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研究,就是整整好幾天。
雖然陳大誌技術高超,但是麵對這樣的問題,也是頗費腦筋。
幾天裡,除了偶爾白天回來一趟,換個衣服,
其餘的時間全都呆在車間,跟老金商量如何能解決三坐標測量的問題。
融合車間裡,
有了陳大誌和金大奎做保證,曹青杭等人也甩開了膀子,馬不停蹄的研究下一項工作。
終於,這一天的下午,
“我們有辦法了!”
安靜的融合車間,響起了一連串的腳步聲。
車間裡所有的人,包括陳露陽都從辦公桌上抬起頭,看著陳大誌和金大奎興奮的走進來,高聲喊道:
“問題解決了!”
“我們可以用供加工飛機零件用的大型機床,采用手工記數的方法取得測量數據,然後經過精確計算,將所有在不同基準下測得的零件轉換到同一測量基準下,進行零件的細節設計和邊界條件匹配。”
“通過這種辦法,從測量的角度講具有較高的精度,完全可以應用在小汽車的建造上。”
這些話,陳露陽聽不懂。
可是車間裡的其他技術員卻是一點就透,馬上就悟出了其中的關鍵之處。
一個個臉上瞬間激動起來。
江邊渡一郎聽不懂陳父在說什麼,纏著讓陳露陽翻譯給他聽。
聽完陳父的話,江邊渡一郎露出驚詫的表情,隨即無比崇拜的衝著陳父豎起了大拇指。
陳父說的辦法雖然看上去笨拙,卻恰恰是逆向工程中所經常使用的方法。
區彆僅在於目前各種先進設備和軟件的使用,使上述過程變得高度自動化。
有了這個法子,三坐標測量機就不再是個問題,研發工作可以宣告繼續順利進行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
隨著可翻譯的資料越來越少,曹工和江邊的技術溝通也不斷完善。
一切的工作擔子全都壓在了陳大誌和金大奎等一乾工人的身上。
曹青杭、江邊渡一郎他們也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建造車間,天天跟在車間裡測量數據和模型。
陳露陽天天陪在江邊渡一郎和曹青杭左右,充當技術翻譯,做好技術與實踐之間的溝通。
隨著陳露陽第一次真正走進車間,一副鋼鐵與烈火的畫卷在他眼中如鐮刀撕裂長空般張開。
機油、金屬味和勞動的氣息,糅合成了一股獨有的味道撲鼻而來。
雖然這個時候的生產技術仍然相對落後,
但是車間裡的大型生產線、機床設備都應有儘有。
高大的機器在運轉中發出節奏感強烈的嗡鳴聲,機器轟鳴聲與金屬撞擊聲在耳邊交織,整個車間充滿了機械的律動。
工人們穿著工服,行走在機器的轟鳴聲與鐵器交互的聲音之中,給陳露陽的心中湧動而來一股無法抑製的震撼。
陳露陽的眼睛幾乎看不夠眼前的畫麵,
在這個簡陋的車間裡,蓬勃的力量仿佛穿越時空在無聲的撥動著一股激情洋溢的工業力量,恨不得讓人扔下紙筆,滿懷激情的投身踴躍到這個時代之中。
而在眾多工人之中,
陳大誌站在油泥模型的旁邊,胖胖的身軀不時地爬上爬下,
粗糙布滿硬繭的手指拿著工具和鐵錘扳子,不斷的測量和放置各種零件與數據,
明明看起來是個笨拙粗糙的漢子,
可是陳大誌手上的工具卻仿佛長了眼睛一般,精準的敲擊在任何一處角度刁鑽的位置上。
在看見機器的時候,陳大誌眼睛裡的光芒,比鍋爐裡的烈火還要熾烈。
這是與陳家小院,全然不同的陳大誌!
更是與陳露陽記憶中,完全不一樣的父親!
這是我的爸爸……
陳露陽被深深震撼了。
我爸爸是個工人!
陳露陽望著陳大誌敲打機器的模樣,眼中的震撼逐漸變成崇拜。
我的爸爸能照著圖紙,手搓小汽車!!
一聲聲鐵器碰撞的聲音,就像是用石頭鑿在陳露陽心上,鑿的陳露陽呼吸急促,眼眶發紅。
我爸爸天下第一了不起!!!!
……
中間休息的時候,陳露陽端著兩份飯走到車間的大機器後麵。
陳大誌此時沒了工作時的狠勁與專注,又化身成了平常陳家小院裡的老陳頭,累的癱坐在機器後麵扇風。
上午板正的工服解開紐扣,露出了身上淌汗的小肥肉,胖乎乎的臉蛋紅璞的,脖子上還搭了一塊吸汗的小毛巾。
瞧見飯盒是陳露陽拿來的,
陳大誌伸手接過,父子倆坐在一塊,拿著筷子吃起飯來。
今天食堂的飯菜是白菜燉土豆,豆角燉土豆,還有蒸苞米和蒸土豆。
雖然菜素了點,
但是車間工人有工票,每人每天可以用工票在食堂換一塊大蒸肉吃。
陳露陽悶頭吃著飯,
忽然,一塊大蒸肉夾到了自己的飯盒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