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誠從來沒想過乾翻置地,因為他很清楚,這在港島,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說之前怡和控製下的置地,還存在著股權危機,讓其他人看到能奪取股權的可能性。
但是現在包澤陽控製下的置地,沒有一絲一毫的股權掠奪的可能性。
包澤陽自己收購的外加怡和賣給他的股權,絕對超過了百分之四十,甚至更多。
甚至李加誠猜測,包澤陽對置地的控製,股權超過百分之五十,隻不過很多股權分散了出去。
而拋開股權的爭奪,從商業上,就更沒有希望了。
整個港島最精華的中環地產,有最少三分之一在置地的手中,而且這些大部分都是已經建成的甲級商業大廈。
這是港島商業最繁華的區域,也是利潤最高的區域。
哪怕每年什麼都不做,光憑收租,置地都能賺一大筆,更遑論置地下麵還有諸多沒有開發的土地。
所以想要乾翻置地,根本沒有可能。
李加誠真正需要的,還是沈弼站在他這一邊。
隻要沈弼站在他這邊,那對李加誠來說,他就占據了港島商界的先機。
因為港島的商業精華,全都在英資財團的手中,而如今,伴隨著大陸那邊的動向,英資財團正在撤退。
就像馬士基和英輪公司,他們為什麼拋售現代箱貨的股份,不是不賺錢,而是他們怕。
他們怕港島成為戰爭爆發之地,大陸打過來,收複港島,甚至再沒收他們的財產,那樣他們會血本無歸。
怡和和彙豐,在這方麵,已經是前車之鑒了。
而當時在魔都號稱地產之王的沙遜家族,更是由此一蹶不振。
要知道,四十年前在魔都,新沙遜洋行的財富,可是估值十五億美元的。
(沙遜家族分裂了,一個老沙遜洋行,二十年代就返回了大英,後來的是新沙遜洋行,也是沙遜家族的成員,但是跟老沙遜洋行已經近乎老死不相往來)
而二十年前新沙遜洋行的掌舵人維克多去世的時候,他留下的財富大概隻有兩百萬英鎊左右!
(數據源自《沙遜家族:一個猶太商業帝國的興衰史》,沙遜家族自己的後人寫的》)
區區二十年,一個當年號稱“東方羅斯柴爾德”的家族,徹底淪為了底層的小富豪家族,
這裡麵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是毫無疑問,資產的大頭都被沒收,是讓他們遭受重創的核心原因之一。
而在李加誠眼裡,這就是機會!
英資財團撤退,他們手中的產業,必然是要拋售的,不止是馬士基和英輪。
據說現在的麗聲公司也在出售他們旗下的電視台,也就是麗的電視。
甚至於包澤陽能夠拿下置地,這裡麵同樣有著怡和自己的原因,他們也擔心會重蹈覆轍,所以沒有堅定地抵抗包澤陽的收購。
看到事不可為,索性就痛快的賣了,換了大量的資金然後撤退離開了港島。
而這些英資公司的甩賣,繞不開的一個核心勢力,就是彙豐。
李加誠相信,彙豐在這些英資企業甩賣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重的話語權。
而隻要彙豐站在他這邊,那麼毫無疑問,在接下來英資退潮的這場饕餮盛宴之中,李加誠自信一定能吃到最肥的那些肉。
隻可惜,港島目前一部分基建公司都已經名花有主了,兩大電力公司,一個在包澤陽手中,另一個在嘉道理家族手中。
而煤氣這一塊,隻有中華煤氣這一家公司,已經落在了李兆基的手中。
這些公司,可不僅僅代表著源源不斷的穩定收益,更是還代表著大量的優質地皮。
彆的不說,就說港燈,負責供應整個港島的電力,自然而然,它的發電廠也在港島上,然後包括它的辦公大樓,員工宿舍等等,這裡麵很多土地都在中環。
置地持股了港燈,其實變相的又是增加了港島的很多土地儲備,而且又是優質的中環區域。
看的李加誠眼饞的啊。
可惜啊
