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唐太子的悠閒生活 > 第三百五十七章 軍心

第三百五十七章 軍心(1 / 1)

推荐阅读:

今天的安市城格外的安靜,大戰了一天一夜的唐軍正在休息,城頭上稀疏的守衛正在巡查。

李恪走到一間小屋前,這間屋子很小,自從大軍拿下安市城之後,多數唐軍都在屋子裡躲避嚴寒,至於俘虜或是睡在馬廄裡,或者是地牢中,還有不少安置在城外的村子裡。

絕大多數都被安排在了外麵的營帳中,到時候用來給唐軍的進軍鋪路。

李恪推門而入,一陣風雪飄入這間安靜的屋內,他走入屋內,見到了正在吃著餅的劉仁軌。

劉仁軌的餅上放著一些梅乾菜,現在這種梅乾菜成了軍中的主要糧食,梅乾菜很鹹,是將士們用來補充體力的重要軍糧。

而且這種梅乾菜運送起來輕便,而且還有一些肉乾。

劉仁軌道:“換作以往,這樣的軍糧真的是太好了。”

李恪在一旁的木板上躺下來,閉上眼恢複著體力,又道:“來遼東這麼久了,你殺敵多少了。”

劉仁軌看向一旁帶著血的甲胄,那是他剛脫下來的,仔細想了想道:“有二十餘人,五十人?記不清了。”

李恪躺下來便感到沉重的疲憊,出征以來最疲憊的就是行軍,其實打仗殺人也還好,疲憊的行軍才是最折磨人的意誌的。

劉仁軌吃完了餅,便將甲胄拿起來擦洗。

唐軍休整的第三天,遼東又下起了大雪,薛萬徹帶著一車車的糧草與棉衣來到了安市城下。

這裡是蕭條的,若在城外根本察覺不到這裡皇帝的大軍所在。

薛萬徹領著兵馬到了城前,帶著一萬甲士兩千騎兵以及一車車望不到頭的車隊,運送著滿滿當當的糧草。

城門打開了一道縫,一個士兵快步跑出來,他踩著厚厚的積雪,腳步有些踉蹌,上前道:“薛大將軍,陛下已等候多時,帶著眾將士入城避雪。”

“喏。”薛萬徹騎在馬上,朗聲回音,而後翻身下馬。

城門完全打開,入眼的是一縷縷的炊煙,還有不少的吆喝聲,看到已恢複精力的唐軍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說笑著,或者是吵鬨著。

還有人快步跑過,踢翻了一壺熱水,惹得一聲聲叫罵。

看到熱鬨非凡的城中情況,薛萬徹安心地一笑,領著隊伍進入了城中。

又有一批唐軍進入了城中,讓安市城顯得更擁擠了。

薛萬徹被徑直帶入了城中的一處大宅院中,在這裡見到了諸位軍中兄弟。

蘇定方大笑道:“萬徹!”

“定方!”

走到近前,蘇定方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聽說你帶了十萬石糧草來?”

薛萬徹道:“十五萬石。”

蘇定方笑道:“當真了不得,可軍中不缺糧草。”

“太子殿下說了,不管前軍是否缺糧,能夠多給就一定要多給,給前軍的糧草一定要飽和,哪怕是吃不下了。”

蘇定方領著他道:“走!去見陛下。”

“好。”

正堂內,李世民正在看著地圖,自前隋朝以來高句麗一直在築城修建關隘,為了抵禦中原的進攻。

為此,高句麗征調壯勞力,修築城池連成一片,導致民生凋敝。

一路東征而來,荒地成片,便可知其緣由。

“陛下,萬徹到了。”

聽到蘇定方在外稟報,李世民道:“嗯,進來。”

薛萬徹快步走入正堂內,行禮道:“陛下。”

“你來的正好,朕想問問中原的形勢。”

“喏。”薛萬徹朗聲道:“末將從萊州渡海而來,現在萊州不再鑄船了,太子殿下免除了萊州一年的賦稅,安撫萊州鄉民,又讓蕭銳去了萊州,安撫民生。”

李世民頷首道:“當初楊廣東征才過去三十年,若中原無力維繼,朕寧可現在就撤軍。”

李恪站在門外,道:“父皇萬不可這般想,若大軍要後撤,還請父皇給恪一千兵馬,恪去蕩平高句麗王都。”

