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買活 > 182 從政權、國家、文明的角度來談論買活軍對泉州之出兵的正義性

182 從政權、國家、文明的角度來談論買活軍對泉州之出兵的正義性(1 / 1)

推荐阅读:

“張記者、張記者——張宗子!宗子!”

朝陽初升,就連早市的攤點都還沒有太多客人光顧,《買活周報》在雲縣的記者小何便心急火燎地來拍門了,“宗子哥!算我求你了!快點!來稿件了!彆睡了!”

張宗子的院門兒遲遲沒開,倒是驚動了鄰居,隻聽得門扉響動,有人隔了院牆喊了起來,“他天沒亮就出門,該是去海邊了!”

“嗐!這個宗子!”小何急得一拍大腿,高喊了聲‘謝’,便衝到巷口有一戶人家麵前,拍門高聲喊,“沈編輯、沈編輯,快起來,泉州的急報——這一期頭版要改!”

和那個不著調的張宗子不一樣,沈編輯是一家人住在這裡,開門一向是很快的,沈編輯的先生很快就拉開門,揉著眼睛說了一句,“已經起了——小何進來喝茶?”

在他身後,穿著長袖圓領衫和長褲的沈編輯已經把短發梳得整整齊齊,又戴了銀頭箍,正拿著牙杯疾步往水缸走去,小何著急地說,“不喝了,我要去海邊找張記者,稿子我放沈編輯辦公桌上了,辦公室見,誰先到誰第一校!”

不等沈編輯一家回複,拔腿就跑遠了,吳先生在後頭叫都叫不住,隻好歎氣走回來,“你先去辦公室吧,一會我把早飯給你送去。”

“嗯。”沈曼君已是換了涼鞋——穿布鞋本是她這樣的女娘最後的堅持,但很快,天熱了之後,沈曼君就知道厲害了,做編輯不比做老師,經常要到處去采風,有時候還要去許縣對稿子、排版,是個奔波的活計,沈曼君也是人,她的鞋也會有味兒,尤其是若去了鄉下,或者是下了雨,布鞋實在是太難善後料理,沈曼君實在是沒有多餘的體力了。

還不如便宜的麻鞋,透氣、吸汗,也不比穿襪子,不悶味兒,若是踩臟了,那直接就在水裡一起洗洗蕩蕩,一會兒就晾乾了,若實在洗不乾淨了,有味道了,就丟了也不心疼,而且麻鞋可以直接把矯正鞋墊縫在上頭,不必太講究做工,要更方便得多,於是沈編輯現在雖然還堅持穿著長袖衣裳,但已經悄然穿起涼鞋了。

“放心吧,應該不是戰事生變,若是,短波電台早就來消息了。”

進屋去摸了摸兒子的臉蛋,沈曼君背起隨身的布包,隻說了一句話便走了,他們的新宿舍距離編輯部很近,幾個員工都有鑰匙,沈曼君到了編輯部,連口水都顧不得喝,便先取來了辦公桌上那疊還帶了水汽的文章,拿起炭筆,開始一邊抄錄一邊校對——六姐的文章一般都是鉛字打出來的,不太會有筆跡難以辨認的問題,但凡是要發表出去的文章,都必須經過三審三校,這是謝六姐親自定下來的報紙規矩,而且每審每校都要有編輯簽字,若是出了紕漏,那是要追責的。

因此,儘管沈曼君無權改易頭版文章的內容,但她還是要謄抄一遍,並且修改錯彆字、語法錯誤,儘量糾正其中的用典問題,這也是六姐文章中常見的毛病,有許多字詞,六姐使用時的含義明顯和此時通行的含義是不一樣的,譬如‘社會’這個詞,是謝六姐常用的,每一次沈曼君都要標注,這裡的社會,是人與事物的集合,猶如本地‘官民’、‘士林’、‘百業’一般,並非是一般人理解中‘白蓮教’、‘羅祖教’、‘香會’、‘吳江詩社’等組織的合稱。

這樣的事情,需要對此時的天下文情有相當的了解,非進士、舉人不可為,買活軍這裡的文化人說起來也有一些,但從事報刊編輯的,隻有沈曼君和張宗子,因此他們經常便是謝六姐文章的三個校對之一,沈曼君先從標題起就皺了一下眉,‘從政權、國家、文明的角度來談論買活軍對泉州之出兵的正義性暨今後天下正統歸屬’。

“為何標題又起這麼長……”

按照入職培訓,沈曼君對於標題也是不能更改的,隻能改錯字和標注生詞,但她還是忍不住從職務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報紙和詩文不同,文章標題應該簡明扼要才好……”這是她這一個多月以來,擔任編輯,修改稿件時自然而然萌發出的喜好。

隨後,她開始標記生詞,第一個生詞是政權,第二個是文明,第三個則是正義性——在沈曼君來看,這三個詞都是有問題的,所謂政權,以她的記憶,典出《漢書》中杜周傳‘或夷狄侵中國,或政權在臣下’一句,這裡的政權,做統政之權解,但謝六姐的標題,則無疑是將政權作為了一個名詞,是為國家之上,或者之下,由於她還不懂文明的意思,所以不知道這個列舉是從大到小,還是從小到大,總而言之,形容的是一種勢力的統稱。

至於國家,萬幸這個詞是懂得的,而文明這個詞便又令人迷糊了,按沈曼君自學的高級班語文教材來說,文明典出‘見龍在田,天下文明’,是形容詞,意為君主高尚的道德(文),猶如旭日光芒(明),令天下景從,道德大盛,這樣的狀態被稱為‘文明’。而謝六姐明顯又是把這個詞當做名詞來用了——說起來,名詞、形容詞和動詞的說法,也是語文教材中提到的,沈曼君此前從未對詞句做過這樣的分類,她倒覺得這是買活軍教材中非常有意思的東西。

至於正義性,這個詞也是有疑慮的,但可以猜測到原本的意思,謝六姐寫東西喜歡用某某性,如進步性、軟弱性等,正義在此處的意思並不做《五經正義》中正義兩字之解,顯然是形容為道路的正確與公正。沈曼君為標題就做了大概一百多字的標注,這才繼續往下看去。

【自《勒石合約》簽署,並決意發兵泉州,襄助夏種之後,許多有識之士紛紛垂詢設問,認為買活軍將徹底悖逆朝廷,並有不少人認為投效買活軍,與投效建賊一般,均為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在此就以下幾個角度答眾問,並對戰爭的正義性做出定義。】

這一段沒有太多需要標注的地方,也沒有錯字,雖然沈曼君很懷疑是否有人敢於質詢謝六姐,而且她也覺得這個設問一點錯沒有,買活軍和建賊,且不說彆的,就性質來說能有什麼區彆?的確都為亂治之徒,但她還是往下看去。

【首先來介紹政權的概念,政權可以等同為朝代,如此時我們常常用敏國來稱呼如今的朝廷,百姓們也這樣自稱,但這是一種不準確的說法,實際上,我們應當稱呼朝廷為華夏國敏朝,對外也自稱為敏朝百姓,敏朝,是此時依舊掌握了絕大多數國土的政權,在它之上,還有更大的概念,是為國家。】

【從始皇帝統一六國至今,已有數千年過去,秦、漢、三國、東西晉、五胡十六國、糖、鬆、圓、敏,這些都是曾統治了我們身下這片廣袤國土的政權,一個百姓可以是很多朝代的人,如馮道曆經四朝、朝秦暮楚,但他始終屬於華夏國,政權總有覆滅的時候,但國家不會因政權的更替而發生改變,這是百姓上下所有不可不承認的前提,不論是敏人,還是我買活軍的活死人,又或者是闖賊、西賊,均為華夏人,華夏人可以反對此時占據統治地位的政權,譬如闖賊、西賊,也不失去其國民的身份。因此,買活軍此刻雖然攻伐泉州,但我們與西洋人,與建賊,與倭寇又有極大的不同,我們始終還是國人的政權,隻是現在暫不占統治地位,這一點是所有人都需要牢記的,投效買活軍會招來敏朝的反感,但這不是叛國,叛國無疑是比叛朝更高一層的罪名。】

