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 第16章 新政的方向

第16章 新政的方向(1 / 1)

推荐阅读:

苦訴衷腸之後,無論黃錦陸炳,還是李信朱載壡,都為嘉靖皇帝而傷情,而心疼……

見得他們如此,朱厚熜莫名舒服起來。

其實,他要的並不多,隻是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共情。

如今目的達到,自不會再一味的矯情,一味的沉浸在傷痛之中。

漸漸地,朱厚熜再次開朗起來,遊逛金陵城,考察龍江船廠,觀光科研基地……

不亦樂乎。

朱厚照有點不開心。

因為自那日起,這廝去他酒樓吃飯,再沒付過錢,一次都沒有,還淨吃好的。

真應了朱厚照的那句:“與其內耗自己,不如消耗彆人。”

京察已經輻射到應天府了,加之太上皇的緣故,風氣還算不錯的應天府,變得更加和諧,

百姓富足,欣欣向榮,更凸顯了江南水鄉之氣的繁榮,讓置身其中的朱厚熜,愈發覺得自己牛逼轟轟……

常常作想:我嘉靖一朝之功績,古往今來,又有幾個帝王能比?

這還真不是自大!

從事實出發,一個都沒有。

雖然不全是他的功勞,雖然他也是踩在祖宗的肩膀上,才能更進一步,可時下的大明,卻是實打實的冠絕古今。

還得是我啊……

朱厚熜美美想著。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快樂,往往建立在另一個人的痛苦之上。

比如,朱載坖。

皇帝才做了幾個月,便瘦了十幾斤,整個人都憔悴了。

乾清宮。

朱載坖兩眼無神的瞧著滿書案的奏疏,一臉生無可戀,暗暗想著:父皇,你啥時候回來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朱載坖,驀然發現,山一倒,水一跑,自己能力不足的問題,暴露無遺。

朱載坖兀自愁了一陣兒,開始批閱奏疏……

可很快,無名火就蹭蹭往上竄。

彈劾,彈劾,還是彈劾……

要麼是群臣之間的相互彈劾,這也不難理解,京察期間,彈劾是主旋律,可彈劾他這個皇帝做甚?

朱載坖自問兢兢業業,甚至稱得上如履薄冰,早朝一日不落,奏疏絕不積壓,可都這樣了,還是一身的‘毛病’,這讓他難以接受。

沒完了嘛……

朱載坖氣鬱難當,又不敢輕易發作,隻能默默忍受,一邊還要尋求新政的突破點。

這是父皇給他的任務,朱載坖不敢敷衍,也不想讓父皇失望。

“皇上,徐大學士求見。”近侍稟報。

朱載坖籲了口氣,“宣。”

俄頃,徐階跟隨小太監走進來,躬身行禮,道:“皇上,商船已準備就緒,大明銀鈔也準備妥當,經欽天監卜算,三日後宜出行……”

朱載坖微微頷首,道:“徐卿不僅是為稟報這個吧?”

徐階臉上一熱,悻悻點頭:“皇上聖明,臣有言上奏。”

“說!”

“臣以為,此次出海意義重大,不能隨意派個太監了事。”徐階恭聲說道,“臣舉薦馮公公隨商船出海,這一來呢,馮公公有出海經驗,這二來呢,馮公公與永青侯也算是相熟,如此重大之事,容不得丁點馬虎,還請皇上允準。”

朱載坖怔了下,旋即明悟內中緣由。

黃錦做了數十年的掌印,數十年來不爭不搶,一直很佛性,可馮保卻是不安分的主,這對外廷來說,不是個好兆頭。

王振,汪直,劉瑾;這三個大太監,給外廷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外廷自然不允許再出現一個大太監。

不過,此事確實意義重大,且司禮監中的太監,也就馮保與李青最熟。

朱載坖略一思忖,說道:“京察可有了初步進展。”

似是早就預料到了皇帝如此,徐階當即從袖口中取出一份名單,恭聲道:

“回皇上,已有初步成效,仰賴祖宗大德,京中官員大多潔身自好,隻有極少數人有貪贓枉法之舉,還清皇上聖裁。”

朱載坖接過小太監轉呈上來的名單,隻掃了一眼,便眉頭緊皺。

隻有十餘人,職位最高的不過員外郎。

顯然,這根本不是實情。

“就隻有這些?”

