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冬收青菜(1 / 1)

推荐阅读:

要說天塹關本土的老百姓不會種地,人們信,可要說天下人都不會種,那誰信?

但蘇家那位女掌櫃,就是在大雪紛飛時,收獲了第一茬嫩青菜,且都端上桌了,由不得他們不信。

蘇家

季晏禮被邀請來到蘇家時,蘇笙笙和女眷們正清洗著新收下來的蔬菜。

溫暖如春的屋子裡,眾人齊齊忙碌備菜,準備涮鍋。

眼看大雪就要停了,季家公子也不能再拖延了,必須儘快趕路。

蘇家繡房在交了貨之後,又產出數匹腈綸供售,才終於有了片刻的喘息之機。

這幾天裡,不僅幾位夫人忙得腳不沾地,就連蘇元菱和蘇念薇也一直守在鋪子裡。

“這次足足賺了九百兩銀子,雖然不夠還你的錢,但也能還一大半了。”

蕉氏作為賬房,點出六百兩的交子,喜氣洋洋地遞給蘇笙笙。

上一次,那個不爭氣的四房,足足賭出去一千五百兩。

她們都以為難以償還蘇笙笙的恩情了,沒想到短短十天,就淨賺了九百兩。

尋常的麻布一匹需要三百文,但士兵的冬衣,哪裡能用這麼糟糕的布料。

而一匹絹帛需要一兩銀子,即便是不壓貨批量賣出,也得九百多文一匹。

而她們的腈綸僅賣七百五十文,即便如此,她們一匹還能賺一百二十文呢!

除去新購入的五套紡織機,和六十位新招的繡娘每人二兩銀子的工錢,她們足足賺了九百多兩。

這要放在以前,即便是四房合力,三年都絕對掙不下這麼多錢的。

當然,蕉氏幾人也知道,她們能純掙這麼多錢,也是多虧了蘇笙笙的幫襯。

除了她們之外,其他幾家布行,現在可是把腈綸賣到了九百文一匹的價格。

是蘇笙笙沒有收取她們額外的費用,又提供了場地,還白送了五套紡織機的成本。

隻是,她們也不好總占她的便宜,所以那五台織布機的錢她們自己出了。

而剩下的這九百兩,她們先還蘇笙笙六百兩。

等她們置辦個鋪麵、再買五套紡織機、招些繡娘後,熬個年,這賬總能還清。

她們也是想著,還有不到三個月就是年關了,幾個小的都還未成婚,總得成個家。

再說馬上蘇笙笙就要出嫁了,若非她這次牽線搭橋,哪裡能掙下這麼多錢?

所以,這次蘇笙笙的嫁妝,不僅三房會出,二房也和她商量了,她們也要給添妝的。

即便鍋子上蒸騰的熱氣,也擋不住蕉氏眼中的濕潤。

蘇家遭難時,若非蘇笙笙挺身而出,這一家人如今會是何種境地,誰又能想象呢?

今日這錢,她們是真心實意地想要還給蘇笙笙,不容她推脫。

“一想到你就要嫁人了,二伯母心裡還真有些舍不得呢。”鐘氏也跟著眼眶紅了。

眼見大伯母、二伯母都激動起來,蘇笙笙隻好先收下。

蕉氏這才擦了擦眼淚,笑道:“季公子能娶到咱們笙丫頭,才是真的有福氣呢。”

蘇家書房內,季晏禮到訪之時,恰逢蘇老太爺正為蘇笙笙整理著一部精巧的詞典。

這部詞典,原是為教導寧桀識字所用。

蘇笙笙每教一字,皆細致地在詞典中分類組詞,使之條理分明。

蘇老太爺對這按26個字母巧妙編排的詞典,讚歎不已。

他當下便跟著寧桀一起學,而後幫著歸置各類生字到詞典裡。

如今寧桀已經開口說話,就是多年不曾開口,說話有些不清晰,字不能連貫。

但這已足以讓蘇老太爺心中的大石落地,得以向世子夫人有所交代。

家中眾人各有忙碌,蘇老太爺獨自一人時,難免感到孤寂。

於是,便將教導寧桀視為一大樂事,他發現這孩子天資聰穎,隻是往昔未遇良師,這才耽擱了。

而後在蘇笙笙上山期間,都是蘇老太爺每晚親自指導寧桀,甚至是樂此不疲。

但要說讓他最為高興的事,還是孫女種出菜苗的事。

聽說孫女不僅帶頭種田,還創新性地搭建起了溫室大棚,這讓蘇老太爺倍感振奮。

南陵雖應不懼戰,但民生凋敝,急需恢複。

這要是真能成功,不說一毛不拔的天塹關能有糧吃,就是整個南陵,冬日收上一成,也足夠度過漫長嚴冬。

蘇老太爺深知田地對於百姓的重要性,所以當季晏禮帶來一款大富翁的田宅遊戲,說是孫女所製時,他更是興趣盎然,立刻與季晏禮對弈起來。

作為帝師,蘇老太爺對於國政稅收了如指掌,很快便在遊戲中發現了不同尋常之處。

“這丫頭,弄出的遊戲真是彆有深意啊!”蘇老太爺感歎道。

起初,季晏禮也以為蘇笙笙是想借此遊戲與商人聯手,提高商人地位。

可直到後來,他才從中窺見一二。

正如蘇老太爺所言,蘇笙笙的這盤棋,下的絕非僅僅是商賈之事。

而研製出大富翁遊戲的人,本意可不是鼓勵掠奪財富,支持資本。

是為了指出,資本壟斷的危害。

季晏禮也是好久後,才看出一點端倪,而蘇老太爺則一眼便洞悉了其中的關鍵。

他在讚服之餘,心中仍有空失感,“蘇小姐智計無雙,若為男兒身,定能大展宏圖。”

蘇老太爺想起蘇笙笙在改造什麼水循環時的一番言論,心中也有所觸動。

若非北戎多次南侵、燒殺搶掠、弄得生靈塗炭,他一個文臣又怎會主張戰事?

隻是舊皇也曾割地賠款,卻反而助長了北戎的野心,最終養虎為患。

麵對即將步入仕途的季晏禮,蘇老太爺語重心長地叮囑道:“奸相當道,朝局混亂,你此去自己也要多加注意。”

季晏禮卻回道:“六小姐曾談及為臣之道,將晏禮一語驚醒,可說受益匪淺。”

蘇老太爺聞聽此言,放下了手中的牌,“如何說?”

“六小姐問為臣者,是應忠於社稷,還是忠於君主?”

季晏禮目光略有晃神,“晏禮也是近日才有答案。清也是臣,濁也是臣,當守本心。”

不為外界所困,堅守內心那一份純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