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可都備齊了嗎?”
“備齊了,大人——這腰封——”
“不是已經有了一個嗎?”孫稚繩微微皺了皺眉,旋即也是意會,“罷了,還是帶上吧——這可是夫人那處新取來的?”
“正是,夫人說是昨夜囑咐了家下人,連夜縫出來的,針線有些粗陋,也無甚標誌,尺寸也縫得小了些,若是王夫……王大人不堪奔波,大人不妨以此相贈。”
這樣的細枝末節,又是在自己家裡,沒有必要還遮遮掩掩的,一身青衣小帽,打扮得利利索索的管家也是說得很直接,孫稚繩點了點頭,示意他把腰封送到廳外正在等候的女武師手上去,“走!從公主墳方向出城,看看謝使者是否已經到了,正好一起走!”
“是!”
孫稚繩有過帶兵經驗,治家一向十分嚴格,眾家人聽了,都是精神一振,齊聲應下,猶如親兵一般,簇擁著孫稚繩出門上馬,一行五六人都隻帶了一個大包裹做行囊,斷無一般官宦出門車馬如龍,箱籠堆疊的景象,眾人都是麵色沉凝,催馬而行,片刻都不耽擱,隻是在從公主墳買活軍使館路過時,稍稍放緩了速度,那處已經有人在等候了,見到他們來了,也上前彙合。
這幫人中,為首的是個精乾粗壯的年輕男子,遙遙在馬上和孫稚繩拱手見過,孫稚繩對他還了一禮,也是十分客氣,又看了他幾眼,心中想道:“謝使者的馬術居然很不錯,我還當他騎慣了自行車,早忘了該怎麼騎馬呢。”
事出突然,事態又緊急,兩幫人自不會停下寒暄,彙合在一起之後,就從西門出京,又早有三人候在西門外,見到他們來了,都翻身上馬,這三人兩女一男,為首的女子帶了一頂帷帽防護風塵,隻能見到矯健身段,在馬上腰背挺直,也是一副遊刃有餘的樣子,孫稚繩見了,這才略放下心來:
一行人預備在四日內趕到盛京前線,這就意味著一天至少要走150裡,那就隻能是換馬不換人,並且不斷地甩掉隨從了——驛站不能被他們一行人把馬都換光了,至少要保留一二匹,最極端的情況,到最後可能隻有三名正使能用最快的速度趕到盛京,其餘人都隻能在後頭等馬匹歇過來以後再上路。
如此,使者的身體素質必須過硬,能經得起奔波,而且也要有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否則,這不是趕路,這是在索命,真有禁不住這樣奔波,大病一場甚至就此去世的,什麼時候想要做出點事情,身居個高位,身體都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和軍國大事有關,那真是軍情如火,倘若沒有自知之明,強接皇命,那就是損人不利己,不但自己最後要吃掛落,便連同行者說不定都要受他的連累。
王夫人——或者叫王大人也可,從前深居內宮,又是女子,敏朝這裡的風氣,也是這幾年才慢慢受到買活軍的感召和沾染,不再以柔弱順從為美,在民間門有大量的女子放腳、習武、健身,但仍未形成絕對主流,在孫稚繩這樣的老人心中,女子纖纖弱質的想法是根深蒂固的……雖說他對王夫人這幾年的政績予以認可,也肯定她的能力,但仍很擔心王夫人會吃不了這趕路的苦。
今日看來,褪下寬大官袍,王夫人的身形也還算健壯,便暫打消了心中的擔憂,對她遙遙行了一禮,待王夫人一行三人彙入隊伍之中,又有隨從上前驗過了文書,催馬出城之後,便是輕踢馬腹,催馬小跑了起來——時間門太緊急了!
要知道,現在大軍在盛京城下,還沒有入城,這是最好的談判時機,若是天時變化,又要下雪,大軍被迫要強行入城的話,很可能局勢又要發生變化,現在買活軍已經通過傳音法螺占得了極大的先機,必須立刻趕到前線展開談判,否則,敏軍將會極為尷尬,好不容易得來的一絲主動權,又要全部丟失了!
