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真的要在吾們村附近選地兒建廠了嗎?曹主任,給吾們講講唄,這廠建起來是怎麼樣子啊!怕不是要有一畝地了!打算建在村裡什麼地方?”
“一畝地?那可不能占了我們的田咯!曹主任, 村口北邊那片地,上回和你講過的,吾們家是要開荒的!就算是衙門要來建什麼廠, 你也不能給出去!說好了的!”
“北邊的地怎麼就是你們的了?現在地都是公家的,你們家憑什麼就能要了那塊地?”
“好了好了,都靜一靜,再這樣以後都彆講新聞了,老子才說了一句話,你們趕了一百句——這還都要打起來了!說的就是你們兩個!劉老二, 王老,都給我把凳子放下,不然,老子先把你們兩個打死!”
眼看著議論成了口角,口角似乎立刻就要引發鬥毆,曹小力不得不提高嗓門, 把聚在村口社祠——同時也是掃盲班學堂——前頭這片空地上的眾人給訓斥了一頓,半真半假地抄起了凳子邊拿來充當教鞭的竹棍, 指著兩個桀驁不馴的農戶, 這才把場子給鎮住了。而他頗富霸蠻氣的嗬斥,反而調節了氣氛, 讓眾人都跟著笑了起來:有時候農戶就是這樣, 多少有點兒倔性子,你好聲好氣地和他們說話,反而蹬鼻子上臉, 認為你藏奸,便是要這樣臟話不離嘴,有點兒橫行霸道,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思,村民們反而服氣,認為這樣的主任才值得追隨,曹小力本人從小在城鎮長大,家境雖不殷實,卻也是書香門第,幾乎不吐臟字兒的,下到村裡一年多,也逐漸‘老子’不離口了。
“行了,沒見識就閉著嘴聽老子給你們講,都仔細聽著,彆講過的東西,一會又問,那就要吃鞭子了!”
在竹教棍的威懾下,村民們這才安下心來,老老實實地聽著村長擺起了龍門陣,說實話,聽得是雲山霧罩,有點兒難以想象,對這裡大多數農戶來說,他們連縣城都是沒有去過的,當然也就沒有見過任何一個廠子了,哪怕是在敏朝時期,最接近工廠的磚窯、瓷窯,也不是巽山村這樣的窮地方能指望的,村裡就從來沒人家蓋起過磚房,磚窯什麼的,當然也就隻在傳說之中了。
其實,就算是去了縣城,也不會知道廠房的樣子,因為現在縣裡也沒有廠子,唯獨的罐頭廠還在籌備之中,因此,叫大家從描述中去想象廠子的規模,它會對本地帶來的改變,這實在是很艱難的事情,因為沒有什麼值得參考的素材。各家儘全力去想象,也隻紮實地弄明白了這麼幾點:第一,廠子如果能設在巽山村周圍,對大家來說自然是好事,因為水泥廠最少也要上百號工人,且不說招工的事情,就是這些工人的吃喝拉撒,對巽山村都是商機;第二,廠子設在附近,巽山村用水泥就方便了,路就能快些修好了。
吃喝拉撒什麼的,這是能理解的,曹主任說工人最多就在宿舍附近自己種點小菜,也不夠一廠子的人吃的,所以他們的食堂很可能要從巽山村這裡買菜,退一步說,即便不買,工人也會出來買鹹菜什麼的,所以巽山村可以種菜,那些紅薯粉乾也不用運到遠處去了,食堂和工人應該都會買的,甚至還可以去廠子宿舍旁邊擺攤,這都能掙錢——工人手裡的活錢要比農戶多多了,廠子福利還好,他們花錢的地方不多,個個都是財主,巽山村和財主為伴,那日子還能差嗎?
