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帝秦設計師 > 第34章 格物之學,大考結束

第34章 格物之學,大考結束(1 / 1)

推荐阅读:

算學考試結束,有兩刻時可供休息,範增也出了考場,放鬆一下緊繃的頭腦,為最後一堂格物考試準備。

很多人也和他一般選擇。

和考完策問時不太一樣,策問考完後,大多人神情放鬆,還有些認識的人聚在一起談論考試的情況,可這算學考完,雖還是有人聚在一起談論,但很多人的神情沒之前放鬆,顯然考得不太如意。

算學其實還好,諸子百家中現今很多學派都要學。

墨家自不用多說;兵家領軍作戰,需算糧草兵甲、算敵我相距等,豈能不懂?

道家和那些方士煉丹煉藥時也常需計算,儒家君子六藝中亦有“數”這一藝。

來鹹陽大考的參考者多多少少都會懂點算學,唯一的問題隻在於是否精通、深入了解,反正在範增看來,算學夠實際應用即可,不必要深入。

然而,這格物就未必了!

“格物”一詞應出自於儒家《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意為“究事物之理”,這要怎麼考?

難道要考墨家的那些東西?還是要考道家所言之物?

若當真考這些,對很多參考者將是一堂艱難的考試!

因為他們大多隻學習本派學說內容,雖會對其他學派了解,但多是了解其他學派的治理天下的思想,不太會去了解像墨家的什麼“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力,刑之所以奮也”……

這也是一些百家學派的缺點,重學說思想,而不重實際的科學發現,有時甚至會將科學發現同學派思想聯係在一起,要麼以之佐證自家思想的正確,要麼對敵方學說進行批判反駁。

兩刻時間過去,隨著那已經熟悉的“當”聲響起,範增和諸多考生再次回到各自考場。

坐在位子上,看著發下來的考卷,範增知道這堂格物考試,他肯定又答不完。

他猜想的事情發生了,還真考事物之理。

那秦皇想通過鹹陽大考做什麼,或者說那李念想通過鹹陽大考做什麼?

對這問題,範增心中有答案,大抵是想通過這場大考挑選出具有算學和格物天賦的人才,隻是這些人選出來又怎樣?

難道秦皇和那李念要靠他們去治國理政,使秦強盛?

墨家存世這麼多年,都沒能讓哪個國家強盛,通過鹹陽大考選出一撥人就能使秦強盛,如何可能?

治國理政還得靠兵家、法家、儒家或道家,但絕不可能是墨家,墨家那些人當工匠尚可,可說治國治民,還是算了……

懷著這些思緒,範增看起了考卷,第一類題依舊是選擇題,前幾道依舊為送分題:問,《山海經》有言“西南三百裡曰女牀之山,其陽多赤銅,其陰多石涅”,下列中哪一物為石涅所製?

一、蜂窩;二、蜂窩煤;三、豆腐;四、木炭。

但送分題後,便開始上難度,像範增現在所看的這道:如圖所示,將在甲點的木球推下,問木球在進入水平麵後如何運動?(注:斜麵和水平麵皆絕對光滑,無空氣阻力。)

一、會立即停止不運動;二、以一定速度永遠運動下去;三、不斷加速,永遠運動下去;四、運動一段時間後停止。

範增注意到那“()”符號內的話,但不懂為何要備注斜麵和水平麵絕對光滑,還有那無空氣阻力。

他聯係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進行思考:

立即停止不動肯定是不對,他見到過從斜坡上滾下來的東西,不會停止不動,會滾出一段距離後停下。

這麼看,應該選“四”,可那個備注顯然有深意,答案可能和“四”不同。

因此,“一”和“四”可以排除,隻剩下“二”和“三”。

可這怎麼可能,那木球從斜麵滾下後,竟然會永遠運動不停?

從斜坡上滾落的物體,往往會越滾越快,所以正確答案應該選“三”。

範增提筆在答題紙上寫下了“三”。

在他右手邊的中年漢子,看到這道題後,眼神一凝,這題考的不正是他們墨家的“力,刑之所以奮也”嗎?

那木球在進入水平麵後,沒有力再給它,因此它不會再繼續加速,正確選項應是“二”。

中年漢子心中越發認定李念是墨家弟子,隻可惜此人就算是墨家弟子,也肯定不是楚墨,大概是秦墨中人。

他對想見到李念的念頭也越來越重。

此人能以墨家弟子身份得秦皇信任,即使他出身秦墨,對墨家而言也是天大的好事,興許其可使墨家重新合為一派,重鑄墨家榮光。

隻是再繼續往下看題,中年漢子又驚訝又愧歎。

因為一些題已經超出了他學過的墨家內容,他也答不上來,讓他禁不住心想秦墨已經悄悄發展到這等程度了,勝我楚墨多矣……

格物考完,範增出考場時還在想著考卷上的某些題,除選擇題答完了外,填空題和簡答題統統都沒答完,那些題真的有答案嗎?

尤其那幾道附加題,如某道題借用了列子所寫的那篇《兩小兒辯日》,問兩小兒所說誰對誰錯?

他怎麼知道是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還是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

這個連孔子都不知道答案的問題還真有答案?

這也叫“格物”?都格到太陽了,連掛在天上的太陽是遠是近都知曉?

若真知道,這個李念的學識隻能說深不可測,興許比古之諸子還厲害,是他們這一時代活著的諸子,也許日後百家中會再多出一派。

但李念越是優秀有才,越讓範增和許多人感到複雜,如此之人為何要佐秦呢?

且和這等人生在同一時代,該高興,還是惋惜?

因為此人太優秀,他們所發出的那點光將被被此人光芒掩蓋,曆史記載時,那人會列於主位,而他們儘是陪襯。

範增也注意到格物考試後,諸多人興致都不高,顯然這格物考的不僅是他一人難受,其他人也一樣。

來鹹陽大考前,許多人都覺得自己很有才,區區鹹陽大考,看我手到擒來,可三堂考試過後,才發現我好像也不是那麼有才……

臨離開時,範增和所有考生被通知往校場,隻見一年輕秦將站在將台上向他們宣布道:“諸位注意,十日後將放榜,莫要錯過!”

“且放榜後,陛下和李念公子將有請,諸位這段時日,莫要離去!”

“今日已晚,我等將護送諸位回返鹹陽!”

十日嗎?

他等得起,他倒要看看誰能得這鹹陽大考第一,那秦皇和李念究竟想要以此大考做什麼?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