而就在李加誠跟沈弼密談的時候,此時的中環置地大廈,李長河的辦公室之中,韋理也在跟李長河談著港燈的事情。
而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土地。
“boss,我覺得我們可以把港燈的電廠外遷,將這一部分土地轉出來,然後跟港府申請變更土地用途。”
“這樣我們在中環和灣仔那邊,又會擁有大量的土地,不管以後是賣,還是自己開發,我覺得都是極其合適的。”
辦公室裡,韋理正拿著他的規劃,跟李長河認真的分析說道。
很多時候,商業大佬的眼光其實都是趨同的,李加誠能看到的東西,韋理也看得到。
目前港燈在港島上麵一共有兩個發電廠,第一發電廠在北角,第二發電廠在灣仔。
這可不單單是兩個廠區,還包括了廠區外麵的一些街道地皮,都屬於港燈公司。
也因此,在不繼續建設交易廣場的前提下,韋理開始整合置地旗下的各種土地資源,而港燈的土地,就這麼落入了韋理的視線。
李長河這時候接過韋理遞過來的圖紙,上麵有著港島的平麵圖,圈出了隸屬於港燈公司的土地。
這裡麵,也就北角現在算是比較偏僻一些,中環和灣仔,那都是最精華的商業區,而即便是北角,未來房價也不低。
“比爾,你這個思路沒有錯,但是就目前來說,我們暫時還顧不上這些土地。”
“電廠的搬遷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你打算把電廠搬遷到哪裡?南丫島嗎?”
李長河記得後來李加誠就是把電廠遷到了南丫島。
他倒不是照搬李加誠的思路,而是對於港島來說,適合搬遷的位置,最合適的就是南丫島。
南丫島在港島南邊,是一個麵積十三平方公裡的小島,雖然麵積不大,但是對一個電廠來說,這麵積是綽綽有餘的。
最重要的是,它離得港島近,比麵積更大的離島要近很多。
所以港燈的電廠想要搬遷,南丫島其實就是最合適的位置。
“對,南丫島,我們可以在那裡興建一座新的大功率電廠,直接覆蓋整個港島的電力供應。”
“我覺得我們還可以借此機會跟港府申請一下提高電價,畢竟全新的電廠,全新的成本和供應效率。”
韋理微笑著跟李長河說道。
他一直覺得,港島的電價太低了,住在港島上麵的人,非富即貴,在中環辦公的那些大公司,也都是知名大公司。
這種情況下,電價完全可以適當的往上提一提。
“電價這個,你看著辦吧,南丫島建電廠也可以跟港府申請,不過我估計,一時半會的你談不下來,這個就看你的本事了。”
“不過這些土地,不要急著開發,也不要著急去變更土地用途,現在港島的地價太高,如果現在去變更,我們會繳納高額的土地補償金。”
港島這邊的土地性質是可以變更的,但是變更的前提是,你得給港府補繳土地出讓金,比如說港燈中環的土地要從宿舍變成商業用地。
那置地就得按商業用地的價格,把原本的土地出讓金差價給補齊,這是很大的一筆錢。
但是這個錢也不是港府自己說了算的,它是根據港島的市場價格調整的。
港府每年會根據市場價出具一份官方的土地出讓價格表,包括商業用地,工業用地,農業用地等各種價格。
而到時候的補繳計算,就是根據這份表格來計算。
恰好李長河很清楚,等到82年開始,房地產會崩盤,而等到83年,這些價格腰斬都不止。
到時候如果再申請變更土地用途,置地繳納地出讓金,撐死也就是現在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李長河這時候才不會讓韋理白花這個錢呢。
“boss,看來你是真的不看好港島的房地產,覺得它要暴跌嗎?”
“但是就今年來看,這邊的房地產形勢,還是一片大好。”
“我們延緩交易廣場的工期,彆說外麵了,就是公司內部也有很多人,都不理解。”
“boss,您真的覺得,大英在港島的談判上,會處於下風嗎?”