除此之外,廠子建的茅廁,每日裡生產的肥料也是不少,以後巽山村就更不會缺肥了,這也是好事情。很多人擔心水泥廠占了巽山村的地,這是無稽之談,因廠子的選址,如果能定下來的話,也是在村子出去大概走兩個時辰的山坳裡,那裡有空地,且距離石灰石礦不算太遠,曆來因為土地貧瘠,沒有什麼人過去耕種,選址在那裡,隻要修一座橋,便可和縣城聯通了,周圍的村子過去也都方便,礙不著巽山村什麼事。
“倘若不選這裡,可能就要選到縣城西邊去,到時候,離我們就有一天多的路,這些好處當然也就都沒有了,都給了那邊的八子村、連山村了。”
曹主任再強調這一點,似乎是要引起村民們的緊張感,但並不是特彆奏效,大家雖然聽得一愣一愣的,但因為完全沒有實感,也就很難想像廠子建起來之後,自己能到手多少好處,這都是完全沒經曆過的事情,就和聽故事一樣,主任雖然說得好,但聽過就算了,真要明天說廠子換選址了,也不過就是嗟歎幾聲,要說失落到鬨起來,真不至於,比起來,大家更關心的還是傳說中的果樹苗——那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種在自己院落裡,五年就開始結果了,豈不是比這個沒影子的水泥廠來得激動人心?
“曹主任怕是又想要借勢逼迫我們分家了——最好還要分開遷徙。”
那放了話,必要拿到果樹苗,不然就要鬨起來的漢子,從社祠回家之後,一邊洗腳,一邊也和自己的婆娘低聲嘮嗑起來,頭頭是道地分析著村主任的心機,“今日看他把水泥廠吹得牛皮上天,老子就曉得他打的是什麼主意,上回去趕廟會,你娘家村子裡不是談起來了?他們那個村在搞‘換戶’,當時我就說,曹主任和鄰村鄭主任關係好,指不定也想在兩村之間搞這個!”
所謂的換戶,這幾年來湘西村鎮並不陌生,當然,他們不會知道這種政策的來源,是數千裡外的客戶大遷徙,所謂的換戶不過是地區上小規模自發性的拙劣模仿——對於村子裡的大姓、地主,其實買活軍在入駐的時候已經殺了一批劣跡顯著的了,同時還從縣裡的老爺們手裡,掌握了一大批耕地。這些耕地有些被分配給下山的流民耕種,有些分配給村裡本來的佃戶、少田戶——其實就這一點,就足夠村裡的大姓不滿的了,因為地主手裡的地肯定是好的,這些好地沒有給在村裡本來興旺的宗族,反而給了外來戶,雖然挑不出理,但心裡不痛快也是難免的。
為了安撫這樣的情緒,也是為了推進分家的腳步,有些村子就聯合起來,搞‘換戶’,也就是說,大姓人家如果願意分家出來,到鄰村去耕種,那麼,就按人均耕田畝數的標準,把村主任這裡剩下的好地分給他們,同時他們留下來的地,則被集中分給遷移下山的山中隱戶來耕種:這一點是很關鍵的,決不能分給村裡已有的其他農口,因為這些大姓宗族的地塊很多都是相連的,分了一塊給村裡彆人,這彆人必定會被鄰近的田主欺負,因為這一層顧慮,他們也不敢要。
反而是山中隱戶,遷移下山後抱團取暖,把地分給他們,他們腰杆硬,不怕打架,對村主任忠心耿耿,知道這是唯一能依靠的對象,反而合適。更說穿了,有了這一層矛盾在,村主任也不怕大姓和外來戶和睦起來,就不聽他的使喚了,底下人便是要這樣,在村裡要鬥起來,又不能過分,如此主任說話才有權威,上頭的各項政策也才能鋪得下去。
換戶這個政策,符合村主任的利益,各村之間就都躍躍欲試,小規模試行了一陣子,見縣裡不單沒糾正,還讓他們寫文章總結經驗上報,因此便在永華縣附近開始泛濫起來,很多村裡興旺的人家因此也有了瓦解的跡象,巽山村這裡,他們村倒是沒有什麼地主,因為本來荒僻,大家都是勉強過活,也談不上有誰在村中橫行霸道欺壓彆人家,這樣一來,曹主任手裡就沒有什麼好地——或許也是因此,他一直沒提換戶的事情,隻是兩個大姓暗地裡也都提防著,這會兒王老便是猜度曹主任,必定是要用水泥廠的利益來誘惑村民,想讓村民團結一起,促使他們兩家分家換戶了。
“倒是想得美!”王老自然是第一個不願意換戶出去的,雖然出去了田畝數會多一些,也可能就得到自己想要的果樹苗了,可和本家也到底是隔了十幾裡地,自然而然日後就會減少了往來,到了鄰村也隻能低頭做人——有什麼大衝突,親戚肯定不會坐視,可鄉裡人家,平時柴米油鹽雞毛蒜皮的事情,難道次次都叫這些兄弟子侄走小半天路來出頭?
