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不信怎麼學?(1 / 1)

推荐阅读:

何雨柱說的這些,其實才是當下社會的主流。

老人家他們倡導自力更生,也是因為他們清楚,靠山山倒,靠水水枯,惟有靠自己,才能豐衣足食。

你家裡斷炊了,想著跟富戶鄰居借一碗米度過今天,明天乾活掙錢就還人家。

但富戶鄰居不光想著趁機侵占,你家那兩畝祖宗傳下來全家人賴以維生的薄田。

甚至還想著掌控你全家人的腦子,讓你家子子孫孫都給富戶家當奴才。給他們看家護院,給他們辛勤勞作,然後還要指著你的鼻子罵上一句~“畜生就是畜生···”····

這就是目前主流社會,絕大多數基金會所謂慈善的真麵目。

所以咱們除了自力更生,其他啥也指望不上。

兩人分了一瓶二鍋頭,何雨柱大概六兩,常同誌少一點。

何雨柱一開始本來想著開一壇開國同款汾酒招待對麵這位的,但很明顯,人家也知道那個酒的稀罕性,阻止了何雨柱浪費。

並且常同誌還說,如果何雨柱喜歡這種老酒,他那還有幾瓶,可以送給何雨柱。

何雨柱再客氣的時候,常同誌是擺手說道:‘不瞞您說,我馬上也要調出去工作了。

所以那個酒放在我那也是浪費。

不如贈予懂它的知己,也算尋到了一個好歸宿。’

“那您認為婁女士,她設立這個慈善基金的真正想法是什麼?”等到杯中酒儘,常同誌也是跟何雨柱說出了他的真實意圖。

說白了,就是“咱們”在這個上麵吃過虧,所以警惕一些,也是情由可原。

“自保,求名,而且婁女士應該是對咱們長期看好的。

所以她珍惜這份友誼。

並且,她終歸還是自認是炎黃子孫的。”何雨柱醉眼微眯,說出的話語,卻是相當清晰。

本來就是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候。

當然,這個地方用這個詞語可能不太合適,但差不多意思就是如此。

酒到位了,常同誌想問何雨柱幾句真心話,而何雨柱也是實話實說,就是如此而已。

常同誌點點頭,麵露微笑,他起身對著何雨柱伸出了手,兩人虛握,搖晃了兩下。

常同誌笑道:“何雨柱同誌,希望咱們都能不忘初心。

讓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

可惜啊,我馬上要出去了,不然還真想跟您多喝幾回酒,對酒談心,何樂之極?”

何雨柱沒問常同誌要去哪裡,卻是反手指著書櫃上剛才他抱出來的那壇老酒笑道:“那就祝您一番風順,馬到功成。

等您回來的時候,咱們倆找個機會把那壇酒分了,不醉不歸。”

“哈哈哈,····好,一言為定。”這次,常同誌與何雨柱重重的握了一下,然後起身離去。

何雨柱目送著常同誌離開了自家院子,走出了昏暗的胡同,那邊有車燈的明亮,猶如新世界一樣。

何雨柱不問常同誌去哪,不是他有保密意識,而是他知道。

前世,各個大人物的履曆,本來就是四九城老百姓的閒暇談資。

像是這位,馬上就要去大家庭開會的地方。

從這也可以看出,老人家他們的深謀遠慮。

讓年輕有為者,出去見識一番,看看外麵的世界,以後才能更好的跟洋鬼子打交道。

而常同誌這些人,也是不負上一代的托付,讓咱們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在他們手裡煥發了新生。

常同誌跟何雨柱談話過後,沒過一段時間,港島某社就代表四九城這邊,接受了何氏基金會的援助,第一筆二十萬港刀。

這在後世來說,肯定不算多。

但在這個年頭,卻是可以在偏僻山區建設上百家初級小學了。

當然,隻是建設,完整投入使用,這點錢遠遠不夠。

但現在有些地方,缺的也就是一棟校舍,幾間宿舍。

絕大多數在農村教學的老師,都是沒編製的。

都是教學農活兩不誤。

這次這個事情,在雙方的配合下,算是完美收場。

關鍵是婁曉娥為後來的慈善機構捐贈,給打了個樣。

也就是隻管捐錢,隻抓監督,其他不管。

這讓後來很多以慈善為名,想著對咱們進行某些壞主意的洋人慈善基金,相當麻爪。

他們捐贈過來,就是想著去地方摻和的。

結果“咱們“的對接人員,卻說沒有先例,並且拿出婁曉娥捐贈的流程說話,讓那些彆有用心者無可奈何。

這也是何雨柱沒有預料到的。

港島,

婁曉娥把她曆年對本地的捐款單據晾了出去,一時之間,那些嘲諷婁曉娥隻顧內地,不顧港島貧困人群的言論,直接被打了臉。

婁曉娥這次隻是捐給四九城這邊二十來萬。

但她在港島十餘年,她們母女捐出去的錢,已然幾百萬了。

當然,普通百姓也是不清楚,其中有一些捐款,

婁曉娥母女也是為了免稅。

而另一些捐款,則是進入某一些小圈子的門票。

就像是這兩年,彎彎那邊連發地災,雖然損傷不大。

但港島這邊也是辦過幾次捐款夜宴的。

婁曉娥每次都是幾萬,這就讓那些代表彎彎的媒體,他們的臉都被自己抽腫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有人把“元元之民”前段時間發出的那條文章又翻了出來。

一時之間,還引起了一股小熱潮。

媒體圈的朋友都在打聽這個“元元之民”到底是誰?甚至有幾家大報紙,還在報紙上發出了尋人啟事,邀請“元元之民”去他們報刊上開專欄。

而這個時候的何媛,卻是一臉苦悶的咬著鉛筆,兩眼上翻,兩隻小腳丫,也是在桌子底下晃來晃去。

沒辦法,再偉大的作家,也是需要參加期中考試的。

而何媛所讀的高中,在港島算是精英學校。

~聖保羅男女中學。

其中有些科目,何媛真的拿不了高分,這是她所苦悶的。

像是英語跟國文,何媛自然沒問題。

數學那些,何媛也能跟上。

但聖保羅是一家教會學院,裡麵是有聖經知識的。

這玩意讓何媛一個從小接受無神論的新國好少年,怎麼能學的進去。

也幸好何媛在漫畫界小有文名,並且她的舉薦人也是港島名流,不然的話,說不定何媛連進都進不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