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買活 > 735 新察罕浩特

735 新察罕浩特(1 / 1)

推荐阅读:

宰桑的這三個女兒,當真是許久不見了,屈指算來,大概從珍兒十四歲嫁去林丹汗的王帳開始,瓶子就沒有怎麼聽說過姐姐的消息了——嫁出去的女兒,經年累月不特意和娘家聯係,也是常事,除非是本來就有商隊、使者來往,為他們帶些平安的口信。

科爾沁雖然往林丹汗身邊送了不少貴女,但婚姻卻並沒有把雙方的關係拉近,很快,隨著林丹汗的傲慢,科爾沁轉向崛起的女金,很快,兩邊的關係便冷淡下來,如此一來,珍兒也就很難和娘家通信了。她出嫁至今已經六年了,幾乎換了個人,如果不是賽因滿麵笑容地在她身邊隨從,瓶子幾乎還有點兒不敢認呢!

“瓶子長成大姑娘了!烏雲其其格也是一樣,還記得我嗎,小烏雲?我出門那天,你哭得很傷心來著,還想鑽到我的羊群裡去,和我一起走呢!”

烏雲其其格有些害羞,大家都笑了起來,分離的生疏感因此完全消散了,滿珠習禮也上下打量著自己的姐姐,笑著說,“阿姐,吃胖了,看來在察罕浩特的日子過得好。”

胖了嗎?大概是胖了一點的,韃靼人的飲食,以及這裡的氣候,都決定了他們的貴族不是弱柳扶風的瘦子,珍兒的長相明豔大氣,麵如滿月,這樣豐滿的美人很得韃靼人的好感,不過,在出嫁前她的手臂和腰身還是挺纖細的,韃靼的少女往往如此,要到幾次生育之後,才會慢慢地變成大身段子。瓶子心想姐姐說不定是生了孩子,隻是沒有給家裡傳信——

尤其是林丹汗西遷之後,從新察罕浩特走到科爾沁,實在是太遙遠了,他們走了一個多月,一路還算是比較順的,要找人回家傳信的話,就不一樣了,孤身的使者,是不敢和瓶子他們那樣走的,一個人行走在草原上,太容易出事了,貧窮的牧民會熱情地款待一整隊人馬,也會因為孤身客人的一雙皮靴而起歹心,因此,倘若沒有找到同路的商隊,想要找人回娘家送口信並不容易。外甥、外甥女都好幾歲了,娘家人還不知道的可能也是有的。

“是這裡吃得太好了!”

不過,姐姐並沒提到子嗣,看來她在林丹汗身邊的確不算受寵,瓶子仔細觀察著珍兒:首飾好像還是陪嫁時那些金子,至少戒指沒有新的,老戒指的寶石鑲嵌她可都還記得呢……衣服半新不舊的,耳環倒是之前沒見過的樣式,大汗的賞賜分到她這兒的或許也就這些了——韃靼人都喜歡炫耀,尤其是出嫁的女人來見娘家客,誇耀丈夫的禮物,也能讓娘家人安心,連見麵時都隻拿得出這些,真實處境隻有更普通。

頭發倒是留起來了……也是,不再是小孩兒,也不能留三搭頭了,這會兒,珍兒梳的是滿頭的小辮兒,這也是韃靼婦人常見的發型:草原上的發型,不分男女的就是叫椎髻的三搭頭,這種頭和女金人的發式有相似之處,或者可以說建州的發式就是學韃靼的,主要都是要把頭頂剃光。

基本上來說,隻要是日常頻繁跑馬,生活中又接觸不到金屬,很難打造頭盔的民族,都會把額頭到頭頂這塊的頭發給剃了,主要就是為了跑馬方便,因為若不剃發,騎馬顛簸起來,額發下滑,遮擋視線非常的狼狽,因此不論男女,都是大光腦門兒,隻是在頭頂剃光之後,後續的處理大家不同而已。

比如說韃靼的少女和小童,很多是留朝天辮的,三搭頭也不分男女,十分常見,所謂的三搭頭又叫椎髻,就是把頭頂大部分頭發剃了,留下前額、左右鬢的三綹,也有三綹都留長結髻的,也有左右兩綹結髻,前額那綹剪成花式短發的,少女往往都梳三搭頭,瓶子和蘇茉兒都是如此,隻是在出發之前,把腦門的那綹長發給修剪平了,這樣方便騎馬。

建州那邊呢,二十多年來,男丁逐漸流行起後腦勺正心留一小撮頭發打辮子——就這還是貴族身份的象征,女眷的發式則是剃光前半腦門,後半腦勺長發就不剪了,盤個發髻。這就算是和韃靼這裡區分出來了,不過,他們的小孩也還是留有韃靼風俗,經常還是梳三搭頭的。