一旦分出去,他王老也就是個五口之家,他和婆娘拉扯著個兒女,還有什麼霸蠻的底氣?因此王老是寧可水泥廠不落在巽山村,也不想分家換戶的,他的底線是分家後繼續住在本村——這會牽扯到家裡的田畝給兄弟幾個分配的問題,估計幾個房頭分家後不會像現在這樣聯係緊密,免不得也要吵架,但這屬於還能接受的變化,實在不行,如果有人要換戶出去,那他底線中的底線,也就是這人不能是自己。反正他是絕不會出去的,如果曹主任一定要他搬遷,那他就算是把官司打到金鑾殿……不,打到雲縣六姐跟前,也一定要鬨到底!
倘若不是這一年多來,曹主任和掃盲班先生的輪流教誨,王老隻怕還弄不清這謝皇帝和未皇帝的區彆哩,從這點來說,他還是蠻感激這些買地的官吏先生的,隻是這點情緒,不足以動搖他的決定,也不能讓王老犧牲他極看重的利益,接下來多半個月,他上下田都留個心眼兒,在紅薯粉作坊,也是豎起耳朵聽人閒談——
但,結果是讓他慶幸且放鬆的,還好還好,這水泥廠雖然也讓人議論,但也隻是議論而已,村裡人家暫還沒人急切盼望它落戶村裡附近的,更談不上說要為此去迎合衙門的政策,賺取政審分了。總的來說,這東西雖然聽著好,但謹慎的百姓,也隻是因此消滅了對於它的反感而已,現在倒沒有什麼人反對水泥廠落戶巽山村附近了,要說歡欣鼓舞迫不及待地去爭取,那還遠不至於呢!
嘿!曹主任你沒想到吧!本來掛來釣魚的餌,這又沒人上鉤了!王老私底下不免也因此洋洋得意起來,為曹主任又一次遇挫而感到快意欣悅,甚至產生了一種勝利者的感覺:曹主任想方設法都要推動村裡分家分戶,甚至是換戶去彆村,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政績,為了滿足上頭對村裡分家率,以及人口比率的要求,追求的都是一個個的數字。但對王老來說,他捍衛的是自己的生活,認的是自己的死理:我不偷不搶,老實種田,稅賦我也交足了,我就是不想分家,何錯之有?就算是皇帝當麵,也不能強迫了我去吧?我倒要看看你曹主任不下黑手、下死手,能怎麼奈何得了我!怎麼能把我這塊礙事的茅坑石給搬走!
