昆侖之丘……先王所謂懸圃。”(戰國)佚名《爾雅·釋丘》謂:“三成(三層)為昆侖丘”。(戰國)佚名《山海經·海內西經》雲:“昆侖之虛,方八百裡,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麵有九井,以玉為欄。麵有九門,門有開明獸鎮之。”
小明說,(漢)司馬遷《史記·律書》謂:“不周風居西北,主...生。”(漢)劉安《淮南子·地形訓》曰:“昆侖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懸圃。”“掘昆侖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北門開以內(納)不周之風”。《淮南子·地形訓》:“有九井九門,弱水環繞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
小波說,(漢)東方朔《神異經·中荒經》謂:“昆侖之山(丘)……圍三千裡,周圓如削。”以上諸多古籍文獻,從不同角度共同描述了昆侖丘之“懸”、“圃”、“四門(九門)”、“增(層)城”、“木禾”、“九井”、“開明獸”、“五城十二樓”、“不周山”等地貌形態以及周邊有“弱水環繞”,有“炎火之山”。
劉傻子又問:“什麼是瑤池?”小波說,(戰國)列禦寇《列子·周穆王》記:“彆日升於昆侖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封之以詒後世。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乃觀日之所入,一日行萬裡。”(漢)司馬遷《史記·大宛列傳論》:“昆侖……其上有醴泉、瑤池。”《穆天子傳》卷三:“乙醜,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析城山聖王坪便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瑤池懸圃。
劉傻子坐上穿越號機器人變化的飛艇,帶著小燕子、小聰、小夢、小明、小波穿越到一個混沌的時代,小明說:“傻子教授,這是哪裡呀?我怎麼看見了一個大雞蛋。”小波嘲笑:“夢弟,你是不是犯傻,哪裡有這麼大的雞蛋,比一個房屋還大的雞蛋。”傻子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雞蛋,馬上就有人會鑽出來的。”
傻子教授繼續講述故事——
有一天,一聲舂雷把他給驚醒了。他睜開眼睛一看,漆黑黏糊的一片,什麼也看不見,悶得人十分難受。他對這種境遇十分氣惱。東摸西摸,摸出一把大板斧來,朝著眼前的一片...混沌奮力一砍,隻聽得山崩地裂的一聲巨響+大雞蛋被他從當中劈開分為兩半。
大雞蛋中清而輕的東西化為氣體冉冉上升,變成了天。腳下重而濁的東西,沉沉下降,不斷加厚,變成了地。這樣,宇宙有了天和地。
果然,他們在飛艇裡,聽見一聲巨響,看見雞蛋破碎,一個人拿著一把板斧,從破碎的蛋殼中走去來,形態像一座山一樣高大。小燕子說:“傻子教授,這個從雞蛋裡出來,站起來了,像高樓一樣高大。”
劉傻子繼續講述——
天和地分開以後,怕他們還要合攏,索性頭頂著天,腳踏著地,站在天地當中,隨著他們的變化而變化。天每日上升一丈,地每日加厚一丈,他的身體每日也長高一丈,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越上升,地越加厚,他也越高大,成為世界上唯一的“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不讓天和地有重歸於混沌的機會。
他孤獨地站在那裡,堅持做著撐天拄地的辛苦工作,可是四周卻如故,伸手不見五指,大地寂寞而寒冷。十分憂傷,他想:這世界太可怕了,沒有光、沒有熱、沒有山、沒有水,什麼都沒有。後代無法生存下去,我必須犧牲自己。他毅然決然地大喊一聲,倒下來死去了。他的死引起了一連串生命的誕生。
他臨死的時候,周身突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他口裡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雲,他的聲音變成轟隆的雷聲,他的身體和手腳變成了大地的四麵和東西南北中的五方名山,他的血液變成了江河海洋,他的筋絡變成嶺山道路,他的肌肉變成了田野土地,他的皮膚和汗毛變成了花草樹木,他的頭發變成了天卜星辰,他的骨骼變成岩石礦藏,他的汗珠變成了甘霖露水,他歡喜時的笑容變成朗朗晴天,他煩惱時的愁容變成沉沉陰天,這垂死化身的為人類創造了一個美好的世界。
劉傻子他們乘坐的穿越號機器人變化的飛艇,在空中飛著,可以看見,用斧砍開的下半個大蛋殼赫然在目,劈飛的巨石飛落在南門穀巍然屹立,宇宙渾濁初開的跡象曆曆可尋。難怪乎,伏羲在此結繩記事、觀天畫太極;女媧在此煉石補天、摶土造人;屈原將此地作為《楚辭.天問》的理想原形;東漢許慎謂:“墟:‘大丘也。昆侖丘謂之昆侖墟。古者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丘謂之墟。《說文解字·丘》謂:“丘,土之高也。非人所為也。
一日四方高,中央下為丘。”可謂:陽城的析城山具備遠古時代昆侖墟的地貌特征,此是南安陽當地占人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或許是開天地片段的有形影子。有可能是我們的人類祖先在遠古時期利用自然,改善人類生活的勞動英雄的化身,曆代的人們為紀念他,而將他尊稱為神,人們用祭祀的方式祭拜他,以表達後人對他的崇高敬意。
劉傻子問:“什麼是伏羲造六峜?”
小燕子回答,《管子·輕重戊》:“伏羲作造六峜以迎陰陽”六峜授時又稱“晨考日出”,指不同節氣太陽升起地平麵一瞬間時的方位。人們站在某地,隻要稍加留意便能發覺一年四季、逐月逐日太陽升起於不同方位。夏至升於東北,冬至升於東南,春分、秋分升於正東,各個節令從不失信,遠古時昆侖先民同樣也發覺這一天象規律。於是那時的世主伏羲便組織民眾在昆侖聖王坪中央及其東緣(包括西緣)堆築了六座(或十一座)石台以分彆對應不同時節太陽升起的位置,由此便可準確及時地授時推曆,告民農時。史稱此六台謂“六峜”。
劉傻子帶著小波、小明、小聰、小燕子與夢弟,坐在穿越號機器人手機變化的飛艇在穿越。感受到地球上的天崩地裂,感受到九千年前發生了一次大地震,感受到電閃雷鳴,感受到洪水滔天。
傻子教授講述故事——
洪水過後,形成了一個大沼澤。因雷聲在此炸響,故叫“雷澤”。有一個勤勞聰明的姑娘,有一天在雷澤邊,偶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腳印,覺得很是奇怪,就用自己的腳去踩了踩這個巨大的腳印,忽然她的腹中有了感應,後來就懷了孕,生下一個兒子,人首蛇身。她覺得神秘異樣,就給孩子取名宓羲,因孩子能伏地快速行走,又叫伏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