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還有件事,縣城那頭,年禮還沒送呢。
這兩天你幫我準備一下,禮物就跟東邊道那頭的差不多,陳知縣的那一份兒多些。
這兩天我先處理了衙門裡的事情,然後去趟縣城。”
這些官場上的關係,必須得勤走動,一旦不走動就生疏了。
曲紹揚如今雖說是東邊道的紅人,深得道台大人賞識,可也不能忘了陳知縣的舉薦情分。
這逢年過節的,都往縣城送一份禮,聯絡聯絡感情。
“行,我知道了,等會兒我就領著人準備,放心吧。”
這些事情,一直都是陳秀芸來操辦。
不得不說,陳秀芸確實很有當家主母的風範,這些人情往來的事情,她都能辦的很妥帖。
“還得是我媳婦,那就一切拜托你了,我得趕緊去衙門瞅一眼。”
曲紹揚低頭,在陳秀芸臉頰上親了一口。
“行了,行了,快出門吧,彆在這兒膩歪人了。”
陳秀芸低頭給丈夫整理了衣服,確定沒啥疏漏後,便推著曲紹揚出門。
等曲紹揚走了,陳秀芸趕緊帶著興家媳婦、興業媳婦,還有白芷等人,先把給陳知縣等人的年禮預備好。
忙完這些,陳秀芸讓興家安排了幾個人,把她給孟蘭心預備的東西,都搬到東院劉家去。
曲紹揚回衙門,處理了兩天公事,把近期積壓的一些事務全都處理妥當。
臘月初九,曲紹揚帶著人,趕著好幾輛馬車,前去縣城送年禮。
這一年來,曲紹揚光是給陳知縣的銀子就有兩三萬兩,還不算其他東西。
縣衙其他官吏,也沒少拿好處。
所以,曲紹揚一行到了通化城,縣衙這些官吏們,都相當熱情了。
陳知縣設宴,款待曲紹揚,宴席上大家夥兒推杯換盞、談笑風生,聊的十分熱乎。
曲紹揚也借這次機會,悄悄跟陳知縣提起,他想要跟陳知縣一起,在縣城附近的一條河那邊,再開個金礦。
夏天的時候,老韓和老胡非常熱衷於查探金礦。
最開始倆人就在貓耳山周圍踏查,果然又找出來幾條礦脈。
之後這倆人的癮越來越大,踏查範圍也擴大到了通化這頭。
還彆說,真讓他倆找到了。
就在距離通化城三四十裡地之外,有條小河,老韓和老胡倆人在那條河的附近,發現了不錯的金脈。
那時候已經是秋天了,曲紹揚正忙著雙甸子那頭的布局,也就沒顧得上金礦的事情。
這次來縣城,他突然想起來這事兒,就跟陳知縣提了。
陳知縣一聽,高興壞了,二話沒說直接就答應下來。
開玩笑,那可是金礦啊,聚寶盆。
今年光是曲紹揚給的好處,陳知縣就撈了幾萬兩,這要是在縣城周圍也弄個金礦,分的不更多?
二人一拍即合,這事兒當場就定了下來。
曲紹揚在縣城小住了幾天,離著納孟蘭心進門的日子越來越近。
他也不好在外麵耽誤,於是辭彆縣衙眾人,返回貓耳山。
臘月十六,是曲紹揚納孟蘭心進門的日子。
納妾不同於娶妻,無須大操大辦,更沒有隆重的迎親儀式。一頂小轎,從側門抬進府也就是了。
所幸曲紹揚有個寬宏大度的好媳婦。
陳秀芸憐惜孟蘭心無父無母孤女一個,在貓耳山這邊無依無靠,身世可憐。
於是特地跟林若蘭商議了,讓孟蘭心拜林若蘭為義母。
如此一來,劉家就算是孟蘭心的娘家,往後也算有個依靠。
同時,陳秀芸和林若蘭兩人,還給孟蘭心置辦了十六台嫁妝,給她撐場麵。
十六這天,孟蘭心從劉家出嫁,鄭鐵柱等人作為孟蘭心從小一起長大的夥伴,也算是她的兄長了,正好送嫁。
本來,曲紹揚跟陳秀芸還有孟蘭心商議的,不打算大操大辦,就自家人安排幾桌,意思意思就行了。
可曲紹揚的身份擺在那兒呢,他要納二房的消息,早就傳出去了。
貓耳山周邊這些富戶、地主、買賣鋪子的東家,還有巡檢衙門、總辦衙門的差役,哪個能不來賀喜啊?
曲紹揚跟陳秀雲商議了一下,索性就多擺幾桌。
除了賀喜的賓客,也把自家各處產業的掌櫃、把頭等人都請來吧。
這一年來,曲家的產業都穩步上升,酒坊、粉坊生意都挺好的。
貨棧和商隊在曲江的管理下,也是蒸蒸日上,掙不少錢。
山場子那頭,今年多了金場貓冬的人,加上從雙甸子那頭押送回來的上百號俘虜,人數比去年翻倍還不止。
所以,今年山場子擴大了規模,分作幾處乾活,年前木材產量,已經能趕上去年一冬天了。
粗粗估算一下,今年山場子盈利,得有去年兩三倍還多。
這些管事、掌櫃們辦事都挺用心的。
快過年了,正好借著機會,把大家夥兒都聚攏到一起,熱熱鬨鬨的喝頓酒,聯絡聯絡感情。
因此,臘月十六當天,曲家賓客盈門,賀喜的客人絡繹不絕。
“曲大人,恭喜恭喜,恭祝曲大人妻妾和美,子嗣興旺,官運亨通、步步高升啊。”
“多謝多謝,秦掌櫃請坐,請坐。”來者是客,曲紹揚跟對方寒暄幾句,忙招呼人家入座。
“湯河口,韓家大房子會首,李大當家攜長子李正文,道賀。”
曲紹揚正陪著眾人說笑聊天呢,忽然聽見門口有人大聲喊道。
“呦,李大哥,你咋來了,這寒冬臘月的天氣,還往這邊跑一趟做什麼?”
曲紹揚一聽,立刻迎了出去,正好跟李代世父子,走了個迎麵兒。
“我不早就說了麼?你納孟姑娘進府的時候,我得來喝喜酒啊。”李代世大笑道。
“政文,過來,見過你老叔。”李代世扭頭,招呼身後的兒子。
曲紹揚在大房子的時候,提起了要給李代世的兒子謀個差事。
等曲紹揚走了,李代世立即就讓人回樺皮甸子,把兒子李政文接了過來,帶在身邊,教導他一些為人處世的經驗。
這次一接到曲紹揚的信,得知曲紹揚給李政文安排了幫辦的職務,李代世高興極了。
跟送信的人打聽了一下,得知曲紹揚臘月十六納二房,立刻就備好了賀禮,領著兒子往貓耳山趕,正好在十六當天趕到。
“小侄李政文,見過曲叔。”李政文上前來,規規矩矩行禮道。
實際上,李政文比曲紹揚也小不了幾歲,按說他倆應該是同輩。
可沒辦法啊,李代世跟曲紹揚是結拜的兄弟,曲紹揚輩分在這兒,李政文就得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