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如果找不到答案,就去看看這個世界吧!”就在即墨大夫心灰意冷之時,耳邊突然傳來了一句話。即墨大夫瞬間抬頭,尋找聲音傳來的地方,隻是茫茫人海,到處都是人影匆匆,卻沒有一個與他同行者。“其實,我們多少有些不尊重人了!”言晏歎了口氣。“啊?”典慶等人都是一愣,疑惑的看向了言晏。“至少,我們從來沒人去問過他的名字!”言晏望著即墨大夫遠去的身影說道。齊王建你敢組建大軍,我也敢私自募兵,倒是就看誰更強!也因此,齊國不修武備,保持著相互的牽製。這種事一旦傳出去,豈不是要貽笑大方。而這也就是現任即墨大夫壓力的由來。即墨大夫從來不是一個人名,而是一個官職,齊國即墨城的大夫,齊國大夫之首,也被尊為九賢之首。典慶等人也都沉默了,他們不是不知道這位即墨大夫的名字,在外相府就有所有使節的名單,但是他們卻都隻記住了即墨大夫這個官名,想到的也隻是安平君田單,完全沒有人去在意這麼一個名字。隻要有錢有人,到哪不是活?因此,齊國真正的問題並不是民眾,也不是齊國的貪腐,而是宗室的內鬥!齊國為什麼不修武備,因為齊王不敢!齊國一旦修整武備,首先奪得兵權的就是田氏各係,到時候不說團結一致對外,田氏自己就會擁兵自重,互相攻訐開戰。“那我們要幫他嗎?”典慶遲疑的問道。“齊國已經如此之亂了嗎?”典慶從來沒想過一國能亂成這樣。齊國的仁人誌士是知道的,可是這是王室之爭,他們能怎麼辦呢?血脈宗親是一國強大的根本,結果齊國的血脈宗親居然成了齊國內亂的根源!言晏能理解齊國那些宗親的心裡想法,反正沒有大軍,我推不翻你的統治,但是你想命令我也不可能。至此,齊國田氏就一直在不斷的內鬥之中,哪怕是現在的齊王建也在憋著一手大的,要將整個田氏給弄死!言晏沒有記錯的話,在秦國滅齊之時,齊王建更是將整個田氏都給賣了一個大價錢,把整個田氏的資產全都給卷走了。他國再亂,宗室大部分子弟始終是會支持君王,這是諸侯強盛的原因。這是外姓朝臣無法參與的王位之爭,再有才的人傑到了齊國,也隻能蟄伏看著王室的內鬥。他不願意讓即墨大夫之名在他這裡蒙羞,但是他卻無力去改變整個齊國。田單複國之後,齊國不是不強大,但是他們自己卻放棄了武備,這能怪誰呢?齊國最大的衰敗從來不是來自於百姓,而是來源於他們的王室!“沒有了推翻齊王建的能力,又不想聽齊王的號令,他們隻能各自為政,然後貪腐也就成了他們唯一的活計!”即墨大夫出名是因為第一任即墨大夫,齊威王時,由鄒忌推薦,也是被稱為子的存在,即墨大夫田種首,齊國九賢祠,九賢之首,被封之萬家。田單那樣的大才都救不了齊國,其他人如何能救呢?最關鍵的是,齊國讓人救它嗎?到那時,齊王都自身難保,更遑論其他了。誰能想到齊國偌大一國,居然全都在反王!“所以,不修武備,成了他們唯一的遮羞布,至少沒有了大軍,他們也沒有了能力去推翻齊王建!”到田單複國後,田法章又與田單不合,導致了田單的出走。這是齊國的一座名城,一座能扶大夏於將傾的名城,作為田單的繼任者,即墨大夫何嘗不想效仿田單,重新帶著齊國崛起呢?可是就如同他本人一樣,沒有人去問過他姓甚名誰!他隻是在追尋著前人的腳步,有著前人的傲氣,卻沒人告訴他,他該怎麼去做才能救齊。從齊威王開始,齊威王與孟嘗君的不合,開啟了王室的內鬥,田文的後半生一直在致力於攻訐齊國,導致了齊國幾近滅國,然而齊國卻沒有因此吸取教訓。漢有八王之亂,齊國雖小,但是亂的可不止是八王啊!整個田氏幾乎所有人都在對抗齊王,齊王的王令能不能出臨淄,言晏都持懷疑的態度。第二任即墨大夫則是名震天下的田單,也是靠著即墨城完成逆風翻盤,複辟齊國的人傑,後被封為安平君。“即墨大夫他們不知道嗎?”典慶還是不能理解齊國的這種情況。除非齊王建和君王後有能力以雷霆之勢,犁庭掃穴,瞬間拿下所有齊國王室,重整朝綱,否則誰也救不了齊國!即墨大夫是他的官職,也成了壓在他身上的一座讓他喘不過氣來的大山。這種情況下,齊國的那些官員,又能做什麼呢?於是貪腐,得過且過的風氣自然也就在齊國彌漫了。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是王室之爭呢?王權之爭,誰參與誰死!而沒了事做的宗親們自然就開始想儘一切辦法去賺錢,隻要錢夠多,哪怕不能推翻齊王,在齊王要動他們的時候,他們也能攜款跑路。前兩任即墨大夫都如此優秀,可想而知作為接任者的壓力有多大。“他們知道,但是卻無力去改變!”言晏歎息。言晏搖了搖頭,“安平君都做不到的事,我們又如何能救呢?”田氏之間的內鬥比趙國邯鄲和代郡的矛盾要來得更嚴重!尤其是內亂的根源居然還是王室兄弟手足長輩之間。他們想要接近齊王,那就需要有人舉薦,而能舉薦他們的又是那些宗親,這又讓他們如何能做到賣主求榮呢?擺爛也就成了整個齊國的現狀,有才有能之人,大多也都會選擇離開齊國。秦國蒙驁一脈不就是齊威王時的齊國將領,在齊威王和田文鬨翻之後,蒙家就看清了這一點,所以逃離了齊國。也是從齊威王和田單鬨翻之後,齊國也再沒有出現過一位大才!在此之前,齊國的名相名臣,那是如雨後春筍一般,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