不錯,這一支構成奇詭的談判使團,組合的是讓人完全意想不到的三個人:帝師孫稚繩,去年入閣,如今在閣老中發話最是頂用的一個,也是這使團中最為正常的一個人選,建州勢力漸強,數十年來,已成遼東一患,拿下盛京,會是對建州局勢的一大轉折,由不得皇帝不重視,派出閣老親臨主持談判,這在情理之中。
前帝妃王誌忠——這名字肯定是後改的,小名仍舊未顯於人前,便是這個大名,也沒有多少人敢叫,平時都是稱呼王夫人而不名,當麵也多有叫王大人的。這是第一批特科女官,現在也是特科代表人物。
此女去買讀書兩年之後,去年回京主管特科教育,在國子監和禮部都有掛職,於國子監單開了一廳,炙手可熱的格物廳,這是組織考生進行高等級特科知識培訓的。又在禮部掛職,這是為了到處開特科班,管理那些經過選拔出來,在各地開班的特科生。
自古以來,開班教學,最怕的就是沒錢,特科一係,都不從朝廷財政開支,而是內庫自己出錢,如此一來,倒也給王夫人辦得有聲有色,大給內宮長臉,雖然離婚了出來做事,但在皇後麵前依舊得臉,時不時被請進內宮坐一坐,甚至陪同皇後出外隨喜,聖眷不衰。
此女自然也是個狠人,原是皇妃,後來出來從政,可謂是開風氣之先,引來多少士大夫的口誅筆伐?和王夫人一道出宮考女科的不少嬪妃,去了買地便沒有再回來,歸由敏朝在買使團統一安置約束,隻有王夫人回京之後,做出了一番成績,孫稚繩是聽說了的,現在王夫人還在自學,預備過一段日子時機成熟,要談判引入一批買地的機器,試著在京城附近開廠——
第一批想要引進的就是蒸汽機和磨麵機、機器篩,在北方把磨麵廠先給建立起來,再有什麼廠能建,那就要看買地肯舍給什麼機器了,皇帝還有意把煉鐵廠的設計交給王夫人,真可謂是能者多勞,算是實乾派官員之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了。
這樣的多麵手,不但在特科教育和工業設計上都有專長,還有一個特科人都俱備的特點,那就是對皇帝的絕對忠心,尤其王夫人,她算是外朝官員裡,皇帝絕對的心腹了——不說什麼一夜夫妻百日恩的混話,隻說一點,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寶座易主,彆的特科人才前途如何還不好說,王夫人的前景是絕對不會有此刻這樣好的。
因此,她被列入使團之中,雖然看似荒唐,但仔細捉摸,卻又很好理解了:天子需要王夫人來貫徹他的意圖,確保談判的結果符合他的利益。這是各有立場的袁將軍和孫稚繩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君臣之間門,立場總是不能完全吻合,這也就有了內宦脫穎而出的機會,這一次皇帝選擇了王夫人,其實也說明他對內宦已經提起戒備,認為和買活軍過從甚密的內宦體係,已經沒有王夫人讓他放心了……
至於第三人,就更有些好笑了——買活軍駐敏使團的團長謝向上,也成為了談判團的一員,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都是由敏朝這裡一起解決的,包括馬也是敏朝預備,這可真是敏買之間門,親如一家了。但沒有辦法,謝向上必須去,不去連敏朝這邊都不答應:他不去,就沒有一個夠級彆的官員在,買地就無法表態,買地不表態,敏、建談一萬年又能談出什麼結果來?就算有了共識,要是買活軍不認可,能算數嗎?
大哥不在,誰敢開席?雖然蠻不是滋味,但孫稚繩必須承認,現在三方關係之中,買活軍早已是事實上的大哥了——如果這是關陝內患,又或者是雲貴動亂,哪怕是川蜀兵變,那強弱對比又都是另一回事了。可遼東畢竟在北邊沿海,這是不爭的事實,買地太好乾涉遼東局勢了,彆看遠隔千裡,但隻要有海權在,敏朝、建州誰也不敢繞開買地行事,根本就繞不開!
海權,真實在是太重要了,從前沒有感覺,隻覺得根本還在內陸,那是因為那時沒有一個統一強盛的海上力量,這樣的力量一旦湧現,立刻就有脖子被人卡住的感覺……
這也是孫稚繩這些年來,切身的一個體會,從前他真絕沒有這樣的念頭,甚至買活軍剛剛崛起,開始發報紙的時候,孫稚繩也總有點兒看笑話的心態,可現在,孫稚繩學習報紙和買地教材的態度,比以前要認真得多了,撇開道統不論,他發現其中的一些觀點真的是極有道理的!
