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看到勘探組反饋回來的質譜檢測報告,終於弄清楚七區地下有什麼東西了。
其中3個鑽點的岩芯中,檢測出了磁鐵礦成分,而且這並不是單純的磁鐵礦,而是含有鈦釩的磁鐵礦。
另外還發現了鉬和錸。
他並不是地質和采礦專業的新人類,因此迅速向總部彙報了這件事。
鐵礦的發現倒是次要,而鐵礦伴生的鈦釩鉬錸,才是這一次勘探中的重要發現。
不到了兩天。
上百名專業的地質勘探、采礦的專業人員,就秘密出現在隆格朗山航天基地的七區中。
帶隊的礦物學家翁學海,現場勘探之後,又根據周圍的地形和山脈走勢,再次定了1個鑽點。
吳剛非常關心這一次勘探:“翁博士,你認為這一片礦區的潛力如何,會不會影響到航天基地的建設?”
“初步來看,那三個發現礦物的鑽點中,儲層都在40~70米之間,礦層厚度在60~70米左右,麵積大約是0萬平方米,單憑這一片區域的鐵礦石,就1.億噸左右。”
“這麼多?”
“就是品位低了一點,三個點的樣品品位隻有34%左右,勉強算普通鐵礦吧!而且埋藏位置太深了。”翁學海有些無奈的說道。
另一個采礦專業的工程師巴康笑著搖搖頭:“翁博士,這方麵你倒是不用擔心,公司有技術解決超深地層的采礦和選礦問題。”
翁學海似乎也聽到了一些內部消息:“就是你們前一陣實驗的生物侵蝕技術和流體沸騰抽取技術?”
“是的。”巴康點了點頭。
他就是該技術測試的帶隊工程師。
翁學海看了一眼地形圖:“如果要使用伱們的新技術,那就必須采用斜井,以周圍的地形,估計這裡的平地都有些不夠用。”
聞言吳剛已經知道對方的潛台詞了。
那就是讓航天基地儘快調整方案,畢竟鐵礦可以不開采,但是那些稀有金屬,肯定是要開采的。
他直接向倆人說道:“我會儘快調整基地布局,給采礦騰出足夠的空間。”
而一旁的巴康卻搖了搖頭:“吳基地長,暫時彆調整先,你們先做其他工作,我們需要勘探出礦層的大體分布區域,免得到時候你們又要調整。”
他之所以阻止吳剛,主要是因為新式采礦技術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容易在地下形成大麵積的空洞,然後導致地麵塌方。
這就要求礦層上方和周圍一兩公裡之內,最好不要有建築物存在,避免因此被波及到。
同時這也是為什麼,新式采礦技術隻能使用斜井,而不能使用垂直井的原因。
就是為了避免采礦場直接建設在礦層上方。
吳剛眉頭一皺:“巴康工程師,那這種大規模采礦,會不會影響到發射場那邊?”
巴康看了看地圖:“從目前礦脈的走勢來看,隻有七區的一部分存在礦脈,而靠近發射場那一邊,並沒有發現礦層,兩地直線距離在3.6公裡以上,問題不大,到時候開采的時候控製好規模即可。”
這其實也是新式采礦技術的優點之一。
傳統地下采礦技術,不僅僅需要挖掘礦道,還要注意排氣通風、排水,特彆是超深礦脈,這些輔助設施必須非常到位。
而采礦排水會造成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周邊地下水的水位會收受到影響。
嚴重的時候,甚至會造成周邊地麵沉降。
新式采礦技術並不需要礦工下去,而是通過生物侵蝕地層,將地層變成細小的顆粒物,然後注入水和空氣,讓地層變成泥漿流體,再使用抽泥設備,將地層中的礦泥抽上來。
在這個抽泥過程中,還會繼續在另一邊,向采礦地層注水,以維持地層的水位平衡。
當然,這種采礦還有另一個缺點。
那就是在喀斯特地貌中,需要注意地下暗河、溶洞,避免轉基因細菌無法精確腐蝕采礦地層。
不過在超深礦脈中,地層由於被經年累月的重壓,基本都是相對致密的岩石層,地下泄露問題倒不會太嚴重。
特彆是這一次新發現的隆格朗山釩鈦磁鐵礦,地下的地層都相當致密。
智人公司開發出超深層采礦技術,其實也是環境導致的。
要是智人公司有澳洲那種露天大鐵礦,誰會去開采超深層礦脈,還不是目前四個控製區內,都沒有太過於突出的金屬礦。
因此隻能另辟蹊徑,一邊使用生物富集技術,從海洋中提煉一部分需要的資源。
另一邊,則要深度挖掘本土的礦產潛能。
目前全球各地對於非貴金屬、稀有金屬,其實都隻開采露天礦、淺層礦。
特彆是華國之外的地區,通常不會開采地下五百米以下的礦脈,主要是開采成本太高,沒有經濟性價比。
而東南亞地區就更不用說了,彆說五百米了,就算是地下一百米以下都很少見。
洪沙瓦底的采礦技術在東南亞各地,也隻能開采最表層的富礦。
因此開采深層礦,就成為了智人公司實現資源自給的另一個手段。
彆看現在表層和淺層沒有發現大礦,但是隻要向下挖掘,肯定存在很多沒有被人類發現的深層礦脈、超深層礦脈。
甚至如果技術足夠強大,什麼稀有金屬和黃金之類,在地幔和地核中有一大堆。
前提是可以開采得上來。
地幔地核的資源,智人公司暫時不敢想,但是地表到地下一萬米之間的地層,智人公司卻非常有想法。
至少新式采礦技術,開采地下兩三千米的礦脈,並沒有什麼大問題,開采成本也不會太高。
現在製約新式采礦技術推廣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保密問題。
另一個則是勘探,畢竟鑽一個地層成分分析井,所需要的費用,會隨著鑽井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第一個問題暫時沒有辦法解決,畢竟智人公司一天不登頂,這些技術就必須保密下去。
但是第二個問題,近期卻獲得了解決。
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在生物侵蝕技術上。
具體操作也非常簡單,直接用非常細長的超硬質頂針,通過炸藥發射,直接插入地層中,形成一條細長的通道,緊接著微通道中注入一定的侵蝕細菌即可。
這個技術可以開出超大口徑的鑽井,就算是超深井,用這個技術一樣可以輕鬆挖掘到兩三千米的深度,而且成本非常低廉。
航天基地這邊是技術還沒有來得及更新換代,而地質和礦物勘探隊那邊,現在已經用上了這種新技術。
另外這種技術也可以搭配綠傘係統,不需要進口大型的鑽井設備,就可以開出超深井和超大井。
畢竟大型鑽井設備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大規模進口不劃算,也容易被外界分析出在大規模采礦或者采石油。
謝謝各位親的支持w`,求訂閱、收藏、月票和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