貴族的發式,都是跟著建州老汗來的,這種腦後留辮子的新發式,是老汗為了激勵自己,效仿先祖而留,算是一時的時尚,一般的女金人也有剃禿的,也有留下四周短發,剃掉頭頂心的,也有全都是短發的,就是怎麼方便怎麼來了,出去行軍打仗,肯定沒空理發,經常是毛茸茸的青色短發中留有一撮長長的小辮子,包括現在的瓶子也是如此,真有閒心常常去修剪剃光的,那都是難得的利索人,讓人高看一眼。

至於韃靼人這裡呢,科爾沁有些韃靼少年也受到了建州的影響,留起這種毛茸茸的辮子頭了,越是往西走,發式就越還是老樣子,青年男子留呼和勒(三搭頭),或者留‘貼彆’——留左右兩鬢和腦後的一綹頭發,其餘剃掉,三綹頭發留長編起來,形成一個小辮子……是的,遊牧民族基本都編發,主要是這頭發也不能任由散著啊,不管在後腦還是前額,散著的話,跑馬還是不方便,必須得給編起來。

青年女子這裡,除了三搭頭以外,也有一種和建州婦女相似的發型,前額頭發都剃了,後頭的頭發留長,編成辮子之後盤起來,然後在發髻上戴一頂小帽,把頭發完全罩住,這種樹皮帽子往往裝飾華美,有很多珠玉在上頭,受寵的已婚婦女喜歡采用這個發型,可以更好地炫耀——這要是三搭頭,戴不了首飾,也不戴小帽,沒法炫耀,可不就隻有本來就沒有什麼東西能炫耀的婦女會這麼留頭發了?

珍兒的發型,則完全不是這兩種,她沒有剃頭,濃密的長發完全留起來了,編成了許多小辮子,辮子之中綴著金色的絲線,看起來十分的華貴,這些辮子又被編在一起,在腦後形成了一個圓髻,大概是綁得很緊,跑起馬來也並不會阻礙視線,這個新發型顯得她越發容光煥發,讓人禁不住多打量幾眼,對著油光光的,看起來十分清潔的頭發表示羨慕:草原上用水不方便,剃頭也有少洗頭、不生蟲的考慮,雖然姐姐的日子沒有太好,但從頭發來看,也並不會很差。

在衣服上,沒什麼好說的,還是傳統的穿著,一件皮襖半披在肩頭,裡頭是長袍穿在身上——還是科爾沁陪嫁來的衣服,因為打西來之後,當地婦女的衣服逐漸也和科爾沁的長袍不一樣了,科爾沁的長袍和建州的很像,都是寬鬆直筒,沒有腰身,四麵開衩方便騎馬,露著底下的長褲,但在察哈爾和土默特這裡,婦女穿的是寬身窄袖,有腰身的袍子,下擺也隻是分前後兩片,前片、後片就不再開衩了,形製上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彆。

也不知道是大汗沒有賞賜新衣服,還是珍兒更喜歡穿娘家的樣式,瓶子是有些為自己的姐姐不平的,在腦海中努力回憶著姐姐的陪嫁中有沒有這件衣服——但這的確是想不起來了,隻好把重重心事壓下,做出歡快的樣子,一邊和姐姐並行進城,一邊嘰嘰喳喳地問這問那,顯出好奇的樣子來,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現。

“這城牆現在才建起來兩麵,還沒有合龍那。”

珍兒也揮著馬鞭,不斷地給她們指點著這座城市:的確,察罕浩特是座新城,很多地方都還沒有造好,宏偉的城牆殘缺不全,隻有兩麵大致建好了,另兩麵還在運土,因此那處人聲鼎沸、塵土飛揚,珍兒帶著他們繞了一大圈,“冬去春來,牧民們缺衣少食的時候,大汗就聘請他們來修城牆,給吃給喝,還給牧草帶回去,所以嘛,彆看那兒人多,可大家都很有乾勁。”

“這主意很好!”滿珠習禮也不由得稱讚起來,對林丹汗更加刮目相看了,“大汗是怎麼想出這個主意的!這主意不錯,每年春天,羊要下崽兒,要吃草,活又多,過冬的糧草又快吃光了,牧民們總為自家和牛羊的嚼口擔憂,若是家裡有個人能來為大汗做活,那至少有一個人能吃飽!再帶點乾草回去,羊也有得吃了,這個難關可不就過去了?”

“也不是彆人,就是邊市那裡作興起來的——我聽邊市的商人說,這都不用學,就是買活軍的老規矩了,農閒就開始修工程,給大家找口飯吃——對了,你們知道買活軍麼?”

