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民國:關東參王 > 第三百五十七章 會親家

第三百五十七章 會親家(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陳允哲、陳允瀚同一天成親,陳家大擺宴席款待賓客。

第一撥酒席款待娘家送親的人、縣衙等處前來賀喜的官吏,以及城中有頭有臉的大戶。

第二撥酒席,款待團練中的骨乾成員、街坊鄰居、親戚朋友等人。

第三撥則是招待做菜的大師傅、徒弟、幫工、家裡的下人等等。

酒席從中午開始,一直進行到傍晚時分,等全部收拾完、歸置妥當,天都黑了。

大廚和徒弟們都得了豐厚的紅包,歡歡喜喜離開。

幫工的媳婦婆子們,每個人也都分到了不少瓜子、糖果,擺酒席沒用上的肉段、丸子等東西,一個個樂嗬嗬兒的回家去。

沈麗珍師門的人,中午吃過酒席之後,便陸續告辭離開了。

她們都是從彆處趕來,隻是為了來送嫁,親眼看著師妹出閣的。

如今親眼看著師妹有了好歸宿,她們也就放心了。

畢竟這些人身份不一樣,在外停留太久,萬一遇見以前的冤家怎麼辦?

避免節外生枝,還是早點兒回去比較好。

何家的人沒著急走,他們要留下來,等明天會了親家之後再返回遼陽。

那些吵著嚷著要鬨洞房的年輕人,基本上都被曲紹揚帶人給灌醉了。

還剩下小貓三兩隻,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被大家夥兒勸著,也就放棄了。

滿堂賓客散儘,陳家也終於恢複了平靜。大家夥兒都鬆了口氣,可以好好休息了。

作為壓轎金童,又給倆舅舅滾炕的根鎖,這一天可給他忙活壞了。

累的他上炕倒頭就睡,結果半夜睡的太沉,有尿也不醒,一泡尿把被褥全都給濕透了。

李氏和陳秀芸睡一鋪炕,晚上正好摟著大外孫。

半夜一伸手,摸著濕的,趕緊起來一看,好家夥,這麼大一泡尿。

於是,半夜三更,娘倆起來換被褥、給根鎖換衣服。

把根有也吵醒了,順道喂喂奶、把把尿,全都收拾好了,這才又睡下。

第二天清早起來,陳允哲、陳允瀚各自領著媳婦來到正院,拜見父母。

倆媳婦都換下了昨天那一身華麗繁複的嫁衣,雖然穿的也是大紅襖裙,款式卻簡單了許多。

兩對新人來到廳堂,府裡的下人端來茶水,沈麗珍先接過去茶碗,給陳郎中夫妻敬茶。

陳郎中和李氏,接過茶碗抿一口,然後掏出事先預備好的紅包,給了沈麗珍,並說了幾句祝福的話語。

接下來是何青竹,也是同樣的程序。

敬茶結束後,陳家哥倆趕緊給自家媳婦介紹一下屋裡這些人。

長輩的一般都要給新人紅包,平輩的要互相贈送見麵禮。

陳秀芸給兩個嫂子預備的,是一對兒玉如意,和田白玉的材質,上麵雕刻著石榴的紋樣。

石榴有多子的寓意,刻在如意上麵,這叫百子如意,是送給新婚夫妻最好的禮物。

按照規矩,沈麗珍跟何青竹回禮了自己繡的帕子還有荷包。

屋裡的人都認識一圈,時候也不早了,李氏吩咐人趕緊開飯。

要是按照大戶人家的規矩,新媳婦進門,是不能跟公婆一同用飯的。

要站在公婆旁邊,幫忙盛粥、布菜,伺候公婆。

沈麗珍、何青竹二人剛要站到公婆身後,就被李氏給攔下了。

“不用,不用,咱家可沒那些規矩,你們就安安穩穩的做下來吃飯吧,咱不講究那些。”

李氏可不習慣擺婆婆的譜兒,那些沒必要的規矩,能省就省吧。

“往後你們好好過日子,比啥都強.

夫妻和和睦睦的,早點兒讓我抱上大孫子,我就心滿意足了。”

倆新媳婦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陳允哲看了弟弟一眼,倆人上前,各自扯著自家媳婦坐下。

“安心坐下吃飯吧,咱家真沒那麼多規矩。”

就這樣,倆新媳婦這才坐下,各自吃飯。

早飯過後,陳郎中打發了兒子,去西院請何家人過來小聚。

昨天忙著招呼客人,也沒多少時間做下來好好聊聊.

今天總算得閒,兩家人聚到一起,說說笑笑的十分熱鬨。

陳允瀚的師兄弟們,對曲紹揚都很好奇。

短短幾年的工夫,曲紹揚能夠從一個闖關東的小木把,成為東邊道新晉的紅人,不得不說,這個經曆非常吸引人。

所以,這些年輕人,都圍在曲紹揚身邊,東問西問的各種打聽。

曲紹揚也挺樂意跟這些人打交道的,於是就陪著他們閒聊,說起以前放排、打獵、放山的事情。

長風鏢局的這些年輕人,打小兒就拜師學藝,學成之後跟著師父在外走鏢,或者給大戶看家護院.

還真是沒進過山,也不懂山裡的事情,所以都聽的津津有味兒。

不知不覺間,就到中午了。

陳家這邊預備了酒席,招待鏢局一眾人等,吃過午飯後,何家送親的這些人便告辭離開了。

何青竹見親人們離開,很是不舍,忍不住就落了淚。

陳允瀚一看,趕忙哄她,“彆哭,等著過幾天,我就陪你回遼陽去,咱多住些時候再回來。”

女子出嫁,多數是三天回門,這種就是娘家離著比較近的,當天來回,而且還得太陽不落山之前就回婆家。

路途遠的,當天回不去,多數就七天或者十二天的時候回門,女婿可以陪著在娘家多住幾天。

遼陽離著寬甸不近,當天肯定回不來.

所以成親之前兩家就約定好了,等著成親七天後,陳允瀚陪著何青竹回長風鏢局去,多住些時候。

送走了何家人,李氏的娘家親戚,也該離開了。

臨走之前,李氏給堂哥堂嫂、表哥表嫂都拿了不少吃的用的東西。

那些東西值不了多少銀子,打發親戚們樂嗬嗬的,回去也能在鄉裡鄉親麵前顯擺顯擺。

不然的話,李氏的嫂子總在她跟前兒念叨,什麼外甥出息了,有能耐,也拉扯拉扯表兄弟之類的話。

李氏太清楚娘家侄兒都是什麼樣子了,安安穩穩種地過日子就挺好,可彆起什麼高調。

真要是給他們安排什麼差事,鬨不好就得搞砸了,到時候兒子還為難。

為了以後清靜,李氏寧可舍出去些東西,也比招惹來一堆麻煩好。

最新小说: