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牛是上午送去明軍陣營的,李青是下午來瓦剌大營的,雙方就貿易事宜進行簡單商討後,定下了調子。
瓦剌出口商品大致分為四大類:人參、皮貨、藥材、牲畜。
其中,牲畜主要包括三大樣,犛牛、駱駝、戰馬。
犛牛、駱駝,可以為大明開荒、百姓遷徙帶來便利,戰馬則是可以提高明軍騎兵發展,李青還特彆加了備注:【牲畜不得低於貿易總額兩成】。
太多了瓦剌吃不消,太少大明就吃虧了,這個數額剛好是瓦剌能夠承受的極限。
脫歡沒得選,隻能同意。
與瓦剌簽訂完貿易協議後,李青又單獨給阿失貼木兒簽訂了一份,雖然眼下的兀良哈幾乎名存實亡,但態度還是要有的,而且還能給瓦剌敲響警鐘:不要打兀良哈主意。
草原上多一股勢力,於大明而言,有利無害。
勢力越多,矛盾也就越多,草原內部不穩定,才是李青想看到的。
阿失貼木兒感激涕零,前日還是階下囚的他,搖身一變,又成了部落首領,雖然幾乎不入流,但大明承認他的地位啊!
這可是一道護身符,至少瓦剌就不敢再打他主意。
協議簽完,脫歡忍不住問,“永青侯,關於火器……?”
“這個啊……”李青笑道,“這就得看你們表現了,不過皇上回去後,會再加大火器生產,火器能否加入貿易行列,不在大明,而在你們。”
空頭支票可以隨便開,但簽訂文件就不成了。
脫歡有些失望,不過大明的茶葉、鐵鍋、絲綢、鹽巴等物,都是他們迫切需要的,有了這些東西,他們才能快速發展。
……
又是一番場麵話後,雙方約定好貿易時間,入冬後進行第一批貿易。
李青本來還想吃也先的席,但草原上的習俗和中原不一樣,死人不辦酒席,隻能悻悻而歸。
~
兩日後,明軍班師。
這一戰殲敵共計近兩萬,共計收獲五千隻羊,兩千五百頭駱駝,八千七百頭犛牛,戰果斐然。
不過,草原上的平衡格局被打破,這令李青憂心忡忡。
韃靼所表現出來的計謀,讓李青都有些毛骨悚然。
事實上,他對瓦剌能不能扛住韃靼,並沒有太大把握。
一路上,朱棣也沒什麼興致,顯然和李青想到一塊兒去了。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空湛藍,萬裡無雲,美不勝收。
朱棣年歲大了,一路乘坐龍輦,不懼風吹日曬,但其他人就沒這個待遇了。
於謙這一趟下來,黑瘦黑瘦的,本就不胖的他,跟個竹竿似的,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
少了些書卷氣,整個人精煉不少。
這一趟隨軍出征,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亦或見識,都成長了許多。
吃了些苦,卻也成熟穩重了。
李青一臉欣然,驅馬來到他跟前,遞出酒袋,“喝兩口解解乏。”
於謙道了聲謝,接過灌了兩大口,神情滿足,“這一路多虧尚書大人照拂,回去後下官請回來。”
李青接過酒袋,咧嘴一笑,“好啊!”
於謙也笑了。
戰馬不疾不徐地前行,隨著馬兒動作,人也一上一下地輕微顛簸著,儘管已經習慣,但於謙還是渾身酸軟。
歪頭看了眼李青,於謙發現他好似沒有任何不適、疲倦,似乎行軍這種小事,根本影響不到他。
整個人穩如泰山,甚至連身體連輕微的顛簸都沒有。
“怎麼了?”
“沒、沒什麼。”於謙搖頭,接著,又忍不住好奇,“李尚書,你真邁入花甲之年了嗎?”
“啊,不像嗎?”
你整日戴著麵具,我哪看得出來……於謙撓了撓頭,“瞧著李尚書這身子骨……比年輕人還要好呢。”
李青微微一笑,“本官自幼習武,身子骨向來強健。”
於謙點點頭,沒有繼續這個話題:“李尚書,回去後下官還繼續先前的職務?”
“嗯。”李青伸了伸懶腰,“先繼續監督南民北遷事宜,待到冬季時,你負責監察茶馬貿易。”
於謙有些遲疑,最終拱手稱是。
“你不喜歡?”李青問。
“不,不是。”於謙略作猶豫,開口詢問:“李尚書似乎有意培養下官,且還是往關內外局勢方麵培養,下官冒昧,敢問尚書何以如此?”
“你是兵部的人,這不是很正常嗎?”李青笑道,“亦或說,你怕苦?”
“當然不是。”於謙神情肅穆,“入仕為官,為國儘忠,為民效力,實乃本職,何來辛苦之說,隻是……”
他疑惑道:“下官隻是新科進士,既非頭甲,又無出眾能力,為何李尚書如此優待下官?”
李青沉吟少頃,笑道:“怎麼,你對自己沒有信心?”