“回皇上,京察才初步開展。”徐階委婉道,“高侍郎擬定的名單是要多於這些,可還需要詳查,微臣不敢汙了皇上聖明。”

朱載坖深吸一口氣,微微頷首。

做實事的是高拱和張居正,可內閣和六部有考核之權,京察曆來如此,朱載坖不好打破常規。

可徐階的做法,令朱載坖很不爽。

“徐大學士當真是謹慎。”

朱載坖淡淡道,“徐大學士是父皇的股肱之臣,朕也希望徐大學士能做朕的股肱之臣。”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徐階恭聲稱是,接著,語重深長道,“皇上初登大寶,臣鬥膽以為,當秉承太上皇治國之策,暫以維穩為主。”

朱載坖默然。

被父皇手把手教了那麼久,他自然明白弦外之音,也知道徐階不全是敷衍自己。

“朕知道了,此次商船出海不列顛,就由馮保負責。”

“皇上聖明。”徐階下拜,態度恭敬,語氣真誠。

可這樣的徐階,卻讓朱載坖陡然生出濃濃的厭惡。

毫無疑問,徐階是一個合格的首輔,可卻不契合當下的朱載坖。

朱載坖還年輕,才剛做皇帝,又有父皇珠玉在前,怎會甘心平庸,隻著眼於維穩?

“若無彆的事,徐卿且去忙吧。”朱載坖強抑不滿情緒,溫和道,“朕稍後會傳旨馮保。”

“是,微臣告退。”徐階躬身行禮,告退離去。

朱載坖胸膛起伏了陣兒,暫時忍下了。

不料,他忍得了,有人忍不了。

徐階剛走一會兒,高拱緊接著就來了。

一來就告狀,告徐階的狀。

“皇上,臣和張居正忙前忙後,收集證據,謹慎調查,到了內閣,卻有十之六七都被打了回來,說什麼證據不足……”

高拱大吐苦水,氣鬱難當。

朱載坖剛平複下來的情緒,被高拱這一拱火,又蹭蹭往上竄,忍不住道了句:

“好一個甘草閣老。”

高拱聞言大喜,立時順杆往上爬,道:“皇上,不若不經內閣了,微臣有了成果,直接呈送給您怎樣?”

朱載坖心中意動,可卻理智的拒絕了。

如此做,無異於告訴內閣首輔、吏部尚書,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們該下場了。

“此事朕已知曉,你來之前,朕已訓斥過徐階了。”朱載坖安撫道,“愛卿的辛苦朕都看在眼裡,朕心裡有數。”

皇帝都這樣說了,高拱不好再緊追不放,隻得換一個切入點,以求進步。

“臣知道皇上一直在為新政憂慮,主憂臣辱,這些日子,臣忙碌之餘,也時常考慮新政的問題,目前有了些許想法。”

朱載坖精神一振,忙道:“愛卿請講!”

“改製!”

朱載坖一驚。

“說清楚點!”

“是,臣的想法是……從抑製土地兼並出發,直接免去官紳的特殊待遇。”高拱說道,“成祖大幅度降低官紳優待的同時,又推行了攤丁入畝,這大大抑製了土地兼並,可官紳的優待卻未完全消失,仍享有三成優待,臣以為……這三成也當收回來才好。”

朱載坖麵色微變,沉吟道:“強如成祖皇帝,都保留了三成優待,英明如父皇,也未全麵收回官紳優待,朕……此事容後再議吧。”

“皇上,刻不容緩啊。”

高拱急急道,“時下不一樣了啊皇上,教育普及已有了顯著效果,如今又開了數學學科,情勢已到了萬分危急時刻,參與科舉,考取功名的人數會越來越多,若不改製……土地兼並會迅速加劇……”

“慢來慢來……”朱載坖心驚肉跳的打斷,沉吟道,“這個父皇早有了應對之策,參與科舉的人是越來越多,可名額卻是有限製的,並非是你說的這樣。”

高拱卻道:“恕臣鬥膽,如此並不是長治久安之計,唯有從源頭斬斷,才能真正有效遏製土地兼並!”

頓了下,遲疑著說:“臣聽聞,啊,隻是聽聞……臣聽聞鬆江府徐家擁有的土地……已到了聳人聽聞的地步,皇上,若是發展到一城百姓的飯碗,全在一家手中,那……皇上如何自處!”

朱載坖陡然變色。

高拱撩起官袍,深深拜了下去:“昔日殿下待臣恩重如山,今殿下登基禦極,臣既有言,怎能不諫?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臣懇請皇上三思!”

~

欠三百字馬上補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