恪兒有這樣的豪氣是好的。

但也不會讓李恪這麼做,現在大雪封山封路,安市城外的一些道路雪深有一尺。

安市城與東麵的烏骨城也因大雪而出現了隔絕。

劉仁願送來了卷宗道:“陛下,高延壽供狀。”

李世民拿過紙張,看著上麵的內容。

劉仁願稟報道:“陛下,高延壽說他的十五萬大軍是因抽調了遼東各地的男子,烏骨城以東各地所剩餘的兵馬最多五萬,若高句麗王再抽調各地的兵馬彙集入王城,如此淵蓋蘇文手中的兵馬最多二十餘萬,不會再多了。”

正說著話,又有侍衛快步而來,道:“陛下,洛陽派人來了。”

李世民還在看著高延壽的供述,坐在一把凳子上,一手放在膝蓋上,一手拿著紙張。

安靜了片刻道:“讓人進來。”

來人正是現在朝中的兵部侍郎崔敦禮,自從他向太子表達忠心與博陵崔氏劃清了界限之後,崔敦禮得到了太子的重用,前來遼東,協助皇帝處理後勤。

以往大軍攻打吐穀渾與高昌之時,他也是在大軍後方處理後勤與人力。

“臣,崔敦禮奉太子之命,前來為陛下輸送輜重。”

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紙張,神色稍有思量,現在的中原臨近年關了,貞觀十八年就要過去了。

“怎麼?朝中有人勸朕撤軍嗎?”

崔敦禮回道:“勸陛下撤軍的人不少,但都被太子殿下駁回,此番東征是大唐向世人明誌,中原男兒向來是有仇必報,失去的不管是土地還是尊嚴,都要奪回來。”

“哪怕是陛下現在要撤軍,太子殿下也會配合,陛下出征在外,軍中萬事全由陛下決斷。”

李世民低著頭,他明白了承乾的意思。

現在遼東天寒地凍,可以撤軍,但如今撤軍了,後世的子孫一定會再一次出兵征討高句麗。

李恪一直站在門外,他心裡想著出征之前,皇兄交代的話語,此戰絕不能再讓父皇留有遺憾。

崔敦禮又道:“陛下,臣不僅僅帶來了糧草,還帶來了三萬餘家書,還有藥材二十餘車,醫者六百人,支教夫子五百人。”

蘇定方神色驚疑,道:“太子殿下還準備了這些?”

還未等陛下開口,崔敦禮道:“陛下,太子殿下命各地的支教夫子幫出征將士的家眷書寫家書,殿下深知大軍出征在外,思念家鄉,又遇寒冬,恐軍心不穩,才會如此做。”

李世民忽然一笑,笑得很是釋然,道:“朕的這個兒子要說行軍打仗,的確不是他所長,論治人治民,朕十分賞識他,朕老了,竟然都要依仗兒子了。”

換言之,如此父子,大唐何愁不強大。

蘇定方道:“陛下,大唐有如此儲君,就算陛下出兵在外,中原可定,中原可安。”

正堂門外,李恪從一個皮革中打開了紙張,一個內侍太監低聲道:“吳王殿下,這是楊妃送來的書信,還有太子殿下親自所書寫的書信。”

李恪看到母妃的書信眼眶泛紅,如今的母妃還居住在長安,照顧著愔弟,還有自己的孩子李仁,母妃在信中說李仁現在已會講話了。

崔敦禮走出正堂,開始安排事宜。

當一份份家書送入安市城,整座城安靜了下來,有支教的夫子幫忙給不識字的軍士念誦家書,城中隱約可以聽見哭聲。

家書是報平安的,夫子們到了這裡還要幫將士們寫回信的家書。

醫者陸陸續續走入城中,給這裡的士卒看病,午時過後,安市城內飄來了藥湯的味道。

崔敦禮站在城牆上,看著城內的情況,如此軍心安定了。

李世民披著大氅走來,道:“有勞你走一趟了。”

崔敦禮行禮道:“陛下,這些都是臣該做的。”

“嗯,如此將士們可以放下牽掛,朕替萬千將士謝過。”

崔敦禮忙行大禮道:“陛下萬萬不要這般,臣都是按太子殿下的吩咐辦事,正值年關,臨近新年,太子殿下覺得數萬將士在遼東過年,這才會如此安排。”