“也不是,就是……”於謙深吸一口氣,“還望李尚書能為下官解惑。”
這個問題困擾他很久了。
“關於這個我之前已經解釋過了,之所以培養你,是因為你剛入仕,心存正義,沒有被官場的烏煙瘴氣汙染,也非江南世家大族出身。”李青淡淡道,
“與其糾結這個,不如好好提升自己能力,為國效忠,為民效力,也不枉本官對你的培養,莫要本末倒置。”
於謙嘴唇蠕動幾下,重重點頭。
李青笑眯眯道,“這才對嘛。”
說著,‘噸噸噸……’又是一通狂飲,看得於謙饞癮又犯了。
“給你。”李青十分大方。
於謙接過,結果隻剩小半口。
……
……
七月下旬,返回京師。
李青沒有再關心犒賞將士,撫恤事宜,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請假。
朱棣罵罵咧咧,不過還是批了他五天。
李青這一趟出門的時間並不長,不過百天而已,三女變化不大,但終究是到了年紀,蒼老之相加重了少許。
她們親自下廚,做了豐盛飯菜,如以往那般,雙手架在餐桌上,拖著下巴看著他,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李青一邊吃著可口飯菜,一邊回應著她們……
吃吃喝喝,說說笑笑,一頓飯從傍晚吃到天色大黑。
晚上,李青挨個給她們渡了真氣,滋養身體的同時,也給她們消除了潛在病症。
……
五日一晃而過,在家躺屍數日的李青終於上朝了。
不料,上朝第一日,就遇到了大事發生。
江浙、福.建同時來報:沿海鬨起了賊寇,且規模不小,多達數千,沿岸百姓深受其害。
朱棣聞言大怒,當即就要發兵平亂。
結果,先是內閣金幼孜、楊榮阻撓,接著,多數南方官員出班勸阻,最後連一向和稀泥的吏部蹇義都說話了。
理由出奇的一致:都是大明的子民,安撫教化便是了,沒必要對子民動刀槍!
有問題……李青眼睛眯了眯,瞬間想到了之前的唐賽兒‘起義’。
李青都覺得有問題,更何況是多疑的朱棣。
朱棣當即召來出征前留的後手——東廠提督小林子,詢問詳情。
看到東廠提督進殿,剛才還叫囂的文官立即啞火了,神情震驚且惶恐。
他們沒想到,東廠的手竟然伸得這麼長,連江南都開始插手了。
朱棣將這些人的神色儘收眼底,冷哼一聲,問道:“小林子,江浙、福.建的賊寇到底怎麼回事?”
“啟稟皇上,事實上並沒有賊寇。”小林子恭敬道,“所謂賊寇作亂,都是民間富紳走私貨物出海,鬨出的亂子。”
李青並未露出太多意外之色,海上貿易這麼大的利益,江南富紳不可能棄之不顧,數倍甚至十數倍的利潤,足以讓人藐視一切律法。
包括天子龍威!
“仔細說說。”朱棣眸光幽冷,“這些賊寇都是些什麼人?”
小林子有些為難,東廠建立的時間不長,還未完全成長起來,他並沒有查到實質性的東西。
“據傳,這些賊寇都是富紳豢養的江湖悍匪,或收買,或合作,甚至……”
“但說無妨。”
小林子小聲道,“據聞,甚至有漢人假扮倭寇,直接在沿海地方實施劫掠,然後把搶來的東西銷往海外。”
“公公,說話可要講證據。”吏部侍郎陰陽怪氣道,“據傳,據聞這樣的事兒,不經查實,竟敢直接上達天聽?”
“現在查也不晚。”朱棣冷冷地看了侍郎一眼,淡淡道,“小林子,即可派番役去查,你親自帶隊。”
“奴婢遵旨。”
“皇上,臣有本奏。”金幼孜出班,“漢人假扮倭寇的話,出自林公公之口,不能讓他去查,以免他為證實己言扭曲事實。”
“臣附議。”翰林學士緊跟著出班,“林公公需避嫌,不若讓監察禦史去查。”
朱棣嘴角泛起一抹玩味,“朕若非讓他去查呢?”
“皇上若執意這麼做,那結果必定難以服眾。”都察院右副都禦使出班道。
“嗬嗬,”朱棣冷笑連連,“要服眾是吧?
成!
大理寺一個,都察院一個,翰林院一個,錦衣衛一個,你們來監督可還行?”
都察院右副都禦使無言,隻得拱手道,“皇上聖明!”
“皇上,既如此,何不讓六部也加入其中?”蹇義出班,“如此以來,才更能服眾。”
這老小子,還他娘想著和稀泥,亦或說,他也牽連其中……朱棣眸光愈發冰冷。
正欲開口發火,李青出班道,“如要六部出人,臣推薦兵部都給事中,於謙配合監督。”
“你兵部出人,那我們吏部也要出人。”吏部侍郎出班,“皇上,臣舉薦……”
“來人!”朱棣一聲喝,打斷了他接下來的話。
群臣見皇上滿臉震怒,心中惴惴不安。
少頃,站殿將軍進入大殿,“請皇上吩咐。”
朱棣麵無表情,“將蹇義押入大牢。”
擒賊擒王,朱棣現在看誰都是賊,乾脆直接把最有分量的吏部尚書拿了。
果然,這一招很有效果,群臣一下就老實了。
吏部侍郎也不吭氣了,老老實實地回了班,整個大殿寂靜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