【那麼,用什麼來定義叛國呢?在此時此刻,投效建賊,甘做包衣走狗的人,應當是可以視為叛國的,這就又牽涉到了更上一層的概念,那便是文明。為何在鬆朝時,勾結蒙古人被視為叛國,但之後圓朝又可當做是華夏國的統治政權來看待呢?這並非是因為圓朝一統天下之後,強行竊據了道統,於是後人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下,而是因為圓依舊開科舉,說官話,依舊遵用漢法,使用華夏製的政體,設中書省,設六部衙門……換句話說,圓征服了華夏國之後,依舊采用了華夏國的文明,那麼這便帶來了身份上的轉變。】

【從曆史上國人的處理可見,決定國民身份的,並非是出生時所在之地,也並非是發家時所處之處,更不是統治者所屬的部族,也不看曆史沿革、血脈起源,圓以夷族身份攻伐中原,此時他們是國外之民,襄助其者自然可視為叛國,但當他們開始漢化之後,便成為了中原正統朝代,也受到了敏的承認——敏修了元史,便是承認了他們從圓這個政權手中接過了治國的權柄。】

【不論是什麼出身,是什麼部族,隻要能說官話,會寫漢字,能夠與國人彼此溝通,將自己視為我們華夏曆史的傳承,那麼他便是我們這個文明的一份子,他也有了國人的資格,便也可以組建政權,角逐治國的資格,當然,他所在的地方,也就成為了國人政權可觸及之地——】

抄寫到這裡,沈曼君的炭筆尖一下因為過於用力而折斷了,她有些心神不寧地去找丈夫為她削好備用的另幾支筆,便聽到外頭一陣喧嘩響動,卻是小何拉著短發濕漉漉的張宗子進來了。

“我哪想得到一大早還有我的事喲!”張宗子不太高興地說,他這是又去海邊練習遊泳了。“怎麼想到現在換頭條的?那今天就必須馬上送去雲縣改版式了——得熬幾個通宵排版啊,不然準延期!”

才發了四期稿子,他已經儼然是老員工的口吻了,正好吳先生跟在他們後頭進來送早飯——三碗豆漿,三個炊餅,體體麵麵而又所費不多,由沈曼君夫妻做東很適宜。沈曼君也覺得有些暈眩,便借著張宗子進來,先去吃早飯,讓張宗子來看謝六姐的稿子。張宗子也不客氣,左手拿炊餅,右手高舉著沈曼君謄抄的稿件,遠遠離開食物,避開一切被汙損的風險,大聲從標題讀起,“從政權、國家、文明……這都什麼詞句,狗屁不通!”

再看下去,他沒有聲音了,而是逐漸嚴肅了起來,時不時輕輕地吸一口氣,連炊餅也不記得吃了,一口餅子都咽下去了,嘴巴還空嚼著,呆呆地望著稿紙,翻了一頁,看得更加地慢了,低聲喃喃著,“華夏文明……”

沈曼君是個很注意儀態的人,但她此刻幾乎是狼吞虎咽,渾身繃緊了,時刻準備著,當張宗子的目光落到最後一行字的時候,她幾乎是飛身而起,奪走了桌上放著的原稿,使得它避免了被張宗子手中滾落的炊餅沾臟的危險。

“這……這!”

張宗子卻完全沒有留意,依舊拿著沈曼君的謄抄稿,他幾乎是不可思議地說,“這也可以?這也可以?!”

