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曲紹揚聽了師父的建議,就去找自家老爹商議。
曲老摳才五十來歲,像他這種成日操勞的人,根本就閒不住。
可曲家這裡裡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插不上手,也沒人聽他的。
他這一天除了四處溜達,頂多也就是哄哄孫子,屬實閒的無聊。
所以,當曲老摳兒聽兒子一說,讓他去金場看金子,當即樂得直點頭。
“行,行,這活兒我能乾,四虎子你放心,有我在,保管一粒金砂都丟不了。”
就這樣,爺倆意見達成一致。
過幾天金場開工了,曲老摳兒就過去幫忙看機器,守著搖床的金子。
進了三月,金場的人陸續回來了,老韓和老胡倆人,也領著新娶的媳婦,一起回到了貓耳山。
“呦,老韓大哥、老胡大哥,總算把你們給盼回來了。
還以為你們掙著錢,回老家娶媳婦,不打算回來了呢。”
曲紹揚見到二人準時回歸,也鬆了口氣。
“這就是兩位嫂子吧?大老遠的趕路辛苦了。
那啥,二位大哥接下來有啥打算?是想在貓耳山附近安家,還是想冬天再回老家去?”
金場不同於其他,必須有會看金脈的大把頭領工才行,所以曲紹揚對韓、胡二人,一直禮遇有加。
他這麼問,就是想探探底兒。
要是胡、韓二人打算在貓耳山安家,那就代表著他們能一直留在金場。
要是他倆說還打算回老家,那可能就是想掙夠了錢回去享福。
“大人,這金場不能有女人。
我倆尋思著,還得麻煩大人,在貓耳山周圍找個落腳的地方。
往後我們就在貓耳山安家過日子,不回老家了。”
老韓老胡倆人歲數都不小了,家中父母早已不在,也沒啥牽掛。
這趟領著媳婦過來,就是打算在東北安家落戶,往後領著媳婦安穩過日子。
至於說金場不能有女人,這是淘金行裡多少年傳下來的規矩,認為女人晦氣。
若是女人進了金場,這地方就不出金子了。
老韓老胡倆人打了半輩子光棍兒,好不容易娶上個媳婦,稀罕還稀罕不夠呢。
但是金場的規矩在那擺著,領媳婦去金場肯定不行,隻能在貓耳山找地方安置她們了。
“老韓大哥,這個容易,咱貓耳山有的是地方,等天暖和了,我讓人給你們蓋上幾間房子就是。
眼下,二位嫂子要是不嫌棄,那就先在我府上住一陣子吧。”
淘金行裡認為女人晦氣,金工平日裡也不許接觸女人。
一般來說,金工進了金場,除非這一季活乾完,櫃上結了賬,否則是不允許接觸女人的。
老韓老胡倆人在金場乾活,大半年不能回家,留下年輕媳婦,保不齊遇上什麼難事兒。
所以曲紹揚才說,可以留在府裡,曲家丫頭媳婦不少,正好可以互相照顧。
左右曲家也不差倆人的吃喝,比在外麵安全多了。
就這樣,老韓老胡將媳婦托付給曲家,他們背上行囊,回金場領工乾活去了。
三月中旬,金場那邊機器全都安裝完成了,金工們也差不多到齊。
曲紹揚找機會去了金場一趟,把所有金工召集到一起開了個會。
今年金場添了機器,往後金工隻需要刨坑挖礦砂,運到機器跟前兒就可以了。
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站在冰涼的河水裡費力淘金。
如此一來,就不能再像去年那樣四六分成了,今年采取的是保底加分成的形勢。
金場管吃喝,保底一年給一百兩銀子。
每個礦坑根據出產的礦砂,以及年終黃金產量,給每個金工一定的分紅。
還是那句話,多勞多得。
當然,像把頭、筐頭等人,保底工錢會高一些,年終分紅也多。
“規矩就是這麼定的,大家夥兒要是沒意見,就跟櫃上簽一份契約。
要是覺得這樣不劃算,不想留下來的,也隨便。”
前幾天,周傳智從雙甸子把那一百來號俘虜都弄過來了,再加上這頭山場子的,總共兩百多人呢。
有機器,有老韓、老胡他們領工,光是這些俘虜乾活,一年都能出不少金子呢,所以曲紹揚很有底氣。
再者,他給出的條件也不算差了,大半年的時間,去了吃喝保底剩一百多兩,擱哪能掙這麼多?
而且,現在跟以前還不一樣,不用金工在冰涼的河水裡淘洗,不像以前那麼遭罪。
好多金工長年累月在水裡泡著,雙腳潰爛,腿也因為寒涼、風濕等原因,疼痛難忍。
到老了,好多金工都癱在炕上不能動。
如今有機器了,這種情況就可以避免,工錢少一點,也很合理。
金工們聽了曲紹揚的話,麵麵相覷,有的開始小聲議論。
淘金這個行當,屬於是碰運氣靠天吃飯。
遇著金苗旺的礦脈能掙著錢,遇不著,弄不好忙活大半年,到最後混個毛乾爪淨。
而且,淘金還是個危險的活,官府、土匪,都盯著呢,弄不好連命都丟了。
三道溝金礦的金苗很旺,大家夥兒去年都掙著錢了。
而且,曲紹揚對待這些金工也比較仁義,不欺壓盤剝,大家夥兒在金場吃的都不錯,生命安全也有保證。
金工裡頭,有不少是老韓老胡他們從彆處找來的老把式了,這些人心裡有杆秤。
所以,大家夥兒議論了一陣兒,絕大多數的人,都同意了曲紹揚的提議。
當然,也有少數人不太高興,覺得曲紹揚弄個機器來,等於是搶了他們的生計,給的銀子也太少了。
所以拒絕了簽契約,打算離開去彆處。
這樣的,曲紹揚也不攔著,愛去哪裡就去,反正他這邊不缺人手。
大部分人都簽了契約,金場也做好了開工的準備。
三月十六,老韓、老胡帶著人,祭拜了山神老把頭,金場就正式動工淘金了。
那幾個小夥計,這段時間一直跟在那幾個洋人身邊打下手,幫著組裝、調試機器。
還彆說,這幾個小夥計都挺機靈的,有眼力見兒,學東西也很快。
在洋人工程師的培訓下,學會了怎麼觀察鍋爐裡的火勢、怎麼看壓力計、什麼時候往裡添煤,還有一般機器故障怎麼修理等。
蒸汽機的燃燒倉裡,上等的好煤炭燃燒著,蒸汽機順利工作,飛輪通過皮帶的帶動,發電機便運轉起來。
另一端,通過電線連接的篩礦機和搖床,也開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