現在全城的將士們都會記得坐在洛陽的那位儲君,即便是朝野皆知儲君是嚴苛的,但一封家書足夠他們為了李唐社稷舍去這條性命。

數萬封家書,換作彆人辦不到這種事,可對於太子來說這件事並不是太難,崇文館開設到了河北,在關中,洛陽,河北的支教夫子數千人。

一個儲君的能力取決於他的號召力,一個儲君的治理水平取決於多少人願意為這個儲君賣命。

這兩年,陛下幾近不問國事,也就是這兩年,太子的成長速度令人咋舌。

唐軍駐紮在安市城內,在這裡的還有新羅使者金春秋,這一次他隨著唐軍攻打高句麗,親眼見到了唐軍的勇猛。

唐軍的勇猛不在人多,而在於智慧與勇武。

高句麗兵士多是漁民或者壯勞力,就算是一個普通的士卒也相差甚遠,唐軍不僅僅全軍勇武,個人的勇猛也是出類拔萃的。

相較之下,高句麗軍顯得如此不堪。

這天夜裡,金春秋找到了崔敦禮所住的屋子,在這裡還有一個人,正是京兆府的官吏溫挺。

金春秋麵帶笑容行禮道:“外臣見過崔侍郎,見過溫書令。”

崔敦禮本在與溫挺商議遼東的事宜,見到來人不悅道:“你來做什麼?”

金春秋行禮道:“我們的女王有旨意,願意向京兆府買肥皂,女王準備了兩車金銀。”

溫挺道:“現在不是議論這些的時候。”

金春秋又笑著道:“兩車金銀都已裝船,等春日就送去洛陽,京兆府什麼時候給肥皂都可以。”

說完這些話,不等兩位回話,金春秋十分自覺地離開。

溫挺板著臉道:“我很討厭這個人。”

崔敦禮道:“留著吧,這人有用。”

“也罷,某家先不計較。”

到了除夕這天,從洛陽而來的支教夫子與安市城的軍士們唱著歌謠,或者用鼓樂跳舞唱歌。

皇帝始終坐在城頭上,看著這一幕,看著冬日裡的和諧場麵,心中有了暖意。

誰能想到在鐵血唐軍的營地中,竟然還有這種歌舞升平的場麵。

困在遼東的城的唐軍過了一個年,這個年雖說沒有家人在身邊,但也足夠自得其樂。

沒人能想到出征遼東的唐軍竟然能夠在這裡過得這麼好。

崔敦禮來了之後,唐軍過得更好了。

貞觀十八年過去了,除夕夜裡,李世民站在城牆上,遠遠望著西麵,想念著如今在洛陽的家人。

除夕過去之後,已是貞觀是十九年。

唐軍押著高句麗軍的俘虜,清理積雪,崔敦禮與溫挺開始安排人手治理遼東各城的情況,若大軍繼續東進,這裡就是後方。

在崔敦禮的主持下,唐軍將後勤線轉移到了遼東各城,在這裡囤積糧草器械。

直到,貞觀十九年的三月,天氣終於轉暖了些。

這天,唐軍齊聚安市城下,皇帝站在城牆上,李世民向五萬將士訴說著這一次出征的戰前誓言。

“打完這一仗,朕與諸位回家!”

“回家!”軍中眾將領喊出了話語聲。

“回家!”

“回家!”

喊話聲,回蕩在山野中。

李恪站在眾將領的隊伍中,他目光堅定,也有些失落,這或許真的是父皇這輩子的最後一戰了。

山林中的冰雪還未消融,空氣還是冷冽,但足夠行軍了。

在高句麗人還未有動作之時,唐軍分成三路,又開始了千裡奔襲,三路兵馬攻向鴨綠江,大軍在遼東腹地廝殺,劍指高句麗的王城。

接連一個月間各路捷報頻傳,唐軍連克十數城,斬首四萬餘人,殺敵無數,俘虜士兵七萬有餘,拿下麥穀,銀山,後黃,蓋牟,烏骨,白岩等地。

得到糧草,牲畜,器械,戰馬不計其數,俘獲黔首二十四萬口,遷去遼西。

唐軍僅僅折損一千餘人,還有不少是凍傷,不得不離開戰場。

天可汗出征,以一種極其恐怖的戰損比,推平了鴨綠江以西各地。

貞觀十九年的四月,眾將領在鴨綠江見到了高句麗人用前隋將士的屍骨堆積而成的京觀。

李世民紅著眼看著鴨綠江對岸,語氣有些顫抖地道:“活擒淵蓋蘇文與高藏王者,賞萬金封國公!”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