猛然間,他仿佛忽然興奮了起來,揮舞著稿子,幾乎是狂熱地對沈曼君說,“沈編輯,這居然也可以啊!隻要是能說官話,會寫漢字——沒說‘隻’說官話,‘隻’寫漢字,按他們這樣所說,那東瀛,迄今仍用漢字為書,雖然說的是東瀛話,那東瀛之地,豈不也就成了我們的政權可以合法擴張的地方?”

“還有安南、呂宋——安南用的不也是我們的字體,穿的不也是我們的衣裳?呂宋難道就沒有我們下南洋的老鄉在麼?天下之大,隻要我們華夏人去過的地方,隻要有會說官話,會寫漢字的人在,那麼我們的政權,便可以擴張到那裡去,那便是我們文明的一部分,是我們國家的一部分!”

他和沈曼君是很不同,沈曼君對什麼事總是首先感覺到畏懼,但張宗子對所有的變化,隻要是投合了他的胃口,總是感到狂喜,這樣一種全新的,非常支持對外擴張的理論,明顯比什麼‘勿輕啟戰端’、‘老成守國’之類的老生常談,更為令他這樣的年輕人振奮。

這百多年來,敏朝對外的戰事總不能大勝,如今更隻是勉力維持,難道如張宗子這樣的有識之士,心裡便不憋悶麼?謝六姐的文字雖然毫不引經據典,淺陋直白,但其邏輯卻異常抓人,張宗子一下就投入了進去,“甚至於,甚至於我們可以把人送去啊——你看看,不管在什麼地方,隻要有人能說官話,會寫漢字……哪怕是西洋人的老巢,我送些華夏百姓進去,是不是也就能和他們占據壕鏡一樣,對他們的老家聲張政權了?”

沈曼君的頭更疼了,她的心還怦怦地跳著,沒從謝六姐的文字中平複下來,她——她當然也想到了張宗子說的這些,否則,她這麼吃驚做什麼呢?但她並不像張宗子這樣,立刻便為這理論如癡如狂了起來,反而本能地表示著反感——這樣好戰,百姓們要遭多少罪!豈非又是一個漢武帝?

但她立刻又想到了,買活軍出兵,隻有百姓們主動送軍糧(張宗子還采風了幾個這樣的百姓,沈曼君打算放在下期第七版),卻是不需要老百姓們做什麼額外的付出的……

“張記者,注意言辭!六姐可沒這麼說!你不要妄自引申,擅解六姐的聖訓——你要看氛圍!”

她疾言厲色地說,絲毫沒注意到自己居然用了‘聖訓’來形容謝六姐的文章,更沒注意到張宗子是個外男,沈曼君以前幾乎從不對外男——或者說從不對任何人疾言厲色。

但工作是很能改變人的,沈曼君一把從張宗子手裡搶過了自己的稿子,“我還沒審校完!你先去縣衙裡守著,短波電台那一有消息就來回報——這事也很重要!”

“不行!”張宗子卻是一口拒絕,“先讓我把文章看完——泉州那還有什麼好說的?除了第一天打了仗,接下來全在接受逃兵,在附近整編潰兵,一點波折沒有,我都想好了,讓軍士裡一些善於寫文章的人,都從自己的角度寫一寫戰事的細節,咱們彙編一下就行了,這東西壓根沒有這篇文章重要!”

他興奮得差點蹦起來,“這可是新的華夷之辨——這可是全新的道統啊!”

有一點他沒有說錯,要趕這一期的報紙,時間的確非常緊急,小何已經急得跳起來了,沈曼君沒有辦法,隻好示意小何給出另一份備用的打印稿(為防丟失汙損,重要文章都是一式兩份打印稿寄來),張宗子一把搶過,如獲至寶,大聲念誦了起來。

“他所在的地方,也就成為了國人政權可觸及之地——所有想要征服華夏國的勢力,都將自己原有的國土也置入了棋局之中,變成了博弈的一部分,這一點在我們的曆史上也是屢見不鮮的,西周之地,不過是如今中原的一小部分,勢力不過長江,其時中外華夷的身份,與今日有極大的不同,然而我們為何認為西周是上古正統?因為西周時所用文字‘金文’,傳承至今,與小篆、隸書乃至我們今日所用的簡化字,代代傳承,演變清晰,文化的遺傳並未斷絕。”