珍兒還拿買活軍當個新鮮的話題,要向大家介紹呢,瓶子等人卻是忍不住都笑了起來:買活軍的拚音都學了,姐姐這是把他們當鄉巴佬看待了!?“原來知道呀,那就好,一會兒在城裡看到自由自在行走的漢人,你們就不吃驚了——這些人都是買活軍的匠人和商戶,他們是自由民,可不是奴隸,對他們要客氣點,這幾年來,遠方來覲見的老親戚,常常誤會他們的身份,漢人一吃虧,邊市就抗議,就不發貨,大汗就得賠罪——處置了不少台吉的使者,咱們可不能吃這個虧。”

一群人一邊絮絮地念叨著,一邊從寬敞的土路上走過,土路的兩邊還是青草——察罕浩特是韃靼人的城市,也就意味著他們沒有修石板路的習慣,整座城裡甚至房子都很少,多是一頂連著一頂的氈包,不過,這裡的氈包是經過規劃的,大家都是沿著道路建氈包,氈包後頭再有一個小院子,圈著運氈包的車輛,在下風處能聞到牲畜糞便的臭味,聽到隱約的鳴叫:過來做生意,運牛羊的牧民自然有草場存放牲口,他們也住在附近。這些氈包裡住的,不是官員、王公貴族、將領,就是各種匠人、學者,一般一家也就飼養一兩隻產奶的牛羊,他們自家的牧場都在城外。大批的牲口是肯定不給入城的。

哪怕沒有什麼房子,這座城市依然繁華得讓瓶子等人大開眼界,這麼多華貴的氈包,連成一片,每一個氈包都像是有台吉居住,進城的馬兒一揚尾巴,就有人過來往馬尿上覆土,再把馬糞鏟走——這是多麼的清潔!甚至在城裡一角,還能看到一片瓦房,珍兒說,“那是邊市的倉庫,邊市街就在附近,咱們一會要去覲見大妃,見完大福晉,要是她不賞飯,咱們就到邊市街來吃晚飯!”

“好哇!邊市街有糜子黏糕嗎?!我聽人說了好幾次,還沒嘗到過呢,我就想吃這個!”烏雲其其格對這道美食念念不忘。瓶子則是心中一動:姐姐……有錢嗎?聽牧民說,買活軍的東西,便宜的便宜,貴的貴,邊市街吃一頓,不知要花費多少,就怕姐姐為了招待娘家客人,把積蓄都花光了,接下來得過緊巴日子!

但是,這樣的擔憂是不便表露的,否則似乎會觸犯到姐姐的尊嚴,而哥哥和妹妹都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就讓瓶子有些為難了,珍兒倒似乎不擔心這些,她笑著說,“有,肯定有,不但邊市街有,大妃金帳的廚房裡也有,大福晉可愛吃黏食了——放心吧,今晚肯定能吃得上!”

烏雲其其格立刻歡呼了起來,珍兒帶著他們往遠離邊市街的西方行馬而去——毫無疑問,西方尊位,而且察罕浩特背靠著大清水河建城,西方也是上遊,這裡肯定是林丹汗的後宮王帳了。

果然,很快,大家便看到了黃金家族的紋樣,高高地從旗杆上垂落下來,連綿的華貴氈包外,也多了一排木頭磨尖了紮成的拒馬,護衛們在拒馬前神色儼然地站著,腰間都挎著馬刀,見到珍兒一行人駛近,他們不卑不亢地低頭行禮,隨後,護衛長迎了上來,“科爾沁福晉,剛才囊囊大福晉說,請科爾沁娘家的親戚到大帳見麵——您的兩個妹妹和她們的侍女,就住在您的帳子裡。至於您的弟弟——”

“高過車輪的男童,就不能進大汗的後宮了。”珍兒也扭頭對科爾沁的親戚們說,這又是讓這幫少年貴族們大開眼界的規矩,畢竟是都城,什麼都比台吉氈包要來得正規似的。在老家,哪有後宮這麼一說,台吉也不過就是氈包多一點兒罷了,親戚來了,立刻就帶進來叫女眷們見一見,也是常有的事情。

什麼‘後宮’……一般一個台吉也就是兩三房妻室,就是各住一個氈包唄,湊在一起三個氈包那都是多的,要說特意隔出來不叫彆人進出,不但辦不到,光是這個念頭也顯得很可笑。

不過,這條規矩限製不大,因為很顯然,珍兒是可以出來見滿珠習禮的,福晉們在出門的限製並不嚴格。就這樣,大家分頭行事,滿珠習禮、賽因和侍衛們,帶著車隊,在珍兒護衛的陪伴下,準備去靠西邊王帳的區域立氈包了,而兩個女孩帶著自己的使女,還有隨身在馬上的小包袱,和姐姐珍兒一起,踏入了這神神秘秘,她們也是第一次見聞,和外界隔開了的‘王帳後宮’。:,,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