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趙無忌和陸東風離開了,洛川卻就停在原地,扶著那欄杆,望著麵前並不平靜的湖泊發呆。
影子就那樣安安靜靜的站在他的身後,有風拂過,好似青城山上一般寧靜。
不知過了多久,洛川才忽的開口,問道,“那個書生孟三書,如今何在?”
影子道,“就在離城,”她看一眼洛川的背影,又補充了一句,道,“另一個書生,也在。”
“哦?”洛川眼神微眯,“杜水生?”
影子道,“是。”
洛川沒有去問杜水生的事情,而是問道,“那一支蒙昧,如今怎樣了?”
影子道,“孟三書為蒙昧的每一條枝杈都布下了新的任務,並讓這些任務處於暗部或者秋風的注視之下,在任務結束以後,那些枝杈,便可以融入暗部或者秋風,成為暗部或者秋風一條新的線。”
洛川點了點頭,道,“如此,既可以讓暗部和秋風看到每一條新線的能力,又可以任務的形式規劃新的接頭,這個孟三書還是有些聰明的,隻不過蒙昧的這些新線,短時間內還是要與暗部及秋風原本的線有所區分,畢竟永昌乃新得之地,各地徹底歸心尚且還需要些時間。”
影子道,“是,你要見見他們兩個嗎?”
洛川想了想,道,“我沒有想好如何安排他們兩個,但,見見也好。”
影子一點頭,“嗖”的一聲消失在原地,半炷香之後就又返回,與她一同回來的,還有兩個書生,一個長須高冠,一身長衫,典型的永昌傳統讀書人打扮,另一個眉清目秀,麵白無須,同樣一身長衫,卻偏加了一條腰封,一襲罩衫,看起來就有些與眾不同。
“草民孟三書,見過太守大人!”
“罪臣杜水生,拜見太守大人!”
洛川看著麵前兩個書生,一個躬身而禮,另一個卻雙膝跪地,真真是讓他也有些始料未及。
影子朝不遠處始終守在那裡朝這邊眺望的高士賢點了點頭,一眾宮廷護衛便又止步在四周,不再靠近。
洛川先是一抬手,以溫和真氣將孟三書扶起,然後低頭看向杜水生,問道,“何故稱罪?”
第(1/3)頁
第(2/3)頁
孟三書眼觀鼻鼻觀心,靜立不語。
杜水生則頭也不抬的大聲道,“罪臣未得軍令,私掘沔水,以至於河玉城以南數百裡良田化為澤國,以此稱罪!”
洛川踱步到杜水生麵前,寒聲道,“好大一個罪過,你倒也敢安在自己頭上,就不怕本太守一怒之下,斬了你的腦袋?!”
杜水生全無害怕的意思,仍舊大聲道,“太守大人之仁德聖明天下儘知,罪臣不怕!”
洛川再度沉默,不知在想些什麼,片刻之後,才轉身去麵對那湖泊,道,“起來吧。”
杜水生此時額頭滲汗,聞言飛快叩頭道,“謝太守大人!”
洛川就這樣背對著兩個書生,問道,“三書,蒙昧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你做得很好,照水城那位易白前輩的事情,如何了?”
孟三書不去看身邊正一本正經擦汗的杜水生,端正行禮道,“回稟太守大人,易白已經領受了太守大人的離郡道官之璽,並交回了永昌孟氏的印璽,正式成為離郡道官,自願為我離郡鎮守照水城。”
“好,”洛川點頭問道,“易白前輩在照水城可有住處?”
孟三書道,“他那樣的人,在哪裡都沒有住處。”
洛川側頭對影子道,“告訴左丘月,去照水城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城中尋覓一座清淨雅致的宅子買下,然後親自替我送去贈予易白前輩,這個錢,太守府宮來出。”
影子道,“是。”
洛川轉身回來看向孟三書道,“這件事做得很好,我賞你一個差使,”他伸手一指杜水生,道,“替我給這位私掘沔水淹了數百裡良田的杜先生,定個罪吧。”
杜水生看一眼孟三書,然後低下頭去。
孟三書不去看任何人,始終麵色如常,聞言也沒有過多考慮,便開口道,“河玉城之戰時,杜先生不過一介草民,作為水軍裨將孫浩的幕僚隨軍出征,出謀劃策是他的職責,最終決定掘開沔水河堤的,仍是孫浩,所以在這件事上,無論功過,皆應以孫浩為首。”
“河玉城戰後,我曾就沔水決堤之事,分彆求教於趙郡尉和陸郡尉,”孟三書說話不急不緩,平穩順暢,沒有什麼停頓,“趙郡尉說,此事於河玉城之戰而言,不但大量殺傷了南逃的獸潮,還在河玉城以南形成了天然防禦屏障,乃屬奇謀,陸郡尉則說,破一處堤口可淹河玉城南數百裡土地,則破堤之人,當非偶然為之,若可以開漕治水,使之歸於一處合適的位置,則河玉城南之局勢,或因此大不相同......”
杜水生聞言,低垂的麵上閃過驚疑之色,卻唯有影子有所察覺。
第(2/3)頁
第(3/3)頁
“是以草民以為,此事當視杜先生對那沔水洪澇之災的後續處置能力而定,”孟三書道,“若其可以如陸將軍所言那般,治水利民乃至於利國,則兩功並舉,當受大賞,若其不可治水,卻可以引水去害,則有功無過,當受中賞,若其既不可以治水亦不可以引水,則功大於過,當受下賞,請太守大人明鑒。”
洛川聽得頻頻點頭,問杜水生道,“杜先生,你可為孫浩與你自己,爭個大賞、中賞還是下賞呢?”
杜水生飛快抬頭,抱拳行禮道,“臣願爭大賞!”
洛川沒有繼續往下說,而是問道,“幕僚雖重,卻非官職,此番見我你屢次稱臣,是入了哪部府衙?”
杜水生道,“回稟太守大人,非是入了府衙,而是河玉城之戰後軍務處論功行賞,以助戰有功,招臣入軍務處,授以軍務處行走之職,職司太小,當未入太守大人聖目。”
洛川麵色古怪,問道,“招你入軍務處的是趙郡尉還是陸郡尉?”
杜水生道,“是趙郡尉。”
洛川笑著搖了搖頭,卻也沒有再說,而是道,“杜先生,你既願意領了這上賞之功,我便與你說說,我對那河玉城城南之地的看法。”
杜水生連忙躬身道,“臣洗耳恭聽。”
洛川道,“河玉城,乃是我離郡邊城,但更重要的,是我離郡與南夷之間的......門戶重地!”
洛川在此一頓,孟三書與杜水生聞言齊齊一震。
洛川將兩人的變化收入眼底,繼續道,“所以這治水一途,當先慮其軍事,後慮其民事,若你果然治水有功,則與助我入主永昌之功一並,當賞你離城朝堂之上,一個位置!”
杜水生聞言神情一肅,躬身到底,“臣,定不負太守大人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