譬如買活軍對於海權的鼓吹,現在看來真是金玉良言,所有不屑一顧的文人,這會兒都該從遼東局勢上,感受到買活軍扇來的一個又一個耳光!還有對格物之學的輕視——奇技淫巧?遼東局勢發展到今日,就是因為買活軍的奇技淫巧!
朝廷對遼東的消息,還要仰仗於買活軍使團的通報,謝向上麵聖的手續甚至比任何人都要簡便……為什麼?不就是因為買地的傳音法螺,總能帶來千裡之外最新的消息,和傳統的消息傳遞手段,打出少則半個月,多則兩三個月乃至半年的時間門差?!
這樣的事情一旦形成慣例、習慣,朝廷還拿什麼和買活軍翻臉?就不說彆的,王夫人為何能入選使團,而群臣未有任何異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她也會操作傳音法螺,能和總台通信,雖然按照常理她的技能是派不上一點用場的,可就是因為她會,所以她入選了——若不然,要是謝向上半路出了什麼意外,敏朝這裡甚至都沒有人能緊急接替他操作傳音法螺傳信!
科技代差要積極追趕啊!特科真是要好好地弄……不知不覺間門,孫大人也對特科從不以為然,到認為有極大的必要了。也因著這份急迫感,他對王夫人這樣有爭議性的女子官員,不論是在政治上,私人觀感上也都不存任何的偏見,甚至還多有支持。包括這一次出外差,他也能理解皇帝安排的必要性——隻不過,說是一回事,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了,在政治上這是極有必要的,但真正執行起來,和王夫人同行仍然有諸多不便。
孫大人因此還特意外聘了一個女武師——隨著女子外出為官開始出現,女武師這一行也因此繁盛起來了,因為女官出差無疑是普遍的,但孤身外出,安全上的顧慮總比男人多,因此聘請女武師保護也成為了潮流。現在很多女官家裡都頗有家資,這點花費對她們來說不算是太大的問題。
孫大人這裡,也是為了一路上方便和王夫人打交道,特意請了一個女武師,說是護衛,其實就是為了王夫人請的,因他雖然在政治上支持王夫人,但實務中卻很少打交道,王夫人是不上朝的——說實話,朝會也就是個禮儀,現在壓根辦不了實事,都是內閣走奏章才算數。因此,業務交集不多的官員,彼此不打照麵也是常事。孫大人很難想象自己該怎麼和身份這麼特殊敏感的官員一起趕路四五天……到了盛京前線,還要給她在數萬人的軍隊中找一個清淨安全,不會被窺視的宿頭!?和軍國大事比起來,這些小節是不該計較的,但卻又確實也讓人十分煩擾,好在這些思慮,也足夠分散注意力——乘坐奔馳的駿馬趕路,可不是什麼美差,沒有騎馬習慣的人,不到兩個時辰就腰酸腿軟了,一天路趕下來,說腰都斷了,那真不是吹的!
孫大人很擔心王夫人連第一個上午都受不了,就要打退堂鼓——如果真堅持不下去,那乘早回去倒比走到一半後悔更好,因此,這一上午他一鼓作氣,馬歇人不歇,換馬直跑了兩個時辰,眼看遞鋪在望,這才緩下馬速,示意停下休息。
到底是人老了,下馬時,孫大人也略微墊了墊腳,瘸著走了兩步這才調整過來——早十年,他是騎馬巡邏九邊,奔波一個月以上還精神奕奕,不露疲態的。再看謝向上、王夫人,謝向上扶著後腰,也是齜牙咧嘴,平時不騎馬的人正常的表現。
反倒是王夫人,摘下帷帽,玉容如常,因有紗籠遮掩,麵不染塵,容色比他們還好些,走過來主動問候了孫大人幾句,把兩人讓到遞鋪中用茶,竟大有反客為主,照料二人之態,待上了茶,剛用了幾口,她便開口問道,
“孫大人、謝大人,上命匆匆,我們也是倉促成行,對遼東的局勢尚不是太分明,昨日有聽說,海西女金遣出刺客,不認建州老奴之言,妄圖行刺買地監督員,破壞和談大局!”
“如此看來,女金內部也是大有紛爭,以你們二人的高見,這一次盛京之局,和平解決的希望大不大,這一切是不是女金人內部做的一場戲?最後到底會不會形成多方混戰的大亂局?”
好家夥,得虧孫大人還怕她適應不了奔波呢,王夫人這裡,竟是連驛站都等不到,光是這樣的小憩時候也不放過,就開始拉人開小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