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了?”李斯轉頭問道。
“那倒沒有,隻是我這段時間讀了些書,感覺要長腦子了,尤其是跟著大人學習法家學說時,看到過一句話,始終無法理解。”護衛統領摸了摸腦袋說道。
“哪一句不懂?”李斯很樂意給他解答。
“颶風過崗,百草蟄伏!”護衛統領說道。
李斯一怔,護衛統領不理解的恐怕不是這句話,而是不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知道變法是無可阻擋的了,還要不顧一切的來刺殺他。
“很簡單,不是所有人都善於隱忍,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避開變法帶給他們的毀滅性打擊。”
李斯笑著解釋。
變法是要死人的,不是表達者死,就是變法過程中那些阻礙變法的人死。
這是兩個不可調和的矛盾,有人能在變法浪潮下苟住,卻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苟活下來。
活不下來,那隻能殊死一搏了。
所以他的護衛,影秘衛,羅網現在還能護得住他是因為動手的人都是些小角色罷了。
等到真正的大勢力,大人物下場,影秘衛和羅網也不可能繼續護著他,到時候才是真正的危機。
“回來的時候,有人送來了這把劍,言明要交給大人。”護衛統領拿出了一把精金打造的製式長劍遞到了李斯麵前。
“沒有危險?”李斯詫異的問道。
“這把劍很危險,末將能感覺得到這劍身中封印有三道磅礴無比的劍氣,似乎是……儒家的浩然正氣。”護衛統領遲疑了一下說道。
正是因為他察覺出其中蘊含的劍氣來源於儒家的浩然正氣,所以他才將劍交給李斯。
“是老師,還是帝君呢?”李斯接過了長劍,思索著這把劍會是誰送來的。
整個天下會浩然正氣的就隻有言晏和荀子,而這兩個人都有可能給他送來這樣的保命之物。
李斯更傾向於言晏,因為如果是荀子命人送來的話,顏路會是最好的選擇,而顏路沒有第一時間給他,就證明荀子沒有給他,那結果就隻有言晏了。
“並州啊!”李斯深深的歎了口氣,若是秦國和並州能一直相安無事下去該多好。
丞相府中,白鳳也回來交差。
“已經將長劍送至李斯手中。”
“嗯!辛苦了!”
言晏頷首。
“另外,暗中敲打一下秦國的那些老鼠,再敢對通古師兄出手,孤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殘忍!”言晏繼續說道。
李斯雖然已經有了為法獻身的覺悟,但是保不準被刺殺的多了,會心生畏懼,做事也畏首畏尾起來。
送他長劍,也是給他三次保命的機會,但這不夠。
李斯終究是儒家出身,也沒有被荀子逐出師門,那就還是儒家弟子,儒家就要保著他!
“喏!”白鳳退下去安排了。
“去見見王翦和王賁吧!”言晏轉頭對墨鴉說道。
墨鴉沒有問原因,直接去安排了車輛。
王翦也沒想到言晏會親自登門,所以當認出言晏的第一時間就命人戒嚴,同時揮退了所有閒雜人等。
“帝君居然親自前來,令王翦大感意外啊!”王翦是真沒想過言晏會私下來見他。
“李斯已經有了為大秦獻身的覺悟,作為秦國一手培養起來,功勳等身的王老將軍會如何選擇呢?”
言晏平靜地問道。
王翦目光一凝,這是在逼他表態啊,最關鍵的是,他不知道這是言晏自己的想法,還是嬴政讓言晏來問的。
可是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最終嬴政都會知道,他也隻能有一個回答。
“帝君想要王家如何?”王翦沉思著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
“全力支持太子扶蘇!”言晏隨意的說道,語氣裡卻是不容置疑。
“並非我王家不願意,而是太子不要啊!”王翦有些無奈了。
王家不知道扶蘇是大秦最好的繼承人,值得他們投資嗎?
關鍵是扶蘇身邊是蒙毅,是吳芮還有從並州帶回來的班底啊。
最重要的是,王家第三代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人才啊。
王離怎麼樣,他和王賁都看得很清楚,憑借王家的蔭庇,王離被抬到了一個他能力無法掌控的地位。
可是扶蘇受並州影響太嚴重了,身邊不要濫竽充數的人啊。
“其實吧,王老將軍也不是不能收幾個義子的,比如英布、季布,王老將軍以為呢?”言晏笑著建議道。
王翦目光一眯,思索起來,王離是不堪大用了,但是英布、季布就在扶蘇麾下,而且能力也不差,雖然說不能完全繼承他的衣缽,但是也能繼承他的不少東西。
最關鍵的是,能代表他們王家的態度啊!
“多謝帝君提點,末將會找時間見見英布和季布將軍的,至於他們是否願意,那就不是我能決定的了。”王翦拱手說道。
不過他也不認為英布和季布會拒絕,他可是王翦啊!
“其實孤此次前來,還是想和王老將軍討論討論百戰穿甲兵的!”言晏笑著說道。
王翦點頭,王家在鼓搗百戰穿甲兵也沒有藏著掖著,這是天下絕無僅有的第一支遠程甲兵。
可以說是超遠程打擊的兵種,而且進展能力也不弱。
“滇王國有巨獸,象!”言晏突然開口。
“象甲兵?”王翦瞬間秒懂。
大象並非滇王國才有,在黃河沿岸也是有的,隻是數量不如滇王國多。
“百戰穿甲兵的弓弩需要戰車戰馬和士兵來拉,移動速度太慢了,而且力量也達不到,可是若是用象兵來作為載具,作為動力呢?”
言晏笑著說道。
王翦思索之下,發現一頭大象就能不需要拆卸的馱著一架攻城駑移動,速度也還不慢!
可以說能有效解決了攻城弩組裝,移動緩慢的問題。
隻是言晏不可能就是為了百戰穿甲兵而來。
“帝君盯上了滇王國和夜郎?”王翦懂了。
象兵隻是由頭,言晏是想秦國攻打滇王國和夜郎!
“滇王國和夜郎才多大,在昆侖以西還有孔雀王朝,甚至他們還派人過鹹陽傳教。”
“憑什麼他們能過來,我們不能過去呢?”
言晏笑著發問。
憑什麼佛教能傳入華夏,而華夏不能把諸子百家的教義傳到孔雀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