韋理這時候好奇的問道。
之前他對這個觀點是有點嗤之以鼻的,但是現在看馬士基,英輪,甚至麗聲公司都開始撤退,他覺得自己的想法,或許有些簡單了。
這些公司如果一家也就罷了,集體都這麼走,就說明他們的高層,肯定是收到了一些風聲。
起碼在港島的問題上,這些勢力的觀點並不樂觀,所以他們才開始不約而同的撤離。
這讓韋理也不得不認真的思考起了這個問題。
“其實我們沒必要考慮那麼多,隻需要靜觀其變就好了。”
李長河笑著搖頭說道。
有些因由,不需要解釋給韋理聽,他雖然是自己的屬下,但是本質上也是個英國人。
“boss,這樣的話,我們賬上的閒置資金有些多了,總要把這些資金運轉起來才是。”
韋理這時候無奈的說道。
暫停了交易廣場的施工,銅鑼灣那邊又還沒動工,再加上去年賣掉的金門大廈賺了十多億港幣。
置地的賬上,此刻趴著不少錢,韋理覺得這些錢總閒置著也不是回事啊。
所以他才動了港燈土地的心思。
“比爾,我覺得我們倒是可以考慮另外一件事。”
“不如規劃一下,我們把牛奶公司,重新上市如何?”
李長河衝著韋理輕笑著說道。
牛奶公司如今的體係已經很龐大了,惠康市場,惠康便利店,萬寧藥房,美心集團等等一係列零售餐飲公司,體量在港島也是數得上的大公司。
而這樣的公司還掛在置地下麵,其實有些不合適了,這並不利於它的規模擴張。
而且牛奶公司原本就是上市企業,隻是後來被置地強行吞並了之後,才給它退市。
“重新上市嗎?”
“boss,其實我也思考過,牛奶公司本身就是上市公司的體量,一直壓在置地下麵,其實變相的也是壓製了置它的發展。”
“不過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把牛奶公司上市,那樣整個公司的市值太大了。”
“我們把牛奶公司變成控股集團,然後把惠康這個品牌上市如何?”
“把商超和它的供應鏈公司整合到一家集團之中,然後打包上市,而其餘的像美心集團,藥房這些跟零售搭配的企業,我們依然掛在牛奶公司的旗下。”
“這樣的好處就是即便是後續我們渡讓零售集團的股份,渡讓的其實也隻是惠康這個零售品牌的股份,而不是整個牛奶公司。”
“但是對外界來說,目前牛奶公司就是惠康,惠康就代表著牛奶公司。”
“這可以讓惠康的價值最大化。”
韋理將自己的想法跟李長河講述了出來。
其實他的意思就是把牛奶公司的品牌價值,注入到了惠康這家公司之中,而如此一來,上市的隻有惠康這個零售公司,但是附帶的卻是整個牛奶公司的品牌價值。
哪怕隻有一部分股民認可,都可以推高惠康的股價。
這實際上就是用無形的資產去擴大整個公司的市值,抬高惠康的整體價值。
當然,這有個前提,就是他們放棄牛奶公司這個招牌。
李長河對此倒是沒什麼意見。
“也可以,你看著操作。”
“惠康上市了,牛奶公司就可以有自己的現金募集渠道,而不用我們一直補貼了。”
現如今的牛奶公司,因為是全資子公司,說白了就是置地和李長河拿自己的錢,幫它擴張。
李長河更希望的是,它能夠自我運轉起來。
“叮鈴鈴”
就在此時,李長河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
李長河一看,是桌上的內線電話,也就是凱瑟琳那邊打過來的。
“boss,邵維鳴先生過來了。”
“你帶他進來吧!”
李長河衝著凱瑟琳吩咐說道。
“那boss,我先下去了!”
看有人要來,韋理便知趣的說道。
“好,你可以做一下規劃,看看牛奶公司那邊,如何整合,我們看看,擇機給它上市。”
“隻有上市了,才能更好的擴張。”
李長河衝著韋理吩咐說道。
他希望打造的,可是類似家樂福,沃爾瑪那樣的世界級商超,不說遍布全世界,但是起碼遍布亞洲吧。
所以零售板塊獨立,是必然的。
“明白,我接下來就安排人去做!”
而就在此時,邵維鳴也在凱瑟琳的帶領下走了進來。
“韋理先生”
邵維鳴跟韋理打了個招呼,隨後走了進來。
“boss,不知道你這找我,是有什麼事嗎?”
待韋理和凱瑟琳出去之後,邵維鳴衝著李長河好奇的問道。
李長河則是從辦公桌後麵走了出來:“維鳴大哥,麗的電視要賣了,怎麼樣,有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