“能將血脈從西周流傳記載至今的家族,又有多少?但西周的文字,流傳至今,依舊能為國人所解,於是其便是曆史正統,而它便處於華夏文明的上遊,流淌至今,依舊滋潤著下遊的我們。這其中,又有無數當時的四方外夷,隨著一代代的戰亂、征伐與博弈,丟失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徹底地融入了華夏文明之中,他們如今是之江百姓,是福建百姓,是彩雲百姓,是關隴百姓,是川蜀百姓……在西周時,這些地方都是外夷,而如今誰能剝奪他們的華夏子民身份?”

張宗子的語氣有幾分遲疑了,因為他久住之江,是半個之江人,老家又在川蜀,但他從未想過自己祖上的祖上或許便是斷發左祍的蠻夷。而且他和沈曼君一樣,都並不清楚西周疆域的確切邊界,西周史在此時一樣是有些晦暗不明的。但他很快擺脫了這輕微的疑慮,而是亢奮地繼續往下讀。

“國家,在一次次戰爭中不斷擴大,文明,在一代代傳遞中嬗變豐滿,不變的是文字,共同的是語言,而延續傳承的是曆史,買活軍與敏朝官府,雖政體不同,規矩不同,衣裳發式不同,但政體之變,猶如井田製之廢、門閥製之亡,無非祖宗不足法,規矩之變,在於時移世易,曆朝曆代本亦隨手為之,衣裳發式更是十數年而迥然有異,文明不在於政體,不在於規矩,不在於衣裳發式,文明在於語言,在於文字,在於對曆史的傳承與歸屬。”

“買活軍之主體,為華夏國人,買活軍說官話,寫漢字,承認、研究、傳播華夏的曆史,買活軍也是華夏文明的傳承者,也是華夏國內一支正統的政權,投效買活軍,並非叛國,隻是叛離朝廷,叛離政權,買活軍有資格與敏朝展開競爭,爭奪天下,有權利取得百姓的民心,堂皇正大地擴大政權!”

張宗子的語調越來越激昂,便連吳先生都聽得熱血沸騰,沈曼君眉頭微鎖,似乎有些無可奈何,但也並不阻止張宗子,倒是小何,滿臉的理所當然,他甚至對謝六姐寫作目的很感迷惑,“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噓!”吳先生竟罕見地噓停了小何,而張宗子已是痛快淋漓地往下大聲朗讀了下去。

“以華夏國政權的名義,為受乾旱所苦的泉、鷺百姓提供糧種,搬開阻撓此事的敏朝官吏兵丁,此為正義之戰!亦是買活軍爭奪天下正統的堂皇正道!”

“我謝雙瑤以此書告知敏朝之主,告知闖王、西王,並一切有誌於爭奪天下正統的政權,如今天下紛亂,敏朝羸弱,群雄並起,而博弈已啟,此局不論勝負結果,應先取得一下共識:第一,此為華夏政權爭奪正統之戰,所有政權均係華夏傳承,有大一統之誌,絕不可分裂國家,自立傳承,否則當視為公敵,第二,凡所有不能說官話,不能寫漢字,自視為化外野族的政權,如關外建賊,不僅敏朝,連我買活軍,乃至闖、西眾軍,以及我華夏國公卿巨賈、販夫走卒,均應目為公敵,直至其自行學曉漢字語言,推行漢製,歸化為華夏文明一份子為止。”

“在此以前,凡與其溝通來往、貨殖貿易者,不但叛朝,而且叛國,為我文明叛徒,罪比投奔我買活軍、闖、西二軍更高數等,為我華夏之奸——罵得好!痛快!痛快!是這個理兒!”

張宗子幾乎是大喊著讀完了這一段,一拳捶在了桌麵上,“——罪大惡極,人人得而誅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