這樣無聲的對弈,自打曹主任進村實際上就沒有停止過,曹主任基本上占不了什麼上風,在分家這件事上,是不斷的小心試探,不斷的吃癟,王家也是應對得吃力,得拿捏住分寸——曹主任也是在等著他們犯錯呢,真要鬨出什麼事來,縣裡對付那些犯了事的地主,手段有多狠辣,他們也是知道的,所以王老也不敢被抓到什麼把柄,冬天大家分果樹苗的時候,他雖沒被分到,但也沒有去把他的霸蠻發作起來——
品味到這一點的也不止他,還有他老爹,自從水泥廠的消息傳出來,就把王老叫去耳提麵命,反複敲打,讓他千萬不能在這時候炸刺,就怕被曹主任順水推舟、借題發揮,把水泥廠選址和他鬨事聯係在一起,借勢逼著王家分家。到時候,村裡人意見統一了,王家也不好抵抗的:雖然水泥廠不選址巽山村,村民們可能也不怎麼在乎,但這得是因為上頭決策,倘若本來選址巽山村,卻因為王家鬨事給攪黃,那就不一樣了,本來可能是好事,因你家沒了,那以後王家在村裡可就抬不起頭來了。
就這樣,在暗潮湧動之中,一個年竟太太平平地過完了,果樹在冬末分了下去,就等著春天移栽好成活,雖然有人家得了,有人家沒得,但居然沒人因此鬨事,雖然這件事也不算是就此平息——細水長流,日子怎麼過,大家走著瞧,但畢竟沒有當即掀起風浪。在年前,村裡把紅薯粉乾賣了,大家都分了現錢,喜笑顏開地進城去買年貨,這是買地入主永華縣的第二個整年,日子的確是越過越好了,去年這紅薯粉乾還不是家家都做,今年,大家都得了紅薯的好處,對曹主任也越發親熱尊敬了,曹主任在村中的地位,因為這紅薯粉乾換來的現錢,又猛漲了一波。
等到過完年之後,大概距離曹主任第一次提起水泥廠,已經有小半年的光景了,這會兒大家都已經淡忘了這個話題,而是更熱衷於提起進城采辦年貨時見識到的那些熱鬨:被強迫著去洗的熱水澡,舍得掏錢的人家去看的新式皮影戲——也有叫幻燈片的,這幻燈片上映的是《我在南洋當駙馬》,因此,這本遊記立刻就又成了大家所追捧的東西,很多村民第一次對地理真真切切地發生了興趣,在課上學得更認真了,也央求曹主任在每日的讀報時間給大家讀讀這本遊記,曹主任便趁熱打鐵,宣布要在村裡搞個圖書室,村民們對於叫兒女去認識拚音也更熱心了……
隻是進城一次,村子裡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現在,那些沒進城的人也開始後悔了,進城去看新奇,成為了巽山村的新風尚,大家的觀念似乎也在日積月累地發生著改變,新東西實在太多,水泥廠似乎已經被人遺忘到九霄雲外去了,就連王老也都忘了這事兒,因為他年前也進城去逛遊了一圈,為家裡置辦些針頭線腦,還想著扯幾匹布回家做衣裳,在城裡,雖然他沒舍得花錢去看幻燈片,但卻看了不要錢的《何賽花巧耕田》,這會兒還上癮著呢,在這之前,巽山村的人一輩子也看不了兩次戲,他又怎麼能不感到新奇呢?
“哎!你們聽說沒有!”
也是因為大家都忘了這事兒,這一日早晨,大家兩兩正準備下田春耕的時候,騎著馬進村派信傳話的郵遞員,帶來的消息因此也顯得新鮮了,“你們村附近要建水泥廠啦!今早施工隊和我一起出發的,這會兒應該都到地方了!就在你們村走二十裡地那個山坳裡!”
“當真?”
“還真來了!”
眾農戶也都不免感到新奇了,紛紛站住了腳步,七嘴八舌地打探了起來,“有多少人那?”
“他們走哪裡去的?要不要從我們村裡經過?”
“這就不好說了,好像是要先修路,直接修到河邊,架橋過去!”
郵遞員急匆匆地分派信件——主要都是給曹小力的,信送完了,丟下一句,“你們要是好奇,就去看看唄”,這就跑了,隻留下一村人嘰嘰喳喳,都是好奇得厲害,“去看看?”
“去不?”
“吾們就去看看唄!”
去是想去的,隻是正趕上春耕,家裡人都是忙,也不可能來回一日多時間隻為了看熱鬨的,硬是熬了半個多月,等秧苗全都下田,田裡也把水蓄起來,一時間沒有什麼事情了,村裡幾個親朋好友才來邀王老,“走,吾們去看看那個水泥廠工地!”
“走!去就去!”王老也是好奇心起,和堂客打了聲招呼,揣了個糍粑餅在身上,“倒要看看這水泥廠有沒有主任說得那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