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那一盆的雞肉和雞湯,她轉身放到了另外一個鍋裡,然後又加了不少的菜,稍微燉了燉,雖然一年也吃不了兩回,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薑知青端來的雞湯,味道格外香,她這一邊熬著,一邊吞口水。
薑微在雞湯裡,特意加了一些藥草,都是對孕婦很好的藥草,尤其是有泉水增加藥性,這些她沒有對任何人說。
“微微,你就不能歇一歇嗎?”顧湘和楊雲下工回來,就聞到了院子裡的香味,立刻就知道微微肯定是把雞湯燉上了。
王元洲趴著門口,一臉生無可戀地看著薑微,“微姐,給條活路吧,你這樣,讓我怎麼心安理得喝大碴子粥?”
院子裡的三個人聽到他的話,誰都沒繃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你傷口怎麼樣了?”楊雲看著薑微,馬上休息的時間就要過了。
薑微搖了搖頭,“沒事了。”
昨天的擦傷,經過一晚上,其實也好了很多,上工本來就沒什麼問題,山上的藥材也收了不少,之後的藥材,就隻能慢慢碰了。
“那……我們就分火吧。”楊雲看著薑微,認真的說道。
薑微愣了愣,“為什麼?”
“我們占你太多便宜了。”顧湘認同地點了點頭,無論是上次的老母雞,還是這次的野雞,都是給微微的。
可是她們都是一起吃的,雖然她們自覺的沒有吃肉,但是雞湯裡都是精華啊。
“可是我也吃了你們的米,吃了你們種的菜啊。”
她從來都不覺得,是她們占了便宜,況且自從來到知青院,吃的菜,喝的粥,多數都是她們兩個人的,是她占便宜比較多吧?
“菜是自己種的,不值錢的。”
楊雲輕輕地笑了笑,“微微,如果長久地維係一段關係,還是要分開一些。”
顧湘認同地點了點頭,以前她們雖然是兩個人,也會一起合火,但是也就是你做一頓,我做一頓,但大多數的時候,她們也是分開的。
薑微看到她們兩個認真的樣子,無奈地點了點頭,“好。”
“我們又不走,彆這副表情。”顧湘揉了揉她的臉,嫩嫩滑滑,她剛剛揉了一下,那白皙的皮膚上,就有了紅印,她趕緊鬆開,“我是不是弄疼你了?”
薑微反應過來,搖了搖頭,“沒事兒,我皮膚白,一碰就紅,不疼。”
三個人的散夥飯,就這樣由一隻野雞的到來,結束了。
“薑微同誌,請來大隊部簽字,有你的彙款單。”
“薑微同誌,請來大隊部簽字,有你的彙款單。”
彙款單?
編譯局都是放到包裹裡,從來沒有給過彙款單,莫非……
薑微的眼睛一亮,是海市報社的稿費到了!
一聽彙款單,村裡的婆子們,一個個都好奇起來了,以前知青也有,不過沒有幾次,就沒有了。
“薑知青家裡肯定不放心,會一直有的。”
“是啊,薑知青乖乖巧巧的,放誰家裡不心疼啊。”
“那可不,放我家,我也疼。”
……
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的評價,沒有冷嘲熱諷,也沒有過去打聽,有些時候,出門在外,人設都是自己給的。
現在的相處模式,舒服!
“薑知青,這是你的彙款單,需要你簽字。”那個郵遞員笑著說,過來這幾次,每次薑知青都給他點什麼,有時候是糖,有時候是雞蛋糕,不多,但是能讓人心裡暖和。
“好。”
薑微檢查了一下,果然是海市報社的,上次翻譯了兩頁,居然有三十多的稿費,都趕上一些人的月工資了。
“簽完了,麻煩您了。”
薑微笑了笑,遞給他一塊奶糖。
東西不多,就是一個心意,為了她的東西,人家多騎車半個多小時。
“不麻煩,薑知青,你要是有要郵寄的信和包裹,不著急的話,你也可以等等我,到時候我給你帶過去,也不費事。”
柳樹底村是最遠的村,送完柳樹底村的東西,他就回縣城了,到時候幫忙帶過去就行。
薑微趕緊點了點頭,“能行,到時候還要多麻煩您。”
“應該的,勞動最光榮。”郵遞員騎車走了,薑微喜滋滋把彙款單裝進挎包裡,然後回到了知青院。
“薑知青。”
“薑知青,傷口養好了嗎?”
“薑知青,要是疼了你說話,我能幫你。”
八小隊的人,看到薑微,一個個都關心地問道。
隻有柳三嬸子,木著一張臉,什麼都沒說,甚至都沒有看過來。
“已經好了,謝謝家人們的關心。”
家人們!
三個字,直接戳中了大娘大嬸們的心巴,一個個笑得可慈愛了。
小隊長努了努嘴,最後還是開口了,“還是先兩條壟吧,適應適應。”
“三條吧,傷口沒事了。”薑微這次笑了笑,主動增加了一條,藥草這幾天都種完了,不用白天在村裡上工,晚上在空間裡上工了,她的體力三條壟還是沒問題的。
“你自己要求的,我沒有強求!”那個小隊長提醒了一句。
薑微點了點頭,“確定了,三條壟。”
這一次,薑三喘的名頭,也徹底摘除了,揮舞的鎬頭,讓柳三嬸子眼花繚亂,隨時怕她的鎬頭,再一次飛出來。
甚至找小隊長,換了一個距離薑微最遠的位置。
平平靜靜,友友愛愛的日子,讓薑微覺得舒服,平安無事的過去了兩個月。
“所有村民到曬穀場集合,所有村民到曬穀場集合。”
白菜胡蘿卜都種上了,晚上的時候,還會鋪上草墊子,給小菜苗保暖。
金秋十月,在這片黑土地上,早晚溫差很大,中午穿半袖,晚上就得燒熱炕,不然睡覺都能凍醒。
“村民們,咱們一年的忙碌,從明天開始見證結果的時候了。”
“趕秋!開始了!”
大隊長宣布的時候,整個人都充滿了喜悅的氣氛。
趕秋非常累,每個人恨不得完成任務就躺地上睡一會,哪裡都不想動,手指頭都不想動那種。
但是趕秋,也代表了收獲和豐收,代表了村民們能分多少糧食,代表了明年用不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明天開始,全村開啟大鍋飯,所有人中午來穀場吃飯,吃完飯後繼續上工。”
“今年還是由柳三婆子帶四個人,負責大鍋飯,希望你們和往年一樣,兢兢業業,讓大家吃好,讓大家乾活的時候,充滿力量。”
大隊長看了一圈,然後拍了拍手,“今天下午,該去縣城的去縣城,該睡覺的睡覺,都吃一頓好的,明天誰掉鏈子,我扒了誰的皮!”
“記住了嗎?”
“記住了!”下麵的人異口同聲,所有人的眼裡,都充滿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